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围棋史-本因坊四百年
围棋这项运动在日本的历史,有据可考的是始于平安时代,也有说是在更早时由中国流传过去的,但若要说弈棋真正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大约该算是公元700年左右,我国当时正是唐朝,那里还专门有为了学习棋艺而渡海前来大唐的日本留学生,可见弈棋之风在日本之兴盛。而围棋真正得到有序的发展,并在执政者认同下建立起正规的棋士体系,则应该说是在又过了700多年的战国时代,由当时的大英雄织田信长赐封围棋高手日海禅师为日本围棋史上首位名人时开始的。日海在中年时改名为本因坊算砂,他所开创的本因坊家族,从那时起作为日本围棋界的核心,在历史上走过了将近四百年的岁月。在今天,虽然古时的棋士家族门派体制已不复存在,但“本因坊”之名,仍然和“名人”头街一样,作为日本最高级别棋赛的冠军称号之一,成为顶尖棋士们角逐的目标。
●初代本因坊 算砂
本因坊家的开山祖师算砂,出生在动荡的战国时代。这位伟大人物童年时家庭相当贫困,因此和许多穷人家的小孩子一样自幼出家,法名寂光寺日海。
有时候对于所谓天才的说法是不能否认的。日海凭着绝顶聪明,从少年时代便在禅学上有着颇深的造诣,与此同时,在围棋方面的修为也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进步着,在日海二十岁时,便已成为全日本公认的围棋第一国手,其时天下诸侯中的风云儿织田信长也是酷爱弈棋且颇有心得之人,但与日海对局时受五子仍不是对手。出于钦佩,信长称日海为日本围棋界第一位“名人”。此后,名人这一头衔便成为日本围棋界最强棋士的称号,当时正是天正六年,即西历的1578年。
时隔四年的1582年,信长在与另一位诸侯毛利辉元的战争中行军至本能寺,为调剂心情请到日海和当时另一位棋道高手鹿盐利玄前来对局,弈至中盘时,竟下出了盘上出现三个劫的局面,当一方在其中一处提出劫时,另两处便成为对手的劫材,而因为三劫都关系到整盘棋势,谁也没法粘劫中断劫争,棋局只得以无胜负告终。
这盘棋诡异的终局竟似暗示着紧随其后重大变故的发生。就在三劫之局的当天夜里,织田家重臣明智光秀起兵叛乱,全无防备的信长无力与抗,在本能寺自尽而亡,就这样结束了他一代英雄的生涯,这便是日本战国时代著名的本能寺之变。“三劫局乃不祥之兆”的说法,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命运之轮无情地不停转动着,在战乱的时代没有人能够预知自己明天的荣辱和生死。明智光秀虽然打倒了织田信长,但紧跟着便在和信长遗臣羽柴秀吉的对决中败北,又过了数年,羽柴秀吉最终得到了天下,成为太阁,改姓丰臣。战国时代的纷争也终于进入了尾声。
秀吉与信长一样也是好棋之人,在弈棋之道上更是寂光寺日海的弟子。掌握了天下权势的丰臣秀吉,为日海设立了名人棋所,领朝廷俸禄,日本职业棋士的历史,便是从这时正式开始的,而寂光寺日海也就是在这时改名为本因坊算砂,建立了辉煌的本因坊一门。
如果说太阁丰臣秀吉的好弈还只是本因坊算砂的幸运,那么在秀吉之后得到天下并开始了三百年德川幕府时代的大将军德川家康的好弈,则可以说是棋道在日本的幸运了。家康与算砂也是交情颇厚,在他得到天下之后。为以本因坊一门为首的职业棋士们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福祉和权益,因此,职业棋士世界的许多体制,都在这里得以确立起来,比如对棋士段位的认定制度和御前棋赛(御城棋)制度等。执政者的支持和体系化的产生带来了棋士世界的繁荣,日本围棋四大家族正是在这时产生的,这便是本因坊家、安井家、井上家和林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这四大派系的棋士们,将在棋坛上演出无数轰轰烈烈的故事。
●二代本因坊 算悦
西历1623年本因坊算砂逝世,享年六十七岁。在算砂去世后,名人之位由井上家开宗掌门道硕继任,而本因坊一门则由算砂的小弟子算悦接掌,井上道硕原本是算砂之徒,虽然现已身为别家掌门,但出于感念师恩,为算悦帮了相当多的忙,其中包括指导算悦的棋艺。井上道硕做了七年的名人,到他去世时算悦已是20岁的青年,棋力达到七段,在当时日本的段位制度而言,棋力最强的九段只能有成为名人的一人,八段准名人原则上也只是一人而已,有八段资格便可作为次任名人的候选,道硕去世时棋坛并无实力达到八段的人物,因此于情于理,实力达到七段上手程度,又是本因坊算砂继承人的算悦,都有资格成为新的名人。
然而安井家开家掌门算哲却在这时提出反对意见,并派出了自己的继承人——安井家第二代掌门算知,与本因坊算悦下争棋。初时幕府官员中对安井家的支持并不热切,但后来在与安井家交好的黑衣宰相南光坊天海的支持下,安井算知终于有机会与本因坊算悦在御城棋对局,约定胜者为名人。这场六局制的比赛前后历经八年时间,结果却是各胜三局,依然没有决定名人由谁来担任。就这样,本因坊第二代掌门算悦,直到1658年去世也终于没能成为名人。
虽然末能站到棋坛的顶点,但算悦的棋力的确是无愧于本因坊算砂继承人这一身份的。而算悦做为棋士的骨气,是比起棋技更加值得称道的。那是在与安井算知御城棋六番战中的一局,当时观棋政要中有松平肥后守政冈在场,弈至中盘时,松平在旁评论道:“看来这一局,是本因坊的处境不利啊,也许会输掉了吧。”算悦闻言当即站起身来,平静而坚定地对松平政冈说道:“我等棋士对于弈棋之道的态度,与武士们对武道的态度一样,乃是以全身心去投入对局的,且我算悦是当世的七段上手,对这样的对局,就算是如阁下这样的大人物也不应该妄加评论!既然大人已随便评判了胜负,那么在下便不继续对局了。”说罢扬长而去,搞得松平目瞪口呆,一时下不来台。只得跟至本因坊家向算悦赔礼,这事才算揭过。
无论古今哪个时代,人们都各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处事方法。如本因坊二代目算悦这般,可能是有一点不识时务。但无论如何也值得后人起敬。
●三代本因坊 道悦
