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御城棋在围棋发展史上重要性10

2016年8月3日   经典棋文


本栏目摘自濑越宪作主编《日本御城棋谱全集》,再次感谢成都时代出版社的授权让弈客得以传播如此精彩的文字~~

《御城棋对局者名录》5

十一世本因坊元丈

安永四年(1775)生于江户,本姓宫重,初名乐山,兄弟姐妹共6
人,父亲宫重八郎左卫门是德川家御三卿之一的清水家物头役,元丈为四子。元丈被称为围棋四哲之一,其他三人是知得、幻庵、秀和。宽政十年(1798)24
岁时,被立为本因坊迹目,同年参加御城棋。文化元年(1804)晋升为七段。文化五年(1808)老师烈元生病去世,翌年三月二十七日继任家督,时年35
岁。与安井七世仙知友善,双方长期切磋棋艺,胜负相当,成为当时棋界对峙的两大高峰。文政二年(1819)五月二十三日立户谷丈和为本因坊迹目。文政九年
(1827)引退,最终为八段准名人。天保三年(1832)十月二十九日58岁时去世,葬于丸山本妙寺,法名“日真”。编著棋谱有《古棋枢机》《元丈、知得61番棋》。元丈留有遗谱198局,其中御城棋有22局,与知得仙知就有77局。

八世安井仙知

安永五年(1776)出生,本姓中野,初名知得,豆州三岛人,中野弥七之子,只比本因坊元丈小一岁,早年入安井仙知仙角门下。宽政十三年(1800)升为五段,并被立为迹目。文化元年(1804)与元丈同时晋升为七段。文化十一年(1814)三月,七世仙知仙角引退,继承安井家督,改名为安井仙知。天明八年(1788)后,与十一世本因坊元丈屡次对局,据后人统计,二人共弈77局,其中仙知执黑42局中胜32局,负6局,和2局,打挂2局;执白35局中胜6局,负27局,和2局。双方难分伯仲,是日本文化、文政(1804至1829)年间两大顶尖高手。天保九年(1838)四月二十七日63岁时去世,法名“慰石院仙知日辉信士”。其子俊哲继任九世安井家督。最终为八段准名人。仙知留有遗谱205局,其中御城棋有26局,与元丈就有77局之多。著有《河洛余数》

十世林门入

出生年月不详。初名铁元,九世林门入之子。文化二年(1805)二段时被立为林家迹目,同年参加御城棋与安井知得受三子获中盘胜。至文政元年(1818)止共参加御城棋12局,其间升为六段。文化十年(1814)九世林门入隐居,继任家督称为十世林门入。文政二年(1819)二月二十九日去世,取法名“转誉真人居士)舟桥元美继任林家十一世,时年42岁六段。铁元留有遗谱44局,其中御城棋12局。

十世井上因硕

天明五年(1785)出生,初名因清、因随,石见人,其父山崎外记,有说是道策之子,那么十世井上因硕则是道策之孙。文化七年(1810)继任井上家督并参加御城棋,时年25岁五段。至文政五年(1823)参棋11局,其间升为六段,改名为因砂。文政十二年(1829)十月二日45岁时去世。因砂因硕留有遗谱78局,其中御城棋11局。

服部因淑

宝历十一年(1761)出生,初名因彻,美浓国岐阜近在江崎村农家多助之子,幼年聪慧学弈并雄居乡里。后入七世井上因硕(春达)门下,宽政八年(1796)四月,35岁时升为六段,后为七段,并由八世井上因硕(因达)推荐参加御城棋。天保十三年(1842)因淑去世,享年82岁。因淑的服部家产生了雄节、正彻三代七段以上的围棋高手,这是日本四大棋家之外少有的名家。服部因淑也是本因坊烈元晚年至丈和时代日本棋界最著名的棋士之一。著有《弈范》二卷《温故知新棋录》二卷《让子棋应对法》十卷等书。因淑留有遗谱149局,其中御城棋11局。

十一世林元美

安永七年(1778)出生,本姓舟桥,幼名源治,常州水户人,其父为水户藩士。天明八年(1788)拜见十世本因坊烈元,同年十二月入十一世本因坊元丈门下。宽政元年(1789)入段,文化二年(1802)升为五段。文政二年(1819)二月因十世林铁元门入去世,继承林家家督,时年42岁六段。文政十年(1827)与十一世幻庵因硕同时晋升为七段,安政元年(1854)被推举为八段准名人。林元美以博学多识闻名,常与汉学家游,后世称为“林家中兴之祖”。文久元年(1861)六月十三日去世,享年84岁,葬于快乐院,取法名“宜举居士)元美一世著作颇丰,著有《棋经众妙》《棋经精妙》《烂柯堂棋活》等。元美留有遗谱62局,其中御城棋12局。

