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赛季英雄榜系列之三:1990-1992赛季 左林右李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8-12-16 17:39 编辑

大方无隅  大方聊围棋  2018-11-28

  1990年之于中国,刚刚经历了改革的阵痛,用小平同志的话说,需要“稳定压倒一切”。之于中国围棋,失去应氏杯之痛,在时间的抚慰下,开始新的征程。

  从1990年4月第3届富士通杯首轮,到1992年1月韩国首个主办的世界大赛----第3届东洋证券杯决赛落幕,将近2年,共计决出3个冠军,是为1990-1992赛季。先看图表:



  武宫的小宇宙刚刚建立,却转瞬即逝,吸金王曹薰铉陷入蛰伏,暂时离开决赛舞台,上赛季配角林、聂双双东山再起,却悲喜两重天;青年代表60后钱宇平和70后李昌镐则像海底火山一般,在40后50后的大海中,喷薄而出。然两人命运的起点相同,却从此分道扬镳,一个踏破雄关漫道建立李氏王朝,另一个却陷入健康危机,止于起点,令人唏嘘。

  先说第3届富士通杯。名额分配、奖金数目和每轮对局的大致日期不变,直至十数年后日本围棋最后的尊严与耐心消耗殆尽的那天。
  4月,开赛。第一轮垫场赛出现了一位日后的枭雄级天王----刘昌赫。当时以三段身份亮相,追平了上年李昌镐的最低参赛段位。但初体验面对赵治勋,今后的“天下第一攻击手”尙功力不逮速败;另一位就是骨灰级大豪坂田荣男(时年70),与小自己四十九岁的对手张文东对局前猜先,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摆在上手位置抓子的棋盒里是黑子。坂田勃然大怒,厉声呵斥。从等级尊卑森严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坂田荣男,怀有着后辈无法想象的对棋道一丝不苟的虔诚。哪怕历经无数刻骨铭心的胜负,哪怕担任过八年的日本棋院理事长,仍然不能减损分毫。最后化愤怒为杀力,鲸吞张文东近四十子巨龙,剃刀坂田为世界大赛史留下了年龄差最大的经典一局。
  第二轮,同样有2盘棋值得留墨。此时俾睨天下的武宫正树爆出大冷,被15岁少年李昌镐完胜,从另一种意义上为师父手刃苦手。然豁达的武宫称李昌镐的年龄仿佛自己的孩子,历史发展的轨迹就这样不为人察觉,世界棋坛的动荡即将从这一局棋开始。另一盘的主角,仍然是车敏洙,时隔一年再度杀出。这回通过劫杀,中腹成巨空,气走世界大赛一直郁郁不得志的赵治勋。
  中国棋手流年不利,除聂卫平进入八强,其余人均已出局。
  或许因为车敏的优异表现,6月的八强赛安排在汉城举行,从此这一轮安排在韩国或中国就成了富士通杯的惯例。聂卫平不敢怠慢,小心翼翼趟过车敏洙;第一人小林光一则与棋风相似的“黑马”李昌镐进行了艰苦的内功较量,凭借经验半目取胜,堪堪过关;另两盘林海峰和曹薰铉顺利战胜对手,挺近四强。
  半决赛,聂卫平继续着单骑闯关的神勇。老对手曹薰铉,想必是五味杂陈。这回聂并没有像惯常那样早早取得领先,反而中盘缓手导致落后,最后冷静收官顽强逆转,快心复仇; 另一边林海峰执黑对阵小林光一,双方大斗功力,锱铢必较一番后,林海峰二目半稳稳胜出小林光一,第三度站上富士通决赛场!
  8月4日,万众瞩目的富士通杯决赛在东京开战。聂卫平猜得白棋,先捞后洗。林海峰则厚实行棋,不疾不徐。中盘之后,聂卫平此后习惯性的昏招、缓手频出,盘面差距拉大到二十多目,干脆认输,“叩桥不渡”的林海峰老骥伏枥,三叩富士通桂冠终成正果,让人不得不对这位少年东渡,拜入吴清源门下的老将肃然起敬。


  而聂卫平自从擂台赛连胜终结,应氏杯金冕旁落,一年之内再遭重创,令中国棋界和万千中国棋迷扼腕叹息。棋盘外,聂卫平是年以最高得票荣获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为棋界赢得至今为止的最高荣誉。但盘上的失利终究不能在盘外弥补,聂卫平的职业生涯,也从此结束了1985年开始的巅峰时期。

