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5 00:40:27 新浪看点 作者:庆丰棋圣木可三吉
连笑是1994年4月8日出生的棋手,今年23岁。即便是放在如今新人辈出、中年棋手的界定已经提至28岁的时代,这个年纪也仍然可以说是挺年轻的。
世界等级分排名长期稳定在前10左右,最高一度达到前6;5月份国内等级分排名第3;现名人、天元两大头衔的保有者;还拿过国内最大职业棋战(慢棋)倡棋杯的冠军。
再怎么苛刻地要求,这个成绩也是很拿得出手了.......如果不是处在一冠群批量涌现的这几年。随着檀啸今年拿到春兰杯,国内等级分前10的棋手中就只有范蕴若和连笑没拿过世界冠军了。范蕴若好歹还进过世界大赛四强,而连笑八段的最好成绩就是世界大赛八强,对于他这个等级的选手来说,这个成绩可谓惨淡。
党毅飞今年也拿到了世界冠军,而且以前还进过世界大赛决赛,——党毅飞与连笑同龄,都是94年出生的棋手。论排名和棋力,大家基本上还是公认连笑要强一些。可是人家拿了世界冠军,两进决赛,连笑却连四强都没进过,一次都没有。从正常的概率上分析,这也是相当异常的。
自然,就更不用说95后中已经出现了芈昱廷、范廷钰、柯洁等世界冠军了,哦,李钦诚的亚洲杯也可以算半个世界冠军。再加上年龄比连笑大几岁的90后世界冠军——时越、柁嘉熹、唐韦星、江维杰、周睿羊,和80后尾巴的陈耀烨、朴文垚,这是中国最不缺世界冠军的一个时代。
世界冠军在当今的中国棋界,已经不算什么太惊喜的成绩了。不过,它仍然是个非常重要,至少对棋手来说,是其职业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不是世界冠军,差别很大。
92年出生的彭立尧不久前进了新奥杯的决赛,98年出生的杨鼎新也具备了冲击世界冠军的实力,黄云嵩、辜梓豪、谢尔豪 、童梦成均有在世界大赛杀进四强甚至更进一步的棋力,更小的一批棋手如廖元赫、赵晨宇等亦显出崛起势头。
所以,这不是连笑八段自己要不要着急的问题,而是整个棋界的年轻化潮流推着他,必须得赶紧往前走。如果走得不够快,可能就被淹没了。现今世界大赛的赛制越来越不适合“老棋手”发挥,过了30岁再想夺冠,是非常非常难的。
今年刚过了一半,但随着这次三星杯预选被淘汰,本来上半年大多数时候状态不错的连笑八段,已经提前结束了今年世界大赛争冠的旅程,只能以待来年了。年复一年,有几个来年可待呢?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连笑八段的情况,看一看他到底是为什么至今连世界大赛四强都没进过。一次两次是偶然,这么些年过去了,依然如此,就不能仅以偶然来解释了。
看这个发展曲线,2012年11月之后有一个小平台期,这大概是因为连笑做了手术,休养和调整状态总会用一定的时间。之后,2014年下半年,再度起飞。总体看,基本是上升态势。从2015年下半年至今,有起有落,整体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线上。整个职业生涯(至今)胜率62.8%,是个不错的成绩。
这看不出什么毛病来。
之前有棋友问,是不是连笑八段的技术上有什么短板呢?比如大局观特别差,或者特别怕某一个类型的棋手?
