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范蕴若短暂而不凡的一生!

作者:奇略研究所公众号  2020-07-04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奇略研究所,作者:不会功夫的潘达

据上海围棋协会讣告,2020年7月2日下午,中国棋手范蕴若八段在家中坠楼身亡。范蕴若在生前诊断出罹患抑郁症。

噩耗震动了整个围棋界。范蕴若的朋友们陆续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悼念。

连笑九段在微博上提到,“如果能从莫名的文字中看出一点端倪,如果我们能回复你‘没有对不起任何人’,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如果”。

党毅飞九段回复说,“朋友圈看出些不对却没有在意,哎”。



据当地媒体《东方体育日报》报道:
“在事发之前,他就已经出现了连续5天5夜无法入眠的反常现象。今天上午,他的家人曾陪他就医,在诊断过程中并没有查出异常。因此回家父母稍有松懈,后察觉他一直闭门不出,才发现意外已经发生……”

我在震惊之余,又对范蕴若的选择感同身受。在悲剧到来之时,我们感到震惊和痛惜。而这场悲剧其实有迹可循。

范蕴若这些年来不懈追求卓越,却始终离自己的期望一步之遥。从大范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出,他罹患抑郁症或许不是一场意外。


范蕴若于1996年1月7日生于上海。他从小展现出对围棋的兴趣与天赋,4岁学棋,13岁成为职业棋手。范蕴若与同龄的另两位棋手范廷钰、芈昱廷并称“两饭一米”。由于范蕴若较范廷钰年纪稍长,范蕴若也被棋迷亲切地称作“大范”。

“两饭一米”在年轻棋手中成绩突出,自然而然被棋迷拿出来一起比较。范廷钰、芈昱廷分别在2013年获得世界冠军,而范蕴若却始终与冠军缘铿一面。棋界对范蕴若的普遍印象是,有世界冠军级别的实力,离突破就差一点。


胡耀宇八段今日在悼念文《我的队友范蕴若》中写道,“去年……小范告诉我们他的目标是世界冠军,我们也认为他具备这个实力,就差怎么去捅破这最后一层窗户纸”。

在2020年7月2日的Go Ratings世界等级分榜上,范蕴若排名第十。24岁是当代围棋手的黄金年龄,似乎正是范蕴若大展宏图的好时机。但大范或许已经在追求冠军的道路上疲惫了。


自2011年BC信用卡杯开始,范蕴若共计参加十七次世界大赛。其中,范蕴若的最好成绩是2016年进入三星杯半决赛、2017年进入梦百合杯四分之一决赛。而大范在其余的十五次比赛中十三次止步于首轮。

看上去这样的成绩不算好,与大范的才华也并不匹配。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范蕴若为了这十七次世界大赛的参赛机会,付出了多少努力。

围棋世界大赛分为邀请赛和公开赛。邀请赛包括应氏杯、春兰杯、天府杯,由各国棋院指派排名靠前的棋手参加。范蕴若从未获得过参加这三项比赛的资格。

公开赛的大约一半名额亦由各国棋院指派“免选棋手”,另一半名额则由综合预选赛产生。范蕴若的十七次世界大赛资格中,有十六次是从预选赛中获得的,预选赛突围次数、突围成功率为各国棋手第一。

从综合预选赛中突围并非易事。由于世界大赛席位紧张,而有实力的棋手众多,往往是二十多名棋手争夺一张突围的门票。

下图展示了2015年LG杯预选赛范蕴若的晋级演进图。范蕴若连胜了三名韩国棋手和两名中国棋手,其中包括像刘星、周贺玺这样的名将,才得以晋级。预选赛突围的难度堪比夺得一场中型锦标赛的冠军,而范蕴若所获的奖品仅仅是一次晋级LG杯正赛的资格。



范蕴若的棋才毋庸置疑。在2016年三星杯的四分之一决赛,范蕴若执黑对阵时任韩国第一人朴廷桓。


朴廷桓第64手尖,同时威胁黑方左边两块孤棋(分别以○、△标注)。看上去黑方难以两全,但范蕴若却给出了完美的回应。


范蕴若选择先处理好左边,而且拒绝消极防守。黑方第67手飞,正中白棋的腰眼。当朴廷桓68、70两手气势汹汹地攻击黑棋之后,范蕴若看似过分地将陷入重围的四枚黑棋强行救出。

然而,此时朴廷桓只能暂缓进攻黑棋,第72手无奈地先补自己的弱点。这正是范蕴若第67手的功劳,使得白方气紧而不能放开手脚进攻黑棋。

范蕴若摆脱了对方的紧追之后,接下来的治孤之旅变得轻松愉快。至83手,黑方在白棋的势力范围搭出一块舒适的安乐窝,大获成功,至此黑棋胜势。本局后半盘虽稍有反复,范蕴若仍以2目半的优势获胜,挺进半决赛。

