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记录》1950.10-1952.1.10(二)
作者:薛志春 2019-03-25
《围棋记录》编辑者胡沛泉先生
前一部分链接:《围棋记录》的简介
第二部分、建国初期的围棋比赛
《围棋记录》记载了大量的建国初期的围棋比赛。当时对局,执黑棋先行渐渐有了贴目的概念,但大部分棋手还是按旧时的习惯,在执黑不贴目的情形下进行对局。如下文中提及的对局,如无特别介绍都是由黑棋先行不贴目的对局。当时十分流行棋份制度还,所谓棋份,就是两位对局者水平的体现。两人水平相同就需要交替执黑先行,称作“分先”或“互先”;稍有差别,高手就要让下手“先相先”,即下手在三局中有二局可执黑,一局执白。以下以此类推,还“定先”、“先二先”等。一般情况下,任何一方只要净胜四局,都可以改变棋份。
一、刘棣怀与过惕生的争棋
如按时间来排序,《围棋记录》中最早开始的是刘棣怀和过惕生的升降六番棋。
刘棣怀(1897一1979),号昌华。安徽桐城人。十六岁南京城内鲜有对手。后至北京、东北等地交流棋艺。因胜率甚高,棋界呼为“大将”。1942年日本棋手濑越宪作访华承认他为四段棋手。数次获得上海市围棋比赛冠军。1958年全国围棋比赛第一名。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围棋围棋比赛第一名。与过惕生有“南刘北过”之称。
过惕生(1907年-1989年),安徽歙县人。年十三棋艺无敌于歙县。十九岁至上海战胜名手吴祥麟,次年赴京交流棋艺。1956年获全国围棋比赛表演赛第一名,1957年、1962年先后两次全国围棋比赛第一名。
在1949年至1950年初的棋界中。顾水如、魏海鸿、王子晏等人还是可以与刘棣怀一较高下的。但都由于各自的原因,与刘棣怀对局都日渐减少。原上海围棋四家中的陈藻藩此时已经移居北京。王幼宸此时也没来到上海。在其他棋手中,过惕生是后起之秀。在1948年10月至11月间,两人进行的第一次升降六番棋中获胜。棋份也由先相先晋升至分先。由此可见,过惕生是对刘棣怀冲击最大的棋手。
比赛进行的还是很有戏剧性。第二次升降六番棋的第一局开始于1949年10月16日,弈于上海林森路1306号内209室李德之宅。此局也就成为了前目能够找到的新中国建立以来最早的围棋棋谱。是局过惕生中盘获胜。顺便说一句《围棋记录》刚开始把每步棋的坐标全部刊登,打谱者要逐步核对坐标,容易出错,颇为麻烦,后来改成大家熟悉的棋谱的样子。
一周之后,也就是同月23日,过惕生执白以2子优势获胜。同月30日,过惕生再以6子优势获,一波三连胜将刘棣怀逼入了绝境。因为六番棋升降棋不需要净胜四局,只要一方赢的多就可改变双方棋份。也就是说剩下三局,过惕生只要再胜一局,就可将刘棣怀降为先相先。如此恐怕当时国内围棋第一人的位置就会易主,围棋历史也将会被改写。
然而,历史没有被改写,第四局刘棣怀开始了怒涛般的反击。这种怒涛在那个时代也只有过惕生能够体会。第四局刘棣怀执黑161手快胜。熬过最艰难的一局后,已经完全找到感觉的刘棣怀已经不容胜利再错过,接着连胜两局。完成了如过山车般的六番棋。双雄各胜三局,没有发生升降。
1949年12月18日,刘、过两先生开始了升降十番棋的争夺。这很可能是两先生的第一个正式的十番棋,也是最后一个分先十番棋。
十番棋开始之后,过惕生先进入了状态迅速,执黑赢下一局。接着,刘棣怀执黑以1子的优势搬回一城。第三局于1950年1月1日徐润周宅进行,刘棣怀执白半子获胜。是局成为了这次十番棋的分水岭。1月8日、15、29日,进入状态的刘棣怀连胜三局,5胜1负,迫使过惕生降为先相先。
十番棋还没有结束,这后面四局棋过惕生也不是一般的难下。身背被对手棋份降格的打击,如发挥失常,很有可能再次改变棋份。好在1950年2月5日过惕生执黑艰难的以半子获胜,消除了被再次降格的可能。接着,过惕生一鼓作气,再胜两局,眼见看到了分先的曙光。然而,在1950年2月26日举行的十番棋的最后一局中,刘棣怀获胜,使得希望成为泡影。虽然番棋失利,过惕生实力也让得到了大多数棋手的认可。
二、王幼宸初到上海
1950年5月,王幼宸来到上海,不久后就开始了与刘棣怀的升降二十番棋。
王幼宸(1892一1984),别名启泰。北京人。幼年从父学弈。民国初年被受三子战胜高部道平,遂列入北方高手之列。1958年、1960年分别获得两次全国比赛第二名。
