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谢锐:快意恩仇十番棋 古力何必苦吟长恨歌

来源:新浪博客 谢锐 一个棋迷的BLOG 2014-10-02 14:05:45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如果一个人在经历了一场大胜负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你做何感想?然后,他再将自己的微信签名改为“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你又会有怎样的感触?

       在外界看来,古力九段阳刚、阳光,大方、大度,才子佳人似的婉约哀叹不大可能出自于他。即使有悲叹哀怨,也该是“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而不是“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或者“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非“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想必你也已猜到了,我们要说的主角是古力。在看到古力这般感慨后,“神猪”罗洗河九段叹一声:“这么文艺嘿!”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来自南宋词人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这两句化自杜甫的《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中“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原文说的是天意高远,难于问清;人情久长,离别总易让人悲伤。

      在张元干的词中,“天意从来高难问”的前一句是“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描写的是江山破碎,百姓流离的景象。联系背景,当时南宋朝纲之上,皇帝昏庸,奸佞弄权,又有外敌金兵入侵,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诗人仰头询问上天,然而天空高远,一无所有,难以问清。

    “况人情老易悲难诉”说的是友情久远,离别悲伤之情难以言表;也有的理解为人们情感总在变换,可能很快就忘记国仇,淡漠家恨,此种悲情难以诉说。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则来自南唐词人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最后一句可理解为“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2014年9月28日,古力、李世石十番棋重庆站亦即第八局比赛结束,古力执黑以1又1/4子之差不敌李世石,以2比6的总比分输掉比赛,后者独揽500万元的优胜奖金,而古力则是零报酬。在先失两局后,古力连扳两局,而后连输四局,直至输掉整个比赛。

     这便是古力“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这番感叹的背景。古力并非雅致之人,能发此古人之幽叹,更显悲凉。

     古龙笔下的西门吹雪拥有娇妻爱子后,其剑便不再寒气凛然,因为其凡心萌动,从剑神回复为人,但当他从多情到失去娇妻爱子,最终冷然的纵剑无敌又挂剑而去时,当他轻轻吹落剑尖那一瓣梅花的时候,曾经的剑神又回来了。

     上天给一个人怎样天赋的同时,也会给他同等的不幸。古龙这个纵剑狂酒的浪子喜欢和上天作对,所以他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剑神,给他绝世的剑法,给他孤高的冷傲,给他飘然世外的万梅山庄之后还觉得不够,又给了他童话般的爱情。但最终,这些美好一件件地离他而去,当然,还有,他开始落败。

      棋如剑,最高的棋士与最强的剑客其实都是亦人亦神,也许这也适用于其他。围棋界近百年有两尊神,前为吴清源,后为李昌镐。如今已逾百岁的吴清源是棋界跨世纪的传奇。当年中日交战,任何一次十番棋,吴清源只要落败,即坠入万丈深渊,职业棋士生涯极可能断送。在他与木谷实的十番棋大战之时,甚至受到死亡威胁。“即使要死,也要死在棋盘上。”这样的信念,已经远超胜负之上。

      吴清源一生执着于信仰,围棋仅仅是他上下求索之途径,为了信仰,他甚至完全放弃围棋两年,到处颠沛流离。在其看来,胜负仅仅是胜负,不足为念,他的夫人和子曾说,吴先生每次回家就像刚刚旅行归来,从不提及比赛,她也无从知道胜负。

      岂止胜负,吴清源连奖金、房子等世俗之物一概不在意,《读卖新闻》赠送给他的房子他坚辞不受,赢了无数奖金,却依然家徒四壁。当年日本棋院总裁大仓喜七郎将吴清源交给和子夫人说:“这是我们棋界的宝贝,你要好好照顾他一辈子。”

      饱读《易经》、《中庸》,吴清源无意中打通了东方文化的经脉,他提出“平常心”、“中的精神”,将小道之对弈升华为内心的修为。为此,他在棋盘上随意挥洒,海阔天空,即使百岁来临,仍不改对围棋的最初情怀,每天钻研不辍。大半个世纪过去,其留下的张张棋谱依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芒,在他之后,无数高手拥有无数头衔,花团锦簇,但能留下传世棋谱的却又有几人?

      李昌镐独步棋坛十余年,也是青灯孤影十余载,他也饮酒,也谈恋爱结婚,但他的心纯净而淡然,不管是豪取17冠,还是惨遭“9连亚”,其神情淡定如一,不悲不喜。在他早些年参加的各大赛事决赛结束时,媒体记者们将对局室挤得水泄不通,大小镜头对着他咔嚓咔嚓声持续十分钟之久。李昌镐视若无物,像佛一样的沉默如山。这份定力,这份淡然,浸淫俗世之人断然做不出来。

     吴清源、李昌镐之后,李世石是棋界最接近“人神之间”的那个人。生于大海中荒僻的小岛、学识欠缺但自信自强的父亲、因材施教任其自由生长的恩师、棋手为王的财团法人韩国棋院体制……这些合力促成了李世石,其成才概率并不亚于上世纪初的北京蹦出个吴清源。其在棋盘上无羁无绊的想象构思,其对胜负舍命一搏的决然了断,都是愈发缠绵婉约、沉浸友情、爱恋、踢球、饮酒、唱歌等世俗之乐的古力所欠缺。

      从十番棋具体进程来看,2比2战平后的第五局梅里雪山之战是转折点,还有第七局拉萨之战亦为制高点,两次高原对决古力均好局痛失,从而导致局面不可收拾。在刻意放弃数项赛事、一心只为十番棋做准备之后,为何不能早点离开京城舒适的家,而去高原适应呢?既然对局地这些客观现实已不可改变,那为何不能改变自己、独自前往苦修呢?李世石竟然比古力还提前一天上梅里雪山去适应,今年比古力还多一次去拉萨,说起来,这是哪门子主场?

      从梅里雪山第五局错失一路扑、拉萨第七局随手一扳到重庆第八局打吃错位,古力在棋上的敏锐度已不如前,三个决胜处,只需抓住一个,结局都将改写。棋上的生疏感源自于强训练的不足,那么,为了十番棋而放弃其他比赛、导致手生又是不是有举轻若重、适得其反之嫌?

      无论是对十番棋胜负举重若轻的心理准备,还是对提前数天上高原吃苦适应等细节的实战把握,李世石都做得更为充分。尽管其获胜肯定也有运气的因素,但归根结底,其精神准备与实战把握还是更胜一筹。而这,才是古力应该反省之处:如果将十番棋视作与生命同等重要的比赛,那就以吴清源、李昌镐似的精神境界对待之;如果将十番棋仅仅当作是一个争夺巨额奖金的商业赛事,那现在以这种方式输了,那权当一种解脱吧。人生还长,还有很多不亚于十番棋的坎需要迈过。

江苏恒康集团董事长倪张根与古力、李世石在安徽天堂寨前留影。

输掉比赛后,古力的疲惫一眼可见。为了此次十番棋,他付出很多,但收获无几。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