答案是,基本上并没有这样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一下连笑与世界棋坛一些强手的交手成绩。
【连笑 vs 唐韦星】唐胖同学是著名的能搅棋,后半盘反攻倒算能力当今(并列)第一,而且精神力强大的棋手。连笑与他的交手战绩是2-3,差不多。最近一盘也是赢了的。这可以说明,至少连笑是不怕唐胖的,两人互有胜负。
【连笑 vs 时越】时越的棋风是力大能杀,以走厚自己、然后正面进攻的风格称雄一时。连笑与时九段的交手也是互有胜负,3-4,稍稍落后一点,基本可以算持平。最近一盘也是赢了。可以说,连笑也不惧怕正面攻杀的棋手。
【连笑 vs 江维杰】面对同样力大嗜杀的江维杰,连笑以3-1的交手战绩占得上风。我们都知道,连八段的力量也是很大的,比力量,连笑可以与当今棋坛任何一位棋手抗衡。
【连笑 vs 朴廷桓】朴廷桓长期稳居韩国等级分第一,是当今棋坛两位超一流棋手之一。两人交手都是在三四年前,连笑2-1稍占上风,可以说是两人差不多吧。朴廷桓的棋风是均衡型,大局观也很好,收束细腻,擅于守中带攻,不擅长主动攻击。连笑也不怕这种棋风。而且两人第一次交手便是在LG杯这样的世界大赛中,连笑取胜。
【连笑 vs 邱峻】牛哥的棋很强,15年初还与柯洁争夺百灵杯,当时的战况很胶着,柯洁并不是稳居上风的。而且跟牛哥下棋,很考验精神力,如果意志比较薄弱的棋手,或者心态比较急躁的棋手,可能会被牛哥磨疯。牛哥的棋风是撑得很满,算路很深。连笑3-1占上风,可见,无论是精神力,还是面对撑得很满的棋风,连笑都没问题。
【连笑 vs 姜东润】2014年的三星杯,姜东润赢了连笑,去年的春兰杯,连笑赢了姜东润。两人在世界大赛中战成平手。姜东润的棋风是灵活全面,下棋很有灵气,很聪慧。
【连笑 vs 金志锡】金志锡是韩国力量派的代表,连笑以3-1的战绩占得上风。无论是面对中国的力量派,还是韩国的力量派,连八段从不怕斗力。
【连笑 vs 申真谞】韩国后起之秀申真谞目前的世界排名已经到了前5。申真谞的棋风比较均衡全面。连笑与他的交手比较少,1-1,差不多。以后怎么样,还需再看。
【连笑 vs 刘星】刘老板是下棋很自己想法的棋手,棋风轻灵飘逸,不拘泥于常形和俗套,柯洁九段对刘老板的历史战绩就非常差,一盘没赢过。不过连笑八段并不怕刘老板,4-2的战绩略占上风。
【连笑 vs 檀啸】新科世界冠军檀啸遇到连笑,成绩可称惨淡,至今两人交手3局,檀啸全输掉了。檀啸思路敏捷,大局观强,均衡全面。不过之前每次遇到连笑,都是中盘告负。
【连笑 vs 芈昱廷】连笑和小芈是从小就经常遭遇的对手,小芈的棋风是典型的力量派,而且是刚强蛮力派。连笑8-4占得上风。我们前面也说了,比力量,连笑不惧怕当今任何一个力量派高手。
【连笑 vs 常昊】常哥是上上代中国棋界的领军人物,棋风均衡,大局观好,官子也很好(只不过很不巧,职业生涯的鼎盛时期遇到了官子更好的李昌镐)。常哥1-2稍稍领先,去年还赢了一盘。这个挺有趣的。不过以常哥的底子,发挥好了赢当今的任何一位年轻世界冠军,也都是有可能的,去年还赢过唐韦星。
【连笑 vs 周睿羊】周棋圣的特点是棋风灵活,大局观好,均衡,下棋很有自己的想法,近来又汲取了AlphaGo的一些思想,不足之处是定型收束稍差一些,优势局面下不一定能收住,有时候怕别人跟他后半盘搅。连笑与羊九段的交手互有胜负,9-7稍微领先。近六盘棋,5胜1负。连笑不怕以大局观著称的均衡型棋手,比如:周睿羊和檀啸。
【连笑 vs 陈耀烨】陈耀烨九段的棋风也很有特点,喜欢实地,先捞后洗,不避讳爬二路三路,官子非常强。连笑与陈九段交手,互有胜负,陈九段8-7略领先一点点。最近六局,连笑5-1遥遥领先,其中还包含了两次番棋挑战,一个是名人头衔战,一个是天元头衔战。
【连笑 vs 古力】古力的棋风大家都很清楚,就不多介绍了。力战型,大局观好,收束和官子差一些。两人战成2-2平。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是,2007年的那盘棋,连笑当时不到13岁,还是业余棋手,在晚报杯的职业业余对抗赛中,让两子不贴目与古力下,赢了。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乎面对各种类型的一流棋手(绝大多数是当打之年的世界冠军),连笑都完全具备与之抗衡,甚至占据上风的实力和战绩。
因此,要说连笑的棋有明显的短板,恐怕是不符合实际的。
当然,任何一个棋手都有不太擅长应付的棋手。连笑八段也不例外。