一九五六年,十二岁的少年棋手陈祖德(左)与林勉老师(右)对局,上海前辈棋手在旁观战指导。后排左起:汪振雄、刘棣怀、王幼宸;中排左起顾水如、魏海鸿
这二十番棋的前十局,于1950年7月至9月间举行。由刘棣怀让王幼宸定先。实际当时王幼宸有三段水平,应是王幼宸被让先相先。但王幼宸以多年未经常对局,技巧恐有荒疏,退至定先开始番棋。实际上王幼宸的担心不无道理,退到定先开始的十番棋,也仅仅是王幼宸6胜4负,稍稍领先而已。番棋的过程,《围棋记录》中没有记载。
距离第10局间隔近两个月后,第11局于1950年11月12日进行,王幼宸以8子半的大差败北。令人对其状态产生无限的担心。也许是要状态回升之前最后的波动,同月19日,王幼宸中盘获得胜利,由此王幼宸开始了连胜的步伐。此局也成了这次二十番棋的转折点。11月26日第13局开始,下至98手时打挂(双方暂时终止对局,下同),后于12月3日弈完,王幼宸7子获胜。12月10日,第14局,王幼宸再以2子半获胜,至此净胜四局,晋升至先相先。
对此《围棋记录》对第14局有以下的记载:
“王幼宸先生自1950年5月来沪后,至本局为止已与刘棣怀先生弈共十四局。胜九负五。获得了四番胜越,遂自定先晋为先相先。为1950年度中国围棋界值得特记的大事。……”
当时刘棣怀在国内棋界实力,很少有人能在他这里净胜四局改变棋份,确实是当时轰动棋界的事件。第15局,在12月17陆成爻宅进行,仅下65手就宣布打挂,24日对弈终了,王幼宸再次获胜。至此王幼宸对刘棣怀已经获得四连胜,这样在同月31日举行的第16局就格外引人注目。如刘棣怀再负,余下的番棋战也许就会一溃千里。此局对双方气势消长,对番棋的结果,甚至对以后两人对局心里都影响甚远。所以尽管此局是刘棣怀执黑,也不得不绞尽脑汁。经过一次打挂后,1951年1月7日本局结束。结果双方居然巧成和棋,将此次番棋推向高潮。
熬过此局后,刘棣怀在第17、18局获得了两个中盘胜。不过,王幼宸也渐渐的找到了先相先的赢棋方法,执白半子、执黑4子半扳回两局,通算后面六局先相先的对局,王幼宸先生取得3胜1和2负的成绩,稍占上风。
王幼宸来到上海之后,自然少不了与上海棋界交流的机会。当时在和刘棣怀进行的番棋赛的期间,王幼宸还和王子晏进行了个人间的交流对局。
据当时上海《新民报晚刊》记载,王子晏与王幼宸以让先相先的棋份下了三局棋,结果均是王幼宸获胜。《围棋记录》仅记载其中的两局棋谱。分别是两人各执黑的一局。王子晏于1951年8月6日下世。也许就是他人生最后的公开对局了。客观的讲,王子晏巅峰时期早已经过去,在他去世前的三年时光里,他才又开始重返棋界,常以指导棋为乐。所以此三局王子晏全败也在情理之中。
按理说王子晏去世时,至少应该有个讣告之类的消息,由于我所收集的《围棋记录》在这个时段有所缺页,所以并没有见到。《围棋记录》还有“故王子晏四段对局自留棋稿总统计”,后文会和王子晏的生平一起介绍,算是给这位曾经的国内顶尖棋手的一种祭奠吧。
1951年1月15日,王幼宸与魏海鸿四段进行交流对局。
魏海鸿(1900一1970)。湖北江陵人。十二岁从父学棋。1930年执黑战胜日本访华的小衫丁四段。1942年日本棋手濑越宪作访华承认他为四段棋手。1955年获得上海文史馆主办的上海围棋友谊赛甲组第一名。
以当时魏海鸿是四段,让王幼宸先相先。此局结果王幼宸执黑1子获胜。后来,1951年11月14日,王幼宸又与魏海鸿进行了交流对局。当时王幼宸通过了大比赛晋升至四段,推测两人是分先进行的对局。此局也是王幼宸获胜。
1951年3月6日,在当时上海的绿叶饭店,王幼宸和过惕生进行了一次交流对局。双方分先,由过惕生执黑贴白2又四分之一子。这是目前能够找到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最早的贴子棋谱。这天弈至123手打挂。后来到了同月9日,双方对弈至终局。这是该年除去大比赛之外,两人唯一的对局。也许是初下贴子对局的原因,过惕生还有些不适应,最后,王幼宸14又四分之一子的巨大优势取得胜利。
1951年11月21日,刘棣怀和王幼宸决定联手进行升降十番棋的对局。此次番棋的前两局都是刘棣怀获胜,第三局是王幼宸胜。由于笔者收集的《围棋记录》就到此处结束了,最终番棋的结果如何,也不得而知了。
不难看出,经过这几次对局的磨砺,王幼宸的状态也在逐步的回升到了新的高度。后来他在上海成为了刘棣怀晚年的劲敌。
三、段、级位测试
…………(未完待续)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