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新加坡代表团专访:约有10%的小学生受过围棋训练

2017年06月05日12:59 新浪体育


新加坡代表团合影



  文章来源:弈客围棋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新加坡还是一片围棋的沙漠,1989年应氏杯决赛在新加坡的举行,既开启了现代中、日、韩三国围棋争霸的历史,也促进新加坡围棋运动的发展。

  在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先生的推荐和大力帮助下,杨晋华六段(现任新加坡围棋协会总教练)和康占斌六段来到新加坡执教,激励更多职业棋士来新传道,直到如今。

  另外,先后来新加坡教授围棋的职业棋手还有中国的陈锡明六段,王洪军六段,黄德勋七段,刘乾利五段,陆军六段,李钢六段,姚征五段,赵余宏五段,杨爽二段,金倩茜五段,唐弈三段,庄园三段以及台湾地区的夏衔宇二段,韩国的赵美琼二段。

  职业棋手的指导极大的提高了新加坡围棋水平,新加坡本土选手多次在世界业余锦标赛,世界智力运动会和应氏杯世界青少年锦标赛等重要比赛上取得佳绩,引起了世界棋坛的注目。新加坡围棋协会的快速发展,引得东南亚国家纷纷前来学习,效仿它的崛起道路,新加坡也因此成为了东南亚地区的围棋中心和模范。

  小编在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首日赛后非常有幸能请到新加坡代表团席博士和参赛选手席钺(5d)接受我们的采访,以下为采访节选:

  弈客:首先非常高兴两位能够接受这次采访,因为这次比赛每个国家就一位选手,先来了解一下席钺是怎么获得本次参赛资格的呢?

  席钺:在新加坡国内有一个选拔赛,一般第一名就能够出线参加,但是这次的话可能最强的那几位都没有来吧。。。。。。

  弈客:您谦虚了吧。

  席博士:这次的选拔赛还有另外一位强手,这位强手因为服兵役来不了,今年的选拔赛的时间也比较匆忙,基本卡在通知规定的最后时间完赛,所有今年的组织显得特别仓促。

  弈客:哪里哪里,席钺应该已经完全具备代表新加坡参加比赛的水准(5d),这里想问下您的学棋经历以及提高棋艺水平的途径?

  席钺:新加坡在我们这个水平一般都是参加我们国家队的训练,然后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用课余时间自学。杨晋华老师也会为国家队的选手进行单独的指导。

  弈客:您现在是新加坡国家队成员?

  席钺:对,没错。

  席博士:稍稍插话一下,事实上这孩子之前一直想参加这个世界级的大赛。因为最早的世界业余比赛都在日本举办,他有一个好朋友,当年在一块儿学围棋,后来去了日本。有一回这朋友跟他说:“来参加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吧,到时候来我家玩。”所以他就一直很想参加,事实上前两次的选拔他都参加了,只是因为当时年龄还小,棋艺未精,没能脱颖而出。

  弈客:那这次真的要恭喜得偿所愿!接下来谈一谈新加坡围棋的概况?现在围棋在新加坡普及情况如何,围棋人口大概有多少,进校园的情况怎样?

  席博士:这个我可能比较了解,现在新加坡大概有10%的小学生接受过围棋训练,一些最好的学校甚至将围棋作为必修的课程。学业压力很大,当然不可能每天都下棋,但小学里会开展相关活动。现在新加坡最好的比如华侨中学等都有围棋活动,目前新加坡围棋人口大概有几万人。(新加坡总人口400万)但新加坡目前教育还是“一考定终身”的形式,所以一般学生都会在备考关键时期暂停棋艺修行去备考,这对围棋事业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影响方面。席钺当初也面临这样的选择和压力,不过即使在升学压力最大的时期,爱棋的席钺还是保持每周一盘高质量对局的训练节奏,保持了状态,学业和棋艺互相促进。(据悉,经过新加坡围棋协会长期的跟踪调查和统计,新加坡棋童的各科学习成绩明显超过平均水平,围棋学习使他们锻炼了逻辑思维,图像能力,学会了控制情绪,承受压力,因此围棋教育培训在狮城得以大力推广。)

  弈客:现在已经下了两轮比赛了,是否参赛前有一个心理目标?八轮比赛是否有个心目中“保底盘数”?

  席钺:从我自身角度还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主要还是把这次比赛当做一次经验,保底我觉得大概赢四五盘。

  弈客:那太谦虚了。看到你赢了欧洲选手,感觉怎么样?

  席钺:我觉得欧洲选手对棋的那种感觉和观念跟我们还是有一定差异,棋风可能更直白一些。

  弈客:这次能够代表新加坡国家相信也是很大的荣誉,恭喜你了。

  席钺:其实我觉得自己的棋艺可能还担当不了这样的重任。

  弈客:哈哈,过谦了,新加坡棋坛能有这样的竞争氛围真的难能可贵,再次感谢两位接受弈客的采访,谢谢!

  (前方记者狮子头)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