  进入12月,韩国终于开始举办世界大赛,第三届东洋证券杯从仅仅邀请中日选手参加的国内比赛,升格为正式的世界大赛。基本参照应氏杯赛制,24人制,3轮淘汰赛后半决赛三番,决赛五番。但奖金低得多,首届冠军据查只有5000万韩元,按照当时的汇率换算,只有不到7万美元,后来逐渐提高到1亿韩元和1.2亿韩元。前两轮结束后,本土韩国棋手只有曹李师徒进入八强。除了赵治勋作为“汉城棋士”,其他韩籍棋手在中日高手面前一胜未获,刘昌赫徐奉洙被淡路修三一人“串烧”。参赛人数达到中日总和的韩国棋手,此时在厚度上还没有任何优势。

  翌年春,第4届富士通杯开赛,首轮24进16八盘棋,唯一亮点是在半年内两胜武宫正树(中日擂台赛和东洋证券杯)的钱宇平。因为长着一个大脑袋,因此“绰号”钱大。他的棋风很坚实,步步为营,官子很好,被称为“钝刀”。80年代初期时和马晓春、刘小光、曹大元等60后一同崛起。本轮对阵羽根泰正,步步为营,终于逆转。也是这一年,其子羽根直树入段。
  次轮16进8,日本棋院所属的麦克.雷蒙签运上佳,完胜彭景华,进入八强;聂卫平官子失误,被“野草”劣势大半盘后逆转,赛后老聂表示“到现在我都不知道白棋(徐奉洙)要干什么”;最大亮点仍是钱宇平,迫使不擅长取势的林海峰围起中腹,以精准的判断获胜;其余,李昌镐首次对阵马晓春,初尝败绩;王立诚二度闯过混战,力擒曹薰铉。不知曹薰铉有没有意识到,他的另一苦手就这样诞生。

  时隔一周,第三届东洋证券杯八强赛移师汉城再战。中方一样是二将出征八强,聂卫平再度不敌曹薰铉。钱宇平对上了李昌镐六段。此时的李昌镐在国内连拿了四五个冠军,俨然已有了颠覆其师曹薰铉王朝的架势。本来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场好胜负,而且钱宇平还是执黑出战。然而这盘棋钱宇平极不发挥,双方简单地布局围空互相打入后就奔了官子,钱宇平完败,基本没反抗。多年以后中国棋界在外战低迷时一直叹息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认为钱宇平若在也不会让李昌镐等韩国棋手猖狂多年。实际上就在钱宇平最颠峰时,和李昌镐下棋也是内容极差,还不如后来的马晓春。这中间可能有棋风相克的缘故吧。不过,钱宇平要真是当年一直下下去,至少会遏制一下韩国四大天王的攻城掠地,不会让中国围棋如此颓势。
  代表台北的林海峰战胜势头正猛的淡路修三,代表汉城的赵治勋淘汰片冈聪。如果没有代表城市的修饰,习惯了世界大赛避免本国棋手提前相遇惯例的后人看到这样的对局记录,一定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感觉。


  进入6月,富士通杯八强赛开启,这次轮到在北京进行,日方形成以四对四的优势局面。虽然黑白不同,但钱宇平马晓春都下出一样的大斜定式。赵治勋布下坚实厚势,治孤的高手挥起重剑,无刃一样见锋。马晓春轻灵无门,四强之路再度受阻。钱宇平则完胜石田芳夫,对棋风相近的日本高手的三连胜,是他围棋人生的重大突破;麦克雷蒙在这一局中执黑起手三连星,随后的几招飞扬恣意。拥有西方血统的麦克后来在日本棋院的大手合中升为九段,是围棋史上的奇迹。这局棋虽然最终负于王立诚,但麦克雷蒙已经在世界棋坛上展示了西方人的围棋;小林光一强手频发,善于野战的徐奉洙大龙横死。有趣的是,自此以后代表着韩国剽悍野战棋风的徐奉洙,总在日本本格棋风集大成者小林光一处战无一胜。
  半决赛回到日本大阪,巅峰期的钱宇平可以抓住对手任何一个细微的疏漏,从而在关西战胜了东京的霸主小林光一。伴随着现场解说关西棋院老帅桥本宇太郎“我对钱宇平有一种特别的好感,因为我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宇’字”的话音,钱宇平硬是将半目胜负钝刀割成黑棋盘面十几目的大胜,迫得小林光一中盘认负。这也是小林第三次倒在决赛的门口。小林光一对于许多中国棋手,特别是钱宇平来说,都是一种心魔式的存在。1985年5月22日,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第九局,钱宇平赢棋认输、扯飞衣扣的心魔,终于在6年后被自己亲手抹去。继聂卫平,钱宇平做到了终结擂台赛与进入世界大赛决赛这两项中国棋手的最好成绩,“双平”轰开了日本围棋平成年代的堡垒。富士通杯决赛之前,钱宇平在各项比赛中六连胜,显示了良好的状态。

