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博客 謝赫@碁道 2006-01-12 21:23:01
张明军
和诗歌一样,围棋也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关于围棋,最早的记载是在《论语》、《左传》、《尚书》中,因为这三本先秦典籍没有成书的确切年代,因而不能判断先后。《论语》曰:“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琴棋书画是我国的古代文人四艺,关于围棋的诗和诗句,更是多得数不胜数,早在西汉马融就曾写过《围棋赋》:
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
陈象士卒兮两敌相当,拙者无功兮弱者先亡。
自有中和兮请说其方,先据四道兮保角依旁。
缘边遮列兮往往相望,离离马首兮连连雁行。
踔度间置兮裴回中央,违阁奋翼兮左右翱翔。
道狭敌众兮情无远行,棋多无册兮如聚群羊。
骆驿自保兮先后来迎,攻宽击虚兮跄绛内房。
利则为时兮便则为强,厌于食兮坏决垣墙。
迫兼棋鸡兮颇弃其装,已下险口兮凿置清坑。
……
诗人把围棋盘比作两军对垒的战场,把对局的招法,看做是运筹帷幄的计谋。后人也都赞成这种观点,但围棋另号为“手谈”,又是一种心智的游戏。我曾写过一首七律《围棋》:
莫道敲枰意境悠,手谈怎敢欠筹谋。
中原逐鹿依强势,关塞争锋仗利钩。
力迫大龙单线渡,巧飞官子两边收。
玄机悟透低眉笑,明月清风在小楼。
写围棋的诗最长的要数邵壅(宋)《伊川击壤集•观棋大吟》,长达360句,1800字,这在诗歌史上也是少见的长诗。他另有一首《观棋长吟》:
院静春深昼掩扉,竹间闲看客争棋;
搜罗神鬼聚胸臆,措臻山河入范围。
局合龙蛇成阵斗,劫残鸿雁破行飞;
杀多项羽坑秦卒,败剧符坚畏晋师。
座上戈铤尝击搏,面前冰炭旋更移;
死生共抵两家事,胜负都由一着时。
当路断无相假借,对人须且强推辞;
腹心受害诚堪惧,唇齿生忧尚可医;
善用中伤为得策,阴行狡狯谓知机。
请观今日长安道,易地何尝不有之?
诗人蕴哲理于棋赋中,借诗讽世。但是,有些诗人就因这种棋诗而招致大祸。解缙(1369—1415),江西吉水人,自幼才思敏捷聪慧过人,尤善即兴赋诗答对。永乐初任翰林学士时,主持编修《永乐大典》,受到明成祖朱棣的重视。然而明成祖朱棣虽然在巩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事,但总的说来,对人民压迫剥削沉重,对人民的生活不闻不问,个人生活骄奢淫逸。特别是他极好弈棋,经常和一些臣僚夜以继日地对弈,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据说,有一天他和几个臣僚一边宴筵,一边弈棋,并拟“彻夜嬉戏之”。当半夜时,忽然,明成祖“雅兴”大发,便要人将解缙找来赋诗助兴。解缙早就不满明成祖如此沉溺于弈棋,不关心人民的疾苦,所以被人从睡梦中找来,见又是这般情况的时候,便老大地不满意。所以待明成祖让他以《观弈棋》为题赋诗,并要把围棋所有的别名都嵌在诗中时,他便不假思索地挥毫写道:
鸡鸭乌鹭玉楸枰,君臣黑白竞输赢。
烂柯岁月刀兵见,方圆世界泪皆凝。
河洛千条待整治,吴图万里需修容。
何必手谈国家事,忘忧坐隐到天明。
此诗写成后,可想而知,大大恼怒了明成祖及其亲信们。不过,他们怕引起人们的更大不满,并未立即加罪于解缙。但是几个月后便以”泄禁中语”、”廷试读卷不公”的罪名将其贬到广西。后来,在北京的狱中被杀,结束了他坎坷的一生。
但是解缙也没能把围棋的别称全写尽,围棋还有另一称号《木狐狸》。我的网友三江有月曾有一首七绝:
木狐狸者近通禅,各自拈花抢地盘。
黑白玄机参透未?纵横当在善收官。
他还有一行注解:“围棋自古以来就号称是个玄妙的东西,据说里面包含无数的大道理。不过,曾有某国手相告:道理其实蛮简单,从第一手就开始收官,一直拣最大的收就对了,历来人们锻炼和进步的就是判别最大官子的能力。”
围棋的内涵极其丰富,东汉时期历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弈旨》上说:“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王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及其晏也,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推而高之,仲尼概也。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质之诗书,《关睢》类也。”可见而知,围棋之中不仅包含了天理命数的轮回,更有军事谋略、安邦定国之大计。难怪古往今来,文人雅士、道家政客无不对之推崇倍至。
我等习弈,体味出棋与古诗文有密不可分的渊源,特别是精彩对局,诗意盎然。周旋在黑白世界,挥戈于边塞中原,时而”勾心斗角”,时而”寸土必争”,虽说”兵戎相见”,并无“半点血腥”,是其雅也。诗意人生中,如果没有棋艺相伴,怎么说也是一种缺憾吧!
围棋与诗,可谓洋洋大观,难以尽述,现以我的一首小令《桂殿秋•棋趣》结束本文吧:
垂柳下,荷塘边,楸枰落子意清闲。
玄机悟透低眉笑,细雨微风妒手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