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博客 謝赫@碁道 2006-01-09 09:44:09
采访时间: 2005年12月29日
采访对象:聂卫平
采访地点:北京中国棋院演播大厅
《城市快报》记者 黄卫
平易近人 一生酷爱打桥牌
记者如约来到北京中国棋院4楼的演播大厅,聂卫平正在这里为一档电视围棋讲座录制节目。自始至终,聂卫平一直站在讲解台前。
近2个小时的讲解完毕后,聂卫平拖着十分疲倦的身躯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毕竟是50多岁的人了,老聂(棋界尊称)累得说话都快没了力气。沉思片刻,聂卫平开始了他的回忆。
据聂卫平回忆,1978年,几位科技界、教育界的桥牌爱好者写信给小平同志,希望把桥牌运动作为正式项目由国家统一搞起来。小平同志当即指示,“请体委考虑”。这样中国桥协便在1979年成立了。后来,为表彰邓小平为倡导桥牌运动所做的努力,世界桥联授予他荣誉勋章,中国桥协聘请他为荣誉主席。
作为邓小平多年的牌友,在同小平同志牌艺切磋中,聂卫平亲身感受了这位世纪伟人平凡而伟大的风采。他说:“小平同志非常平易近人,见到陌生人或长时间没见面的朋友,都要握手问候。他还教育晚辈,要尊重客人,待人要有礼貌。在打牌的时候,小平同志不拘小节,十分果敢,颇有大将风度。从打牌中也能看出他在处理政事中的宏观意识。”
聂卫平说:“小平同志打牌思维敏捷,计算准确。洗牌、发牌、叫牌、打牌、记分,每一步他都特别认真,处理得果断、迅速。一派大将风度。他打牌争输赢,但从不赌钱。谁输了就钻桌子。小平同志输的时候,牌友们总是说,‘你可以免了’。他说,‘不,我要钻,这是我们打牌的规矩’,然后,他就钻了起来。”
到了晚年,特别是退休以后,打桥牌是邓小平主要的娱乐方式。他说:“唯独打桥牌时,我才什么都不想。”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身体好时,发牌、洗牌,他都亲历亲为,与其他牌友一样照轮,到了90年代,邓小平身体差些,女儿或工作人员就会坐在他身边,帮他发牌。
聂卫平说:“邓小平是我结识的中央领导人里桥牌打得最好的。有一次,我跟他搭档,那边是万里和友谊医院的院长诸寿和。他们两人打牌爱冒叫,小平同志就抓住机会给他们出难题,就是‘加倍’(桥牌术语),我们俩把人家打得特别惨,我想给他们留点儿面子。当时他们手中的牌拿的很‘开放’,不用偷看都能看到牌张的顺序,于是我故意就放了点儿水,让他们有利,结果被宕了六个,当时老爷子(指邓小平)就跟我说了一句话,你创了世界纪录了,宕了六个,宕得太多了。他打牌比较认真,后来还跟我太太(指孔祥明)说,你的先生围棋是九段,桥牌可不是九段。”
聂卫平说,在牌桌上老爷子话不多,表情也少。但是,一旦他笑的时候,比如打牌打得非常得意时,或者大家在一起聊天聊到有意思的话题时,你就会发现,他的表情非常纯真可爱。另外,孙子、孙女们在他身上爬来爬去的时候,他也会露出这种笑容———那种像孩子般纯真的笑容。他在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聂卫平还说,在牌桌上,老爷子平易近人,和他打牌一点儿也不紧张。既然是比赛,总会有输赢。老爷子当然力争取胜,但输了就输了,谁也不让着他。有时候他出错了牌,别人不客气地批评:你的牌出错了。他会虚心地听取。要是我出错了牌,他也会毫不客气地“指责”。
另外,老爷子打牌时非常认真,不希望有任何干扰。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一同陪老爷子打牌,在打牌过程中,我们俩因为叫牌的问题发生了争执,而且越吵越凶,越吵嗓门越大,竟然忘了老爷子还在等着打牌呢。这时候老爷子有些不高兴了,他严肃地说:“吵什么吵?打牌嘛!”我们俩这才意识到还有老爷子在身边,谁也不敢再吵了。
为比赛我没给小平敬酒
1984年10月开始的中日围棋擂台赛,至今仍然是围棋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比赛,也正是前三届比赛中聂卫平的力挽狂澜,才使得中方在弱势的情况下反败为胜,也成就了聂卫平“棋圣”的美名。对这三届比赛,小平同志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聂卫平说,第一届擂台赛时,小林光一直逼我的帐下,只要我一输,这届擂台赛也就结束了,而小林后面还有两名超一流棋手加藤正夫和藤泽秀行。客观地说,我方已处于绝
