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程晓流论藤泽五大特点:大器晚成 追求尽善尽美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5-1-28 17:30 编辑

来源:新浪博客 爱乐好弈 2012-05-18 00:07:41

藤泽五大特点:大器晚成 追求尽善尽美



程晓流



  我对藤泽秀行先生始终怀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感情。为中国的围棋爱好者们写一本关于藤泽秀行的书,一直是我的心愿。

  记得当年我刚刚学棋不久,所接触到的第一本日本围棋书,就是先生所著的多卷本大作---《藤泽秀行围棋教室》。漂亮的书!不但是硬脊精装本,而且各卷都还附有不同颜色的外套。手里捧着从没见过的好书,心中自然就会想到要把棋下好。虽然当时我还不懂日文。也没能把《围棋教室》的各卷看完。

  少年时代的记忆往往难以磨灭,它往往会影响到人的一生。

  藤泽秀行先生自有其迷人之处。世上高手很多。他们的评棋和著作数不胜数。但有许多高手的评棋往往枯燥无昧,因为他们只讲具体手段的好坏和胜负。秀行先生当然是高手。他在自己的书中当然也讲手段,也讲胜负。但始终存留在我印象中的,却是秀行先生在书中环绕着讲手段而随意抒发出的那一派自由奔放, 变幻万千,其气势足以挟泰山超北海而去的围棋棋理。

  说到深奥幽玄之处,我当时自是不懂,但只觉清新之气扑面面来。当年先生在书中谈到的具体手段和胜负,我早已忘却。先生的棋理却仍在,而且依然扣人心弦。它引我成为职业棋手。久后方知,当年震撼我心者,乃为举世闻名之“秀行棋感”!

  藤泽秀行先生是一位拥有巨大精神力量的人。我崇敬这样的人。日本终身棋圣藤泽秀行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藤泽秀行原名藤泽保,1925年6月19日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他5岁时即从父学棋。9岁时进入日本棋院成为正式院生。在17岁那年,他通过了日本棋院的升段赛考验,晋入初段,并从此成为一名职业棋手。战后,日本围棋迅速复兴。藤泽秀行也开始在棋界暂露头角,并和同时代的梶原武雄、山部俊郎一起被称为棋院战后青年艺术派“三羽鸟”。

  在藤泽秀行的围棋生涯中,1962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好年份,那一年里,藤泽秀行首次被选为日本棋院的常务理事,并在此后多次连任这一职务。同在1962年,他又夺得了日本第1期“名人战”的冠军,可谓是双喜临门。1963年,藤泽秀行升为九段棋手。在整个六十年代,藤泽秀行几乎都在与棋界的另一位超级巨星坂田荣男进行激烈的冠军争夺战。虽然当时是天才的胜负师坂田占了上风,但如果单从棋艺的角度来看,藤泽秀行独有的华丽棋风已告完成,其内在的艺术魅力已足以令人倾倒。

  1976年,51岁的藤泽秀行夺下了第1期“天元战”的桂冠,为其人生最高潮的到来吹响了进军的序曲。1977年,日本最大的比赛“棋圣战”拉开战幕。从第1期开始直到第6期,藤泽秀行始终稳稳地端坐在棋圣的冠军宝座上,创下了无可争议的棋坛“秀行时代“。为表彰藤泽秀行对围棋事业的重大贡献,日本棋院特授予藤泽秀行终身“名誉棋圣”的称号。

  但在此之后,病魔无情地袭击了藤泽秀行!

  在第7期“棋圣战”的决赛中,藤泽秀行先是连胜挑战者赵治勋三局,但随后因身体不适而连败四局,并丢掉了棋圣桂冠。在赛后进行的身体检查中,医生发现藤泽秀行不但已被严重的胃癌缠身,而且已经到了晚期。在动过胃切除四分之三的大手术之后不久,要命的癌细胞又转入了藤泽秀行的淋巴。当时,没有人想到藤泽秀行还能下棋。但凭仗着顽强的毅力,藤泽秀行不仅击退了病魔,而且重返棋坛第一线!

  1991年,藤泽秀行力退群雄,夺取了第39期“王座战”的桂冠,并创下了66岁高龄捧杯的世界纪录。1992年年末, 67岁的藤泽秀行再创辉煌,他在第40期“王座战”的决赛中又以3:2力克挑战者小林光一,卫冕成功。

  这是围棋史上的奇迹。藤泽秀行不愧为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棋手之一!

  我曾仔细地考察过藤泽秀行先生的围棋生涯。在此,特将我所感觉到的藤泽秀行先生几个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特点介绍给大家。

  第一个特点是大器晚成。

  虽然早在青年时代,藤泽秀行已经表现出了不可阻挡的势头,很早就被日本的专家视为是棋界未来的栋梁。但直到37岁那一年,藤泽秀行方才在“名人战”中夺得他围棋生涯的第一个大冠军头衔。直到藤泽秀行年已五十岁出头,他的棋艺水平才算是真正地登上了生涯的最高峰。藤泽秀行的这种经历可谓是举世罕见。因为,对于绝大多数棋手来说, 50岁早已是体力和棋力大幅度衰退时期到来的重要标志。

  第二个特点是大起大落。

  日本各种大赛的统计数字表明,藤泽秀行的围棋生涯具有明显的起落曲线。爆发时猛如火山,无人敢挡;停歇时静如死水,见谁都输。从青年时代开始,多才多艺,雄心勃勃的藤泽秀行就一直享有“棋坛浪子”之称。多年来,醇酒美人、赌博竟轮,他无一不可称行家里手;彩票证券,地业房产,他无一不敢招呼,却又无一不赔得昏天黑地!

