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人轶事之人物篇——“带头大哥”刘浪-老刘大名刘浪,湖北潜江人
2018年9月26日 棋友文采
初次见到老刘,是在永嘉瓯南的饭局上。他自嘲做牙医失败,亏损跑路,蹬辆破自行车一路向东,到了温州就再也骑不动了,就留了下来。
这当然是玩笑话。
老刘大名刘浪,湖北潜江人,原先在单位上班,酷爱下围棋,是单位第一高手,后来体制改革就下岗了。没有了工作的老刘,空空落落,现实摆在眼前,一家人要吃饭,棋自然下不下去了。犹豫了好久,老刘终于放下架子,尝试着摆地摊,后来还做过别的小生意,就差没有卖蜂窝煤,却都失败了。亏钱后的老刘有些沮丧,坐在院子里盯着大树发呆,高高的树桠上有个鸟窝,两只鸟儿跳来跳去,随着一声清脆的鸣叫,鸟儿飞起,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老刘心有所动,是时候该出去闯闯了。
2006年春天,老刘来到温州。那时候围棋培训方兴未艾,各地艺术学校才刚刚起步。温中的老师程海涛因为喜欢下围棋,就业余时间搞了个瓯江棋院,方便自己下棋。老刘打听到地方就毛遂自荐,一试应手,程十分满意,就留了下来。
湖北人讲普通话总是受人诟病,好像舌头绕不过弯。老刘也不例外,讲课就象吃汤圆,缠夹不清。老刘眼睛都急红了,弄些废纸箱撇开,写上常用字,一个个标上拼音,挂在门上,然后昂首挺胸,反剪了双手,进出反复练习。现在的老刘普通话流利,奥巴马式的演讲风趣幽默,常常引人发笑。
稳定下来的老刘,业余在市内四处游弈,结交不少棋友,和市围棋协会关系也处理的很好。其中最为有名的王敬,那时候如日中天,只要温州有赛事,夺冠如取囊中之物。地方熟悉了,人脉资源也有了,老刘就寻思着,与其帮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做。一番筹备,就成立了“浪流围棋”,聘请王敬做主教(那时王敬还没开自己的道场)。后来学生越来越多,事业蒸蒸日上,老刘就势发展,先后在苍南灵溪、龙港,永嘉瓯南,乐清城内、白象、温州市内,建立了十来个培训部,遍邀湖北围棋教师前来助力,鼎盛时达到40-50人,可以说搞得风生水起。
成功的光芒总是掩盖了创业的艰辛。起初在永嘉瓯南搞拭验点时,老刘一边在温州上课,一边骑着破自行车到永嘉跑幼儿园招生。风里来雨里去,一个学期下来,才招来三个学生。学期结束,老刘和合作方说,“分成吧!”合作方(自己家的房子提供场所)有些动容,说:“不分了,都给你。”每当回忆起这段艰难的岁月,老刘眼眶就潮湿了。
再见到老刘时,是2010年在温州乐清“建桥杯”上。那时我在虹桥教棋,同事重庆赵老师、福建福清第一高手吴强吴老师参加比赛,我随同观战。老刘精神奕奕,相谈甚欢。比赛的人很多,胡新民、李益新、张健刚、霓钰、陆路通、杨士强(杨士海之兄)以及温州鹿城区一大批高手,那时苍南围棋还没崛起,没有苍南什么事。赛后老刘做东请我们吃了一餐饭,席间我们海阔天空,纵横古今。聊到人事变迁,老刘感慨万千,一时默然。因为日程安排很满,饭后匆匆告别。
最后一次见到老刘时,是在龙港启智培训学校。那时本土围棋培训强势崛起,老刘战略收缩,好几个点都撤销了,大不如前。晚饭后,老刘、郑老师和我一起前往鳌江朱乾俊处拜访。朱棋艺高超,是平阳顶尖高手,今年平阳新科冠军。老刘素爱彩棋,先前和朱乾俊相互仰慕,多次对弈,各有胜败。这次难得一见,约好彩金,迫不及待摆开战场。朱执黑,老刘执白,布局两分,棋至中盘呈胶着状态,黑略优,老刘左上一块棋有一眼,没有活净,但怎么看也不像死棋,于是抢先右下角打入试应手,朱不管不顾,一手夹先威胁白大块,老刘没理会,把黑右下角收入囊中。朱高高举起屠刀,白巧妙治孤,清楚地摆出两眼。形势瞬间逆转,黑大差,实空不足,遂投子认输。事后朱老师说左上误算了。
后来再也没有见过老刘。常常从零碎的信息中,了解知道老刘经常参加温州地方赛事,偶然也跑到外地去参加比赛,先后获得一些荣誉和名次。老刘说,这些都不重要。棋如人生。因为围棋,他精彩;因为围棋,他快乐!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