算悦去世后数年,安井算知凭着在幕府要员当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总算成为了名人,时值1668年。然而此时,在本因坊家,新的掌门人已经成长了起来,这就是本因坊道悦。
对道悦而言,安井算知虽是长辈,但全未经过争棋,而只是凭借上层关系便做上名人,因此心中一直忿忿不平,准备在御城棋的时候杀一杀算知的威风。岂料在御城棋前一日,松平肥后守突然召见道悦,授意次日对局作成和棋。这显然是安井家做了手脚,同时也是本因坊算悦生前得罪松平政冈的后遗症,无奈之下,道悦只得强压住原本高涨的战意,忍辱在次日与算知作和。
御城棋结束后,道悦实在还是忍不下这口闷气,闭门数日,终于下定决心,去跪求幕府政要安排他与安井算知下二十番争棋,挑战算知的名人地位。这是一次危险的挑战,如果失败,道悦会面对被流放的命运,但为了本因坊家掌门人的面子,道悦毅然做背水一战。
历时数年的二十番争棋开始了,转眼五年过去,争棋已下了十二局,但胜负形势仍是并不明朗,对于安井的棋路,道悦也一直没有十足把握应付自如,这时,却意外地得到了指点。此位强者非他,正是道悦的弟子道策,道策精研棋理,在战术思路方面有许多创新,在道策的帮助下,道悦终于以明显优势赢得了二十番战的胜利,令算知被迫放弃名人身份,然而道悦看到爱徒的实力远胜于已,亦打消了自任名人的想法,直接传掌门之位给了道策,并推荐道策略成为新的名人,自己则潇洒地宣布引退。时值宽文十二年,即西历的1676年,随着名人本因坊道策的登场,日本围棋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四代本因坊 道策
被后世称作名人之王的本因坊道策,在实力上凌驾与他同时代的所有棋士,人称拥有十段以上力量的棋圣。而比起他的修为,令他留名青史的更重要因素在于,道策开创了全新的行棋思路,令之后的棋士对局时的手法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简单地说,在道策之前的古式围棋,基本都没有什么布局的战略性可言,纯以吃大龙式的搏杀来决生死。这固然是一种最直接较量拼斗的方式,但在今天以把布局战术当做一种常识的棋士眼中,吃大龙的做法,往往如同在战场上不懂得利用地型一味蛮打的战术般浪费资源,而本因坊道策,就是那个最早懂得系统化地利用地型来排兵布阵的人,所以,本因坊道策在后世棋士们心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
在道策的时代,日本棋坛另有一位奇才不可不提,那便是安井家二代目掌门算知的师弟涉川春海。虽然没有做上掌门,但春海的棋力绝对不在乃兄之下,并且他和道策一样,在盘面和布局方面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去进行研究,并开发出自己独创的新战术,这就是围棋史上有名的天元战法。大凡棋士行棋,通常先占领容易成空的边角以围出作为基础的实地,而春海则认为先占领棋盘正中央的天元位置才是最重要的优势手段,不过,不走运的是春海在御城棋实践自己战术理念时遇到了道策,由于对手实在太强,天元战法在道策面前接连受挫,结果颇受打击的春海因而停止了做为棋士的生涯,去宫廷的阴阳寮(钦天监)任职,凭着他的聪明和才学,却也为日本的历法学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只是那天元局战法再也没有继续研究下去,直到近三百年之后的二十世纪初,少年时代的吴清源和木谷实这两位当代棋圣发起新式布局革命,才再次令天元战法的思想苏醒过来,当然这是后话了。
书归正传,却说道策任本因坊家家主之时正值日本国元禄盛世,加上道策棋枝通神又教导有方,本因坊家强者济济,道策的弟子中有称为本因坊家六天王的六人,都是当世少有的围棋高手。其中最强的两人,桑原道节被井上家请去作下任掌门的候选,而小川道的则被公推为道策的继承人。然而正所谓盛极必衰,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道的的生命,没过几年,六天王除道节去了井上家,剩下的四人中竟又有三位先后死于疫病,其中包括原本继道的之后被指定为继承人的佐山策元,棋圣道策一生纵横,年近花甲之时却遭此不幸,着实令人不禁有天妒英才之叹!在连续失去爱徒的伤痛和打击下,道策一病不起,最终于元禄十五年即西历1702年去世。不过,总算神给了本因坊家一线慈悲,在道策生命的最后两年里,令他找到了又一位理想的继承人人选,这便是年幼的神谷道知,也就是后来的本因坊家五代目家主本因坊道知。
●五代本因坊 道知
道策辞世,神谷道知正式改名本因坊道知继任掌门。当时道知虽已显露出不凡的天份,但毕竟年纪才只有十三岁,在应付诸般事务方面,幸亏了有原本因坊六天王之首,现在已成为井上家四代目掌门的八段准名人井上道节帮忙处理,同时道节亦全力点拨道知的棋艺,令道知的实力提升速度丝毫没有慢于道策在世亲自指教之时。
道知确也不辱本因坊之名,从十三岁继任掌门参加御城棋合战开始,连续数年在赛事中创下令人吃惊的佳绩,连当时的林家三代目掌门元悦与安井家四代目掌门仙角也先后输在他手下。道知十七岁时,便已成为七段上手,但等到名人井上道节去世,得以当上名人,却是一直等到三十多岁才达成的事,之后没几年便去世了,只活了不到四十岁。道知虽然早逝,但生涯中是颇为扬眉吐气的,在他十六岁升六段时,安井家掌门人仙角曾跳出阻挠并提出十番争棋,结果被道知一上来便杀了个三比零,仙角大惊之下,争棋也不敢再继续下去,而承认道知的升段,此后棋坛,再无人能和道知相抗。因此,道知可以说也是本因坊历代掌门中的英才。
●六代本因坊 知伯
享保十二年,即西历1727年,本因坊道知辞世,弟子井口知伯继任掌门,改名为本因坊知伯,
知伯的棋自幼得道知指点,颇有其师风范,在行事上也不卑不亢,甚具本因坊掌门的气度。他任本因坊掌门的数年间,在御城棋全战中继续着道知的气势,连扫其余各家高手。这固然有他实力高强的关系,实在也是其他几家中没有出现份量足够的强者,跟看名人资格已是囊中物了,谁知天有不测,在做掌门的第六个年头上知伯突然暴卒,年方二十四岁。而在当时没有人想到,这还只是本因坊持续数代的不振时期的开始。
●七代本因坊 秀伯
