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老聂也不容易(转载)

来源:新浪博客 胖墩儿围棋的博客  2011-12-01 13:13:13

作者:寒冲
原文地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05058.s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a0349010007ct.html


转载说明:
1、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略做修改。
2、为原文加上了注,放在篇尾。

纵然廉颇老矣,依旧气势非凡

  (1)

  其实老聂也不容易,“棋圣”称号是在擂台三连胜后,又成功扳住“依田老虎”(注1)六连胜的形势下授予的。不要忘了中国围棋是怎么火起来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功不可没,伴随擂台的三连胜,中国围棋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热度。其中,诸多棋迷棋友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围棋的黑白子的,常昊、罗猪(注2)等也是在那种热度下,渐渐淬砺成钢的。有了围棋擂台的三连胜,大家才开始怀疑日本“第一围棋强国”根基。所以说,围棋擂台三连胜给中国围棋的发展带来怎样的促进作用都不为过。

  那么,围棋擂台三连胜又是怎么得来的呢?一句话,没有老聂,恐怕中国围棋的春天还要迟到十年。因此,授予老聂“棋圣”称号,老聂应该是授之无愧。“棋圣”除了是肯定老聂“九”连胜的棋力外,更重要的是表彰老聂对中国围棋的推动作用。至于老聂应不应该接受,则是另外一回事。话说回来,如果老聂能知道自己会在一年后的“应试杯”(注3)输给不甚知名的曹燕子(注4)的话,估计以老聂的为人,他不会要。至少也要赢了曹燕子才能心安理得。可惜,老聂在棋盘上是强者,棋盘外,却不懂世故。

老聂当年在擂台上

  前面说了,擂台三连胜给中国围棋带来的是春天,但是,春天也有春天的烦恼。赶超日本不是一年两年的工夫,容国团乒球第一冠,意义非凡,自然在国球界评价就高。可偏偏赶超日本也要有个容国团这样的代表人物,老聂人直,觉得自己是当然之选。可在中国,明明你就是第一,也不能太嚣张,其实,老聂当时完全应该如此“定型”:“本人才疏学浅,不经意取得了一点荣誉,其实这是和大家的帮助分不开的。这里尤其应该感谢围棋界的前辈和领导,在他们的悉心教导和帮助下,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这里郑重地表示感谢。由此,我认为,荣誉是我们集体的荣誉,我建议将此荣誉献给一直为赶超日本而不懈努力的前辈。”如此三辞三请一番。

当年获得棋圣称号

  说到前辈,不得不提到C院长(注5)。C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棋手的代表,第一次战胜日本九段,又推出“中国流”布局,轰动当时棋坛。由于文革等原因,耽误了几年的好光阴,其实错过了就错过了,但人总是不甘心命运的安排。C院长的那个时代,只能说接近的日本围棋,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仅此而已。“但当年陈老总的重托时刻在耳,这棋界容国团一定要是我来做的。”奈何,在围棋这胜负领域,总是要看成绩说话的。

  “小聂(当年的称呼)能当棋圣,置我于何地?”人活着时候,总忍受不了某种苍白,如果赵南哲(注6)要和曹燕子争什么“皇帝”荣誉的话,恐怕当初就不会推车贩卖围棋了。我相信,当赵南哲回想起推车推广围棋那段时光的时候,他一定会为推出了个“曹熏铉”而感到自豪。但事事终非所料,棋盘上夺不回来的,想办法也要在棋盘外拿回来,即使拿不回来,也不能白白便宜了你!当年的CBA不乏这样的镜头:本是很漂亮的上篮得分,防守队员宁可对人犯规,也不给大家一次精彩的扣篮表演。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如果自己人充当对方的防守队员的话……