  人们对此早已总结出了经验:非得到债台高筑之时,藤泽秀行才会安安静静地坐下来下几年棋。而要想看到藤泽秀行下出绝世之好棋,人们就应该大笔大笔地先借给他钱用!说句玩笑话,连藤泽秀行的”棋圣战”六连霸,只怕也真有一半是债主们逼出来的产物。

  第三个特点是意志坚强。

  多年来的比赛结果证明,只要是藤泽秀行下定决心非赢到手不可的棋,他一般都能咬紧牙关坚持到底。胜负关键时刻不手软,这要归功于藤泽秀行闯荡江湖多年修炼出来的钢铁意志。他见过的大风大浪太多了!

  他绝对自信!他谁也不怕!

  在日本棋界,人们曾送给他这么一个有趣的外号,叫“爱尝鲜果的秀行”。这个外号起源于多年来日本围棋大赛的纪录,有更多当时名气最大、奖金最高的新开创棋战的第一顶桂冠,都被猛扑过去的藤泽秀行夺走了。历年来被藤泽秀行抢到手的“鲜果”有:

  第1期“青年棋士选手权战”冠军;

  第1期“新锐淘汰战”冠军;

  第1期“首相杯战”冠军;

  第1期“日本棋院第一位战”冠军;

  第1期“名人战”冠军;

  第1期“快棋选手权战”冠军;

  第1期“天元战”冠军;

  第1期“棋圣战”冠军等等。

  如此之多的“鲜果”皆被一人摘走,藤泽秀行的斗志又怎能不令人畏惧三分?

  第四个特点是创新意识。

  藤泽秀行从艺数十年来,始终坚持创新,坚持追求艺术上的完美,并且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藤泽秀行的创新,并非和别人一样,仅仅着眼于局部定式手法上一着一式的变化。藤泽秀行的创新总是与全局具体形势紧密相联!

  多年来,藤泽秀行在实战中推出了许多带有全新战略意义的好手,其中有许多已经被写进了棋界的经典教程。这已经非常难得了。更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今世界上有许多人仰慕藤泽秀行的高超技艺,有许多人在认真研究他的棋谱并刻意加以模仿。但是,却无人能学到藤泽秀行的创新真髓,更无人能达到藤泽秀行的艺术境界!究其原因,是否在于人们还没有真正摸清藤泽秀行的创新思路?

  我想,由此可以导出一个非常有趣同时又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

  即,如何才能完美地将几十年的艺术功力与实战创新有机地融为一体?眼下,这恐怕还只能是一个谜。想解而又解不开这道谜的人实在大多,所以,在日本也就有了许多人半开玩笑地将藤泽秀行称之为“怪物”。

  何谓“怪物”?半人半神者是也。

  在当今日本棋界中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或许可以说明藤泽秀行在大多数棋士心目中的真正地位:“不知该怎么走的时候,去问问秀行先生”!

  藤泽秀行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独有的特点是偶有“波卡”。

  “波卡”是日语中很难译出准确含义的一个外来语。它在围棋中所指的就是“本不该发生的神经着”,也就是莫名其妙的错棋。在对局中偶有“波卡”,是藤泽秀行的一个致命弱点。他或许连下十几盘棋也不会走出一个“波卡”;但有时突如其来的一个“波卡”就会送掉一盘事关重大的棋如果没有这个弱点,藤泽秀行无疑可以多拿许多顶桂冠。

  可惜,人无完人。上天总要为英雄们留下一点遗撼。对于陪伴自己一生的这个老毛病,藤泽秀行并非视而不见。他曾经多次做出努力,采取过诸如短期戒烟之类的措施,想彻底改掉恶习,但终于无力胜天。最终,藤泽秀行只好以如下一段名言来实现自我安慰:“‘波卡’也是俺秀行棋风的一个组成部分!”

  藤泽秀行先生不仅在围棋比赛中是位奇人,而且他也为世界围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日本,他非常重视培养年轻一代,很早就自己出钱为青少年棋手提供进修环境,将全国有志于担负围棋未来的优秀人材聚于一室,组建了所谓的“秀行军团”。时至今日,已成为一代棋坛栋梁的日本二、三十岁的青年棋手,多数都是藤泽秀行的学生。

  藤泽秀行先生对中国棋手也十分关心。他不但通过无数次技术指导,促进了聂卫平、马晓春等人成长为世界级超一流棋手,而且,他还曾多次率领“秀行军团”自费来中国访问,与中国的青年一代棋手交流棋艺,为推动中国围棋事业的飞跃,作出了重大贡献。 “

  此外,韩国当今的棋坛领袖曹薰铉,也敬奉藤泽秀行为多半个老师。藤泽秀行先生的功绩和影响早已超越了国界。

  为了使我国的围棋爱好者们对藤泽秀行这位奇人能有更多的了解,我在这本小书中特将藤泽秀行先生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84盘名局推荐给大家,并对其中的22局作了详评,另外62局也附上了简评。

  最后再提醒各位一句重要的话,这也是我多年的研究心得:看藤泽秀行的棋,不要太过分关心最后的胜负结局。藤泽秀行一生都在追求尽善尽美。他的心中只有艺术。他的棋也因此而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对此,我们最好同样用自己的心去领略。

  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本书。

  更希望大家能喜欢上藤泽秀行这个人!

作者程晓流 一九九五年春写于北京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