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 2014-12-03 07:26
神的孩子会下棋
布局·三三:吴清源1914年出生于中国福建,同年即随全家迁居北京,7岁学棋,11岁作为棋客出入段祺瑞府邸,12岁成京城第一高手。1928年,受濑越宪作八段邀请赴日学棋,时年14岁,如其日后著名起手式“三三”一般震惊棋界。
吴清源这样的天才,注定生来就是要下棋的。
华以刚八段说,如何评价吴清源在棋上的天赋,“这就好比在当今,阿富汗突然冒出一个类似 李昌镐似的高手,打遍中日韩无敌手。来到中国后,设十番棋为舞台,将2013年在世界围棋大赛中夺冠的中国七大高手一一打败,并且将他们降级!”
吴清源生逢乱世,中国积弱不振,当时,围棋最强国日本一个五段棋士高部道平即可横扫华夏高手,甚至40年后一位名叫伊藤友惠的五段老太太亦曾杀得中国高手们片甲不留,陈祖德九段在自传中将这一天喻作“国耻”。
就是在这样的围棋贫瘠土壤里,北京突然冒出了吴清源,他12岁即成京城第一高手。日本职业五段井上孝平到访,先是被让两子胜出,接着执黑连胜三盘!随即,后来成为关西棋院总舵主的桥本宇太郎四段受师父濑越宪作八段之托,专程赶赴北京。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正式考察吴清源的棋力,两人对弈两局,吴清源执黑分别以6目和4目之优胜出。
桥本宇太郎已经是当时日本最优秀的年轻棋手了,绝非高部道平之流能比,后者还能横扫中国老一辈高手,前者却败给了一位初出茅庐的中国少年——当然,桥本宇太郎也不必惭愧,这样的少年在千百年黑白纹枰史上,也可谓绝无仅有。
常昊九段说,如今的棋手无论成就高低,只要是职业棋手,都肯定有授业的师父,唯独吴清源没有,他从业余菜鸟父亲那里学会围棋,那时没有道场,没有职业老师,他就凭借父亲从日本带回的几本围棋杂志、书籍自学成才,成为京城第一高手。在去日本之前,他的实力已经与日本年轻高手平起平坐了。
有一个细节亦可看出吴清源的天才程度,在北京经商的日本友人山崎有民将吴清源与井上孝平对局的棋谱寄给了日本围棋名宿濑越宪作,濑越看了用“愕然”来形容心情,称吴清源的棋“与秀策少年时代的棋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堪称完美无缺。”秀策是日本幕府时代末期的天才棋士,执黑不败,在日本棋坛享有“棋圣”美誉,也是动漫《棋魂》藤原佐为的原型。
山崎有民询问送吴清源赴日留学之事,濑越回信:“为了棋道,我决心要促成这位少年前来日本,使他成为名留史册的棋士。”两人为了吴清源留学一事前后通信50封。在两人的推动下,日本政界、财界各方人士都动起来。政界里有后来成为首相的犬养毅、担任过邮政相和内相的望月圭介,财界里有日本棋院创始人大仓喜七郎。
濑越宪作寻求亲中派的犬养毅支持,犬养毅沉思片刻后说:“如果真把这么出色的少年接到日本来,以后你们不就要成为他的手下败将了吗?”濑越宪作答道:“这正是我的愿望所在。为了围棋,也为了促进日中和睦,我愿意这样。”
1928年吴清源赴日,经过当时日本棋界最高权威本因坊秀哉亲自鉴定,被授予为三段。四年后他与秀哉名人的特别对局,将其谓之为一位中国少年对抗日本本因坊一门并不为过,秀哉名人随时“打挂”,本因坊一门闭门研究,秀哉虽未参与,但一直旁观。终于,他们研究出了一着制胜的妙手,藉此捍卫了坊门的声誉。
然后就是名满天下的十次十番棋了。1939年至1956年近20年间,吴清源在十番棋中连续击败了木谷实、雁金准一、藤泽朋斋、桥本宇太郎、坂田荣男、高川格等七位日本最强棋士,将他们一一降格!最后,十番棋主办方《读卖新闻》实在找不到对手了,十番棋这才终结。17年时间里,吴清源领先天下高手一先甚至两子,令对手们心悦诚服。
吴清源十次十番棋共对弈89局(其中三次没有下完10局)。吴清源执白58局,占65%;执黑31局,占35%。一共胜57局,输27局,和棋5局,总胜率为64%。在执黑不需要贴目的时代,执白棋肯定吃大亏,但吴清源在执白棋如此多的巅峰对局中,胜率高达64%,其棋力明显高出当时顶尖棋手一大截。而执黑31局胜27局,几乎可称“执黑不败”——将同时代的高手一一降格,这不是围棋之神是什么?
