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访谈 | 杨志存:中国围棋赛事报道写稿最多的人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22-5-4 18:23 编辑

作者:时间雕刻家  2020-05-04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木野狐赛事

杨志存老师,1972年5月至2019年10月的47年,他撰写的稿件被各级媒体采用13204篇。被誉为中国围棋赛事报道写稿最多的人。

他对当前中国围棋赛事热有什么看法?
他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围棋赛事报道?
湖南围棋凭什么成为中国内地围棋的佼佼者?


木野狐赛事创始人文化勇先生带你走进杨志存老师的围棋世界。


杨志存老师介绍
把人生奉献给了围棋



一、担任职务

杨志存,河北乐亭人,1951年1月12日出生。

1989年被国家体委批准为围棋国家级裁判,现任湖南省棋类协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棋类协会围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分管湖南省围棋工作。



二、工作成就

1972年起从事围棋推广和宣传工作。1982年创办湖南省第一个少儿围棋班,任班主任兼主教练,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吴新宇、朱毅、黄奕中、蒋蔚、马如龙等职业棋手,是罗洗河的发现和进京推荐者。

1981年起,担任领队或教练,多次率湖南围棋队参加全国比赛。

担任第1至13期湖南省围棋一级裁判员培训班主讲,为湖南培训了7位国家级围棋裁判员和203位围棋一级裁判员。  

321次组织并担任湖南省和长沙市围棋赛裁判长或仲裁委员会主任;65次任全国围棋赛正或副裁判长或仲裁;12次担任世界围棋赛事裁判员。1989年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优秀裁判员”称号。



三、作品

所著20余万字《聂卫平马晓春争霸15年》完整概括了当代中国围棋最高技艺,准确记载了中国围棋进入世界顶尖水平的过程。

所著60余万字《中日围棋擂台赛风云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中日12年擂台大比武全景,全面反映出当代中日围棋整体水平,真实记录了中国围棋赶上超越日本的艰难、辉煌历程。



是多家媒体的特约记者或通讯员,1972年5月至2019年10月的47年间,所写围棋文章被《体坛周报》、《围棋报》、《湖南日报》、《潇湘晨报》、《长沙晚报》、《羊城晚报》、新浪网、红网、弈城网、弈客网、湖南省棋协网等各级媒体采用13204篇,其中评论文章3481篇。重要文章1994年至2003年共10篇《中国围棋综述》依次载入1995至2004年版《中国围棋年鉴》。

在中国围棋界、新闻界率先提出:“七小龙”、“小虎”、“豹一辈”、“群狼”等宣传概念。




从1980年起,拍摄了中国围棋各个时期的比赛及棋手照片近22000多张,留下珍贵影像。

传略被收入《当代中国著名教练员裁判员大辞典》、《当代湘籍湘版著作家大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等丛书。

四、荣誉

2007年,荣获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棋类协会颁发的“三棋推广奖”。

2009年,经读者投票,被湖南省体育局、《湖南日报》社评为“湖南民间体育十杰” 之一。

获2016—2017赛季城市围棋联赛最佳传播人奖。




杨志存老师赛事报道的特征
四个显著特征



一、写稿快

每轮比赛一结束,战报就出来了。图文并茂。前几台胜负,团队当前排名,女棋手,中老年棋手,以及湖南棋手表现等等,都在战报中涉及。

二、稿件数量多

一个比赛每天发三到五篇稿子,整个赛事发十几到二十篇稿子,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三、全方位

从报名开始宣传赛事,比赛报到日,比赛期间,比赛休息日,比赛结束总结。既有赛场上的,还有赛场外的;既有通讯报道,也有评论员文章,还有各种专题报道。

四、善于捕捉新闻点

通过专题形式发现优秀的小棋手,女棋手,赛事组织的周到细心,赛制设置的合理性的称赞等等。




关于杨志存老师文章的报道,请扫描关注杨老师个人微信公众号


互动采访

采访对象:杨志存  湖南省棋类协会副秘书长
采访者:文化勇 木野狐赛事创始人
采访时间:2019年11月25日


杨志存



文化勇



1、作为中国围棋赛事发展的见证人,与以往相比,中国围棋业余赛事最近两、三年有哪些新的特征?