  于是,聂卫平的首届“应试杯”被改到了新加坡。还好,没有按C院长的意思,放到汉城(那时都那么叫)去下最后两盘(注7)。在杭州的前三盘又传出当年W九段给曹支着的新闻,W九段尽管去了澳洲,好歹也是中国人啊,为什么大家都不希望聂赢呢?很明显,就是不让你聂卫平去做“容国团”,擂台十一连胜,再拿世界冠军,牛X大去了,如此中国围棋哪里还有我们这帮老棺材瓤子一笔啊?如果,当年“应试杯”后两盘依应老先生的意思放到大陆任何一个城市去办的话,“应试杯”基本就是老聂了啊。果然如此的话,曹燕子回国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总统般的待遇,从而韩国的围棋还要慢热几年,赵九段还要再推几年车,李昌镐能否出的来也未可知。

  历史不容假设,但历史责任可以追究。是由聂来负吗?当然,棋是你聂卫平下的嘛!你出昏着,是你发昏,孔八段(注8)和你闹,是你家里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啊!

  聂输掉“应试杯”,开始了霉运里程,个中就里被白纸黑字遮盖了历史的尾巴。

  (2)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围棋协会改牌成中国棋院,但九十年代初期却是中国围棋最黑暗的时期。曾经令人提气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中方连败三届;马名人(注9)被小林光一(注10)压得没有半点脾气;世界棋战也是输得一塌糊涂。那个时期,前有日本六超(注11)拦路,旁有曹燕子、野草徐奉洙(注12)打闷棍,石佛(注13)和刘昌赫(注14)开始整理衣冠,粉墨登场。

小林光一:成就了老聂日后擂台辉煌

  老聂擂台的“十一连胜”辉煌终于被徐奉洙剃头般的“九连胜”所淹没,日后还有石佛的“十三”连胜。老聂也终归成了“遥想老聂当年……”这期间老聂开始了他的二次婚姻的旅途,在这个风雪相交的黑暗时刻,看着寒流漫舞的世界,中国的围棋热终于退烧了。

  如果说曾经为了中国围棋需要造一尊神的话,那么此时此刻,中国围棋再也请不出什么神仙来为登台唱戏。这其中又爆发了“江芮出走事件”(注15)、“应氏杯集体抵制事件”,多少让人感到中国围棋这座庙不大,牛X倒是大去了。而这座庙的主持——中国棋院的领导们,居然束手无策。刚刚翻过牌子来的中国围棋协会,效法中国足球协会的“国足亚洲二流论”,大力鼓吹什么韩国围棋人口世界第一,拿N个世界冠军不希奇。曹李师徒棋品第一、人品第一云云。如果陈老总在世,真不知作何感想?还要二十年赶超日本吗?还是五十年赶超韩国?棋院成立了是件好事,但棋则优而仕的官员们却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前段新闻说林海峰达到1300胜,韩国谁谁谁又有了什么记录,而中国棋院的记录纸依旧一片模糊、空白,好不尴尬。棋院的领导们西服革履,一副官相,而棋院的对局室环境依旧简单、毛躁,百元一副的云子,粗劣的棋盘,倒是依旧继承了中国的传统。

棋圣、院长棋盘内外博弈

  运转出现了问题,总要有个原因。于是,老聂首当其冲。“棋圣”的称号,首先被质疑,各方讨伐声不断,好事者更是找出聂对六超和曹徐石佛的成绩,分析比较。结论是聂徒有虚名,用以前“文革”批林常用词语,聂“篡夺”中国棋圣位置,要求夺回“棋圣”的呼声片片飞来。而此刻的棋院的领导又集体失语,不但没有过滤不良信息,反而又无意中滋生出“吸氧”、“离婚”等诸多猛料爆炒。又是“文革”时期的惯用伎俩,把XX批倒、批臭。聂“棋圣”在一片讨伐声中,摔下神坛。谁让你是“棋圣”而不是“官圣”?

