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以棋会友 于 2014-5-8 20:21 编辑
三:纰漏-第1节
(捞狐币众人刷棋,贪钱财棋手放水)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亘古不变的真理!
货币—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价格的体现形式。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狐币还真算不得上是一种货币。首先,狐币从产生就是以一个附属品的形式出现的,买个所谓的会员头像后,附带赠送的一些虚拟的数字。形似现在超市商场所谓的捆绑销售,却神似于中国移动的单项收费,许进不许出,已经售出,概不退换。其次,货币是商品价格的体现形式,就是为了消费而产生的。而狐币除了押棋、竞猜、馈赠之外别无它用,无有任何购买力,想来让人难免有些许感叹。总之一句话,狐币是一种最不像虚拟货币的虚拟货币……
人身四害—酒色财气,既然“财”能占据一席,姑且认定狐币也是一种货币 吧!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经过老支书的不懈努力,实施挖坑、绑票、打闷棍等种种战略战术之后,野狐会馆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太平:无毛大虫—牛二同志不捣乱了;流离他乡的人中英杰—网管八同志也归来胜利会师;网七妹子也是步步高升,眼看就要跻身中级阶层;保安队伍也来了个彻底的大换班,唯一此次战斗中的受害者—五号管理员同志对老支书忿忿不平,常常不经意的撇撇嘴角,流露出满腹的鄙夷,却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搞点所谓的“精神胜利法”、“腹谤”,除此之外,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对此老支书是了然于胸,总想在找个机会好好整顿一下这个不听话的下属,搞个“莫须有”、“意欲”之类的罪名把他拿下,却回头一想,这都是秦桧、徐有贞之流的卑劣行径,自己堂堂汉子,优秀的党员,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一定要行得正,走的端,岂能搞此等下作之事?遂作罢。其实老支书也未尝不想,只是他有更加紧急重要的事情要做,无暇顾及而已。
作为会馆的一线领导,整天思虑着搞阶级斗争,终究不是正道。求思路,谋发展才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岂能为些许羁绊而阻挠发展的步子?这不是本末倒置?这个道理,老支书是懂的。“姑且让你叫嚣几天,莫看今日闹得欢,有空我再拉你的清单!”老支书暗暗的说。
“咳咳!同志们,静一静!有个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一下,上级刚刚下达的最高指示……”在野狐会馆的会议室,老支书主持的会议,一贯的官腔官味,大摆龙门阵。话说了半截子,突然发现有点不对劲,看了看下边的员工们都在窃笑,幡然醒悟过来。“不好意思,搞错了,搞错了。还以为是在镇里开会呢,大家见笑了。多年的习惯,一时半会还改正不过来,差点闹笑话……”老支书抹抹额头的汗水,有点抹不开脸面了。
网八和一大群工作人员哈哈大笑。
“芝麻大的官,官瘾可不小!”七妹子轻声说道。
“同事们,野狐会馆开业有一段时间了,经营效果是每况愈下,刚开业的时候整的是轰轰烈烈的,有众多的朋友捧场,更有野狐研究会做坚强的后盾,不定期的有职业棋手来下棋、指导。可是这股新鲜劲一过去,立马就现出平淡之象,好比那个黄鼠狼—”说道这里老支书停顿了一下,他本想说‘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其实意思就是那个意思,又感觉不太贴切,有点自己骂自己的感觉,就赶紧打住。停顿了一下,佯装着喝了几口水才接着说道“这种形势要不得,一定转变思路,开拓市场,一定要扭转过来!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看法,考虑的也欠成熟,大致有这么几点,请大家参考和补充。第一,首先是咱们自身原因,工作人员要端正态度,热情大方,服务周到,不能带情绪工作,顾客永远是上帝!第二,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广大棋友的围棋水平参差不齐,除了一小部分职业和业余棋手热衷对弈之外,大部分都是入门级别的,对围棋的认识仅限皮毛,此类人大多是冲着单双竞猜来的,既然有这种爱好,就要加大二三的场次和局数,增加对弈奖励及竞猜额度和次数的奖励,加大吸引力。第三,直播的职业对局次数太少,难以形成规模,不利于吸引优秀棋手观棋和大玩家的竞猜下注,要改善。第四,会馆新兴,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句话,想法设法增大狐币发放额度,加快狐币流通!个人意见,欢迎大家指正补充。”
台下掌声一片。
“领导,现下讨包要饭横行,整天聒噪的头晕目眩,吵吵的都精神分裂了,有没有控制的办法和章程?”七妹子提出自己的疑问。
“哈哈哈哈……”满场爆笑起来。
老支书也忍俊不禁,此类问题属于社会顽疾,难以治理,可又不能置之不理,既然七妹子问出来了,好歹得有个交代才是。“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源分配难免失衡,不能做到按需分配,过渡时期总是充满痛楚,忍耐一时,等到了共产主义,一切就好起来了!这个你懂的!”说完没等听众反应过来,自己先笑起来。
“这和没说有啥两样?”伴随着哄堂大笑,七妹子喃喃的说。
其实对于会馆内多有讨包要饭的事情,老支书是深有体会(按说老支书现在的职位应该称呼钱经理才为合适,但是做为野狐传记的重要人物,翻来覆去的更换名字称谓是犯大忌的,容易混淆耳目,对人物本身有不负责任之嫌,遂摒弃钱经理的称谓,还以老支书称之。朋友们明白老支书就是钱经理也就够了,其余的就当是心照不宣吧。)刚开业的时候,老支书就和会馆的首脑人物—张总已经见识过了,并且深入交换了意见和体会。作为刘伶子弟的代表人物、同道中人,老支书和张总有说不尽的共同语言、知心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