【范廷钰 vs 连笑】小范是典型的先捞后洗风格,酷爱实地,治孤是强项(很多方面,与陈耀烨九段有点像)。与连笑的交手,小范4-2稍占上风。不过连笑也是有还手之力的。
【连笑 vs 柁嘉熹】柁老的棋以怪力著称,发力点很怪异。连笑以2-5的战绩处于下风,尤其去年倡棋杯决赛三番棋,连笑输了两盘棋。不过今年再度交手,连笑取胜了。可以认为,连笑尽管对柁老不占优,但也谈不上惧怕和束手无策。
以上两位还算不上是连笑八段的苦手。接下来我们要说几个连八段的苦手。
【连笑 vs 党毅飞】两位是同龄人。最近几年没有交手,在2013年以前,两人交手过4次,阿党全胜。这个挺神奇的。阿党的棋风属于均衡型,偏重于实地。
【连笑 vs 朴永训】大朴的棋风与陈耀烨九段有很多相似之处,喜欢实地,官子好,不太喜欢外势和主动进攻,棋风均衡稳健。但有趣的是,连笑不怕陈耀烨,对上大朴却两连败。不过,两人也只下过两盘棋,样本量太小,很难说连笑就怕了大朴。
ps,这两盘棋输的很痛,都是在世界大赛本赛,单败淘汰。也就是说,大朴一个人就“毁灭”了连笑八段的两次世界冠军之梦。
【连笑 vs 李世石】李世石九段是连笑的苦手,两人交战四次,年长10岁的李九段全胜。最近的一胜发生在6月中旬,可以说是非常近的一场比赛了。李九段攻击力强,擅长乱战,乱中取胜“僵尸流”闻名天下,是一代棋坛王者。连笑对李世石全败,其实是值得思考的。李九段精神力非常强大,是非常“自我”的一位个性棋手。
不过,又不能简单认为连笑怕搅棋,怕力量大,或者对付不了精神力强的对手。唐胖的搅棋能力绝不在年纪渐长的李九段之下,而且唐胖的精神力同样很强大,邱峻九段的精神力也很强大,以及,攻击力强大的时越、金志锡、芈昱廷等棋手,连笑都不怕。为什么会唯独面对年纪大了自己10岁的李世石九段全败呢?很难解释,一种莫名之力吧。
【连笑 vs 柯洁】柯洁力量大,思路灵活“狡猾”,计算快,大局好,善于搅棋,精神力比较强,尤其是面对下手时,精神力更强,技术全面,几乎没有短板,就是浪了点。如果只是看战绩,2-5落后,连笑八段似乎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但是,如果只看棋艺成熟之后的柯洁,那么,连笑是全败的。尤其今年的新奥杯,好局被搅飞,看似意外,实则似乎包含了某种必然性。
ps,第一届梦百合杯,连笑挡了柯洁,第一届新奥杯,柯洁挡了连笑。这算不算是一种缘分呢?
看完上面的分析,好像还是很晕?到底是怕什么类型的棋手,不怕什么类型的棋手呢?
很晕就对了。真人版的智力竞技游戏并不像一些纯RPG游戏,可以条分缕析地找出某人是A类型,他擅长应对B类型,而不擅应对C类型。大多数情况下,围棋选手并没有这么简单的对应关系。
不过,我们依然可以归纳出一些东西来:
(1)连笑不怕纯粹的力量型棋手,无论是蛮力派,还是正统力量派(时越、金志锡、芈昱廷等)。连笑自己的力量也很大。
(2)连笑不怕大局观好的均衡型棋手,尤其是收束和官子并不是那么稳的棋手(如:檀啸、周睿羊)。
(3)遇到发力点怪异或者擅长搅棋的棋手,连笑有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概率应对不当,被翻盘或是搅晕,比如遇到柁嘉熹、柯洁、李世石;但这不是一定会出现的,比如遇到唐韦星,就还好。
(4)与善于捞地的棋手下棋,连笑可能有较大概率出现应对不当,但也不是一定会出现问题。比如,面对党毅飞、朴永训和范廷钰,连笑就不太适应;而面对陈耀烨,就还好。
(5)连笑并不一定不擅应对精神力强大的棋手,比如唐韦星和邱峻,但也有一定的概率出现问题,比如遇到李世石。
(6)连笑不怕思路灵活、喜欢求新求变的棋手(比如,刘星)。
总之,棋手都有擅长和相对不那么擅长的技术和非技术环节,连笑也不例外,属于正常范畴。基本上,连笑并没有特别短的短板,也没有一定应对不了的棋风。
接下来,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
状态的调节是一个优秀选手必备的技能。一般都说,棋手状态好了,赢了就连赢,状态糟了,输棋就连输。但是,这说的是普通棋手。普通棋手出现这种情况是可以原谅的。
可是,顶尖高手或者有志于夺得世界冠军的棋手,应该想办法尽量避免或极力减少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世界大赛的赛程很漫长,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半,分成好几个阶段下。也许在第一阶段你的状态不错,赢了,第二阶段赶上状态不太好,这时候怎么办?放任自流,凭着感觉下,自由发挥?