知伯死后,继承本因坊的是他的养子秀伯。眼见本因坊家在走下坡路,一心急于重振家门的秀伯咬牙发狠,苦心修炼,二十岁出头时便已有了相当成就,当下知会其他三家,希望能够升上七段。谁知林家和井上家联合反对,只有昔日的对头安井家却还表示支持,秀伯一怒之下,向井上家当时的掌门人六代目春硕提出挑战。
元文四年,西历1738年,本因坊秀伯对井上春硕的二十番争棋开始了。秀伯的棋确实不赖,前八局胜多负少,但要命的是他对此役用心太多,弈至第八局时竟致吐血,二十番战因此只好中止。没过两三年,秀伯便因积劳成疾去世,与师尊知伯一样,死时也不过才二十五岁,而本因坊家的悲剧命运,并未随着秀伯的去世而停止…………
●八代本因坊 伯元
本因坊秀伯去世,无疑对式微的本因坊家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秀伯的弟子中并无十分出类拔萃之辈,唯有一位伯元还勉强可以算是够格,但却偏又自幼体弱多病,这种体质,自然也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去钻研棋艺了,唯一幸运的是,在伯元的时期,其他三家也并没有出现什么强者,因此本因坊家还不致于显得太弱。
这种局面对本因坊家或许是幸运,但对日本棋坛就不是那么幸运了,就在国中围棋好手青黄不接之际,琉球国的围棋高手来到了日本。
外国棋士到日本讨教,进行国际交流之事已不是首次,从算砂的时代开始,便有过韩国棋士前来进行访问比赛,琉球棋士在此之前也来过不止一次,因为古时日本棋士的平均实力在国际上着实太强,除中国棋士外无人可以与抗,所以日本棋士在面对中华棋士以外的场合,永远摆出一派上邦强者的架子,但在伯元的时代,琉球棋士来访时,却正赶上名人之位空缺,井上家六代目掌门人见此情势,认为有机可乘,遂自作主张,代表日本棋士迎战琉球访客,不料一战下来,三子局被琉球人中盘赢去,自觉颜面无光,懊恼不已,孰知丢人的事情还在后头。
话说那琉球棋士率众回国之后,自觉虽被让子但也是赢了日本国手,志得意满,竟前往中华大地挑战。结果遇到范西屏等中国高手,被杀得一塌糊涂,拜服之余,便四处传说“中华棋士天下无敌,大和的国手根本无法相比”。一时之间,井上家在日本围棋界成了有辱国威的大罪人,数代之间抬不起头来,而这时,本因坊家终于出现了强有力的家主,这便是九代目察元。
●九代本因坊 察元
1755年,二十二岁的青年察元接掌本因坊家,此人志向远大,不仅立志中兴本因坊一门,而且希望各家能够放下门户之见,一同促进棋道的发展,在他的提议下,日本棋坛成立了最早的围棋研究会,虽然各门派仍会抱有藏私之意,但毕竟这是有着相当积极意义的举措。只可惜在察元退位后,研究会便基本不复存在,直到明治继新以后,才又有类似的组织成立。
在察元的努力下,本因坊一门重新稳固了执棋坛牛耳的地位,而察元本身,亦在明和七年,即西历1770年得到了名人之地位。本因坊家又重新强盛起来。
●十代本因坊 烈元
如果说察元是本因坊家的中兴之主,那么他的继承人烈元便是一位优秀的守业之主。在御城棋合战中,烈元一直保持着胜多负少的成绩,也做到八段准名人。虽然并无特别惊人的作为,但的确是守护了本因坊一门的荣誉。
●十一代本因坊 元丈
本因坊一门的十一代目掌门人元丈,是多年来末曾出现的强者,十五岁时,元丈便已在御城棋合战中初露锋芒,横扫棋坛几乎无人能敌,然而,这时另有一位俊杰在棋坛崛起,与元丈正是一时瑜亮,此人便是安井家八代目掌门,旧姓中野的安井知得。
这时已是文政年间,即西历1818年,日本围棋再次迎来了全面繁荣的年代,这固然拜当时政通人和的时局所赐,本因坊元丈与安井知得两人对整个棋坛的影响也是功不可没。这两位强者在棋逢对手的同时私交甚好,同时又都有着超越胜负探求棋道的可敬心态,因此,他们两人才能弈出了许多对后人有所启发的名局。并且,这两人的精神影响了相当多的同辈棋士,可以说他们是棋士精神的楷模也不为过。唯一遗憾的是,两位天下的棋人生在同一时代的结果,是令得两人都没能成为名人,只是做到八段准名人而已。
●十二代本因坊 丈和
本因坊元丈一生中弟子甚多,其中最强的三人为首者奥村知策,其次小宫丈和,第三是舟桥元美。这三人中知策最强,原本已经被定为十二代目,却不幸暴病而亡。剩下两人中虽然丈和棋力较强,但为人有些小气刻薄,因此元丈本欲立处事圆通机变的元美为继承人。不料元美虽然尊重元丈,但性情终究太过潇洒,并不愿与丈和相争,因此借故出外周游躲了起来。在旅途中却又遇到一位小姐,爱慕不已之下向小姐的父母提亲,对方见元美儒雅知礼,又是个诗词歌赋样样皆能的才子,当即便允诺了这桩亲事。却说元丈方面见元美久久不归,回来时竟已擅自成亲,心中着实恼怒,便再不提立元美为十二代目之事。恰逢林家在这一代没有理想的继承人人选,上门向元丈请求一位养子,元丈便索性把元美过继出去,令他做了林家十一代目掌门,从此改名林元美,这一因缘际会,却令林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兴盛起来。林元美一生留下了许多文学和棋技方面的著作。不止对林家,对整个日本围棋界的贡献都是相当大的。
再说本因坊家,元美一去,丈和便顺利地成了本因坊家的十二代目家主,他的实力此时又有长进,可以和与师傅齐名的安井知得抗衡,经过数年活动,在林元美的帮助下,以巧妙的谋略未经争棋便骗取其余各家同意得到了名人之地位。运算固然精妙,却未能令人心服,井上一门便是首先发难的对头。
井上家十一代目掌门井上安节,通名幻庵,对丈和一直心中不服。在丈和成为名人的过程中,曾向幻庵许诺自己做六年而后让位给幻庵,骗得幻庵开口参与保荐其成为名人,但实质只是开出一张空头文书而已,有此怨恨做为动力,令幻庵一直抱着打倒本因坊丈和的执念,隐忍数年后,他终于等到了一次机会,在松平周坊守宅中的棋会上,命自己门下最强的弟子赤星因彻向本因坊丈和挑战,
这一战前后经历的时间也并非特别久,然而却是空前惨烈,双方绞尽脑汁,惮精竭虑地不停思考求胜之道,均是大伤元气。较量以赤星因彻呕血败北告终。丈和卧床数日方才恢复元气,而因彻则因过份劳损精神在不久之后病亡。这场残酷的对决,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呕血局。
