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史上的今天:1月26日 金庸府邸书江湖 终点亦是起点 聂马双龙会
来源:知乎 作者:丁凡 2017年1月26日
1月26日
重读三国演义,翻到诸葛亮出山前嘱咐家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无尽悲意充盈胸腔。连作者也忍不住要借水镜先生之口剧透“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有心做一番事业之人,往往极易忽略时运这个飘渺难测的东东,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待到一切红颜枯骨,再由后人叹一句生不逢时。今天的主题依然与世代对抗、新旧交替有关。本已拿下决定性胜利即将通关的追赶者,在命运的操弄下一夜回档。站在更高的角度俯视,你却发现这一切对每一位当事人,对围棋本身都是福祉。
1985年,第6届新体育杯挑战赛第4局,马晓春执白中盘胜聂卫平。
前几天我们提到过象征着韩国围棋道统的国手战迟迟无法迎来六十周岁,其实中国最古老的头衔战早已消逝二十多年。绝大多数的棋迷如今怕是连这项比赛的存在本身都已淡忘,更别提理解新体育杯的诞生对于中国围棋的意义。这是一直被当成运动员摆弄的棋手们,首次逃离体制的樊篱,拥有一项参照日式新闻棋战标准打造的比赛。倘若假装忽略掉新体育杂志的背景,这一非官方的,由社会力量办赛的尝试,在中国体育史上都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79年首届新体育杯创办时,正赶上聂老在国家队如日中天“我要打十个”的年代。结果胜者组不敌陈祖德的聂老通过败者组成功复活,决赛2:0零封陈老夺冠,喜获冠军奖金80元。此后聂卫平又连续击退吴淞笙、曹大元的挑战。待到1982年,聂卫平先是在个人赛中意外受阻邵震中,只能坐视马晓春夺冠,随后的国手战马晓春更是直接击败聂卫平捧杯。就在众人一致期待年末的新体育杯见证最终决战之际,当年与聂老一同下放北大荒的程晓流在本赛中八战全胜劫走挑战权。虽然随后的挑战赛心理松懈的聂卫平亦被程晓流逼至决胜局还一度形势告急,但终究涉险过关。也让马晓春的首次逼宫显得有些中途半端。
下一年的新体育杯挑战权被钱宇平拿到,受金庸先生的邀请,挑战赛来到金庸在香港的家中进行,轻松零封对手后聂卫平达成五连霸。1984年第6届新体育杯本赛在以山水闻名的桂林开战,除了为前6名发放奖金的金庸,受《新体育》杂志邀请前来观战的还有中国棋手共同的恩师藤泽秀行。原本主办方为秀行先生安排了游玩漓江、阳朔的档期,秀行一听是li江断然拒绝了主办方的好意,表示自己胃癌手术才做两年没打算这么快就死,风景看不看的没关系,这趟来中国是为了和棋手们聊围棋。
这一次马晓春没再让机会溜走,同样一波八连胜锁定挑战权。值得一提的是芮乃伟连胜刘曹钱邵等人,以6胜2负的成绩荣获本赛第2名。随即开始的挑战赛前2局聂马各胜1场,余下的3盘棋将再次赴香港进行。一周后全国个人赛开战,第5轮赢下聂马会后马晓春无人可挡,13连胜摘走冠军,至此81—84连续四年个人赛聂马轮流坐庄,但势头已明显倒向20岁的马晓春。随着新一年的到来,马晓春在金庸、沈君山等名流的围观见证下在香港连下两城,结束了聂卫平对新体育杯的连霸。
又过了7个月,马晓春在8月末的国手战再度夺冠,复制了聂卫平四年前垄断全部三项比赛冠军的成就,倘若一切仅此而已,我们本该做出马晓春已彻底超越前辈的论断。然而时运却强行将这一既定事实变成了如果。早已做好世代交替准备的中国棋界,此时根本无暇关注马晓春的全冠王。8月初的中日擂台赛第12局马晓春不敌小林光一后,摆在中国围棋面前的唯一话题是如何避免被小林光一一杆清台。就在马晓春二夺国手的同一时间,聂卫平连胜小林光一和加藤正夫,撬开日方自以为万无一失的双保险,中方的必败之势转眼变成胜利在望。
命运将马晓春近在眼前的终点线凭空撤走,马晓春又耗费了十年光阴才堂堂正正坐上第一人的位子。然而若无这额外的十年波折,或许聂马都不会有今日成就,更不必提中国围棋一路吃到现在的擂台红利。这一次时运的节外生枝带来了多方共赢的结果,由终点变回起点的人生赛道,为参与其中的跑者们揭示着更远大的未来。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