  聂似乎也在二次婚姻的短暂春天后,回光返照了几回,似乎是想在沉默声中用成绩来捍卫自己的荣誉。可惜,以前被惯坏了的孩子总是显得率性、执拗。以前我十一连胜的时候,为什么没人说我不务正业(搏二兔(注16),指群众呼声非某小团体说教)?我的婚姻我做主,别人凭什么干涉?这种心态下,棋往往也是过于偏执,聂失去了鼎盛时期的那种均衡感和大局观。聂赢了诸多国内比赛,但离国际大赛日行渐远,似乎总缺少“一口气”,没有了往日的从容淡定,凭添了许多发力斗狠。

  老聂喜欢足球,殊不知自己也正在朝足球界的“大腕”马拉多纳样子转型。一个是“棋圣”,一个是“球王”。一个靠“吸氧”来作弊,一个靠“磕粉”来健身。俩人一个日落西山,一个江河日下,俩人生活作风同为棋迷和球迷所诟病。路是自己走的,摔了跟头怨不得别人,但似乎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不断拨弄道路上的路标,使其向已设计好的陷坑和地雷阵中指引。马拉多纳说那是“黑手党”,老聂晕晕忽忽,说不出个所以然。其实,老聂说不出来的正是中国千百年来官场上的“为官术”,有人给起了个名字叫——《厚黑学》。

  老聂和老马的本性都有些草根性,所以很贴近老百姓,但深为官场者所厌。需要你的时给你刷刷色,不需要你的时候,一脚揣到一边。港台黑道常说,能捧你做大哥,照样也可以收你做小弟。媒体都是官家的,毕竟人家可以组织一场空前的“大论战”和应老爷子叫板,最后所有脏水都泼到别人身上,自己却一身正气。

  说聂认识这个委员那个部长,没有用,毕竟你是一个平头百姓,人家有意简拔你做个X长,可你天生不是那块料,那讲说不起了,只有被修理的份儿。

  回想起来,从聂接受了“棋圣”那一天始,屁股下的导火索便被一只无形的手给点燃了。失败是注定的,就看你什么时候炸响了。唉!老聂,想想,不知道是悲哀还是无奈!

  (3)

  1995年,老聂又一次从世界棋战的顶峰跌落,这次的对手是马晓春。十年以后再重新审视,恐怕这是老聂这一生最后的败着。以前“春风得意”的二次婚姻也开始呈露出某种败象,以前还没有破土的隐患、是非,开始全面清算。不惑之年老聂开始了彻底的“不惑”:当年壮行争光的氧气瓶,变成的盘外作弊的工具;擂台赛原本无疑义的胜利,片刻间被阵阵支着声而折扣的面目全非;伴随年纪增加的“昏着”和随手而下的“大嘴”,老聂不再是当年为国争光的“十大杰出青年”,活脱一个人品卑劣、棋品龌龊、牛X吹破天的垃圾形象。

  马晓春九段

  那几年也是我非常困惑的时候,怎么原本一个好端端的聂卫平怎么就突然间崩塌了呢?过去传记文学里公开写聂吸氧,然后神清气爽地返回对局,而对手似乎从来没有过质疑,怎么就变成了棋场作弊了呢?好一个众口铄金!以前写聂爱吃日本的生鱼片,本意是说聂有置身局外的气魄,现在网络流传聂吃大闸蟹的照片却狼籍不堪。我们需要的是棋盘上的聂卫平,一旦棋盘不在需要聂卫平的时候,臭鸡蛋、烂柿子就肆无忌惮的往上招呼?看来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的确不容易。就连岳飞也被开始质疑是不是民族英雄?战绩是否能够服众?

  聂马可谓“同病相怜”,不过那个马不是马小,是一代球王马拉多纳。现在总结“聂马悲剧”,有几点值得借鉴。

  1、在事业高峰期的时候,对领导有所不屑,缺少“团队精神”。
  2、达到事业高峰后,心若旁骛,一心二用,造成状态下滑。
  3、个性突出,优缺点明显,顺风的时候还可以俊遮丑,滑落的时候,很容易被新仇旧恨清算总帐。

  当我们现在夸耀马小任教以来的成绩时候,也不免为马教头担心。天晴时节风和顺,转阴即刻隐雷惊。所以,马小还是要小心,那个李师师,陋习不改,迟早要比老聂摔的还惨!你道韩国就没有官僚吗?