十二世本因坊丈和

天明七年(1787)生于信州,本姓户谷,又姓葛野,原名松之助。少年时入坊门,拜十一世本因坊元丈为师。16岁入段,32岁时被立为本因坊家继承人,41岁时继任本因坊家督。天保二年(1831)44岁时被官方任命为“名人棋所)丈和属于大器晚成的一代围棋大师。此时棋界有高手安井仙知,幻庵因硕,林元美等,竞争非常激烈,丈和是此时代的代表人物。天保五年(1834)立先师元丈之了丈策为本因坊家迹目,翌年七月在松平周防守棋会上击败幻庵因硕弟子赤星因彻引人注目。天保十年(1839)引退。弘化四年(1847)十二月二十日61岁时去世,葬于丸山本妙寺,取法名“日竟”。著有《国技观光》《收枰精思》等。丈和留有遗谱294局,其中御城棋有10局。

十一世井上因硕

宽政十年(1798)出生,本姓桥本,曾名服部因彻,服部立彻,晚年隐居号幻庵。十世井上因硕(因砂)的养子,曾取名为井上安节。6岁时师从服部因淑学弈,青年时期与本因坊丈和多次角逐。文政三年(1820)22岁时被立为十世井上因砂因硕的继承人。文政七年(1824)成为十一世井上因硕(幻庵)。文政十年(1827)晋升为七段,翌年晋升为八段准名人,是当时“名人棋所”的有力竞争者之一,被称为日本“古今棋坛可数的英杰”。本因坊丈和名人亦称:“因硕(幻庵)实具名人之技,惜乎不得其时。”据安藤如意《坐隐谈丛》传晚年曾试泛舟来华交流棋艺,被海上风暴所阻。天保十年(1839)丈和宣布引退,向官方提出获得“棋所”的申请,但遭到本因坊家反对,遂与本因坊迹目秀和展开争棋,结果败北。安政六年(1859)秋去世,享年61岁。著有《弈诠》《弈图》《围棋终解录》《围棋妙传》等书。幻庵因硕留有遗谱240局,其中御城棋13局。

十二世林门入

文化二年(1805)生于水户,十一世林元美八段之子,幼名秀松,初名柏悦后改名柏荣,嘉永年间称为门入,有美男子之称。文政五年(1823)18岁时被立为林家迹目,并参加御城棋。天保二年(1831)成为四段,天保六年(1837)晋升为六段,嘉永元年(1848)晋升为七段,安政元年(1854)继承家督,称为十二世柏荣门入。文久三年(1863)十一月十八日59岁时去世,葬于浅草田岛山地内快乐院,取法名“觉誉门入居士)。柏荣门入留有遗谱45局,其中御城棋35局。

九世安井算知

文化七年(1810)出生,八世安井仙知(知得)长子,幼名金之助,后改名为俊哲。文政八年(1826)被立为安井家迹目,时年16岁二段,同年参加御城棋。文政十二年(1829)升为五段,天保八年(1837)晋升为七段,是天保四杰之一(太田雄藏、安井算知、伊藤松和、坂口仙得)。天保九年(1838)父仙知去世,继承家督改名为算知。从文政八年(1825)至安政四年(1857)参加御城棋长达33年,共弈42局,棋力高强。至安政五年(1858)七月八日与海老泽健造(岩崎健造)结伴游历,在豆州因急病去世,享年49岁,取法名“峻石院算知日健信士”。其子算英继承安井家十世。著有《佳致精局》《围棋捷径》等书。

十三世本因坊丈策

享和三年(1803)生于江户三番町,十一世本因坊元丈之子。天保五年(1834)十月十八日被立为十二世本因坊丈和迹目,并拜见将军,时年29岁六段,同年参加御城棋。至弘化三年(1846)共弈御城棋14局,取得8胜6负的成绩。天保十年(1839)十一月丈和引退,继任本因坊并再次拜见将军。翌年晋升为七段,同年五月立秀和为迹目。丈策一生多病,弘化四年(1847)十二月十七日45岁时去世,葬于本妙寺,取法名“日秀”。三日后名人丈和也去世。丈策留有遣谱19局,其中御城棋14局。

服部雄节

享和二年(1802)生于江户,初名黑川立卓,松平周防守御医之子,服部因淑养子,八世安井知得门下。文政二年(1819)入段,翌年升为二段。进入服部家族后改名为雄节。天保三年(1832)参加御城棋并拜见将军,时年31岁五段。至天保九年(1838)在御城棋中取得5胜1负的好成绩,后晋升为七段。雄节一生多病,天保十三年(1842)正月二十九日41岁时去世。雄节留有遗谱34局,其中御城棋6局。

友情提醒:对全书内容感兴趣想购买本书的朋友可前往蜀蓉棋社淘宝店自行购买,依然是公益广告,为出版社慷慨分享书籍给各位棋友的小小福利。

邪恶小链接: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 ... &id=10388659915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