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成
吴先生接着说:
〔即使被称为是定石的型态,也不是绝对必然的下法。围棋应该是没有绝对的固定下法。对同一个定石来说,也会因人不同而有不同的见解。也会有从前被认为是固定下法,现在却被否定的情形出现。随着时代的演进,推理的方法应该也会改变。也是因为如此,一个人将其记忆、经验、注意力等各式各样的能力整合起来,就会成为该人对围棋的推理能力,而有了这样的推理能力,才能产生出对一局棋的正确判断。〕
〔不是有对战斗时能进行好判断而自豪的强者、对地域目数判断明确、或是擅长处理交换损益等的各种人吗?每种人都是在其所擅长之处发挥其特长,而产生棋风的分别。〕
然而,记忆、或推理与判断等能力,在围棋上却成为一种特别的东西,但是到底特别在什么地方上,我是几乎完全不懂。但我也没要求吴先生做更深入的解释。以我的智能来看,除了围棋水平高才会产生棋才以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说法。其实具有棋才这种事,甚至能像日本、中国这样的发展起来,对我来说就已经是很不可思议的了。
在已故直木三十五先生所写的〔我〕这本小说中,记载了以下这般的文字:
〔我拿起报纸摊在椅子上,并翻开记有本因坊名人与吴青年进行争棋的地方来看。结果写着为了对局双方的健康着想,所以继续打挂的状态而要再休息十几天。
(真羡慕下棋的人)
围棋常常会被认为是打发时间的不良游戏,但更多的时候是被人认为有不可思议的魅力。要说它无价值,还真的是绝对的无价值。但要说它有价值,就有其绝对的价值。〕
这里写〔要说它无价值,还真的是绝对的无价值。但要说它有价值,就有其绝对的价值。〕,或说是〔意义〕,并不是世俗眼光所认为的混合或附加之物,而是指其比文学等艺术更加纯粹,也因为有清楚的胜负之分,所以他才说〔真羡慕下棋的人〕。
然而,即使有所谓的棋才,但如果不从小趁早教导围棋,就无法升到高段的棋力。少年时就要使其进入围棋之道,进行职业棋士的训练,但如果不在二十岁左右成为新进棋士显露头角,就无法成大器。所以每个棋士小的时候都是天才少年。
〔到目前为止看起来,的确如此。〕吴先生也这么说。
〔这是为什么呢?为何在小的时候不进行正式的学棋就不行呢?〕
〔我想应该是记忆力的问题。〕吴先生又很率直地回答。
〔人一旦过了二十岁以后,杂念与俗务就会多了起来,记忆力就会钝化,而没办法很直接的把学到的东西装入脑中。而注意力也很难集中起来。但如果从小就开始学习,有才能的人就会去打古今的棋谱,在脑海中建立起相当的基础。于是乎,就能构筑出具有围棋能力的头脑了。因为小的时候,在围棋上很容易做到脑中只想着围棋的事...。如果过了二十岁,普通人就无法做到这样了。有些业余棋士棋下的很好,应该就是因为他们真的具有围棋的才能。只不过,小的时候并没有进入围棋之道的机会吧。〕
没有培养职业棋士环境的中国,也是因为这样,没办法产生像高段棋士一样棋力高强的棋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