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日本围棋四百年激战风云录》1 第一章(1)——算砂、道硕,算知与算悦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9-1-20 22:40 编辑

弈客围棋  石田芳夫


本书作者,石田芳夫,译者,陈明川

算砂和道硕

第一代本因坊算砂的大名世人皆知,即使不关心围棋史事之人士亦无不知晓。算砂是京都寂光寺僧人,法名“日海”。当时幕府将军织田信长对其棋艺极为赏识器重。历经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代诸侯称霸时期,算砂一直继续不断为日本围棋的发展贡献着力量。三代诸侯将军个性不同,政见分歧,但对算砂却一致推崇信任。这固然由于算砂棋艺高超,而他高尚的人品更令人敬佩。

德川家康建都江户(今东京),实施对文化和围棋事业的保护奖励政策,任命算砂主持相当于当时政府担当厅长官的“名人棋所”职位,这自在情理之中。

在日本不少潜心研究围棋史事的人,竟然对井上家始祖中村道硕的事迹漠然不知,这或许是被算砂的伟大形象所掩盖,一时鲜为人知。但道硕在围棋界初创时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后人是不应忘记的。如果说算砂是开荒植树的奠基人,那么施肥浇水、防风避雨、苦心经营直至培养成材的人,就非道硕莫属了。在奠基创业的关键时刻,天赐像道硕这样难能可贵的人材,实为日本围棋界的幸事。

元和 9年(1623年),算砂深知自己天年将尽,把高徒道硕叫到病榻前,亲手将“名人棋所”的任命书传授给他。对此无一人表示反对,这是一场感人肺腑的禅让壮举,也说明了道硕的确是一位品艺出众的杰出人物。

道朔的棋艺究竟有多高呢?当时唯一能与其导师算砂相抗争的鹿盐利玄,后来被道硕击败了。高川名誉本因坊曾认真详细地研究了当时的棋谱,事后明确指出:“与算砂相比,道硕的棋艺显然占上风;利玄与道硕的对局盘盘均有记录,而算砂与道硕的对局却一盘都没有,可能由于当时胜负多偏向一边,道硕碍于师道尊严,有意识地不把棋谱记录下来。”

道硕继承算砂执掌“名人棋所”,但由于本人并非本因坊家继承人,只好以另一师家身份独立撑持局面,而本因坊家的后嗣则是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孩子,名叫杉村算悦。

算砂临终时嘱咐道硕:“作为棋所的掌门人,希望你在完成本职任务外,务必费心严格教导算悦,如果他能成器上进,可立为二世本因坊,如果愚钝无能不堪造就,随便怎么处理都行。”

由其言行充分表明,算砂身受政府破格优待,其职权之大本可随心所欲,但他从未把棋界视为个人私物。相反,却把棋所大权无私地传给不同派系的门生道硕执掌,而对本因坊后嗣算悦要求极严,如不成器决不让其继承,不管本因坊家结局如何均在所不惜。总之,由于算砂逝世,本因坊家一时衰落了。

天幸算悦才能出众,在道硕的教育训练下,棋艺进步神速。算砂逝世后的第七个年头--宽永七年,算悦升到七段高位,并得到幕府恩准,荣获本因坊掌门人资格,使本因坊家的势力得以复兴,后继有人。

道硕终于完成师命,了却一生心愿,于同年病逝,终年48岁。

棋所何归?

道硕过世后,棋所职位成了空缺。大概是由于未发现适当的接班人,道硕没有指定由谁来继承。围绕着这个空职,棋界风波四起。

宽永年间,时处第三代幕府将军家光的盛世时代,行政机构健全,设立了重视保护文物的制度。遗憾的是,惟独棋界尚缺名人棋所职位。幕府组织起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棋手,共同商讨棋所归属问题。

“棋所将由谁来继承呢?”幕府官员在召集安井算哲、二世本因坊算悦、二世井上因硕、二世林门入等人聚会时,简要说明了此事后问道:“由谁担此重任呢?”这时,安井算哲挺身而出。据《传言录》记载,安井答道:“我现在年事已高,棋艺虽无可大成,但长期以来对棋界作出过贡献,希望能把棋所职位赐给我。”

