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亦苏围棋社区
»
各地报道
»
浙江省
» 金华·棋人棋事之1-朱健华:围棋——我一生的情人
返回列表
发帖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天马行空
当前离线
UID
2
帖子
54950
精华
242
积分
242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29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25
最后登录
2025-9-8
版主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天马行空
发表于 2018-11-14 13:40
|
只看该作者
金华·棋人棋事之1-朱健华:围棋——我一生的情人
2018年10月27日 人物访谈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金华围棋俱乐部
“围棋,是我一生的情人。”这句动人的“情话”,当一位围棋痴迷者深情表达时,流露的情感如此自然而真实,没有一点浮夸与造作。他眼前,还摆着361颗黑白棋子;他身后,已留下30年昼夜棋路。1973年出生的朱健华,“棋情”深厚,藏于一心。
2016年1月,朱健华前往安徽合肥观战梦百合杯世界围棋赛,在半决赛中途与聂老合影。
2016年1月,朱健华前往安徽合肥观战梦百合杯世界围棋赛,和韩国围棋第一人李世石合影。
中学恋棋:
从不参加晚自习 高考前通宵下棋
“我是义乌人,1988年我读高三,因为父母工作原因,转学插班到金华二中读书。”特立独行的朱健华,每到傍晚放学就飞奔出校园,因高三走读也就未参加过晚自习,课余也很少在学业上花时间,只因他心有所属。
“因为爱好围棋,那会我认识了时任市棋类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的许纪全老师,他当时是金华市人民医院的副主任中医专家,也是当时金华四大名中医之一许永茂的第二代传人,今年65岁了。高三那年,我经常吃过晚饭就去找他下棋,两人经常下到凌晨两点,有时他夫人从医院下夜班回来会唠叨几句,结束后我又骑车回到二七社区家中。我父母觉得我读书还可以,就不太管我。”朱健华开心地回忆着。
围棋曾经是我国某一代人的特殊故事。1985年冬天,在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出现了中国围棋标志性人物——聂卫平,他为中国赢得了擂台赛的胜利,实现了中国棋手首次战胜日本“超一流”棋手的重大突破。此后聂卫平怒涛11连胜,连续三届为中国队赢得了胜利。我国掀起的第一波围棋热潮便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88年,聂卫平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围棋“棋圣”称号,曾任国家围棋队主教练。
“1985年我二哥从杭州大学毕业后回到义乌市后宅中学(初一到高二朱健华就读于此校)任数学教师,得知聂卫平获胜的消息,他和他的同事们都兴奋不已,他经常带着年轻的理工科教师们一块下棋,那年我已经是初三毕业班了,每当看到他们摆谱我就忍不住前去围观,逐渐对围棋产生了兴趣,那时我哥怕影响我学习常常阻止我。到了1986年中考前后,我终于按捺不住了,开始找对手下棋,不久我的水平很快超过了学校那帮老师,他们都有些郁闷。”耳濡目染间由围棋启蒙到围棋“初恋”,那年,朱健华13岁,从此,“围棋之恋”一发不可收拾。
上世纪80年代学棋,90年代成长为金华围棋最高水平的一代人(我国参与围棋人数最多的一代人,出生年龄段为1963年——1975年),作为金华标志性的围棋人,朱健华与围棋相伴至今。
许纪全:我们应该是在工人文化宫认识的,他看我水平高,就经常找我下棋,进步非常快,那会他也就十六七岁,精力充沛。高考前的一段时间其他同学都忙着紧张复习,他倒老是约我下棋,甚至下到天亮,后来居然还考上了大学,这孩子脑袋瓜不错,我们叫他“小义乌”。
图为朱健华在赛场上与金华棋友复盘。
大学痴迷:
“混迹”上海围棋圈 屡屡夺冠“被留校”
真正最痴迷是大学阶段。“我5岁开始上小学,比别人早两年,所以在同年级同班级的同学中,我年龄最小。”朱健华说起曾经的围棋疯狂史,自信而骄傲。
