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 10:09 新浪体育综合
(来源:少儿围棋在线 爱棋道 作者大富豪Boss)
日前,中北大学大二学生补考作弊被抓后坠亡一事引发网络关注和热议。近期,类似事件已发生多起:合肥15岁女孩因学习问题与父母争吵后欲跳楼后获救、河北9岁男童因学习压力过大跳楼自杀……
在旁人看来可以承受的挫折,却最终转化为不可挽救的极端后果。许多网友在问:孩子们为什么要以如此轻忽的态度对待生命?为什么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堪一击?
答案很简单,不够自信。
自信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十分重要,自信给孩子们力量以及快乐。自信的孩子充满了睿智,他们的未来之花开得更茂盛更灿烂。自信的孩子让生活处处是舞台,让人生越过越精彩。
自信与否原本是描述人在社会适应中的一种自然心境,即人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把握这个陌生世界时的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
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 ,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
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经历更多的挫折提高自信呢?
围棋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围棋是中国国粹,具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是传统艺术文化的精髓,也是东方哲学思想的完美体现。人们所熟知的的琴棋书画中,棋就指的是围棋。
围棋对孩子们来说,不仅仅是游戏,更是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
一盘棋总是有胜负的。胜利的一方得到成功的喜悦,而失败的一方,必须接受失败的现实。孩子对于自己苦心经营的一盘棋,以失败而结束,感情上是很痛苦的。
因为他是为了获胜而开始的,最后以失败告终,已经背离预期目的。这情感上的落差,必须自己承受。
往往在比赛中,输棋的孩子会哇哇大哭,就是感情不能承受的表现。
哭过以后,老师会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失败的技术原因,家长也会对孩子进行鼓励,而孩子自己也会进行反思。根据观察,这种反思往往进行得非常深刻——一定要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
等到孩子一次次受挫,再一次次站起,自信心以及心里承受能力自然也会一次次增强。
为什么选择围棋呢?其他体育竞技不行吗?
从笔者的经历来说,围棋是输棋之后最痛苦的竞技。
就其他的棋牌类竞技来说,围棋的对弈时间是最长的。桥牌、斗地主、象棋、国象、五子棋等等,其分出胜负的时间远不如围棋时间长。而且这些项目在输掉比赛之后,往往可以立刻进行下一局,围棋则不然。
太过容易分出的胜负,参与者不会有太多的受挫感和成就感。
围棋职业比赛分出胜负的时间,通常超越五个小时,有时甚至能到八九个小时,这样的比赛,都会把棋手的意志力提升至极限。输掉比赛的棋手,那种痛苦是无与伦比的,远非其他竞技项目可比。
相比于足球篮球这种团队运动,围棋更加突出的是个人能力。
一场球输了,球队可能会有阴影,但是队员们可以分担痛苦,毕竟输球是全队的责任。但是对于围棋来说,输了棋,责任完全在自己,旁人无法分担分毫。
输棋之后总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因为无人逼你如此做,你更没有队友可以抱怨。
而且,足球篮球有着天然的身体素质的区别,变相来说就是不够公平,如果身体素质差距过大的话,输掉比赛之后球员也未必会有挫败感,毕竟肉眼可见的天赋可能是永远的天堑。
但是围棋是最公平的游戏。象棋和国象有先后手之别,牌类游戏更需要一手好牌。围棋的贴目最大限度的弥补了不公平,坐在空无一子的棋盘之前,一切都从0开始了。
输掉了近乎绝对公平的围棋赛,棋手挫败感极强。因为绝对的公平,也就会带来最大的自责和痛苦,你没有任何借口。
回归正题,围棋的挫折式教育旨在教育,而不是单纯的体验挫折。围棋带给孩子的是下一次我可以做得更好的坚韧,而不是我是一个失败者的自闭心态。
让孩子们及早体验输棋的挫折与痛苦,也就等于让孩子们早早了解社会的残酷性,他们会受益良多。
下围棋,每一盘棋都会分出胜负。赢棋时,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悦,告诫他不要得意忘形;输棋时,在安慰他的同时,分析失败的原因,争取下次避免同样的错误。
养成这样的习惯,孩子在成长道路上,会慢慢地体现出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勇气。这是孩子适合时代发展的最珍贵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