凭着自己年长,棋艺随不可能有所大成,企望官府看在多年来所作的贡献,算哲毛遂自荐是说得过去的。算哲要比算悦、因硕、门入等人大二十多岁,而且他还是八段,这在当时是最高段位。

不料官员却说道:“这次讨论棋所问题,遵照旨意这需要最强者担任。你刚才说棋艺无可大成,我们不会把棋所授给那样的人。”

真是鸡蛋里挑骨头,很是恶意的说法!为什么会引起这位官员的反感呢?也许算哲的人缘不太好,或是他这种自大的形象触犯了这位官员的尊严。

算哲落选,而门入又太年轻,棋所职位候选人只剩下算悦和因硕两人。官员对因硕说道:“你同算悦下一次"争棋"如何?”

因硕答道:“算悦君是吾师道硕的弟子,他同我情同手足。我觉得和他竞争违反了做人之理。”

他俩从小在道硕门下学艺,没有要下争棋决雌雄的想法,自然能够得到谅解。就这样,棋所职位问题不了了之。

争棋

算哲是位不服输的人。道硕在世时,算哲不惧失败,曾在短短几年中与道硕交战 120回合,结果多输了40盘棋。虽然败多胜少,可他连续不断的挑战使道硕苦笑不得:“棋赢了,命却被算哲夺了去!”

如此自负的算哲,在棋所讨论时自荐受挫而当众出丑,此仇必然刻骨铭心。自己不能如愿以偿,他把希望寄托在门徒二世安井算知身上。

算知于元和 3年出生在京都,他比棋所第一候补本因坊算悦年少6 岁。不知何故,算知深得家康之谋士南光坊天海的宠爱。11岁时,算知通过南光坊的推荐,见了家光将军。得以参见将军的人,意味着承认了他的幕臣地位。可以说,算知小小年纪就已自成一家了。据说他同时也受到大名(日本古代官名)松平肥后守的厚爱,不但常常邀他居住府上,还给他很多生活费用。可以想象,算知是一名聪明异常的神童。

算知身后有强大的靠山,开始了夺取名人棋所的活动。为了坐上名人宝座,就必须设法在同算悦的争棋比赛中获胜。

算知做好一切准备之后,先借慈元大师的嗜好之名,在太田备中守的公馆向算悦挑战。当时的备中守是管理围棋和将棋(日本象棋)的负责人。这盘棋算知被让先,结果算悦获胜。算知虽然输了,但却能让人感觉到他充分的自信。局后算知对备中守提出了请求:“请允许我同算悦先生下正式的争棋决胜负。”

这对管理机构来说当然是件好事。因为棋所职位总要有人来补缺。算悦和算知是当时棋界双璧,他们中的决胜者来担任棋所职位,就不会有人再发牢骚了。

备中守将他俩传来,声明要他们进行争棋角逐。比赛条件是“对子棋,六盘决胜负。”算悦听说后,脸上露出蔑视的笑意。

“我斗胆直言吧,我算悦接受争棋挑战,但不能接受对子棋的比赛形式。”

“为什么呢?”

“记得上次对阵,我让先击败了算知君,我认为应把这盘棋计算在争棋中。”

此话半是理由,半是讥讽。算悦并非过着无所事事的清闲日子,他每刻都在观察算知夺取棋所的动向,等待着决斗之日。他清楚对方有强硬的后台,不可能答应自己的要求,但作为本因坊的掌门人,该说的话还是要说个痛快!

果然,算悦的申诉遭到驳回。备中守大声训斥算悦道:“算知的棋力今非昔比,遵照旨意应当对子棋争胜负,胜多者授予“棋所”称号,不得有误。”

总之,在当时只要搬出“旨意”这种方便武器,事情立刻就会得到解决。算悦和随从知为了争夺棋所宝座,终于展开了围棋史上第一次悲壮的殊死搏斗。
  
时值正保 2年(1645年),算悦34岁,算知28岁。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