一是明显增多。以往重要的全国业余围棋赛事只有“晚报杯”、“黄河杯”,如今出现了“丰城杯”“陈毅杯”“商旅杯”“国学杯”“青岛出版杯”“国藩杯”“怀安杯”等连续办下来的传统赛事,此外,办一、二届便停办的全国业余赛事数不胜数。

二是规模趋大。中国围棋大会的创办,集中各项比赛,使得业余围棋赛事规模越来越大。近年来“汉酱杯”异军突起,分成东南西北中五个赛区预赛再集中决赛,是单项规模最大的业余赛事。

2、现在中国是围棋热,业余围棋赛事热,杨老怎么看待围棋赛事热这个现象?

如今出现的围棋热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引发“围棋热”的第二波高潮。那时培养出的“聂卫平粉丝”目前都是社会的中坚,很多人身为各行各业领导,正是他们热爱围棋、支持围棋事业,才使得中国“围棋热”出现第二波热潮。

第二是政府大力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其中大力加强全民素质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得围棋被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所认识,所接受,所喜爱。

加上中国棋手夺冠围棋世界冠军层出不穷,宣传声势大且持久,使得围棋社会形象良好,主动学弈者也越来越多。



3、请对中国业余围棋赛事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个预测

未来中国业余围棋赛事会呈现多样化,分层次的特点。

多样化即围棋大会嘉年华、公开赛、地方赛、个人赛、团体赛、邀请赛、友谊互访赛……等等,五彩缤纷。

分层次即全运会、智运会、职业棋手赛,职工赛、少数民族赛、大中小学幼儿园赛,各行各业赛、社区赛……等等,琳琅满目。围棋赛不再是小众项目,会向着全民都来参与的方向发展。

4、是什么原因如此喜爱围棋赛事报道?

一是热爱围棋,围棋博大精深,魅力无限,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自己常感到我就是为推广、宣传围棋而生。我负责湖南省围棋工作四十年,宣传围棋自然责无旁贷。

二是本人是电大新闻学专业毕业,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就是《体坛周报》、《围棋报》、《湖南日报》、《长沙晚报》等各级媒体的特约记者或通讯员,之所以放弃进《体坛周报》、《长沙晚报》当记者的机会,就是因为割舍不了围棋,干围棋同样可业余撰稿,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如今写围棋稿已成为习惯,有感不发不舒服,故一吐为快。

第三,年纪渐老,与时间赛跑,围棋往事想尽快记录下来,多留点文字照片,给后人研究围棋发展史作参考,是有意义的事。

有的棋友、读者误会我,其实,我写新闻稿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就是为宣传围棋。如今发到弈客网、湖南红网、湖南省棋协网的文章都是没有一分钱稿费的,全是义务宣传。

做了五十年围棋,在圈内也算是个知名人士,还去追啥子名啊,值得追求一辈子的是健康。

再说,写文章也大多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为他人扬名,无偿宣传别人虽辛苦但是很愉悦,累并快乐才乐此不疲。

5、围棋赛事报道中,您最关注哪些方面?

日期(追求时效)、事件特点(注重看点)、中心人物(焦点)、成绩(亮点)、反响(效果)。





6、在围棋赛事报道中,杨老特别关注少儿棋手,作为一位受人尊重的老年人,请给当前中国小朋友在围棋方面的发展提出点建议和忠告

少儿学围棋,百利而无一害,有识的家长都会支持孩子学围棋。

少儿学围棋首先注重素质培养,能成为职业棋手者是极少数。

建议从5岁开始,大多数人学到小学六年级即可,已完成了智力开发,受益终身。

对围棋有天赋的少儿是极少数,他们追求提高棋艺,能成为业余6段已是极少数,成为职业棋手的更是寥寥无几,如果孩子是职业棋手的料,请家长放心,教练们绝不会放过他。

集中精力读完中学,大学,如果实在割舍不了围棋,可作为一生业余爱好,也可大学毕业后再打定段赛不迟,不过要想成为职业围棋世界冠军那就为时已晚。

立志走职业道路,目标是世界冠军的极少数少儿就要痴迷围棋,比常人更刻苦钻研,早点进围棋道场跟职业棋手学习。尤其是业5以上的少儿有自学能力了,一定要多跟围棋人工智能“老师”学习,特别是家长要有陪精力,陪时间,赔财力,勇于吃苦的思想准备。