  (全文完)


注:

1、依田老虎:即依田纪基九段,日本著名棋手,绰号老虎,http://baike.baidu.com/view/47250.htm

2、罗猪:即罗洗河九段,绰号小猪,http://baike.baidu.com/view/516677.htm

3、应试杯:即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http://baike.baidu.com/view/329934.htm

4、曹燕子:即曹薰铉九段,韩国著名棋手,韩国围棋四大天王之一,http://baike.baidu.com/view/49169.htm

5、C院长:即中国棋院第一任院长陈祖德九段,http://baike.baidu.com/view/128072.htm

6、赵南哲:韩国九段棋手,德高望重,为围棋在韩国的普及做出卓越贡献。1945年光复时,他是当时韩国唯一一位职业棋手,他在小推车里码起棋盘展转街头普及围棋。赵南哲九段是韩国现代围棋的奠基人,被尊称为韩国现代围棋之父。http://baike.baidu.com/view/240611.htm

7、首届应氏杯的决赛采取五番棋制,对手是中国的聂卫平九段和韩国的曹薰铉九段,时间是1989年。前面三盘是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的,聂卫平九段以二比一暂时领先。后面的两盘竟然被时任中国棋院院长的陈祖德九段要求在韩国汉城举行,莫名其妙!经过紧急协商,最终把比赛地点安排在了新加坡。更加不可思议的一个细节是,当时作为国宝级围棋国手的聂卫平九段,居然是独自坐飞机去的新加坡,中国棋院竟然没有安排任何人给聂老师作为随行助手,心无旁骛、不谙世事的聂卫平九段不仅下错了飞机,而且患上了严重的感冒,带病上阵的聂九段输掉了比赛,错过了唾手可得的第一届应氏杯冠军,造成了一生的憾事。据说,应昌期老先生事后为中国棋院某些领导的如此安排十分生气,也为聂卫平遗憾!应氏杯是聂卫平一生围棋生涯的最大伤心地,时隔十余年之后的2005年,聂九段的弟子常昊夺得了应氏杯,了却了恩师聂卫平的心愿。

8、孔八段:即孔祥明八段,中国女子围棋第一人。聂卫平的前妻,是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十一连胜的公认的幕后英雄。http://baike.baidu.com/view/314879.htm

9、马名人,即马晓春九段,中国著名棋手,http://baike.baidu.com/view/49311.htm

10、小林光一,日本著名棋手,http://baike.baidu.com/view/47145.htm

11、日本六超:80年代盛极一时的六大超一流棋手,包括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大竹英雄、林海峰、赵治勋。

12、徐奉洙:韩国著名棋手,韩国围棋四大天王之一,http://baike.baidu.com/view/240681.htm

13、石佛:即李昌镐九段,韩国围棋四大天王之一,http://baike.baidu.com/view/11177.htm

14、刘昌赫:韩国著名棋手,韩国围棋四大天王之一,http://baike.baidu.com/view/240725.htm

15、江芮出走事件:江芮是中国著名棋手江铸久、芮乃伟夫妇。1988年,芮乃伟九段受“三峡事件”的影响,被迫离开国家围棋队,随江铸久九段远赴美国。http://sports.sohu.com/20111201/n327498266.shtml

16、搏二兔:聂卫平被授予“棋圣”的称号,分心去玩桥牌,甚至竟然成立了一个桥牌俱乐部,并亲自上门找奔驰汽车公司赞助,试图开辟围棋之外的“第二战场”。围棋大师吴清源在日本听说后,很不赞同。一次,聂卫平赴东京比赛,吴清源请他吃饭,写了一幅书法赠给他:勿搏二兔。提醒他不要同时去抓两只兔子,必须专心致志去做好一件事情。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