打败因彻的丈和化解了一场危机,然而亦并没能安坐名人之位。天保九年即西历1838年,林元美向丈和提出希望升为八段准名人,照理说,不论以林元美的实力还是凭着多年盟友的交情,这都并非过份的要求,丈和却反脸不认人地拒绝了元美。林元美脾气再好此时也忍耐不住,索性将当年丈和争取名人之位时的种种谋略和欺诈手段和盘托出,搞得丈和一下声名扫地,被迫放弃了名人身份,同时立师尊元丈之子丈策为本因坊一门的继承人。
●十三代本因坊 丈策
丈策继任本因坊家掌门之位后,井上幻庵见丈和引退,因此向幕府提出升任名人的申请。若要论实力论资格,幻庵以当时唯一的八段准名人身份确也够了,而丈策虽然在棋士当中是最饱读诗书博学多才的一位,但当真论棋力,只不过是普通七段上手程度,幻庵料丈策棋力绝非自己对手,应当也不敢出来碍事,故而放心大胆地打起了做名人的主意。他对丈策看得是一点不差,却终究漏算了一个人,这便是前任本因坊家主丈和的得意弟子,被定为丈策继承人的土屋秀和。
丈策对自己和幻庵的实力差看得相当清楚,心知不是幻庵对手,因此在幻庵申请成为名人之时,派出了自己的继承人秀和出战,这秀和的实力不在丈和之下,但毕竟当时尚未做到掌门,因此由他出面挑战幻庵是有些于理不合。但幻庵认为既然要做名人,也就得有超越所有棋士的实力,因此仍然接受了挑战。这两人的较量前后进行了三次,历时数年之久,幻庵虽是极了不起的棋士,但秀和的力量确实太强,几次交手,幻庵连吃败仗,心灰意冷之下决定引退,名人之梦想也终成画饼。
不过,虽然在棋坛没能一逞快意,但井上幻庵的豪气终究不会被埋没。在与本因坊秀和对决后不久的弘化元年即西历1844年,千代田城发生大火,幕府为重修千代田城,下令向各地增收赋税。其时德川幕府的地位仍处于不可动摇的权力中心,对以幕府将军之名发下的政令,就连各地豪强诸侯也都不敢有什么异议,而井上幻庵以一介棋士身份,却毅然向幕府提交谏书,并且凭着挚诚的言辞,劝得将军德川家庆收回了成命,此事之后,井上幻庵在全国成了人人敬重的人物,这可是本因坊秀和之辈无法相比的了。
●十四代本因坊 秀和
成功阻止了井上幻庵进步名人之位的秀和,在弘化四年即西历1847年成为了本因坊家十四代目家主。这时的秀和已是拥有八段准名人地位,在棋坛是唯一站在接近顶点处的人,然而尽管如此,秀和却一直未能顺利走到最高的名人位置。
牵制的力量来自安井家九代目家主,也是当年安井知得的新生儿子算知。此人名义上虽只七段,但行棋路数出奇地凌厉,在御城棋对秀和的战绩一直胜多负少。秀和如申请晋升名人,万一算知出来争棋,一个不慎便可能反而成全了安井家,故而秀和一直未敢妄动。
文政五年即西历1858年,算知去世,秀和总算松了一口气,向幕府提交晋位名人资格的请求,然而,此时又有美国人以黑船冲开日本国门的大事发生,对日本国现状不满的民间志士们纷纷发起倒幕运动,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德川幕府更无余力顾及棋坛的事情,因此,实力资格兼备的本因坊秀和,竟也和其父元丈一样,终身未能成为名人。
●本因坊最强之棋圣 秀策
秀策旧姓桑原,生于西历1829年的天保元年,自幼投在本因坊秀和门下,很早便显示出超凡的资质。在井上幻庵与本因坊秀和的第三次对决时,棋至中盘,幻庵精心设下了能置对手于死地的圈套,而包括当局者秀和在内的现场所有高手都未能看破,却唯有当时年方十四岁以弟子身份在一旁递茶伺候的秀策看出了盘面的杀机,遂详做失手令茶盏翻倒,在秀和抬头时以眼色示警,令秀和重新审视局面,这才躲过一劫。不过,在那时秀策的实力除秀和外还不为人所知,直到他数年后一次在外旅行时,偶遇已引退的井上幻庵交手之时连连获胜,这才名动四方,震惊了棋坛。而这才只不过是秀策光芒万丈的棋圣生涯的开始。
秀策二十岁时,被秀和正式指定为本因坊一门的继承人,并开始在御城战中出场。谁也没有想到,在此后直到秀策去世的十数年中,秀策竟在强者林立的御城棋战中保持全胜!而且,败在他手下的各家棋士,无不输得心悦诚服。如此神乎其技,令人不禁联想到两百年前的本因坊道策,而更难得的是,秀策虽有如此冠绝古今的实力,为人却极温文谦和,因此,同代棋士大多与他交好,在他三十多岁染病英年早逝时,整个日本围棋界都为哀痛。可能是史上最强棋士的秀策,却因为辞世太早,连本因坊家掌门都没有当上。
不过,虽然在御城棋战中所向无敌,但在御城棋之外,秀策却有一位好对手,此人便是安井一门的太田雄藏。
这太田雄藏和秀策一样是七段等级,但实际棋力殊不亚于当时身为八段准名人的秀和。虽然秀策棋力更在秀和之上,雄藏在秀策面前弱势也并不十分明显,然而,雄藏却没有在御城棋出场的机会。皆因日本古时棋士一旦升至七段,都要剃发变成光头,而雄藏是有名的美男子,对此甚为在意,宁可不升七段也不愿剃发,迫得棋坛为他开特例允许他不落发而成为七段,但却因此不可以在御城棋出场比赛,所以雄藏与秀策的对局,全是在御城棋以外的场合进行。两人弈棋时针锋相对,私交却一直甚好,情形颇似当年的安井知得与本因坊元丈,如此棋逢对手的君子之交,委实令后人心折。
●十五代本因坊 秀悦
秀策的病亡,是日本围棋界为之痛惜的事,而对本因坊一门,更是带来了迫近的现实问题,这便是要重新决定十五代目家主。在众多弟子中,最强的村濑秀甫原本是理所当然的人选,但不知为何,前代掌门本因坊丈和的遗孀突然跳出来反对,称秀甫有人品问题,不能让秀甫接掌门户。本因坊一门上下尽皆愕然,现任掌门的秀和也为难不已,最后决定立自己的儿子秀悦为继承人。秀甫满心委屈,索性离开了本因坊一门。
就在这时,发生了日本近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这便是德川幕府被推翻,日本进入明治时代。值此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动荡之际,吃太平饭的棋士日子变得相当不好过,御城棋战停止,连俸禄都被取消,日本的棋士们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中。
明治六年,即西历1873年,本因坊秀和去世,秀悦继任掌门,这秀悦棋力不算差,但面对时局世事的激烈变化时,做为家主的承受能力便受到了他的历代先人都未曾经历的考验,心力交猝之下,竟然精神有些失常,甚至去世都未能痊愈,这也该算是时局造成的悲剧了。唯一该算本因坊家万幸的,是秀和的三个儿子都还算很有出息,秀悦的弟弟次子秀荣被过继到林家作子息,此时已是林家掌门,时常回来与小弟秀元一起帮助秀悦理事,这才令本因坊一门不致垮掉。
