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围棋史上的今天:8月8日 14岁的冠军 不易觉察的天才

作者:丁凡  来源:知乎  2016年8月8日



  8月8日

  历时一周的富士通怀古告一段落,未来这几天本栏目将迎来一些轻松的内容。作为“人类智慧的最后堡垒”,围棋向来是一门属于天才的游戏,而天才往往又和早慧挂钩,想靠大器晚成在围棋圈打出一片天空,百十年兴许能有一人。随便数一数站在围棋史顶端的诸位,几乎各个都在孩提时留下神迹:被母亲用围棋“胎教”,摸棋子止啼的本因坊秀策;全凭自学,12岁坐上北京头把交椅的吴清源;6岁受五子胜林海峰的赵治勋;16岁拿世界冠军的李昌镐……好的经历了这么一长串垫话,终于引出今天要说的话题了。

  1989年,第8期KBS围棋王战决赛第2局,李昌镐执黑9.5目胜金秀壮。


  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韩国人并不觉得李昌镐是天才,更不指望什么早慧。顶着“全州围棋神童”名号搬进曹薰铉家里作内弟子的李昌镐,屡屡因为下完棋复不出盘 让老曹抓狂。老曹不禁对比自己当年。在日本拜入濑越门下的他同时记住三五盘棋视若等闲,就算忘了编也能编出一盘棋谱来糊弄师父。然后无奈地看着昌镐叹气: 孩子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天朝那个小方才刚考上中科大,等过20年你要还敢这么玩,小心有人质疑你代下。

  那时候的人们,对天才的定义仍嫌浮于表面,以为反应快、思维敏捷、行事出人意表就是天才的全部。而木讷、迟钝、胖嘟嘟的李昌镐几乎就是这些词的对立面,事实上李昌镐自己也非常谦虚的认为自己算不上天才。30年前的人们还不明白专注、集中力、执行力的可贵,能够将常人觉得枯燥的事物一遍遍重复,甚至乐此不疲,是极高的天赋。这也是李昌镐之于 围棋的最天才之处,至于他全盛期被坊间传得神乎其神的心理素质,与他的集中力相比不过正常人水平。

  一片质疑的目光下,1986年, 11岁零2天的李昌镐入段,在韩国这是仅次于恩师曹薰铉的次年少入段纪录。迈入职业大门后,这个木讷、迟钝的孩子,在棋盘上刷胜率时动如脱兔。87年打进 韩国棋战本赛、88年初在国棋战串烧曹薰铉、徐奉洙打进四强,年末在最高位战中挑战恩师曹薰铉。然后就是89年,14岁零10天的李昌镐在KBS围棋王战 中连过四关打进决赛,然后2:0零封金秀壮,创下当时世界棋坛的最年少纪录。如封面图所示,幼小的石佛与刚刚被他击败的前辈并肩捧起奖杯,竟分不清谁胜谁 负,谁是冠军。

  28天后,曹薰铉安坐在没有开灯的黑暗客房里,身边是硕大的应氏杯奖杯,和装着40万美金支票的白色信封,沉默良久。然后用低沉得完全不像是刚刚踏上人生巅峰的沉静语调,向前来采访他的朴治文说道:
  “我该做的算是做到了吧”
  “该昌镐使劲了”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