有经验、有实力的棋手可以调整状态,遇到自己状态平平时,也能想办法稳住,保持一定的胜率,尽量避免出现三连败四连败甚至更多连败。
连笑八段是个很典型的“听天由命型”、大起大落的棋手,基本上不会调节状态,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截止目前)中,“连胜——连败”,状态好了连胜、状态糟糕连败的情况伴随始终,一直就是这样。很少有及时调整的时候。
我们看一些战绩表——
比如:去年从七月下旬开始,连笑陷入低潮期,知道十月下旬,就赢了1盘棋。其中十月输给柁老的那两盘是倡棋杯决赛三番棋,前面我们提过。如果算上9月10日输给柁老的那盘棋,也就是说,在这个低潮期内,被柁老连砍三刀。此前连笑和柁老的交手战绩是平手。
再看一个,2014年9月2日至10月2日,三十天内仅赢了周睿羊九段1盘棋,而且这盘棋还是棋圣战五番棋中的一盘,总比分仍然是1-3输掉了,等于赢了白赢。(注:不过随后状态好了,又在名人挑战者决定战三番棋中2-0赢了周睿羊)
从2015年11月之2016年3月初,比赛不算多,连笑的状态也一直不好,9战7败,赢的两盘棋都是对手实力远逊于己。稍微绷得紧一点的棋,全输了。
连胜的情况也不少,比如:去年倡棋杯决赛被柁老直落两盘击败后,连笑八段状态好转,开始连胜。这个连胜期比较长,从去年10月底,到今年月底,就输了1盘棋(当然,输的这盘棋也很痛,春兰杯输给朴永训,送大朴进了四强。不过就算连笑赢了这盘,紧接着对柯洁,恐怕也不容乐观)。过了春节休息一个月,从三月初直至四月中的天元头衔挑战三番棋,连笑未尝败绩。(输给周睿羊的那盘棋是三番棋中的一盘,总成绩连笑2-1取胜,卫冕名人,输的那盘棋等于没什么意义)
连笑八段的连胜情况是挺多的。否则也不会排名这么高了。历经2016年低迷的开局之后,连八段状态好起来,上半年有两波连胜(期间只输了两盘棋),赛程也很密。
2015年,连笑也有两波状态火热的时期,中间仅有少许败绩。其中输给李钦诚的一盘是三番棋中的一败无伤大雅,总成绩仍是连笑2-1取胜。
2013年也有一波风光连胜。战胜的对手包括周睿羊、柁嘉熹、江维杰、金志锡和柯洁这样的年轻强手。中途仅有一败。这一波的赛程很密集,连笑的身体并无顶不住的迹象。即便是2012年连笑刚做了手术,弃权LG杯。
细心的棋友可以对比一下日期,连笑的连胜与连败经常是衔接的。除了上面已经列举的数据,我们再补充几例。
2014年4月,非常神奇,前半段连胜,后半段连败(仅1胜)。
2012年7-8月间,也是连胜接连败。
2009年底-2010年上半年,前半段连胜(仅1负),后半段连败。
此外,还有一些连胜+连败没这么夸张,没这么多盘,不过也是小几连胜+小几连败。
其实有时也能感觉到连笑试图调节自己状态,不过,效果并不好。原因可能有多方面,比如下面这个时期,连笑手术后不久,身体状况不好。遇到当时状态比较强的对手,应付不来。情有可原。
从2016年的最后两个月,直至2017年4月中,连笑的状态一直不错,赢了很多强大的对手和重要的比赛,不过,状态总不可能一直这么好。从4月下旬,状态开始,可能是由于疲劳,状态开始有下滑的迹象,——当然,对手也很强。
从输给陈耀烨九段之后,就一直马马虎虎,不再是那种见谁灭谁的极佳状态了。
但是能够看出,随着年纪渐长,比赛经验逐渐丰富,实力提高,连笑八段在努力调整状态,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效,马上赢了檀啸和柁嘉熹两位世界冠军级的棋手。不过在新奥杯八强战中被柯洁搅输,失去了最好的一次夺取世界冠军的机会,还是非常伤的。