多年后在大理,当被问起当年为何能打败所有日本高手时,吴清源先生一句话轻轻带过:“他们下得不好。”在他眼里,当时视围棋为国技的日本其实没几个人会下棋。
行走在天人之间
吴清源在世时不止一次地说过,为了围棋,他要活到100岁。
他在《中的精神》自序中写:“为了能够再接近真理,哪怕只是一步,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为了完成我的围棋使命以及希望通过围棋实现国际间友好的愿望,我要求自己夜以继日地努力研究。”
这句话之后还有一句话外界不大知道,电影《吴清源》导演田壮壮说,吴清源还说过,“他只活100岁,够了。”在他100岁5个月的今天,他真的仙逝了。
“够了。”是吴清源生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还有常说的一句话是“缘分”,12年前,田壮壮为筹拍《吴清源》到处化缘,吴清源对他说:“缘分到了,一切就成了。”老先生还专门送了田壮壮一副棋盘,上边写着一个字“时”,意即“时候到了,一切就会成。”后来田壮壮遇到前中信集团董事长王军等“贵人”,拍摄电影的经费问题迎刃而解。
电影《吴清源》制片人刘小淀说,他曾问过吴清源,“为什么活100岁就够了呢?以您的养生之道,再多活几年不是大有可能吗?”吴清源答:“孔子说,老而不死,是为贼。100岁足够了,不要更多了。”刘小淀为此感慨:“选择在过完百岁生日后走,这是老先生自己的选择,对他来说,一切都很圆满了,我们应该替他高兴。”刘小淀一周前刚刚组织了“吴清源百岁生日纪念会”,杨振宁、梅葆玖、聂卫平、王汝南、刘思明细数到场……女儿吴佳澄将现场照片带回日本,翻阅照片一周后,吴清源安然离去。
在吴清源身上有着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他坚持只活100岁是一例,还有自小身体羸弱、患过肺结核的他何以能安然度过这些年颠沛流离的岁月?精通《易经》、《中庸》的他对养生无师自通,自创养生之道,90岁时尚能赴北京参加电影《吴清源》发布会,95岁时还能赴台湾担任第六届应氏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决赛裁判长。在研究室里,他指出的一些着法依然很新锐、很大局,令人叹为观止。
吴清源89岁时出版了《中的精神》,他的弟子林海峰九段在序言中吐露了一段50年前的往事,“当时恩师深居在箱根仙石原山区。周边旷无人烟,恰逢隆冬时节,寒气袭人,特别到了晚上更令人倍感萧索。时近午夜,朦胧中欲去洗手间,经过恩师房间猛然全醒,只见剃着光头的他在藤方凳上正襟危坐,置身于微弱的灯光下,凝固在冰冷的空气中,半闭双眼,两手自然垂放在两膝上,恍如一位高僧在打坐,令人敬畏;又俨然是位学者在思索,神情专注;更像是位严师,在默默地注视着弟子学棋。当时,恩师全然没有察觉我的出现,而赫然映入眼帘的这一幕,却深深地铭记在我的脑海和心头。”
这应该是吴清源在打坐养生,即使与他相伴70余载的和子夫人亦这样评价吴清源:“先生介于‘人神之间’。”
