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唐诗韵里话围棋(下)

来源:转载

  唐代大诗人中,李白鲜有围棋诗,好像只有“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诗句流传至今。恐怕围棋入诗最多的要数唐代写诗最多的白居易了,他留下了十几首有关围棋的诗。

  白居易出身书香门第,家中素有下棋传统。他在《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回忆兄弟二人弈棋的情景:“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

  而且白居易绝对是属于棋瘾特大的那种,唐代诗人中少有匹敌,通宵对弈那是常事, “晚酒一两杯,夜棋三数局”(《郭虚州相访》),又如《与刘十九同宿》“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无我名。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极为洒脱豪放。

  老白对自己棋力也相当自负,如《舍张云举院》一诗中说:“棋罢嫌无敌,诗成愧在成。明朝题壁上,谁得众人传。”能自称自己无敌,也不知道棋力真高?或者是对手太臭,但老白的狂放和对自己诗和棋的极度自负在这首小诗中一揽无余。

  晚年的白居易亦弈棋不断《官舍闲题》中说:“职散优闲地,身慵老大时。送春唯有酒,消曰不过棋。”

  如今,作为一个围棋爱好者,我们读起白居易的这些围棋诗,虽然不像诗《长恨歌》、《琵琶行》等黄钟大吕之作那样令人心潮澎湃,但却另有一种情致。

  与白居易并称“元白”的元稹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总理),也酷爱围棋,其《酬孝甫见赠十首》其七吟道:

  无事抛棋侵虎口,几时开眼复联行。

  终须杀尽缘边敌,四面通同掩大荒。

  元稹还曾主办过一次诗与围棋结合的“沙龙”。在《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中记述了他和朝中棋友围棋赌诗的情形。他们“眠床都忘置,通夕共忘疲”,一直下到第二天清晨。分别前还“俯仰嗟陈迹,殷勤卜后期”,预约再会之期。  

  唐文宗以后,晚唐围棋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十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则棋诗是格调靡弱。一方面单就爱好者之多来说,晚唐时期是空前的,上至帝王,下至三教九流,都风尚围棋。帝王中如唐僖宗李儇;文人士大夫中如杜牧、李远、段成式、温庭筠、李商隐等,唐晚期的著名文人或多或少均能从诗文中找到与围棋的交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杜牧、李远。

  李远,字求古,少有大志,诗风飘逸。官至杭州、江州刺史、御史中丞。爱好围棋。李远最著名的一句诗是“青山不厌千杯酒,白日唯消一局棋”,至今仍被诸多棋书引用。 有一个小故事能说明这句诗影响之广:有人推荐李远任杭州刺史,唐宣宗问是不是 “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的李远,他说,这种整天只知道喝酒下棋的人怎么可能能治理好地方呢。宰相令狐陶劝谏道:不能凭借一句诗就判定一个人的为政能力。后来李远走马上任,治理有方。成就了文坛和棋坛的一段佳话。

  著名诗人杜牧与唐文宗时代著名国手王逢交谊甚厚。杜牧和王逢分别时作《送国棋王逢》和《重送绝句》二诗: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复吴图。杜牧的围棋水平也是极高,达到了当时国手让先的水平。他在一诗中写道:“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潇潇。赢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这些著名的诗人,因而棋以人显,或棋以诗显。他们对待围棋的态度和高雅而又有个性化的围棋情趣,对围棋在文人土大夫中的传播推广,对提高围棋的地位,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连载作者:王风林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