境。我当时也考虑不了那么多了,唯一的目标就是先赢小林光一。我找来所有能收集到的小林光一的棋谱,从开局到中盘到收官,我一点一点、仔仔细细地解剖它,全力以赴地研究。说实话,那时比现在用功得多,敬业精神也好得多。
另外我还收到许多群众来信,特别是许多解放军指战员,他们讲我们在这里为了祖国守着大门,就是为了你们在国内取得好成绩。信写得非常激动人心,我看着信真的掉了眼泪:我如果不赢怎么对得起他们。
在擂台赛期间,邓小平、胡耀邦、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向我问起比赛的情况,邓小平还亲自观看过实况转播。经常接触伟人,虽不能说可以直接提高棋力,但使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了,这对下棋有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终我连克对手,使我方最后获胜。
第二届擂台赛聂卫平面临更加不妙的境况,对手还有5名棋手,而中方只剩下聂卫平一个光杆司令。聂卫平喜欢喝酒,赛前有人劝他戒酒。为了表示争胜的决心,激发自己的斗志,聂卫平当着新闻媒体宣布赛前戒酒。可没过多久,邓小平和胡耀邦约聂卫平去打桥牌,因差两人,聂卫平拉上了李富荣和华以刚。“打完牌在一起吃饭。小平同志有个习惯,每顿饭都要喝点儿酒,他听说我也爱喝,就叫我和他一块儿喝。胡耀邦也叫我去敬老爷子—杯。这一下我傻了,不喝吧,这是老爷子叫我喝的,不能不喝;喝吧,我已经立了戒酒的誓言,不能因为你老爷子叫我喝我就可以随便破坏。我当时大脑高速运转,最后我还是跟老爷子直说了,我说我要比赛,正在戒酒中,我可以叫华以刚代我敬您一杯。老爷子接受了,一点儿不高兴的表示也没有。于是华以刚代我敬了老爷子一杯,并祝老爷子身体健康。后来听老爷子身边的人说,从来没有老爷子叫喝酒不喝的。当小平同志问起当时的对手情况时,我把我方不利的情况一五一十向他做了汇报。他听后神情很严肃地说‘哀兵’,就这两个字,但‘哀兵必胜’是中国的成语典故,他的这番意思已经表达出来了。尽管我当时没敢想连胜5人,但小平同志却先想到了。一方面他对我的棋力水平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通过长时间的接触知道我的风格,知道我不是容易屈服的,故此用战略的眼光看到了比赛的结果,他确实了不起。”谈起往事,聂卫平动情地说。
小平让外孙学棋 我去当家教
与聂卫平这样的围棋国手相处,谁都会萌发让子女学习围棋的想法,小平同志也不例外,在北戴河期间,邓小平还叫他的外孙女和外孙子跟聂卫平学围棋。
聂卫平说:“小平同志也不是非让孙辈踏入棋坛,只是让他们陶冶一下情操,并让我用棋理教授他们做人的道理。每天由他们的妈妈送过来,同时还给我带来一个大冰淇淋。教他们是很难的,因为教一个五六段的棋手对我来说很容易,可让我教一个完全不会下棋的孩子那就很难了,这完全是两回事,但我还是很耐心地教他们。我说我教你们下棋是次要的,主要是教你们好好做人。他们都挺怕我,也挺听我的,因为他们不认识我,只是听说过我。我也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保持着老师的权威。小平同志对于孩子的爱好从不强求,一切看孩子的学习兴趣,这一点特别值得现在的家长学习。”
小平指点我“圣人不好当”
聂卫平同时提到了一个小插曲,也算是小平同志对体育场上胜败的认识。
“第三届擂台赛后,也就是1988年3月,我被国家体委授予‘棋圣’的称号。仪式是在围棋会馆举行的,并由方毅副总理亲自把证书送到我的手中。历史上黄龙士曾被称为‘棋圣’,但那只是民间的尊称。而由政府正式发证书这是第一次,我对这个也不十分理解,怎么就可以发证书?至于为什么授予‘棋圣’称号,最早是谁提出来的,又经过哪一级领导的审批,我全不知道。我自己的理解是,他们认为我能赢这么多人是不可能的事,结果我真的赢了,并在全国产生了比较大的轰动效应,于是决定授予我‘棋圣’的称号。作为我个人能得到这个称号,当然很高兴。谁知邓小平知道后大为惊讶,马上通知我第二天拿着证书到他那里去,他要亲眼看看证书。第二天我就老老实实地把证书拿给他看,当时万里也在,邓小平的秘书还给我们拍了一张照片。邓小平看后对我说:“圣人不好当呀!你还是当老百姓好。”这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这些年来我经常想这个问题,我不是什么圣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早晚有一天我要把这个称号辞了。因为邓小平说得很明白,圣人不好当,还是当老百姓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