吴清源一生似乎都有神佑,无论遭遇怎样的变故,均安然度过。1939年,他曾因肺结核住院治疗,在青霉素尚未应用于医疗的年代,吴清源亲眼目睹了身边不少住院者离开人世,但他痊愈出院;1961年吴清源遭受严重车祸,脑子紊乱,被送往精神病医院。他在自传中写道:“住院期间,我一直处于朦胧状态。自己在什么地方,甚至自己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昏昏沉沉地过了一个月左右,有一天,我突然大梦初醒,一下子恢复神志。我环视四周,发觉自己不知为何躺在这么个怪地方……神志清醒后,我的身体迅速康复起来。数日后已恢复正常。据妻子讲,医生们都很惊奇,说像我那样病情急剧恶化的例子本来就很少见,恢复正常如此之快的病例更是绝无仅有。”
2010年,吴清源在养老院里摔了一跤,从二楼摔到一楼,大家都紧张之极,以为96岁的老先生凶多吉少。此前,医生在他的脑子里检验出了一个瘤子,当时医生对吴师母说,先生的寿命只能以两个月为单位来计算了。但奇怪的是,吴清源此次摔倒并没有伤及身体,而且因祸得福,送到医院后医生不再犹豫,索性做手术清除他脑中的瘤子。手术很成功,吴清源后来还能摆棋,直至仙逝。
也许只能用强大的精神力来解释吴清源身上发生的一切。他在自传《以文会友》中记述一段往事。1930年代他和木谷实一起去青岛,一位朋友国分先生的脖子疼不能扭动,样子十分痛苦,遍寻医生却不见好转。“给国分先生治一治脖子吧!”木谷实劝吴清源用“神贴掌”治疗法。吴清源不愿轻易卖弄此法,但经不住木谷和国分两人夹攻,“那就试一下吧。”他取出一块手帕,贴在国分的脖子上。将手贴放在手帕上约有3分钟,就那样纹丝不动地使精神贯注一统,然后将手撤开。之后,国分的脖子顿时疼痛全消,彻底治愈。木谷实解释,贴掌时,只要精神贯注于一统,掌内便有静电传到患者体处。
有人说,这些事情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其实,吴清源在棋上以及生命中的传奇一生已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了。
狂风起时叶飘零 莫道叶落不归根
中盘:吴清源在28岁时与中原和子结婚,却于4年后丧失日本国籍。1952年,吴清源应邀访台湾,收下时年10岁的林海峰为徒。10年后,日本首届名人战循环圈赛中,与藤泽秀行并列为9胜3负,但因“和棋胜”不敌“实胜”,藤泽秀行成为“名人”。这是吴清源最接近“名人”头衔的一次。3年后,因车祸后遗症健康不佳,吴清源在名人战循环赛中初尝八连败苦果,但弟子林海峰战胜坂田荣男九段荣获“名人”称号。
斯人已逝,纷争却益发甚嚣尘上。“汉奸”这个可怕的字眼,被许多人从箱底翻出来,扣在老人头顶。
吴清源曾三改国籍,这是事实。初扬名日本时,吴清源的身份就使他面临到日本民间右翼势力的种种刁难,吴家一度遭到死亡威胁。1934年,促使吴清源赴日留学的山崎有民无法继续在北京经营生意而返日,他对吴清源的处境深感忧虑,担忧自己当初的力邀反而适得其反,他对吴清源说,如果他还想继续学棋修业的话,不取得日本国籍,终归难以长久留住日本。吴清源听从劝告于1936年加入日籍,但母亲和兄妹们仍保持中国国籍。
但在一些日本人眼里,他依然是中国人。1939年,他与木谷实的十番棋开赛,首局木谷实当场流鼻血而中断比赛,而陷于长考中的吴清源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经媒体报道后,抗议和恐吓信如潮涌至。吴家甚至遭受了石块袭击。
吴清源为此向师父濑越宪作求助,有人告诉濑越:“吴先生若是胜了这十番棋,恐有丧命危险。”十番棋是否应该中止,濑越宪作一时进退维谷,大伤脑筋。最后,他毅然决定对局继续,激励吴清源道:“即使丧失了宝贵的生命,身为棋手,死于盘上,也应心甘情愿、在所不辞。振作起来继续打下去吧!”
