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中原古竞技之博弈风云”之十一 司马光的“棋改”滑铁卢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5-1-17 15:06 编辑
2015年01月16日10:28 大河报
北宋宰相司马光对于当时民间流行的两人对战的象棋模式感觉不过瘾,日理万机之余,把围棋盘当象棋盘,造出了能七人同时混战的“七国象戏”。图为今人复制的七国象戏图资料图片
□记者游晓鹏
引子
与后世相比,北宋在棋具上相当讲究,围棋子上一定要绘满各式花纹,象棋子也要一面有字一面有画,细枝末节上憋着劲儿要带点那个时代的浮华。如今制棋工艺先进了那么多,却完全不愿再费这个事,围棋子没了纹饰,象棋子也只剩下字。所以,说宋人精雕细琢穷讲究一点没错。
除了外观,宋人在象棋的规则上也脑洞大开,穷尽所能,在短短三百年间创造出了大象戏、小象戏、七国象戏、广象戏、三国象戏等版本,这些版本通过相互竞争,最终由小象戏一统江湖,成为今天的中国象棋。
当时,开发各式象棋的重任,主要由盘踞首都开封及洛阳等地的众多知识分子来完成。可以说,城市休闲文化登峰造极的开封,是棋类改良与推广的核心试验区。其中,宰相司马光在日理万机的忙碌之余发明的七国象戏,相当抢眼。
司马光是政治家,也是史学家,他的刻苦勤奋是出了名的,不然《资治通鉴》这种浩繁巨制两辈子也完不成。但他也是懂得放松的,玩玩投壶、下下象棋,并且带着一股聪明人玩什么都能玩出名堂的劲头,对这些竞技游艺项目的“源代码”也指指画画。投壶,他写了《投壶新格》,把当时流行的玩法大骂一顿,改良规则;象棋,他也觉得民间流行的两人对战模式不过瘾,异想天开,竟把围棋盘拿来当象棋盘,改换棋子名称与规则,造出了能七人同时混战的“七国象戏”,并指定用于高端宴会劝酒助兴。
但事与愿违,七国象戏能为今人所知,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好玩,只是因为作者官做得高,名气够大。司马光对投壶的改造相当成功,在象戏上却遭滑铁卢,中国象棋的最终定型,与他往“大”里发展的意愿正好相反,恰恰是棋盘最小的那个版本生命力最强,成了流传至今的现代象棋。
司马光为何“丢车弃象”
七个人同下一盘象棋?那得多热闹呀!
司马光图的就是热闹,因为他在遗于后世的《七国象戏图》中注解,玩七国象戏输了必须罚酒。联系到投壶也是宴饮助兴节目,也就是说,司马光的游艺改良,实际上是围绕着服务宴会进行的。但他也极用心思,就说这七国象戏的七国,分别是齐、秦、楚、燕、赵、魏、韩,正是模仿战国七雄争霸。棋盘跟围棋一样是纵横19路,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秦居西方,韩、楚居南方,魏、齐居东方,燕、赵居北方。正中央有一个“周”,置一枚棋子,代表周天子,该棋子不能出击七国,七国也不许相犯。七国的棋子遇到周子,一律绕行或跳跃而过。
七雄每方有17枚棋子,除了老将之外,还有一偏、一裨、一炮、二刀、四剑、四骑、一弓、一弩、一行人。其中,“行人”一子不能吃子,也不能被敌方子吃,只起到阻塞敌子的作用;“炮”、“骑”的着法与现行象棋一致,“刀”和“剑”一个斜行一个直行,每次走一格,相当于“卒”;“弓”和“弩”相当于厉害一点的“刀”和“剑”,一次行走的格数更多一些。
懂象棋的会注意到,七国象戏舍弃了“象”和“车”,这是为何?司马光是这么解释的:“(此棋)虽名象戏,而无象及车者,车即将及偏、裨所乘,象不可用于中国故也。”车是将帅和偏裨所乘,应避免重复;象则是因为当时中原地带已经没有大象,再置这个子没有现实意义。
司马光有破有立,最有创意的是,他让棋盘上第一次多出了“俘虏”。如果一国的将被杀,该国告负,所余兵力由战胜国指挥;或者将虽在,棋子被另一国吃了十个,该国棋子连将一起成为战胜国的俘虏。最终,以有人灭掉两国,或者俘获敌子满三十个称霸,棋局宣告结束,负者都要喝酒。
司马光在改革上被视为保守派,改造游戏的想象力却不可谓不发达,他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毫无疑问,正是从他整理史籍的工作中来的。司马光博通经史,出仕后尤其留心研批历代史书,他在馆阁校书以及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官时,萌生了编写一本既系统又简明扼要的通史的想法。嘉祐年间,司马光在公事之余开始了《通志》的编写,最早写出来的、受到宋英宗亲切表扬的八卷本《通志》,讲述的正是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的盛衰兴亡。七国这一语境,对司马光的影响自然也极深。
醉心改良棋戏的文人们
七国象戏是北宋棋子最多、棋盘最大的象棋,司马光也有点儿贪大。他大概以为,象棋这么一改,一定会更有趣更热闹,但棋友们却不这么想。实际情况是,七国象戏由于参加人数众多,往往会出现混战局面,乱作一团,不好把握,所以并没有流行开。据说,七国象戏手稿是司马光死后二十五年,被人在其后人家中发现的,可见影响程度之小。但因为作者官大,名头也大,地位尊崇,南宋及元明清都有学者刊印《七国象戏图》,这一棋制得以保存下来,成为推断北宋象棋发展状况的宝贵史料。
北宋开封城里还有一个喜欢改象棋的文官,叫晁补之,他也觉得当时流行的纵11路横9路的大象戏棋盘不够大,棋子太少不过瘾,“意苦而狭也”,于是请了一些民间象棋高手,根据自己的意图和兴趣,发明了借助围棋盘,纵横19格,棋子从34枚增至98枚的广象戏。广象戏的命运与七国象戏差不多,没有流传开,棋子兵种和开局阵势都已失传。
相比而言,才女李清照在前人基础上重新设计出来的打马棋要更受时人欢迎一些,一度流传至元明之际。打马棋是一种投掷骰子行马的游戏,规则和现在流行的飞行棋非常相似,但跟象棋关系密切,用的是象棋盘和20枚跟象棋的马差不多的棋子,铜钱大小,刻有各种名马的名字,有汗血、渥洼、赤骥、绿耳、渠黄等。对弈时,两人轮流投掷骰子走马,谁的马全部先到终点谁赢。
李清照的外曾祖父王拱辰是开封咸平(今开封通许县)人,她幼年便在开封生活,24岁才和丈夫一起离开京城。李清照南渡以后,闲暇时间常玩打马棋,水平很高,基础很可能是年轻时在开封打下的。她编写和创作了《打马图经》、《打马赋》,于打马棋既有传承,也有很大改良。
在时间长河里,象棋也经历了大浪淘沙,只留下精华。历史偏偏与改造者们努力的方向相反,象棋没有往“大”发展,北宋诸多象戏版本中,最主要的竞争关系恰恰存在于格局并不大的大象戏和小象戏之间。大象戏源流久远,上承唐代牛僧儒所改革的象棋;小象戏与现代象棋一致,虽然出现较晚,但在北宋已经一枝独秀,李清照在《打马图经》里,绘制打马棋、象棋两用棋盘时,选小象戏盘而不用大象戏盘,显示出小象戏已深得人心。
最终,棋盘最小的小象戏,反而成为大一统定式,流传至今。 (全文完)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