这之后有赢棋,也有输棋,状态平平,可是输棋也没有太长的连输。最近的三星杯预选,其实下得还是可以的,毕竟接连赢棋晋级,还胜了像姜东润这样的强手,只不过比较遗憾地倒在了最后一轮,这盘棋本是大优的棋。(注:三星杯预选赛未能及时收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应该说,尽管输棋很遗憾,可是从整个2017年上半年的状况分析,连笑八段的进步是明显而全面的。不仅仅是战绩,还有以前他最薄弱的状态调节能力,目前也在增强。
综合上面的数据和分析,我们当然不能判定连笑八段已经是个完美的棋手了。但总体上,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短板,或是特别惧怕哪种类型的棋手。在以往最弱的状态调节方面,如今也有了明显进步。
再加上最近两三年,连笑八段的棋也有提高,与众多中韩世界冠军级的棋手交手,伯仲之间,有些甚至占据明显上风。
连笑八段已经具备争夺世界冠军的能力。这一点没什么疑问。
至于苦手,每个棋手都有。这并不代表“你还不够格拿世界冠军”。陈耀烨九段对周睿羊九段的战绩惨淡,周睿羊九段遇到柯洁九段就没什么办法(八战八败),但陈耀烨九段去年刚刚在百灵杯决赛五番棋中3-1胜柯洁九段。他们都是世界冠军。
连笑八段夺得世界冠军,还欠缺什么呢?
两个字——时运。
时来运转,就可以拿到世界冠军。如果时运不济,就很难。
一些棋友总觉得,你没拿世界冠军,那是因为你实力不够,你实力足够强了,自然一切水到渠成。
这种观点不能算错,但它更像是一句“纸面完美主义真理”。在现实中,它并不具备必然性。诚然,如果你棋强如AlphaGo,冠军是跑不了的。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高手与高手之间的差距,往往是很小的。像柯洁这种能比别人高出少许的超一流是极为罕见的。然而世界冠军并没有这么罕见,要求也并没有这么高。
周俊勋九段拿世界冠军的那年,他很完美吗?棋力稳居世界第一流吗?
白洪淅九段拿世界冠军的那年,他很完美吗?棋力稳居世界第一流吗?
朴正祥九段拿世界冠军的那年,他很完美吗?棋力稳居世界第一流吗?
朴文垚九段拿世界冠军的那年,他很完美吗?棋力稳居世界第一流吗?
江维杰九段拿世界冠军的那年,他很完美吗?棋力稳居世界第一流吗?
芈昱廷九段拿世界冠军的那年,他很完美吗?棋力稳居世界第一流吗?
范廷钰九段拿世界冠军的那年,他很完美吗?棋力稳居世界第一流吗?
党毅飞九段拿世界冠军的今年,他很完美吗?棋力稳居世界第一流吗?
他们之中,有人是拿了世界冠军之后,才逐渐提升至稳定的一流棋力;有人拿了世界冠军后,仍然不具备稳定的第一流棋力;有人的棋力则像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这样的围棋世界冠军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在总数中占据很大一部分。
而像马晓春、常昊、古力、陈耀烨、金志锡、檀啸和周睿羊这些高手,早就积累了足以夺取世界冠军的实力,却因为一些原因迟迟未能夺冠,然后,终于时机到来,实至名归,这种情况也有不少。但并不是每位世界冠军都是这么产生的。
再者,即便积累足够,就一定能夺冠吗?假如说,春兰杯半决赛,朴永训没能挡住柯洁,今年春兰杯的决赛变成柯洁 vs 檀啸,那么檀啸能不能拿到春兰杯,恐怕概率要比面对朴永训低不少吧。
人呐,要想成功,是需要点运气的。
聂卫平九段九段就没有夺取世界冠军的实力吗?
