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跑题·运命·小林的愤懑
在诸多认为大李强过吴师的论点中,有一种相当恶搞的思维方式,大致是说现在大李的成就已经等于吴师了,然而大李还年轻,以后肯定还会有发展,所以再加上未来的份额,大李必胜吴清源,哦也!
直到现在我都无法用中文准确表达我看到此言论后的感受,我只能深深地的叹口气:帮主,不是这么算的……
都照您这么想各大证券交易所就不会天天一帮人如热锅蚂蚁般盘算大盘何时止跌了。
都跟您似的心这么宽政府也不至于为了保八急眼了。
先来开个单子吧,纵观吴清源之后的现代围棋史,曾经被时人公认为一时王者的有这么几位:坂田荣男、林海峰、石田芳夫、加藤正夫、赵治勋、小林光一、李昌镐、李世石、古力。
而真正得到后人承认的统治时代的人物,也就是坂田、赵、大李三人了。
至于被剔除的那些人,除了古、小李(天知道多年以后他们是否真的能够挤进这个行列),其他人在全盛之时几乎都曾被视为不可战胜,都曾被媒体吹捧“现在已经如何如何,多年以后必当……”然而许多年真的过去了,有些人强悍依旧,有些人渐渐黯淡,还有的人,已经不在了。
下面就用治勋与光一纠缠十余年的争斗做例子:
一开始,围棋史三大早慧天才之一的赵治勋刷新诸多“最年轻”纪录后旋风般席卷大三冠,惊得日本各大电视台终止正常节目转播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可惜好景不长,那辆空旷无人处飞驰的摩托车又一次盯住了异国他乡漂泊的游子(别问我为什么要说又,不解释)。
二十世纪围棋史最壮绝的一幕于1986年初华丽登场,一身绷带的治勋被横着抬进对局室,拧螺丝般转动手肘落子,并神奇的在前三局中2:1领先,然而他终究不能阻挡大器晚成的小林抢走他的天下,华丽过后,丢掉担架的治勋连败三局拱手让出棋圣。
绵延八年的小林时代就此开始。八年来所有人都认为小林强于治勋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谁也不敢解释为何公认更强一方的小林连续三年挑战治勋的本因坊均被逆转,直到八年后治勋在棋圣战中登场夺回头衔和第一人的宝座。
于是日本棋界又开始了第二次治勋时代,然而很遗憾,此时的日本第一已经无法代换成天下第一了,马晓春在大海的另一头赢来属于自己的1995,再过一年,李昌镐君临。
而小林与治勋的高下就此了断,以至于现在大家掰起指头品评英雄时,根本不把小林和治勋看成一个级别。“小林壁垒”的阴森已被大家淡忘,“围棋的边角变化将在小林时代被穷尽”更成为著名的笑柄。
还有谁肯想起呢?1997年,被癌症困扰多年的小林礼子女士病故,这才是小林时代坍塌的最大诱因!未遇车祸的治勋亦无法阻挡小林夺走他连霸五年的名人,爱妻健康的小林确是出入棋院都有专人携椅跟随的时代壁垒。
历史浩瀚广博的身躯容不下半点怜悯与同情,徒留下一个又一个“可能”、“也许”供后人唏嘘。辉煌的小林时代的开始与结束,都伴随着不可抗力,而小林的历史地位却由此确立,再也无法更改。
上面这段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人与人的强弱关系是随时可变的,二、同飘渺难测的命运相比,个人的力量永远是微小的,三、任何一位在其所从事的领域中取得超卓成就的人物,几乎都无法,也不可能在其巅峰期,得到准确、公正的评价。
我们现时发出的任何言论,都要冒着很大的,被后人调笑戏谑的风险。
我知道怎么把优势的棋赢到手,这个秘密将在我六十岁之后公布
——小林光一, 1952年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