●十六代本因坊 秀元
明治十二年即西历1878年,本因坊秀悦引退,由其弟秀元接任家主之位。秀元与长兄有几分相似,弈棋资质不算差,但性格上存在一些问题,心胸有些狭小,又好酒贪杯,作为掌门人实在很难振兴门户。因此,没过几年,林秀荣便让秀元引退,自己再度改回本因坊之名,接掌本因坊一门,同时秀荣将林家也合并进本因坊一门,林一门的历史便至此结束了。而秀元便从此一直过着退休生活,直到二十多年后的明治四十年,雁金准一和田村保寿争夺掌门之时,为了维护本因坊家的安定,秀元在决定新家主之前再次做了一年的第二十任掌门,直到传位给田村保寿。
●十七代本因坊 秀荣
明治十七年,西历1884年,秀荣接任本因坊家主之位。这时候四大家族中林家已经被本因坊收并,安井和井上家则也随着时局的震荡,搞到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的地步。而本因坊家得到了林家的财力,同时又有明治政府的显贵后藤象次郎等人大力支持,一时间得以重振声威。而这时,一个强有力的棋士组织却在日本棋坛崛起,成为本因坊一门最强的对手,这便是当年离开本因坊家的村濑秀甫一手成立的方圆社。
方圆社成立于明治十二年,核心成员来自各个不同门派,大家都是深感门户之见和旧式的经营方法无法振兴棋道,因而抱着超越门派共同发展这一理念走到一起的棋士。因为以社长秀甫为首都是思想新派的人物,在运作方面有许多相当商业性的措施,方圆社开始发行围棋报刊,既为棋道的推广做出了贡献,又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四大家族面临困境时,秀甫本有心扶助,曾请到各家家主商讨共同振兴棋道之大计,但终因各家之间门户芥蒂太深而未能成功实现合作的构想。而方圆社在棋坛的份量,这时已是与本因坊家接近了。
对于动摇着本因坊一门权威地位的方圆社,本因坊秀荣终于决定出马杀杀对方锐气,方圆社副社长中川千治在比赛中被秀荣杀得大败后,村濑秀甫终于坐不住而决定与秀荣交手,两人的十番战便这样展开了。这场对决历时一年有余,结果却是平分秋色,不相上下,但决斗结束后,方圆社和本因坊一门的事情却向秀甫意料不到的方向发展…
●十八代本因坊 秀甫
与秀荣对决后,秀甫的心情却并未特别舒畅,他一生至力于消除棋坛的门户界限以令棋道振兴,现在却是形成了自己一手创立的方圆社与本因坊家的对立。然而他这烦恼并未持续很久,本因坊秀荣在明治十九年即西历1886年,出人意料地向秀甫提出了本因坊与方圆社合作的建议,并请秀甫担任本因坊家的掌门。
秀荣会有此提议,对他的见识与胸襟确实也是值得一赞,这样既避免了持续对立而两败俱伤的危险,又达成了秀甫团结棋坛人士共同振兴棋道的理想。更重要的是,秀甫毕竟也是本因坊一门出身,能回到本因坊并接任掌门,对他来说实是已喜出望外。合作很快便顺利达成了,村濑秀甫于明治十九年即西历1886年,成为了本因坊家新的家主,然而,上天似乎总是不愿成人之美,本因坊秀甫做上掌门未及百天,竟因心脏病发作而逝世,本因坊一门上下哀痛之余,再次以秀荣出任家主,秀荣遂复为第十九任本因坊,更进而成为名人,直至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病故。
●本因坊一门末代家主二十一代本因坊 秀哉
秀甫逝世,秀荣重新成了本因坊的掌门,而方圆社则由原先的副社长、本因坊丈和之子中川龟三郎接任社长。就这样又过了十数年的岁月,中川龟三郎退休,方圆社的社长之位便交给了安井家门下出身的岩崎健造。
岩崎健造颇有经营的手腕,在他的运作下,方圆社繁荣更胜往日。但岩崎颇为刚愎自用,而且为人处事不大考虑他人的心情,因此人缘并不很好,方圆社新人中的精英雁金准一便是由于这个原故而退社投奔了本因坊家。本因坊秀荣原本就非常看好准一,如今雁金准一竟自己跑来给自己做门人,当然欣喜不已。遂将其收为爱徒,尽心尽力进行指导,在自己临终时,更留下遗命让雁金接掌门户。
然而,由于只是口头遗命,这遗命的效力并未得到特别广泛的认同,实际上,秀荣弟子中另有一位强者,实力更在雁金准一之上,这便是后来改名秀哉的田村保寿,只是秀荣和保寿师徒关系一直不好,但以保寿之棋力,确也有成为新掌门的资格。因此两人各有相当的支持者,新家主的人选一直悬而不决,以致秀元只得复出,做了一段掌门,直到田村保寿击败围棋同志会会长中川千治,确定新掌门资格为止。那中川千治原本是方圆社副社长,也是因为不满岩崎社长的专断才自立门户退社的。能击败实力派人物中川,证明田村保寿的实力确实相当强劲,凭这一战,田村保寿得到了本因坊二十一代目的座位,从此改名为本因坊秀哉,这时正是明治四十年的西历1908年,又数年后的大正三年即西历1915年,本因坊秀哉升位名人。
这时候的日本棋坛,论实力虽然无疑是秀哉名人稳坐龙头,论人望则未必有那么绝对了。秀哉虽然有能力也有见识,但思想颇为古旧,加上身为名人,时常也是以居高临下之姿态面对同道,故而对秀哉不满的棋士也是大有人在。各种组织不断成立,令整个圈子呈现*分的局面。不过世事总是十分难测的,西历1923年即大正十二年,关东大地震的发生,却为棋坛重新带来了统一。
当时的日本正是不断发展当中,棋坛各门派无论运营状况好坏,吃饭都不是什么问题,而在大地震发生后,各家都遭受重创,面对生存危机,这时,大仓财团的总帅、当时的显贵财阀大仓喜七郎向棋士们伸出了援手,而资助棋坛的同时,他也表示了希望棋士们团结合作才是他相助的前提。在大仓男爵的促成下,日本棋院终于成立起来,本因坊一门与方圆社都合并至棋院中,日本棋坛真正的统一机构终于产生了。之后虽然又有雁金准一等高手实在无法忍受居于秀哉之下而离开棋院成立棋正社,但那也不过是与秀哉私怨带来的个别现象而已了。日本棋院就这样成为了日本围棋的中枢,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改变。