周鹤洋九段九段就没有夺取世界冠军的实力吗?
胡耀宇八段就没有夺取世界冠军的实力吗?
谢赫九段就没有夺取世界冠军的实力吗?
王檄九段就没有夺取世界冠军的实力吗?
然而,他们都没能成为世界冠军。
即便是柯洁九段这样的当今围棋第一人,上届梦百合杯的五番棋决赛能够3-2拿下,里面没有运气的成分吗?也是需要一点好运的。
围棋比赛里,运气因素不可捉摸,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棋手相信一点点玄学了。
连笑八段现在应该做的只有一件事——相信自己,不急不躁,稳步前行。
绝不能做的是——怀疑自己,不停检讨,反复发掘自己的不足,更不能病急乱投医,用莫名其妙的“精神偏方”加以“治疗”。
别人的建议,让他们去说,你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可以了。因为你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路上,基于已有的世界冠军级的高度,仍在进步。
朴廷桓九段就是被人反复念叨——“你心里有问题……你心里有问题……你心里有问题”,而陷入自我怀疑,加重“病症”的。应氏杯决赛前,他居然听教练的建议,抱了一本鸡汤书在读,结果越读毛病越大,心理越是不稳。原本只是正常程度的比赛紧张,大多数年轻棋手都会有,经验不足嘛,不像那些老油条们泰然自若,这本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却被搞成了心病。这就是魔障。
小朴,你是世界第二啊。跟世界第二十二下个比赛都需要读鸡汤来平复心情,这个比赛能赢吗?心态不是已经被搞坏了吗?再看看唐胖同学的赛前心态,差别明显。
当初,朴九段遇到来自各方面针对他心理问题的杂七杂八的“真诚”指点和“热切”建议,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他能够过耳就忘,根本不往心里去,甚至夸张点,混不吝地回怼一句“你全家才有心理问题呢,该哪儿去哪儿去。我输个棋就有心理问题?那你排第几,你一年输几盘棋,岂不是早该入院治疗了?下棋方面,我用你告诉?”,恐怕早就拿到自己的第三冠第四冠了。
兼听则完,不听夺冠!
顶尖棋手,心理要强大,要彪悍一点,要自我一点,该自信的时候要自信。不管对不对,哪怕是执拗的自信,也比“乖乖仔”要好。(这是对已经具备相当高度的棋手而言,菜鸟还是要听老师的话)
类比一下,网球的顶尖选手,比如费德勒,当年他觉得自己近期的成绩不太好了,竞技方面出了一些问题,他是怎么做的?不是怀疑自己,也不是去努力做某个教练跟前的好学生。而是炒掉教练,你指导得不行!即使那是一个经验丰富、知名度很高、带出过不少优秀球员的教练,照样炒掉。然后,不用教练了,自己给自己当教练,“我的高度已经达到了,不需要别人教我了,我自己就能判断好坏,走自己的路”。冠军拿到手软,成为一代王者。
这个时代与以往不同,这个时代的棋也与以往不同。老师写一个帖子,上书三个字,学生恭恭敬敬地拿到手,然后反复体会,最后大彻大悟,终成大器,这样的故事并不太适用了。而且,这样的名师、大师也基本上要绝迹了。
至少,连笑身边没有,朴廷桓身边也没有。
所以,就做自己,排除杂音,这比什么技术磨砺更重要。
ps,有棋友可能会问,你不是主张不让连笑听别人的建议吗?那你写这个文章是在干嘛?不听别人的,就听你的?
po主以前也说过类似的问题,比如在人机大战第二季时,写了个帖子,建议柯洁九段怎么做,文中也加了这样的说明——写这个帖子,就是个与棋友互动的帖子而已,以此阐述po主的观点,并不是打算真的给棋手提什么建议,po主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做这个老师,棋手也没有义务和必要去听po主的建议。
所以,po主写帖子就止于写帖子。“建议”只是帖子的内容和题材。有没有“建议”到,po主根本不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