7、中国围棋高手高度聚集华东地区,湖南围棋是中国内地围棋的佼佼者。是哪些因素支撑湖南围棋各个年龄段都很强,以至于这次夺得第四届智运会全民团体第4名的好成绩?

第一,建立健全有事业心且稳定的领导班子,有长期规划,不能随领导变动而放弃或改变初衷。如湖南省棋类协会从1979年第一届到至今第五届班子中分管围棋工作者一直未变动,能稳定施行工作规划。

第二,重点狠抓少儿围棋培训不松劲,不断增加围棋人口,在普及基础上提高,湖南省各市、州围棋培训机构有26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培训少儿40多万人。

第三,建立有职业棋手任教的围棋道场,善于发现有培养前途的好苗子集中重点培训。如湖南省棋类协会成立了青少年围棋实战教室,先后有职业棋手朱毅五段和蒋蔚四段执教,培养出彭立尧、陶欣然、李维清、周泓余等10位职业棋手和周恒逸6段、孙平安6段、唐天源6段、刘秋6段等一大批业余高手。

第四,多组织少儿围棋比赛,以赛代训,如湖南省级少儿赛每年就有六次以上,给了少儿棋手高强度训练机会。

8、湖南围棋在培养后备人才方面有哪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首先,请有经验的教练从5、6岁儿童中发现有创造性思维,有举一反三能力者重点培训,如李维清、周泓余、肖泽彬等就是这样发现的。

其次,发现苗子尽快交由职业棋手指导训练,可少走弯路。

第三,达到业5水平后,尽早到高水平少儿棋手集中的围棋道场冲段班训练,不主张单独拜某一职业棋手为师学弈,因那样缺乏童趣,缺乏竞争氛围,不利于少儿成长。





9、湖南各种层级的赛事如火如荼,是靠什么机制组织和发展起来的呢?

湖南是农业大省,经济实力不及沿海省市,我们办赛主要是靠收取报名费,每人每次报名费100-150元,以赛养赛,湖南省棋协不截留一分钱报名费,全部给承办单位用于比赛,如有结余,承办单位留做下次比赛用。

湖南省有一批热爱围棋的中、小企业家,20万左右的比赛主要靠他们赞助。

湖南省最高水平的传统赛事采用申办制,各市、县一级棋类协会落实办赛经费后都可以申办。作为奖励,每届晚报杯领队、教练都由承办九星杯的单位选派,让更多人有机会观摩全国业余围棋顶级赛事。


10、与围棋发达地区相比,湖南围棋现阶段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和提高?

湖南围棋发展整体水平与沿海的上海、江苏、山东、辽宁相比,自叹弗如,即使与内陆的山西、河南、四川、贵州、重庆和沿海的河北、广东比,也是各有千秋。

湖南目前有三个短板,一是没有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二是没有湖南棋院,三是没有专业(职业)围棋队。

而这些都是要通过政府部门重视才能解决,作为群众社团的湖南省棋类协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三块“短板”若补齐了,湖南围棋就可以再上几个台阶。

11、请对湖南围棋的未来做一个展望

湖南产生过围棋世界冠军罗洗河,世界亚军彭立尧,中国天元得主黄奕中,全国冠军陈贤,新人王周泓余,湖南队获得过全国团体赛甲级队亚军。

今后,不论湖南省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支持围棋事业的力度有多大,在全体湖南围棋人共同努力下,湖南围棋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再创新业绩。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