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谢锐:韩将连续6届无缘 LG杯将步富士通后尘?

LG杯:会不会是下一个富士通杯?



来源:新浪博客 谢锐 一个棋迷的BLOG 2014-02-10 21:46:50

     周睿羊九段、柁嘉熹三段这两位中国棋手在第18届LG杯赛中争冠后,网上有棋迷担心:韩国棋手已连续六年无缘冠军的LG杯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富士通杯?
     富士通杯是最早诞生的世界围棋大赛,1988年创办,2011年终结,一共举办了24届比赛。这项赛事缘起于日本围棋的强势,缘尽于日本围棋的衰落。自1997年小林光一九段获得富士通杯冠军后,之后14年,日本棋手未曾染指富士通杯。在日本棋手战绩如此惨淡的境况下,富士通公司还能赞助比赛14年,已是仁至义尽。
    如今LG杯也面临此窘境,自2009年起,韩国棋手已连续六年未能夺冠,中国棋手就像走马灯地似的轮流坐庄,古力、孔杰、朴文垚、江维杰、时越,现在无论是周睿羊还是柁嘉熹夺冠,LG杯注定又要产生一位新的中国冠军。作为主办方的朝鲜日报以及赞助方LG公司,会不会绝望之下,步富士通杯后尘?
     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首先,LG公司与富士通公司同为世界500强企业,但两者的业绩走向相去甚远,2013年LG公司利润5930万美元,而富士通杯净亏8.78亿美元。以生产计算机、办公设备为主打的富士通公司已失去传统优势,在中韩新兴企业的挤压下,步步后退。表面上看,2011年富士通公司不再赞助世界围棋大赛是日本棋手战绩惨淡之故,但根源却在于公司业绩的逐年下滑,无力他顾。而每届比赛总投入在15亿韩元左右(约合人民币800万元)的LG杯对LG公司影响有限。
     企业冠名赞助世界围棋大赛不外乎两大因素:感情以及商业利益回报。LG公司冠名赞助世界棋王赛,很大程度上出于商业利益回报的考量。比赛主办方朝鲜日报社与LG公司有着多年的合作伙伴关系,不可能不知道中国市场对于LG公司的重要性。由于前几年LG公司在中国销售战略偏差,LG家电产品已逐渐退出主流中国市场,而原有的手机和空调业务,也已开始收缩或逐渐退出中国市场,这与三星公司在中国大面积抢滩的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在此背景下,LG公司在中国的宣传声势非但不能减弱,而且还需增强。2013年,LG新任大中华区总裁兼CEO慎文范表示,LG正经历比较困难的时期,但中国市场不会轻易放弃。如果在此关头,LG公司退出世界围棋大赛赞助行列,对其势必将会带来负面影响。
     三星、LG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量比重越来越高与中韩贸易大背景密不可分。自2004年起,中国已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韩国的最大贸易对象国。2012年,中韩贸易额为1683亿美元,接近韩日(894亿美元)与韩美(848亿美元)贸易额的总和,2013年,中韩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韩国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最多的国家。韩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正在不断增加,中国的经济崛起为韩国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引擎。
     LG公司在中国业务再创业的关口,亟需重树自身实力形象,LG杯世界棋王赛是其一大窗口,类似2009年LG杯决赛古力、李世石“4000年大战”,为其赢得了巨大的声名。现在LG杯的当务之急是在不断推陈出新的三星车险杯、Mlily梦百合杯等世界大赛的咄咄逼人气势下,如何办出特色,扩大影响,而不是恪守传统,无所作为。
    倒是韩国棋院对此现状甚为着急,2013年第17届LG杯颁奖仪式上,朝鲜日报社副社长就中国棋手5连冠一事“问责”韩国棋院高层,时任韩国棋院棋士会会长的崔圭丙九段答道:现在韩国棋战大多是快棋赛,LG杯还是秉承传统实行3小时制,这对中国棋手相对有利。随后开赛的第18届LG杯赛制出现改变:3小时保留用时告罄后进入5次40秒读秒,原来则是5次1分钟读秒。读秒用时提速20秒,明显向习惯此读秒制的韩国棋手倾斜。
    作为一项比赛而言,互有胜负才具吸引力,相互竞争才有生命力,李世石、朴廷桓们该努力了。


第17届LG杯首轮赛前7位中国棋手合影,他们中有5人进入八强,而韩国棋手却无一人进八强。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