日本大宅壮一氏曾以这次对局为例,写了一篇以“中国人是残酷的民族”为主旨的文章载于杂志。看过这篇文章的华侨们个个义愤填膺,纷纷指责在大陆上到处烧杀掠夺的日军才是真正的惨无人道。吴清源在自传中写道:“对我来讲,我不但无法承认自己狠毒不仁,而且更不能容忍任何人随便指责全体中国人。”
中日交战后,吴清源打算回国。濑越宪作对他说:“回国,你就没有围棋了。”没有了围棋,吴清源就跟鱼离开水一样,这不让他死吗?无奈之下,他留在日本。但战争带给他的精神压力巨大,他皈依了玺宇教,彻底放弃最钟爱的围棋,他觉得每天念经就可以不打仗,每天祈祷就可以停止战争。
最终吴清源因为围棋,脱离玺宇教归来,继续在十番棋上打压所有日本顶尖高手,用只属于他的方式去取得对日本棋手的胜利。
日本战败后,1946年,中华民国驻日军方剥夺了吴清源夫妇的日本国籍。之后进行的对桥本宇太郎十番棋第一局告负后,中国驻日军方派人来斥责吴清源的无能,并强行收走了发给他的中华民国临时护照。
1949年,吴清源领取中华民国护照,告别无国籍身份。七十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美日先后与台湾断交。吴清源的母亲病逝于台湾,长兄吴浣移居美国,二哥吴炎 定居大陆,而吴清源的三个子女亦长大成人,1979年,为了儿女在日本的工作问题,吴清源再次加入日籍。
吴先生的夫人和子说,先生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中日恢复邦交,他一直说:“能活这么长真好,如果不是这样,就看不到现在中日恢复邦交的景象,会很遗憾的。”甚至于他当年与和子一见钟情,也是因为和子的名字叫做“中原和子”,中原、和平,吴清源觉得这就是缘分。
14岁离开北京,耄耋之年才重返出生地,但吴清源依然是一口纯正的老北京话,穿的也是中山装。他一生钻研围棋,读《易经》、《论语》、《中庸》,骨子里还是一个彻底的传统中国人,《棋王》作者阿城说:“我敬佩吴清源先生的是,他是一位为数不多的多年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的大师。”
吴清源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相交甚笃,两人曾商议送少年陈祖德到日本学棋,后未成行;80年代,吴清源主动找到聂卫平,邀请他去日本学棋,住在他家里,早晚相互切磋棋艺,此愿望亦未实现;吴清源收来自上海的女棋手 芮乃伟九段为关门弟子,经常去日本的常昊九段、张璇八段等棋手无不得到过他的指点。
就读北大的 李喆六段发微博:“不知何时起,网络愤青们将矛头对上了吴先生。身世飘零,远渡扶桑,吴先生在特殊时期精神上的痛苦孤独不知又有几人能够承受,几人能够超拔。古往今来,超越时代之人,必受当时宵小之攻讦。”
有网友跟帖:“国家若是百事兴,岂让天才外飘零?将军尚且易其志,反责棋手不当兵。战争时期,吴先生在日本曾公开发文反对战争,汪精卫等人位高权重尚且叛国投敌,吴老在日本敢发声实属不易。”
我们无需为吴清源一些政治大义上的微瑕辩护,但吴清源的命运,实则是黑白世界的逐鹿厮杀,国难家仇的情感撕扯,圣俗正邪的角力,天才与怪诞的两极。在命运的滔天巨浪面前,他始终保持了黑白棋子一样的纯然。
逸兴遄飞的百岁少年
收官:1968年,吴清源始了解已被日本棋院“除籍”二十多年,但于11年后再次取得日本国籍。1984年,70岁的吴清源辞别现役棋士生涯,正式宣告引退,出版了回忆录《以文会友》,次年即在新中国成立后首度回到中国内地。2012年,相濡以沫70年的夫人吴和子去世。2014年11月30日,吴清源也走完了自己100年的棋迹人生。