吃过午饭,他便从上海铁道大学(后并入上海同济大学)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从下午一点半始一直下到晚上九点,再坐车回去,每次都是踩着宿舍熄灯的时间点到校。这样的专注程度持续了近两年,朱健华见招拆招,与各路高手切磋技艺,围棋水平迅猛上升。上海滩文化宫七楼的“黑白”景象也成了他心中最深刻的记忆。
在最痴迷的年纪“混迹”相对高水平的上海围棋江湖,朱健华如鱼得水,经常与当时业余4段的胡子真(现上海业余6段,夫人唐莹是职业棋手)在一块下棋,由于朱健华技高一筹,胡子真当年也成了他的粉丝。1989年暑假,他回到义乌给别人下指导棋得到一些零花钱,足以支撑一个学期的生活开支,那时人们的月工资才80—100元。大二以后,他几乎不需要父母另给生活费。“每次开学,我口袋里起码有小两千块钱,购买随身听等当时流行的一些电子产品,所以大学生活还是蛮滋润的。但那时我对钱没什么概念,虽然家境一般,但自打我懂事起,自己就能赚得一些零花钱,手头相对宽裕。”
在大学,朱健华也是学生会干部,大一首次参加学校围棋比赛一举夺冠,从此风靡校园。1993年春天,临毕业那年,他又代表母校去参加普陀区职工围棋大赛(市一级赛事)获冠,为学校赢得了难得的荣誉,当时同行的还有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和大学人事处干部科科长,两位老领导都非常欣赏这个20出头的小鬼,他们执意将朱健华的毕业档案从上海铁路局转回到学校。“于是,我‘被留校’了,在大学学生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做秘书工作。而此前我的工作已经分配到了上海铁路局杭州铁路分局,不出意外的话是被安排到金华铁路水电段做一名工程师。实际上,在那批学子中,我的成绩并不是最优秀,但因为围棋,我的人生拐弯了。”讲述过往,朱健华没有太多的感慨,反而略显平静,尽享人生曼妙风景。
在“留校任我行”的三年多时间里,朱健华又多了一段大把沉浸围棋世界的珍贵时光。1996年,身在大学任职,心已闻见商海,朱健华以“真维斯休闲服区域代理商”开启了他的另外一番事业征途。
个人黄金期:
金华首位升5段 顿悟围棋乐“棋”中
1999年,朱健华参加TCL全国性围棋比赛,获浙江省分区赛的4段组的亚军,“当时冠亚军可以升5段,所以我在1999年就拿到了‘业余5段’,成为当时金华拿到最高级别证书的第一人。”
此外,朱健华分别于1995年、1997年、2002年、2009年获得四次金华大市个人冠军。“事实上,我围棋水平的最高峰是在2003年—2008年,但那几年没拿冠军有些可惜,刚好2003年—2005年,金华没有组织围棋比赛,2006年—2008年又连拿三次亚军。”这份成绩单在金华围棋圈首屈一指,如今回忆起来,朱健华显然已经拥有了超越围棋成绩之外的智慧与境界——最热衷又最淡泊。
“实际上,我第一次真正顿悟是在2004年,那年我拿到了全国‘华山论剑’业余围棋赛浙江分区选拔赛第一名。当时在西安全国总决赛赛场,一共有28名选手参赛,其中26名各省冠军代表皆为职业从事围棋的‘业余棋手’,唯有我和华山县的特邀代表是纯业余棋手。从那时起,我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再执迷于此,而应该专注于事业,不必为了围棋争输赢逼得自己穷途末路。”朱健华坦言,自己从未受输赢影响,一是性格使然,二是更多时候围棋带给他的是自信与格局,所以当下的每一盘他都乐在“棋”中。
棋局内外,偶闻某些棋手输掉某次重要棋赛后痛彻心扉甚至患抑郁症的情形,朱健华对此感到惋惜,他说,“与围棋相伴的30年,我始终保持阳光心态,随遇而安又积极向上。读书时,我的成绩一直稳定在班级第6—8名之间,我只要求自己上课专心听懂,将所有课程要点了然于心、学以致用,不必为争名次盲目应试。当然,在金华围棋圈,我确实很多年稳居首位,这跟我的际遇有关,我与金华这批围棋爱好者有过不一样的经历,上海滩上的历练大幅提升了我的水平,毕竟沪上高手如云,棋场更险。但是现在每当听闻围棋新秀涌现,我不会再为捍卫所谓的名誉费神费力了,人生还有很多更重要更有趣的事值得去做。”
关于围棋,朱健华从年少时争强好胜、锋芒毕露,到现在胜固可喜、败亦欣然,三十年回首,往事如烟。近日偶得毛体草书《沁园春·雪》,朱健华如获珍宝,于办公室内上墙,抬头仰望间,已然置身纹枰对弈之外。谁可知,寻觅多年,终于在他全然超脱、豪放之时与此墨宝邂逅……