日本棋院成立,本因坊秀哉的地位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变化,毕竟以实力而言,棋坛仍是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比的,虽然原方圆社出身的濑越宪作和铃木为次郎也是超一流的高手,但与秀哉相比终究差了半筹,令秀哉头痛的,却是两名辈份更低的年轻人,那便是铃木的弟子木谷实和濑越的弟子——来自中国北京的少年吴清源。
木谷从出道之后一直是新锐中的精英,在棋院与棋正社的对抗赛中,他以一介后辈的身份曾连续击败包括雁金在内的棋正社多位成名人物而引起轰动;吴清源则更以怪招迭出挫败无数强者,到了日本后,1929年初次和木谷交手时,便开创了执黑以天元开局后下模仿棋的战法(这模仿棋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但最终人们都认同了这也是一种战术而非耍赖的招术,后来的围棋高手藤泽朋斋更将模仿棋加以研究,开创了模仿棋战法的专门流派)。而木谷实和吴清源在对行棋理念的见解上面更是有着同样超越传统的思路,两人在各自的比赛中使用新布局手法获得良好战绩后,合著《新布局法》一书,大胆地推广全新的重视速度和行棋效率的布局思想。这当然会令传统势力代表人物的秀哉名人看着不顺眼,连吴和木谷的恩师濑越与铃木也不满意两人的反传统。在传媒界的促成下,一场两位弟子对两位师傅的新旧战术对抗相谈棋战于1935年展开,结果是以两位年轻人的获胜落下帷幕。尽管如此,新布局在当时仍不为多数正统棋士所接受,但其价值毕竟是无法抹杀的,在今天的围棋比赛中,新布局已相当广泛地被使用。能够创出新的战略思想,吴清源和木谷实的伟大之处也正在于此。
西历1938年即昭和十三年,本因坊最后一代家主、同时也是最后一位名人秀哉的退休战展开。经预赛获得挑战权的正是新锐棋士木谷实,这场较量因为秀哉的身体带病而中断过两次,虽只一局棋,但从开局到终盘经过了半年的时间,结果是以本因坊秀哉的败北告终。一年后,秀哉名人去世,本因坊一门四百年的历史,也终于落下了大幕。时至今日已是七十多年了,本因坊一门的历史虽然离我们远去,但那些棋圣和名人们的风彩,将永远被后人怀念……
末代本因坊-秀哉
1874年(明治七年)-1940年(昭和十五年)
东京芝樱田町生人,本名田村保寿。父名保永,为旧旗本,维新时加入彰义队,会津落城后为内务省下级官吏。十岁学弈,十一岁即显露棋才,经秀甫考察后成为方圆社塾生。翌年,母亲亡故,正式入住方圆社成为内弟子。这期间曾受五子接受过秀甫的指导。
在社内与石井千治、山冈荣次郎并称“方圆社三小僧”前途似乎无限光明,然则甫晋初段父亲即过逝,又慕维新后达官显宦的威势,忽然对围棋产生的嫌恶感,于1891年(明治二十四年)脱离方圆社。这个举动极大的伤害了小林铁次郎,林(石井)千治的感情,不久就在报纸上刊出关于田村的除名启事。
离开方圆社后寄宿秀甫养子村濑彪处,并合伙做生意,失败后投宿千叶某寺教棋,后经金玉均介绍入秀荣门下。与秀荣弈三子两局、二子一局皆胜,十九岁正式成为四段。而后出席秀荣的围棋奖励会,正式清算了与方圆社的关系。
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正处于所谓的方圆社时代,保寿与石井千治十番争棋开始。最初,保寿的棋格为受先,明治四十年的第五次十番碁把千治打成定先。明治三十年与千治的棋格互先时,以二十三岁晋升五段,对秀荣的棋格为受先。明治三十三年二十七岁升六段,秀栄被推举为名人九段的前一年即明治三十八年晋升上手七段。
天下棋士与秀荣弈皆自先二先往下,独田村一人能维持受先相抗。而田村与其他棋士对弈也执白棋,自身意识里隐然以秀荣的继承人自居,可是与秀荣的默契却不进反退,两人渐渐疏远。自从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秀荣从方圆社引进年少田村五岁的雁金准一后,田村过强的自尊心更是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野泽竹朝认为田村“生来自尊心强,凡事细心而有非常忍耐力”同时指出其还存在“殖货癖”的缺陷,本来秀荣规定对局费一段一元,田村本该是七元,但他却时常多得二元。故虽然强势,但为秀荣所恶是难免的。但决定性的因素却是,在秀哉的升段祝贺会上,秀哉为了面子央求雁金下假棋,秀荣查知后对秀哉越发厌恶了,于是决定羞辱秀哉。某演义小说对此有活灵活现的描述:
“明治三十八年八月,也就是保寿升七段的一个月后,秀荣积极策划的“日本围棋会”宣告成立,秀荣自任会长,另请犬养毅之类的名流任名誉会员,准备轰轰烈烈干他一场。成立大会之前,善于钻营的《时事新报》便想让秀荣会长与田村保寿于大会上弈一局纪念棋。不料此论一出,秀荣半晌不言。主办人矢野晃男十分乖觉,连忙打圆场,说道:“如此盛会,弈棋只为助兴,大家来个不输不赢如何?”秀荣同意,保寿自不敢反对。”
“大会的前一天,二人在秀荣处努力作和棋,作来作去黑棋赢一目,不由大伤脑筋。原来制作棋要造中盘胜非常容易,但要造和棋却极费周章,简直比弈一局还吃力。何况此时作和棋已不比当初。从前只要棋谱不外传,在场之人不说,外人万难知道;现在棋谱是要登报公之于众,任何一手不明所以的棋,难免会遭到专家的猜疑。不仅如此,以秀荣的身份,此局不但要造得天衣无缝,而且要弈得精彩,不能有一步缓手,更不要说错棋恶手了。是故二人穷半日之力,还是造不出来。于是矢野建议改为下二局,一胜一败,双方都不失面子,当然第一局让秀荣先赢。保寿无奈,也只好答应。”
“秀荣轻取第一局,继赛第二局,保寿初时以为有约在先,不免放松。不料秀荣毫不留情,招招狠辣,步步紧逼。保寿又惊又怒,虽竭力拼杀,但为时已晚。白160手后,保寿认输。保寿尽管气得发昏,无奈自己也有“把柄”捏在秀荣手里,只得自认倒霉。后来矢野自觉愧对保寿,终于在“棋界秘话”一文中,将此事泄露出来。”
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秋,秀荣和田村之间的嫌恶日益露骨,双方根本不见面。对 继承坊家抱持极大危机感的田村,于翌年作为坊社对抗中秀荣的急先锋递出了战书。可是十日后未定后继的秀荣就去世了。
