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司马提尔:坐九望百的人瑞现役棋手杉内雅男

来源:新浪博客 司马提尔 Smartier 2011-03-23 20:19:16

撰文:司马提尔  2011.3.23.

  我写了一篇「老而弥坚的宫泽吾朗」,有棋友认为用老而弥坚四字,对宫泽吾朗来讲,有一点溢美,会引起其他老棋手不服。当然,62岁是不很老,比如大竹英雄(1942-)、林海峰(1942-)、羽根泰正(1944-)、石田芳夫(1948-)等比他年纪大的名将,也还都活跃在各大棋战中。有人提到杉内雅男比宫泽吾朗或其他人更有资格称为老而弥坚,刚好我手边有些以前收集的资料,就写一篇「坐九望百的人瑞现役棋手杉内雅男」好了。

  杉内雅男,1920年10月20日生。1937年(17岁)入段,1938年二段,1942年三段,1946年四段,1948年五段,1949年六段,1951年七段,1954年八段,1959年(39岁)九段。杉内寿子(本名本田寿子)八段是其夫人。

  杉内雅男职棋生涯的战绩算是不错,有两次逼近大三冠(当时还没有棋圣战,就叫大二冠吧)的纪录:1954年(34岁),打进第9届本因坊战决赛,以2:4败给卫冕者流水不争先高川格(1915-)九段;1958年(38岁),打进第13届本因坊战决赛,再一次以2:4败给卫冕者高川格,高川格自1952年第7届拿下本因坊位后,一直到1960年第16届才退位,创下令人望之兴叹的9连霸,杉内在这个时候遇到他,算是时运不济。

  杉内在天元战的表现也颇出色,天元战的前身叫做日本棋院选手权战。1955年,35岁的杉内首度成为第3届日本棋院选手权战挑战者,但以1:2败给卫冕者阪田荣男九段;第二年(1956年),36岁的杉内卷土重来,再度取得挑战权,又再一次以1:2败给卫冕者阪田荣男。当年阪田荣男从1954年第2届夺冠后,连霸7届才下台,杉内碰到剃刀阪田,阻断了两次冠军之路。到了1976年,已经56岁的杉内,闯进第2届天元战决赛,他的对手已不是高川或阪田,而是24岁,正在冉冉上升的小林光一七段,杉内以以1:3败北,屈居亚军,使他痛失最后一次加入七大战冠军俱乐部的机会。

  杉内快棋下得不错,1959年(39岁)以 2:1战胜宫下秀洋(1913-)九段,获得「早碁名人战」冠军,1963年(43岁)第7届「争夺选手权战(全名:高松宫赏东京新闻社杯争夺选手权战)」以2:1击败21岁的林海峰七段(1942-),优胜到手。总归而言,杉内在七大战虽无亮眼成绩,但名人战在籍5届,本因坊战在籍7届,在当年也算是实力派人物。我们常看到有人尊称吴清源为「围棋之神」,其实杉内也曾有过类似的尊号。吴清源以出神入化的技艺被尊称为围棋之神,而杉内的成就与技艺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但杉内不沾烟酒且对局姿态堪称模范而被称为「棋仙」,至于神大还是仙大,就别太斤斤计较了。

  杉内雅男和濑越宪作、梶原武雄、藤泽秀行、岩田达明这些前辈,对现代中国围棋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1963年,杉内雅男就曾率团访中,中国派出陈祖德、沈果孙、罗建文、朱金兆、吴淞笙等16名高手与之切磋,总成绩中国队19胜1和33负,胜率36.8%。身为团长的杉内雅男,当然不会漏气,在车轮战中,以10胜1负的战绩,让人折服。当年五段的陈祖德,表现也十分亮丽,5战全胜。

  2010年10月21日,在日本第67届本因坊战预选赛第一阶段的决赛中,刚刚度过90岁生日的杉内雅男,打败中村秀仁(1945-)九段,以3战全胜的战绩晋级第二阶段(预选赛共分三个阶段,第三阶段的胜者,就可进入循环圈)。其实,还有好几位高龄棋手都未退役,光是九段,就有岩田达明(1926-)、茅野直彦(1937-)、工藤纪夫(1940-)、户泽昭宣(1940-),三王裕孝(1940-)等人,已经超过70岁。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机会在各大棋战脱颖而出,但对于刚入段或者还在低段阶段磨练的年轻棋手,还是有些杀伤力。杉内2010年总共打了几盘,我手边没数据,但截至10月21日是16盘,10胜6败,胜率还有62.5%呢!

  日本的高龄棋手值得尊敬,但也引来日本棋友的质疑和建议:第一,应该建立棋手的强制退休制度,比如65岁必须退役,以减少日本棋院的财政赤字。第二,日本和韩国围棋,均已纳入竞技体育的范畴,但光是日本棋院的现役职业棋手,就有3百多,关西棋院还有1百多人,其中九段棋手超过1百人。如此庞大的队伍,若想不出现财政赤字,除了裁员还有其他办法吗?裁员不裁年迈战力低的,难道要裁年轻有发展性的吗? 第三,日本应该向中国国家体育局及地方体育局学习,把职业段位和职业棋手区分开,仅负责少数棋手的薪酬,其他人自谋生路,把段位当作职称看待。第 四,竞技项目职业选手的定义是:靠奖金和出场费为生的人,不够格的职业棋手,当然要被淘汰。上述说法有点残酷,当然值得商榷,但日本围棋给人暮气沉沉、活力不足之感,年过九旬的人瑞棋手还出现在大赛赛场,是可喜还是可悲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