2017年2月,范蕴若在农心杯三国擂台赛中再与朴廷桓相遇。由于农心杯特殊的赛制,以及中国棋迷的擂台赛回忆,农心杯擂台赛在棋迷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此番擂台赛,中方范廷钰九段超神七连胜,以先锋身份直接请出韩方主将朴廷桓九段。朴廷桓在终结了范廷钰之后,再克日方主将井山裕太九段,力图复刻前辈李昌镐的擂台赛奇迹。范蕴若在赛前不被看好,却弈出了一盘至今为棋迷津津乐道的名局。


本局的中盘战争刚刚展开,双方在第一个战役平分秋色。此时白方保守的思路是在中间补棋,激进的思路则是在右上打入挑起下一场战役。

而范蕴若弈出了惊人的一手,第68手点。此手正中黑方棋形的弱点,令黑棋左右为难。朴廷桓受此冲击,却只能老实补棋,不敢反击。范蕴若顺势先手补强自身,再于右上打入,牢牢掌控着棋局的主导权。这着棋也是人工智能推荐的唯一最佳着法。

最终范蕴若以1目半的优势拿下本局,提前终结了擂台赛,为中国队捧回农心杯。


农心杯领奖台上的中国队,范蕴若(右三)捧杯。与范蕴若一同举起奖金牌的是柁嘉熹(左三)



可惜,命运之神似乎不常垂青范蕴若。2016年三星杯半决赛,范蕴若以1比2惜败于柁嘉熹九段,遗憾止步于决赛前。

此次杀入三星杯四强,为范蕴若赢得了次年三星杯正赛的免选资格,这也是范蕴若获得过唯一的世界大赛免选机会。但2017年三星杯,范蕴若止步首轮小组赛。

一般情况下,免选资格由过去一年时间内棋手在世界大赛正赛和国内大赛正赛的成绩决定(即“马氏积分”)。

而大范在世界大赛中重复着“预选赛艰难突围——正赛成绩不佳”的怪圈。而国内大赛,范蕴若三度进入决赛,却三度败北,使得他不能累积足够的马氏积分,从而几乎总是与免选资格无缘。

2020年3月,范蕴若第五次从LG杯预选赛中突围,进入LG杯正赛。2020年6月3日,范蕴若在LG杯首轮的对手是韩国第一人、出生于2000年的申真谞。

本局范蕴若的发挥不可谓不好,但对手申真谞的发挥近乎完美,是申真谞的完胜之局。范蕴若只能吞下LG杯连续第五次正赛一轮游的苦果。

范蕴若是非常优秀的棋手,排名世界前十、离成为顶级棋手只差最后的突破。但我却从范蕴若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千千万万学海中挣扎的“学霸”的影子。

他们其实已经做到了杰出,做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但从小他们受到的教育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而他们往往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完美。若未能达成目标,反复受挫,则常将“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强大,继而产生抑郁情绪。


据世界卫生组织(WTO)对抑郁症的介绍,“抑郁症是社会、心理和生理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在生活中遇有不利事件(失业、丧亲之痛、心理创伤)的人更易罹患抑郁症。抑郁症可导致更大的压力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并加剧抑郁症状。”

抑郁症是一种生理病变,而抑郁情绪则是触发抑郁症的常见诱因。全球有2.54亿人罹患抑郁症,但我们对于抑郁症的认知仍然严重不足。

诸如“抑郁症都是矫情”的说法仍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而部分社交平台上以抑郁症恶意博取关注的人又进一步强化了此类误解。

其实,有些抑郁症患者确实会将负面情绪表达出来,甚至在自杀前尝试向亲友求助。而另一部分患者则悄无声息,让人完全意识不到他的精神状态已经出了大问题。范蕴若属于后者。

从朋友们的回忆来看,大范虽有些内向,但一直积极向上、善良合群、善于沟通。因此,即使范蕴若前几天发出反常的朋友圈(其实是典型的危险信号),也没有朋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至悲剧酿成。

范蕴若因抑郁症离世的悲剧不是任何一个人的错误导致的,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当然不是错误。

竞技体育天然如此残酷,身处其中,即使做到最优秀也不能免于失败的苦楚。人生亦是如此。

只是,当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遇到挫败时,也许可以承认自己不够完美、与自己和解吧。

笔者以一句话结束本文,送给在天堂的范蕴若,也送给曾经因为“不够优秀”而挣扎过的人们:

“你已经很优秀了,你是一个英雄。”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