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TOM文章)
中国是围棋的生母,世所公认。据说尧娶妻富宜氏,生子丹朱,因丹朱人品不佳,尧为教育丹朱而发明了围棋。另外还有舜作围棋以教愚子商均等不同的说法。不管哪种说法,围棋起源于中国都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漫长的围棋历史中,名人高手层出不穷,战国时的“弈秋”、西汉时的“杜陵人”、三国时的“王粲、严子卿、马绥明”、唐代创立《围棋十诀》的“王积薪”、宋朝的“刘仲甫”、明朝的“相礼、楼得达”等等,可以在棋史上一书的人物多如牛毛。虽然历代不乏名手,但中国古棋的鼎盛时期无疑是清初的康乾圣世,以明末过百龄为首的一系列大家的出现,将中国古棋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公认的清代围棋十大家。十大家之后,由于国力衰落,列强入略等各种因素,中国围棋的实力大幅下滑,被日本大幅甩在身后。此正所谓“国运兴则棋运兴,国运衰则棋运衰也!”解放以后,我国棋手终于又重新崛起,渐渐地回到了世界顶级的行列中去。因篇辐所限,本文中列举的中国围棋选手,就以过百龄作为起点。
1/围棋十大家之始 -过百龄:明末清初棋手,是当时公认的国手。几十年间,天下棋手莫不以“无锡过百龄为宗”。过毕生从事于围棋的探索和研究,不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使我国古棋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著作有《官子谱》一卷,《三子谱》一卷,《四子谱》二卷,影响深远。
2/处处争先 -周懒(览)予:明末清初棋手,清代围棋十大家之一。年轻时与前辈国手过百龄多次对局,胜多败少。其巅峰时期,棋艺冠绝天下,曾于杭州会斗天下各路名手(周东侯、汪汉年等后辈国手也在其中),众人轮番向其挑战,怎奈无人可以与之比肩。周的棋风绵密细腻,善于以柔克刚。处处争取主动权是他的一大特色,即所谓“宁失数子,不失一先。”周的著作有《围棋谱》一卷。
3/以“超轶”取胜 -汪汉年:清代围棋十大家之一,与周东侯齐名。和周懒予相比,汪汉年和周东侯属于后起之秀,初出茅庐后大有雄视天下的气魄,但后来都被周懒予击败。不过从棋谱看,每局胜负也仅在“毫厘之间”。汪的棋用意精深,构思超群。程兰如言:“汉年天分高,用意曲其精微奥妙。”施襄夏言:“‘超轶’胜者汪汉年。”都是对其风格的形象概述。汪汉年的著作有《眉山墅隐》一卷,是我国古谱中编选时较为公正、较少偏见的一部力作。
4/古怪多变 -周东侯:清代围棋十大家之一。青年时期与汪汉年棋力相当,中年后棋艺大长,超过了汪汉年。棋风古怪多变,不拘一格,尤擅攻杀。周认为下棋是为了研究棋艺,不是为了输赢。所以,他可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黄龙士冠盖天下之后,其他棋手望风而靡,唯周敢与之较量,人称黄为龙,周为虎,二人的对局也被称为“龙虎斗”。周的这种脱离胜负的求道之心,值得后世棋手学习。周的著作有《弈悟》,《二子谱》,《四子谱》等。
5/不战屈人 -徐星友:生于1644年,清代围棋十大家之一。徐学弈较晚,师从于小于自己的黄龙士。由于徐的勤奋刻苦,棋艺突飞猛进,终于达到与黄齐名的水平。由于黄的早亡,徐在棋坛风光了四十多年,老前辈周东侯等都成为徐的手下败将。被后进程兰如击败后,徐才退隐专注于著书立书。徐的棋风以“平淡”见长,善于“不战屈人”,即不以激烈的厮杀获胜,而是一点一点地侵蚀,直到胜利。徐的著作《兼山堂弈谱》是我国最有价值的古谱之一。徐一改以前的棋谱评注极少的特点,以精选的过百龄、李元兆、周懒予、盛大有、汪汉年,周东侯、黄龙士等国手的对局,详加评注,观点多中肯确切。这本棋著是徐的心血结晶,对后世影响极深。
6/天仙化人 -黄龙士:生于1651年(或1654年),在清初“群贤蔚起,竞长争雄”的棋坛上,黄龙士如鹤立鸡群,被世人尊之为“棋圣”。让三子与徐星友的对局,为双方呕心沥血之作,素有“血泪篇”之称。黄的棋轻灵多变,思路开阔,气魄雄大。对局时考虑全面,不以攻杀为主要手段。对于围棋发展来说,黄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转变了古棋狭窄凝重的思维局限,使对局中的视野更加开阔。虽然英年早逝,黄的围棋著作仍然颇为丰富,对后世来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7/奇巧多变 -梁魏今:生于1680年,被列为围棋四大家(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之首,这是因为他年龄最长,出名最早的缘故,论棋艺则要逊于后来的范、施。梁自幼学棋,年青时与徐星友的较量不相上下。后来程兰如击败徐星友驰名棋坛后,梁和他也较量过,在《四大家棋谱》收录的十四局里,程胜十局,梁胜四局,但胜负都不悬殊。 范、施都曾受教于梁,在其身上获益良多。梁棋以奇巧多变为最大特点。施襄夏在《弈理指归》序中言:“奇巧胜者梁魏今。”并谈到了游岘山时见到流泉,在梁“行乎当行,止乎当止”的言语启发下,自己的棋艺方突飞猛进。