  此图为钱宇平最意气风发,年轻帅气的景象


  另一场半决赛在今后将成为老对手的二人间进行。双方在布局大斗心机,王立诚贪利过度,陷入难局,苦苦支撑。赵治勋仍执著地应以最强手,王立诚最终满盘玉碎。

  紧接着的东洋证券杯半决赛,赵治勋0:2完败于林海峰。当林海峰以为对手一定是贵为新科应氏杯冠军的曹燕子,结果等来的是2比1战胜老师的小孩子李昌镐——半决赛结束时,大李距离16岁生日还有一个多月。

  悲剧的征兆在悲剧诞生前都不为人所知,一个人的力量在命运前显得无比单薄。8月1日,中国围棋协会向日本棋院致弃权说明。8月3日,比赛照常开始。赵治勋将一枚黑子落在棋盘上,一个小时后,裁判长宣布赵治勋获胜。此时,棋盒还没有从棋盘上拿走。
  头痛的惯性病,是钱宇平常年难以摆脱的噩梦。早在87年末,钱宇平因为用功过度而得了偏头痛病,不得不暂时休息养病。半年后,钱宇平病愈回到棋坛,棋艺突然精进起来。出手就夺得了当年的cctv快棋赛冠军,然后在中日电视快棋冠军赛中战胜了加藤正夫,这是钱宇平第一次战胜日本超一流棋手,也是继聂卫平、马晓春、江铸久之后第四位战胜日本超一流的中国棋手。当年9月,钱宇平又击败力战之雄刘小光,第一次夺得了全国个人赛冠军,一时成为中国棋坛的佳话。大概是自幼被单调的胜负观左右着思维,以及特殊的用脑方式,这种生活节奏很多时候不能为肉体凡胎承受。钱宇平本人,显然没有料到惯性病在压力的催化下会爆发出怎样的摧毁力量。棋界也没有做好钱宇平离开的准备。年末,作为副帅的钱宇平在第六届中日擂台赛中无法出场,由状态不佳的刘小光临时顶替,自然不敌。
  同日,不甘第三次争夺第三名的小林光一宣布弃权,王立诚不战而胜。世界大赛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幕出现了,两盘决赛均弃权。“轮椅上的对局”去日不远,当年满身绷带坚持对局的赵治勋不能理解此时钱宇平的选择,是人之常情。国际大赛上持续疲软的赵治勋也背着“不胜而冠”的名声,十二年后才在后辈朴永训身上洗刷。



  而钱宇平虽于两年后复出,并重现昔日辉煌,战胜刘昌赫、依田纪基等强手,打入亚洲杯快棋赛决赛和东洋证券杯八强,但身体与斗志均不及当年,相继败于大竹英雄和曹薰铉。旋尔再度作别,永远告别了将自己所有心力都毫无保留倾注进去的职业围棋。

  半年后,赛季大戏揭幕。东洋证券杯决赛,跌宕起伏,年长33岁的林海峰两度领先被扳平,最终局于1992年1月27日进行,李昌镐执白1目半挫败二枚腰的林海峰,在世界棋坛的目瞪口呆中加冕,也创造最年轻世界冠军的纪录。如果说曹薰铉夺得应氏杯宣告原先日中争霸格局变成三国演弈,则李昌镐的夺冠掀起韩流肆虐的开端。

历史积分榜:


历史奖金榜:


  如果要用一个最简短的词来形容1990-1992赛季,那就是左林右李。40后老将林海峰登顶富士通,在赛季和历史积分榜双双登顶,成为当时的第一人,并亲手送走聂卫平的巅峰岁月;转年,又在东洋证券杯的五番决赛上,把权杖交给了70后代表,时龄不足其三分之一的李昌镐;而在李昌镐光辉的背后,努力成才的60后钱宇平,稍纵即逝,纹枰前空留不屈斗士赵治勋,不战而胜。

注:部分文字资料摘自网络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