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包揽四强证明中国厚度 新发展期待明星棋手出现

2012年08月23日17:19  新浪体育


周睿羊拿下关键一胜



  新浪体育讯 第三次包揽世界大赛四强,中国围棋迎来了2012年以来最高兴的一天。与此同时,因为进入四强的四位中国棋手此前都没有过世界冠军经历,中国围棋与世界围棋都将迎来新的一位世界冠军得主。今天周睿羊(微博)击败朴廷桓这一胜,堪称丰功伟绩。

  这是世界围棋史上第七次一国实现包揽一届世界大赛四强的景象,总计韩国四次,中国三次。但韩国的四次都是2005年之前,而中国的三次都在2006年之后。分析这七次“席卷天下”壮举的时间与棋手,是很有意义的事。

  2001年,韩国由曹薰铉、刘昌赫、李昌镐、李世石“四大天王”包揽第六届LG杯四强;2002年,李昌镐、李世石、元晟溱、赵汉乘包揽第七届LG杯四强;2003年,李昌镐、睦镇硕、元晟溱、赵汉乘包揽第八届LG杯四强;2005年,刘昌赫、李世石、崔哲瀚、宋泰坤包揽第十八届富士通杯四强。这些年,恰好也是“韩流”最汹涌的年份。韩国棋手蜂拥而至,中日偃旗息鼓,无以对抗。

  随着常昊(微博)2005年在应氏杯及罗洗河2006年在三星杯中相继夺冠,力驱“韩流”之后,世界大赛中韩对抗的风向终于发生了变化。2006年,常昊、古力、谢赫、彭荃包揽第六届春兰杯冠军;2010年,孔杰(微博)、朴文垚、王垚、孟泰龄包揽第十五届LG杯冠军。随后就是今天,陈耀烨(微博)、周睿羊、唐韦星、谢尔豪包揽首届百灵爱透杯四强。虽然在总次数上中国还要落后韩国一次,但这种强势的势头已经完全在中国围棋一边。可想而知,随着年轻的“90后”、“95后”中国棋手纷纷冲上前台,未来的走向会更加清晰。

  分析为两国实现包揽四强的棋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韩国四次包揽依靠了九名棋手,而中国的三次包揽十二人次竟然出现了十二个名字!两边都包括了各自的精兵强将,韩国自曹薰铉始,几代围棋领军人物刘昌赫、李昌镐、李世石都出现在这个名单里。崔哲瀚、元晟溱是世界冠军得主,睦镇硕、宋泰坤、赵汉乘都是实力人物。其中李昌镐、李世石三次,刘昌赫、赵汉乘、元晟溱各两次。而中国除了常昊、古力、孔杰、朴文垚,其他八人目前都没有得过世界冠军。

  这意味着什么?短短几年,中国围棋能有这么多棋手为国争光,创下包揽四强的壮举,而这其中又有很多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明星级棋手”。什么是中国围棋的厚度?这就是中国围棋的厚度!中国围棋已经形成了一个实力强劲的顶尖棋手层,可以四处出击,可以攻城拔寨,可以创造更大的辉煌。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辉煌背后未必不存在隐忧。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国棋坛,不会再出现实力明显高出一筹的“统治者”了。类似韩国棋界李昌镐、李世石,乃至前几年古力、孔杰拥有的的地位,已经随着低龄化的棋坛成为了“过去的事”。这当然是棋界整体实力上升的必然结果,对于众多一线棋手也是福音。但围棋终究是一项体育项目,任何一项体育项目都不可能脱离明星人物而存在。如果没有了一位大家公认的最强者,项目的推广与发展,或许会陷入瓶颈之中。

  道理很简单,让我们扪心自问,对于11月进行的首届百灵爱透杯半决赛,我们将投入的关注度与热情会不会像这一阶段这么高?当不了解围棋的人问起现在中国棋手中谁最强,是不是“一百口一百种真相”?未来当我们讲起这段中国围棋发展的繁荣期,又会举出谁做代表人物?

  今天的百灵大捷当然值得所有热爱中国围棋的人庆贺,在此基础上,更希望中国围棋走得更远,更上一层楼。期待明星棋手出线,应该是近一段时间里棋界上下一致的呼声。

  (杨烁)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