8/浑厚有力 -程兰如:生于1690年,围棋四大家之一。不仅围棋冠盖一时,象棋也是国手水平。程二十岁左右已名闻天下,与当时年已花甲的徐星友对弈十局,大胜而归,成为棋坛霸主。但若干年后,他又被后辈施襄夏、范西屏击败,霸主地位被取而代之。程的棋风特点是稳重有力,施襄夏概括为:“以浑厚胜”。程的主要著作是《晚香亭弈谱》,是极有价值的古谱之一。
9/弈中李白 -范西屏:生于1709年,学弈于俞永嘉,年方十二即与师齐名,十六岁即称国手,是座子棋时代光耀棋坛的超级巨星。范的棋风遒劲灵变,对局时思路敏捷,让子棋尤为出色,对棋艺发展规律的见解精辟,与梁魏今、程兰如、施襄夏并称“四大棋家”。乾隆四年与施襄夏于浙江平湖对弈十三局(一说十局)胜负相当,被誉为旧式对子局的巅峰之作,后人称为“当湖十局”。著有《桃花泉棋谱》,《二子谱》、《四子谱》等作。
10/棋中杜甫 -施襄夏:生于1710年,与范西屏同师于俞永嘉。棋风精严细密,算路深远,深通自然和谐之道,与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并称“四大棋家”。施、范同被后世尊为“棋圣”,携手并立于座子棋时代的巅峰。著作有《奕理指归》、《续奕理指归》等作,对后世影响极深。
11/中国流创始人 -陈祖德:生于1944年,少时从围棋前辈顾水如、刘棣怀学弈,后入国家围棋队。棋风善于搏斗,灵活多变。1963年分先战胜日本九段,是新中国围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其创立的“中国流”布局法,几十年来常盛不衰。除了棋盘上的杰出表现,其著作《超越自我》更是具有超越棋界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后期因身体原因淡出一线,在中国棋院担任领导职务,为中国围棋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2/铁门 -聂卫平:生于1952年,二十世纪末中国棋坛的集大成者。棋风大气磅礴,大局观尤其出色。布局功力深厚,擅长转换与弃子,喜欢兵不血刃的凭“境界”取胜。弱点是不擅恶搏,另外较差的身体使其易出昏着。聂的辉煌与中日擂台赛紧密相连,神奇的“十一连胜”,使中国大地刮起了一阵狂热的围棋旋风,其社会影响力远远超出棋界。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无论在棋史上还是正史上,都会清楚地书写下“聂卫平”三个闪光的大字。
13/妖刀 -马晓春:生于1964年,1995年两获世界冠军,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围棋世界冠军获得者。棋风轻灵多变,在小处常能弈出令人料想不到的鬼手、妙着,因出色的棋才和独特的棋感被人称为“妖刀”。缺点是持才傲物,不够用功,缺乏坚韧不拔的精神。凭借“中国首位世界冠军”这一名头,马晓春当名垂棋史。
14/盘上绅士 -常昊:生于1976年,以亲手终结中日擂台崛起于棋坛。棋风大气磅礴,大局极佳,善于运用厚味获利。弱点是恶战的能力稍差、心理素质一般,在与大小李的较量中均有连败数场的纪录。进入新世纪后,常昊的成绩大有起色,以应氏杯夺冠为发端,带动了中国围棋的迅速崛起。其世界大赛两冠七亚的成绩,在中国棋手中名列前矛,如果不出意外,常昊将成为林海峰那样的棋坛“常青树”。
15/棋坛大力士 -古力:生于1983年,当代中国围棋的领军人物。棋风硬朗,以力大闻名,有“古大力”之称。对局时气势惊人,计算快速准确,凭非凡棋感常能弈出震惊四座的“鬼手”、“妙着”。与小李略显诡异的棋路不同,古力的“力”显得更加阳刚。缺点是太刚易折,棋的韧性不足。另外古的性格较为浮躁,胜则易骄。对比前几代中国围棋领军人物,古的长处是与任何顶尖高手的对战成绩均不落下风,这一点聂、马、常都没能做到。如果能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古的成就应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