秀荣没后解救在坊门中孤立无援的田村的是秀荣之弟十六世本因坊业已隐居的秀元。1907年(明治四十年)三月二十七日秀元再袭二十世本因坊,翌年,秀荣忌日后一周的二月十日让家督于田村,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诞生。根据野泽的提案,让曾经以苦于经验之不足三段棋力就任本应是棋力第一人担当的本因坊位的秀元再袭仿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即秀元由于自身经历肯定会支持坊门中实力笔头的田村。这样的结果自然刺伤了雁金,直至1920年(大正九年)才在《时事新报》记者矢野由次郎的斡旋下,与秀哉弈二局,一胜一负。
身为二十一世本因坊的秀哉全力维持对诸强棋士先二先的棋份,在《万朝报》擂台赛上十连胜,授二子以一目力压野泽竹朝,并退铃木为次郎、濑越宪作等人的锋锐,终于1914年(大正三年)二月以四十一岁之盛年就名人之位,在对再统一棋界的摸索中登上了名人的最高峰。
成为名人的秀哉越发跋扈,1917年(大正六年)因野泽竹朝在《围棋参考》的“评之评”栏目上对自己过去的棋评大肆褒贬,就利用权势逼迫《围棋参考》停载“评之评”。野泽不得不转到《围棋评论》去发表自己的见解,秀哉闻之,去信警告:“野泽竹朝先生,近日发表“评之评”及“棋界月旦”的杂志《围棋评论》,乃是你作为吾门弟子对主家之大不慎言行,望从速改变。吾谨以此情谊告诫于你。”野泽继续我行我素,秀哉干脆把野泽从中央棋院除名,同时还开除了随意刊载棋局的井上孝平。这就是震惊一时的“破门案”。
1922年(大正十一年)方圆社与本因坊家合并成立中央棋院,但未几又因为金钱纠纷以加藤信为首的愿方圆社一系认定自己吃了亏,于是从恢复旧观。由于中央棋院使用的是方圆社的物业,秀哉办公地点迁至日本桥川濑石町。当时在棋士们的聚散离合下,是所谓的坊家属下的中央棋院、方圆社、裨圣会三足鼎立的时代,三派相争不休损害了棋界的团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23年(大正十二年)九月一日关东大地震。翌年七月一日在太仓男爵的推动下,日本棋院成立。并发行了《碁道》杂志,努力扩大围棋的影响。
可是棋院成立后,所属棋士与秀哉的棋分凭空降了一格,于是对秀哉有旧怨的雁金准一、铃木为次郎、高部道平、加藤信、小野田千代太郎五人脱离日本棋院,另立棋正社。《报知新闻》(现在的《读卖新闻》)就鼓动脱离日本棋院的棋士与棋院进行院社对抗战。在主将战中,秀哉力胜社方主将雁金准一,捍卫了棋院和自己的权威。不久(1928年)即发生了“万年劫事件”,秀哉的弟子高桥重行三段在对濑越宪作七段的二子局中,局面本已大差,但是利用一个万年劫,既不认输又不点目。濑越当然表示抗议,可是为了防止濑越势力抬头的秀哉竟然利用自己最高权威的地位逼迫大仓副总裁做出如下判决:白棋胜,黑棋不输。濑越从此大受打击,再无与秀哉一争高下的时机。
同年天才少年吴清源来日,和秀哉下了一盘二子试验棋,在日本围棋界站稳了脚跟。不久和木谷实发动“新布局革命”。从“日本围棋选手权战”中优胜的吴和秀哉名人打出“三三·星·天元”之局。当时日本发动了所谓的“满洲事变”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而吴清源尚未加入日籍,因此本来是一盘寻常的纪念对局,无形中被渲染成了中日大决战,无形中增大了双方的压力。尤其是秀哉名人,据吴清源说:“由于我处于向名人挑战的地位,因而毫无顾虑、轻装上阵。说真的,此局给我的感觉还不如参加升段大赛时紧张。因大赛的每一局都关系到升段的大事。在众人眼里,与名人对局,非同小可。而我只觉得是‘升段大赛中的抽空下一盘罢了’。但是,对以秀哉名人为统帅的本因坊一门来讲,毫无疑问,此局若败,将有损于本因坊家门的权威。因此,对卫道士们来说,这是一场包袱沉重的重大对局。”
而棋局一开始,吴清源就打出天元·星·三三之手,而后虽有缓手仍然持一先不失,震惊四座。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因坊秀哉无耻的利用的打挂的特权,在双方限时24小时的情况下打挂十四次,每次都是在黑方下子后打挂,然后回去广集中门人弟子进行研究,其中1934年1月15日竟然黑棋只下一手(第159手)就打挂了。据说决定胜利的第160手就是秀哉的徒弟前田陈尔六段想出。据吴清源自传《天外有天》记载:“关于160手,还有这样一段闲话,即日本棋院大仓副总裁,事前便知道了这一妙手的存在。大仓先生对这盘棋的局势发展非常关心。当时,不知是哪阵风,就在第160手打出来的前一天,先生在家中设宴招待了我和木谷实……那天格外热情的大仓先生,在为我们送行至大问的途中突然说了句:‘白棋的下一手要是打在这儿怎么办?’随即将翌日打出来的第160手的地方指点出来。由于是在漫步之中被人奉告,因而大仓先生所指点的那个地方,我当时并没有马上明白。当时我只是淡淡地一想,觉得作为围棋业余爱好者的大仓先生不可能一语道破天机。于是,随便敷衍着应了两句就告辞了。总之,‘山雨欲来风满楼’,我却对此毫不留意。况且,我在升段大赛和其他的新闻棋战中忙得焦头烂额,就连和名人的对局,回到家后也几乎从未复盘仔细揣摩过。大仓先生怎么能知道第160手呢?我想,也许他听说黑棋略占优势后,便向本因坊门下打听白棋的命运。大概那时,他被告知‘有这一手杀手锏,没关系。’因而得知了第160手的秘密”。可见早在棋局重开前与坊家关系密切的人士就知道了这手棋的存在。而这种集体研究已经到了相当露骨的程度,自传说:“这次对局到了最后的那天,是在数寄屋桥的旅馆对弈。那时我的败北几乎已是决定性的了。但盘面上还残留着若干复杂的官子。我拼命地收官。抽空去厕所时,无意中看见对局场的休息室里,秀哉名人的弟子黑压压地聚集了一群,他们手中拿着许多张棋谱,都是早已将收官直至终局的多种打法彻底研究透了的棋谱。见到如此异常紧张的气氛,吓得我提心吊胆,于是赶紧向濑越先生求救。濑越先生立即拜请了京都围棋界的巨头、吉田私塾的主办者——吉田操子先生来担当公证人,后来,就连担当应急公证人的吉田先生,见到那戒备森严的阵势,也大吃一惊,觉得事态非同小可。”最终秀哉白二目胜。而这一盘棋也由于世间耳目大集,使《读卖新闻》从三流小报一跃成为全国大报,日本放送协会也值此契机开辟围棋专栏,诸多计划由此出焉。
