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博客 司马提尔 Smartier 2013-05-01
做为一个围棋老师,发现门下弟子中有千里马出现,你舍得将他送给更高明的老师做入室弟子吗?如果舍得,那你的胸怀跟1920年代日本棋界有名的伯乐久保松胜喜代一样伟大。久保松胜喜代,兵库县人,1894年10月25日出生,1941年12月15日英年早逝,得年47岁。1914年被授予三段,1915年四段,1920年五段,1926年六段,1940年七段。1942年日本棋院追赠为八段,2009年日本棋院和关西棋院皆追赠为九段。
久保松之父,曾任政府要职,棋力也不错。他的哥哥久保松照彦,也曾是个四段职业棋手,后来在久保松胜喜代开设的围棋教室担任指导老师,以教学严格闻名。胜喜代5岁时,他曾向父亲学棋。翌年父亲往生,寄养在叔父家。9岁时,偶然得一机会与当时围棋名家泉秀节五段(1844-1904)弈了一盘九子局,胜喜代居然中盘胜。泉秀节认为他是个奇才,再三要收为养子,打算培养他成专业棋手。不料,叔父看不起棋手这个行业,不但不答应,反而从此不许他摸棋,这是胜喜代一生中最感遗憾的一件事。
1907年13岁时,久保松胜喜代以优异成绩就读于北野中学,此时关西弈风渐盛,叔父对他的管理也稍稍放松了,于是久保松抓住机会「重操旧业」。上课时,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在下面用红蓝铅笔大做死活题,结果成绩低劣,竟致留级,被叔父痛打一顿。但是,久保松并没断了学棋的决心,依旧我行我素。叔父气得发昏,可也拿他没办法。
1908年14岁时,大阪的棋会组织了少年棋手新闻棋战,久保松报名参赛,结果他与10岁的小岸壮二(1898-1924),成绩最优秀。最后久保松在让小岸二子的决胜局中获胜,遂独占榜首。由于这局棋,《日本与日本人》杂志请本因坊秀哉讲评,秀哉一见二人的决斗谱,极为赞赏。有此因缘,不久小岸便前往东京,投在秀哉门下。久保松却受阻于叔父,不得成行。小岸后来棋力出众,秀哉本来要把他培植为接班人,没想到1924年,26岁的他,竟因肠阻塞急症骤逝,这件事让秀哉备受打击。
1911年,17岁的久保松考上关西大学,但他毅然退学,全力投身围棋事业。1913年,久保松已被公认有二段棋力。1914年,方圆社中川龟三郎社长来大阪,在田村嘉平的促成下,久保松受二子与中川对弈两局,结果胜负各半,中川见他棋力了得,当即授予三段免状(三段证书)。他的升段节奏开头满正常的,可是六段升七段,却花了14年之久,老司马猜测这跟他兼顾教学以及身体状况欠佳有关。
久保松那个年代,日本还没有什头衔棋战,本因坊战也是在他去世前两年才开打。所以,他对日本棋界的贡献,不在战绩而在发掘人才。他对关西地区的围棋发展,贡献十分重大。许多日本一线级的大棋手,如村岛谊纪、桥本宇太郎、木谷实、前田陈尔等,都是经由他这名副其实的伯乐之手发掘出来的,并推荐保送到本因坊秀哉(日本棋院)处进一步深造成才。久保松的棋风奔放流畅,重视中腹,起手常下天元,他曾经很认真地研究过天元打,结论是:「天元打绝非不利的布局,只是我的实力尚不能将之巧妙活用。」在众多只知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日本职业棋手中,此话犹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他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如鹤立鸡群。只可惜苍天不佑英才,久保松因遭心率不整急症袭击,而于1941年大手合中途昏倒送医,12月15日去世。
关西棋院创办人桥本宇太郎回忆在久保松门下学棋的情景,提到师父教学严谨,但很少训斥人,他只被师父训过一次,可这一训却使他终生难忘。那是他第一次在报办棋赛中登场,首战出师顺利告捷,8目大胜,宇太郎心花怒放、洋洋得意,鼻子翘得老高。三天之后,他收到了久保松师父写给他的一封信,遭到了严厉的斥责:「你的棋给人一种守、守、守到底的感觉。让5子的棋(注:以前桥本与一位前辈下的),只要死守,谁都会赢。但这种胜利绝非名符其实的胜利。望你今后不要过份计较胜负,要多多考虑如何攻杀,要积极地断、吃,勇敢地作战。否则将不是真正的围棋!」。桥本谨记不忘,后来果然成了大器。
久保松棋战与教学之余,也写了《珍珑》、《三子正中之研究》、《一路妙手》等围棋书籍。因为我退休前也是个老师,虽然不是教棋,但只要牵涉到教学,原理原则是一样的。我对久保松老师的精神、气度特别推崇,写到这里,再一次向这位棋界伯乐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