朱菁华(哥哥):我大学毕业返乡教书,好像给学校带过去了一颗“学围棋”的种子,老师们经常在课余时间下围棋,我弟弟那会年纪比老师们小很多,但他学得最快,悟性也很高。那时候我还带他去浦江等其它县市参加比赛,也算是最初的历练吧。我跟他有个共同点,都是快棋手。后来他去了金华、上海念书,视野更开阔了,棋艺也超过我了。
2016年9月,朱健华在开化县古田避暑山庄参加浙江省围棋棋王赛的对局现场,最后一轮获胜后最终赢得全省个人锦标赛第九名(个人锦标赛最好成绩)。
人到中青年:
经营人生不贪胜 愿“为他人作嫁衣”
面对如今年轻的后辈们“长江后浪推前浪”,朱健华欣慰地说:“他们就是一股新生的力量,天生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围棋亦如此。1989年出生的浦江人郑海剑,1997年、1998年左右出生的吴俊豪、凌宇晖、汪克凡等人都曾前往杭州、北京的道场参加长期规范的训练,他们的教练都是国内一线的职业棋手。2009年之后,我的水平就被他们逐步赶超了。他们,年轻、精力旺盛,又去过更高的领域学习。而我,‘人到中青年’就该做我该做的事了,不同的人生阶段该沉淀不一样的自身价值。”
自2005年起,朱健华经多方努力牵头,组织《金华晚报》围棋队前往三亚首次参加第18届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这是国内业余围棋赛的殿堂级赛事,当时参赛资格基本仅限省会城市。第一年参赛,朱健华仅以半目之差输给职业棋手檀啸(2005年,二段),至此参赛12年,陆续有刘轶一、周叶蕾等国内业余强豪曾败给朱健华。2017年1月,朱健华继续带队前往北京参加了第30届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共64支队伍和192名棋手参赛,有史以来参赛队伍最多,且首次有海外代表队参赛),首场比赛就赢得了冲段少年陈昊(业余6段)。“参加此次比赛,我秉持着比以往更端正的态度更虔诚的心境,也为自己十多年参加国家级赛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朱健华表示,“这期间,我尽力组队拉赞助或自己赞助前往参赛,棋友之间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但对我个人而言,从1986年春到2017年春,热爱围棋整整三十年,完成自我超越自我,以后我将逐渐淡出国家级重大赛场,以一份更加超然的心境与棋友共舞,与围棋交心吧。”
2016年9月,金华围棋俱乐部顺利筹建,作为俱乐部的技术王牌,朱健华积极协助俱乐部开展各项活动,常将“人到中青年”作为口头禅挂在嘴边,但也默默“为他人作嫁衣裳”。“事业、家庭、爱好、公益等,人生从来没有像现阶段这样充实过,尤感时间饥荒,眼下的每一个角色都肩负责任。”
站在人生的另一个高度,朱健华的思考更深邃更理智,他坦诚地说:“围棋,是我一生的情人,是这辈子都不可能丢掉的东西,我崇尚快乐围棋、健康围棋,每一次的投入都是愉悦的。但当回归大生活,我会将所有的事项重新进行价值排序,围棋不再是当下最迷恋的天地,但终将以一颗平常心守护它,任其在我生命中顺其自然地存在着……”
走进朱健华的办公室,茶几上的围棋棋具映入眼帘,沙发后面靠墙立着的一只书柜也格外显眼,满满当当的刊物整齐陈列,走近一看,竟全部是《围棋天地》杂志。“这本围棋杂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创刊的,我从1991年开始一直订阅至今,没有一期落下,早期还订阅过《新民围棋》,后来停刊了。”近三年来,朱健华忙于事业,看杂志的悠闲片刻渐行渐远,但它们始终陪伴与他,偶尔翻阅,就像一注时光浅浅停留,曾经以此开阔围棋视野,了解更多棋人棋事的青春印记,绕上心头。
情人之约,不知下辈子是否再续?!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
注册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历史上的今天
45.辜梓豪 九段
吉林省
32.江维杰 九段
围棋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大会
35.时越 九段
日本古谱
[中]昌江棋子湾中国围棋冠军邀请赛
韩国霸王战(停办)
5.曹大元 九段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