返回列表 发帖

杨烁:还能再巧合一点么?

作者:杨烁

  自上周六古力与张栩在第14届阿含桐山杯中日冠军对抗赛里,进行了一场“在同样颓势的对手间,胜者将踩着败者复活”的残酷之战后,本周三国棋坛陆续上演了“沉沦”已久的棋手飚起“复兴”浪潮的巧合故事。不过,与古力与张栩在中日棋坛各自的明星地位不同的是,本周巧合“复活”的三位三国棋手,曾经都不是特别耀眼的顶级人物。

  随着第2届中信银行杯中国电视围棋快棋赛决出冠军,第25届亚洲电视快棋赛的七名参赛人选也最终确定了。最后捧起冠军的棋手似乎出乎了大多数预测者的预料,生于1984年,与孔杰古力属于同一世代的王檄在九零后棋手的重重包围下首次夺冠。继去年“爆冷”进入农心杯中国队阵容并力取三连胜后,王檄再一次为这个低龄化的棋坛竖起了“老将”的标尺。早在2004年,王檄便打入三星杯决赛一鸣惊人。2006年,更在亚洲杯决赛中击败李昌镐直升九段。然而从那时起,他夺得的只是个人赛、混双赛等非“重头戏”赛事的冠军。但时光飞逝,“八零后”渐行渐远,当连古力都难以在后辈身上讨到便宜的时候,“言老尚早,青春已逝”的王檄一路击败前辈王磊、同辈谢赫、后辈朴文垚、张维、江维杰,向自己新一次的亚洲杯征途开拔进军。

  在王檄捧杯的前一晚,韩国棋界也有一位成名甚早,又苦尽甘来的棋手品尝到了久违的冠军滋味。说生于1989年的姜东润“老”实在过分浮夸,但与他2008年连续在富士通杯及国内赛场夺冠的强势相比,近几年来的姜东润的确是过分沉寂。从直接观感上看,韩国棋坛并没有中国棋坛这么迅猛的低龄化浪潮,他低迷的原因就更加令人好奇。不过,在第8届韩国十段战里,2013年在韩国棋界胜率、连胜榜上均名列前茅的姜东润与朴永训携手打入决赛——韩国棋战的决赛权仍然在八零后棋手手中不可撼动,但最后夺得冠军的基本都是李世石、崔哲瀚,而从朴永训生日当天开赛的三番棋决赛首局并没有给“寿星老”带来好运,姜东润在连续两晚的快棋战里连下两城,夺得了暌违三年有余的棋战冠军。

  发生在日本棋界的故事就更加奇特了,在井山裕太已经攻下最大的堡垒,即将达成一统日本棋坛伟业的时候,斜刺里杀出的竟然是年过四旬的老将结城聪。他在第51届日本十段战五番棋决赛中以难得一见的漂亮而凌厉的招法连下两城,将井山裕太逼入了再输一盘,“六冠王”的荣衔就未及捂热,便要脱手的境地。结城聪的职业生涯实在过分坎坷,早年与依田纪基齐名的他始终未能为关西棋院捧回一个头衔。直到2010年自己年近不惑的时候,才在关西棋院建院六十周年之际掠来天元作为“贺礼”,可是次年就被井山裕太零封。在人们都觉得年轻而暴力的井山横扫东瀛全无悬念的时候,2011年全年状态极度低迷的结城聪竟然爆发出惊人的实力,连续夺得NHK杯、大和证券杯两项快棋赛冠军后,又在井山的国内“禁脔”,三小时棋战里与井山恶斗局部算路不分上下,甚至略胜一筹。从某个角度而言,结城聪为处于国内顺境下的井山起到了不可多得的砥砺作用。

  一周之内,三国棋坛均出现这种“准老将”(结城聪固然年纪最长,但他在日本棋坛最多也只算中生代)逆势而上,打破棋坛低龄化运势,唤醒自己沉睡多年的荣光的状况。这究竟是因为什么?除了“围棋是圆的”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个人以为,这是围棋具有受年龄因素影响小的特点的真实体现。而这一体现,在近年来的竞技围棋世界里,真的出现的太少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