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转载
终于要介绍我最尊敬的林先生了,不为别的,因为先生是华夏子弟,龙的传人,在日本,人们对林海峰的评价非常高,因为他总是谦逊有礼,对前辈尊敬有加,对后辈爱护备至,是出了名的好人。当然林先生的出名可不只是靠人品,出色的战绩和长时间活跃在棋坛第一线才是根本原因。其中连续35年保留在名人循环圈并8夺名人以及连续23年保留在本因坊循环圈的纪录至今令人拍案叫绝。
林海峰1942年5月6日出生于中国上海,8岁时东渡日本拜吴清源为师,吴清源一生只收过两个徒弟,一个是中国女棋手芮乃伟,不过那只是个名分而已,真正倾心传授技艺的只有林海峰一人。林海峰接受职业训练的时候已经9岁,在职业棋手中算是很大的年龄了,但是林海峰聪明好学,一点就通,很快就大幅度提升了实力。林海峰入段时只考了第三名,而当时日本棋院的制度是每组的前两名入段,但是许多职业棋手看过棋谱后都对林海峰大加赞赏,于是棋院破例让林入段。只到今天林海峰还对这件事记忆犹新:“毕生最高兴的事不是拿到头衔,而是入段,如果当时不能入段的话,很可能我就放弃围棋另谋生路了。”
事实证明当时日本棋院的决定是多么重要,否则60年代后的日本围棋史都可能改写!林海峰进入棋界的时候正是高川、坂田、藤泽等大正一代的天下,1964年坂田荣男全年30胜2负胜率93。2%并且狂夺7个头衔(当时日本一共只有8个比赛),简直是不可一世,剃刀所过之处寸草不生。1965年23岁的林海峰在名人战循环圈中幸运地杀出重围,人们在惊讶之余不免对本次名人战兴趣索然,双方的底蕴差的实在太多了。所有的专家都认为林海峰只是个早产的挑战者,根本没有任何冲击力,真正能对坂田构成威胁的依然是高川格、藤泽秀行、半田道玄、山部俊郎等大正列强。
一个月后第4期旧名人战决战开始,第一局坂田执黑中盘速胜,这下早产论的支持者更来劲了,在赛后采访时坂田也表示:绝对不可能出现23岁的名人。但是坂田错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少年会是他命中注定的克星。第2局林海峰力战获胜,实现了“至少赢一局”的愿望。第3、4局林海峰连续获胜,将无敌坂田逼入绝境。棋坛沸腾了,人们开始纷纷关注比赛,第5局坂田果然固若金汤,但第6局林海峰执黑12目大胜,终于实现了奇迹。历史上最年轻的名人诞生了。
林海峰的异军突起彻底打乱了棋坛的旧格局,随后林海峰在第5——13期旧名人战决赛中连续出场,创造了又一个空前纪录,1967年林海峰4:3击败坂田夺取本因坊,成为历史上第二位“名人.本因坊”,正式创立了林海峰时代。此后连续击退加藤和坂田的挑战达成三连霸。在名人战中两次击败藤泽秀行,成为当时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就在林海峰的王图霸业风景正好时,他的克星出现了,那就是石田芳夫。1971年22岁的石田首次挑战本因坊就成功,情形跟当年林海峰挑战坂田简直是一模一样。随后林海峰连续两次挑战均被击退,在第12期名人战中面对克星石田,所有人都觉得林海峰凶多吉少,果然一上来石田就3:0领先,但是林海峰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连扳4局扭转乾坤,上演了7番棋历史上首次大逆转。不过翌年石田卷土重来还是夺走了名人,同年的王座战林又1:2不敌石田,一下子沦为无冠。对于坂田、林和石田,赵治勋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坂田先生的棋属于强力攻击型,一波一波让人喘不过气来;林先生属于厚重的后发制人型,善于寻找敌人的破绽;而石田先生则像一把精巧的短刀。对局时,坂田先生总是在砍完一刀后立即回身砍第二刀,而石田先生则是砍完一刀后就跳出圈外不再追赶。对于林先生,他常常在坂田先生两次攻击的缝隙发出致命的一击,但对石田先生的游击战打法却颇感为难。”
石田的风光仅仅持续了5年,随着石田王朝的坍塌,林海峰重新占据棋界主流。第2期名人战4:0横扫大竹,然后在1983年的本因坊战中在0:3落后的情况下竟然连胜4局扳倒如日中天的赵治勋,要知道赵治勋可是有名的逆转王,但林海峰竟然可以把他给逆转了。武宫正树就认为既然如此,那说明林海峰比赵治勋还要顽强,棋坛也尊称林海峰为“二枚腰”,意思是腰杆硬朗,难以压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