对于百岁吴清源来说,一切都是那样充满机缘。2014年,在他百岁生日前后,他获得了北京市“京华奖”特别荣誉奖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他的“和平发展贡献奖”。
吴清源获颁“和平发展贡献奖”时,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国家围棋队领队华学明、著名棋手常昊亦在场。王汝南回忆,吴清源老先生脑子还很清楚,他知道这个奖的分量,表情很高兴,只是言词已经有些说不清了。“我凑得很近去听,但还是听不大清楚,但我也不能让老先生再说一遍啊,只好不断点头,表示我已经听明白了。老先生很高兴,还讲了不少话,后来《读卖新闻》和日本棋院的人跟我讲,以前吴清源老先生参加此类活动时,最多亮一个相就离开,可这次他一直待到仪式活动结束。”
吴清源弟子芮乃伟九段还给老先生带去了一方印章,由她的一位篆刻印章的朋友挑选一方上等石料所制,当她向师父介绍时,老先生脸上露出愉悦的神情,点头示意。芮乃伟说:“那真是一块极好的印章,吴老师很识货,当时表现得很高兴。”
2013年,芮乃伟去看望过吴老先生,师徒俩在一起的共同语言就是棋,当芮乃伟将棋界流行的最新变化摆出来时,老先生直奔主题,一下子便能找到正解所在,这让芮乃伟吃惊不已。年已百岁的人了,思维依然敏锐,棋感依然出色。
据《读卖新闻》报道,2014年11月29日晚,吴清源如往常一样用了晚餐后就寝,一位职员巡查时发现其身体状态突然变坏,虽然及时送往医院,但他还是停止了呼吸。他离开时,并未受到病魔折磨,安详地去另一个地方重新摆开棋局。
吴先生仙逝, 聂卫平叹一声:人终究扛不过时间。他说:“如果让我对吴老师做评价,在棋上,无论怎样评价他的成就都不为过。另外,我还从没有听过对他人品不好的评价。80年代初,我去日本,他主动找到我说,‘如果你在围棋上想要有大的发展,还是只有来日本学棋。你来日本,就住在我家里,我们早晚也还可以切磋棋艺。’在日本,像吴老师这样无私提携后辈的棋界大家,不说唯一,也是极其罕见。”
作为吴清源的女弟子,芮乃伟是在11月30日晚接到吴清源的助手牛力力五段打来电话得知消息的,电话里,牛力力也不知如何开口说出这件事,芮乃伟也一时没能反应过来。其后在接受各路媒体记者电话采访时,她忍不住数度哽咽,泣不成声。“没有吴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我。”芮乃伟说,当年她漂泊日本时,无依无靠,吴清源收她为徒,不仅在棋艺上指导她,而且还给了她一个精神依傍。后来她去美国与江铸久团聚,3年后去韩国棋院当客座棋士,在韩国国手战中几乎横扫所有高手,战胜曹薰铉、李昌镐师徒等在内的韩国天王,一举摘得国手头衔。
日本重要媒体均报道吴清源去世的消息,与吴清源有着70年交情的《读卖新闻》写道:“即便被日中历史的浪潮翻弄,昭和最强的围棋棋士吴清源先生仍然将一生献给了围棋,是‘棋盘上正是祖国’这样的人生。”《朝日新闻》盛赞吴清源:“被誉为‘昭和的棋圣’、当代实力第一、用崭新的序盘构想为世界围棋界带来巨大影响。”
电影《吴清源》的男主角张震在微博上写:“吴清源老师就像一直走在前边很远的一个人,令人想要追随,相信他现在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研究围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