与秀哉们的设想相反,虽然吴输了这一局,新布局却并未受到影响,而且在对局过程中对吴的不公正待遇,深深刺激了大多数棋士。于是革新人事趁机掀起了公平竞争的狂岚,封闭对局的理念确立,封手制度实施。使得这局棋誉为“二十世纪第一名局”,也成为近代围棋和现代围棋划分的标志。这一点,当初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的秀哉恐怕是没有料到的吧。
现在有人为秀哉辩解说这么做是为了维护“不败名人”的权威情有可原,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知道秀哉的卑劣。在江户时代上手享有随时打挂的特权,但是由于当时没有时间限制,这种特权更多的是对上手的尊敬。而集体研究,虽然有悖围棋的本质,但那时争棋的双方都有一大堆参谋人员,这样就保证的一定程度的公平。而秀哉和吴的这盘棋秀哉明显是以大欺小,以众暴寡实在有失第一高手的风范,玷污了围棋。
1936年(昭和十一年)本因坊迹目的选拔方式定为实力选手权制,并于1939年把本因坊头衔转让给每日新闻社,促成了本因坊战的诞生。自从名人属意的继承人小岸壮二去世后,名人根据自身的经验认为坊门的继承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拔棋力最高这担任。这是现代棋战诞生的发轫,秀哉也从中获得了几百万的转让费,从而在1923年(大正十二年)一月让免状发行权于中央棋院之后,又将迹目的决定委于本因坊战,结束了坊家的历史使命。
1938年(昭和十三年)与木谷实弈引退棋。木谷吸取了吴清源的教训,要求封闭对局,引入封手制度,教秀哉无从作弊。在这样的情况下,秀哉无从使用特权,。加上不适应新的制度,以五目之差输掉了本局。
1940年(昭和十五年)一月十八日、见证第一期本因坊诞生的秀哉以六十七岁高龄逝世于热海鳞屋旅馆,正是红叶节的次日。秀哉死后,川端康成因增补名人引退棋的观战记成书《名人》,全书调子极其悲凉,通过对名人的对手大竹七段(原型是木谷实)的贬斥,突出了名人的高大形象。书中的秀哉俨然川端自己,川端的自杀也可从中看出端倪。
本因坊
本因坊(日语:-{本因坊}-,Hon'inbou)
日本江户时代的围棋四大家之首
本因坊是日本最大也最有影响的围棋世家,江户时代的围棋四大家之首。日本古代围棋史上的十位名人中,七位出自本因坊。“本因坊”本来是日本京都寂光寺中的七坊之一,僧人日海(后来的初代本因坊算砂)所居之处。庆长8年(1603)2月12日,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将军,日海前往祝贺,与家康下了一局授五子棋。此后日海倍受家康宠遇。同年10月,德川家康返回江户,日海随同前往,遂正式以“本因坊”为姓,并改名为算砂。日海与本因坊算砂是同一人,日海为法名,本因坊算砂为棋家之名,“本因坊”是姓氏。
自一世本因坊算砂开始,在本因坊世家(相当于日本最大的围棋门派)内开始棋艺的教授和相传,掌门人就称为“本因坊”,世代相袭。其继承人称为“迹目”,日本棋史书籍(比如《坐隐谈丛》)中有时也用“嗣子”或“养子”等更通俗的说法。
一世本因坊时,织田信长曾赐封日海为日本围棋史上首位名人,日本在执政者认同下建立起正规的棋士体系,这也使围棋在日本真正得到了发展。而日海所开创的本因坊家族,从那时起作为日本围棋界的核心,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将“本因坊”头衔赠予日本棋院为止。
江户时代的其他围棋三大家为:井上、安井、林。但从围棋实力等方面来讲,这三家远远不及同时代的本因坊世家。
现代本因坊头衔战
日本七大新闻棋战之一
本因坊战为日本每日新闻社于1936年创设,当时世袭第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认为本因坊之名代表棋力最强的棋士,应该由实力来决定,因此将此头衔赠予日本棋院。此后本因坊战成为日本围棋七大赛事之一。奖金3200万日元。
由于历史上本因坊称号的重要性,本因坊战成为最重要的职业棋战之一,也是目前为止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棋战。在五六十年代获得本因坊战冠军的棋手还要改名。计有关山利一号利仙,桥本宇太郎号昭宇,岩本薰号薰和,高川格号秀格,坂田荣男号荣寿,石田芳夫号秀芳,武宫正树号秀树,加藤正夫号剑正,后来由于林海峰、赵治勋、赵善津、张栩等大批外籍棋士相继获得本因坊称号,因此改名的习惯逐渐被淡忘。直到2007年高尾绅路三连霸后,才改名号为秀绅。
本因坊战是争创连霸纪录的地方。六十年来已有四位棋手获得名誉本因坊称号,其中高川秀格九连霸,坂田荣男七连霸,石田芳夫五连霸。而创下连霸最高纪录的是赵治勋九段,从1989年44期本因坊至1998年53期本因坊一共达成前无古人的本因坊战十连霸(其总共获得本因坊十二次),从而获得可任意使用“第二十五世本因坊”称号的权利(仅通过五连霸而取得的新闻棋战名誉头衔必须在年满60岁之后方可使用)。
此外,日本女子围棋界有女流本因坊战的比赛,前身是女流选手权战,五番棋胜负。
日本七大新闻棋战(按奖金数量排列):棋圣、名人、本因坊、十段、天元、王座、碁圣(小棋圣战)。
赛制
目前本因坊战由每日新闻主办,富士通协办,冠军奖金3200万日元。采取循环圈制,由本年度淘汰赛选出的四名选手加上上年度最终决赛的落败者和上年度循环赛的第2、3、4名选手,共8人举行循环赛。循环赛中第5名以后的选手被淘汰。循环赛第一名的选手将与上年度冠军通过七番棋大战争夺本年度本因坊称号。
连续获得5次以上本因坊战冠军的棋手,将被授予“第XX世本因坊”(过去称为名誉本因坊,1998年之后改为现在的称号)的称号。在林海峰之前的本因坊冠军会在称号中加入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但是从林海峰之后,棋手们不再改名,都是用自己的名字。
前三届本因坊战采用日本古代番棋惯例为双数局,即六番胜负,第四届为五番胜负,从第五届至今采用七番胜负。
1975年以前执黑贴4.5目,1975年至今改为贴5.5目。
现规定中循环圈赛双方各执六小时,挑战赛双方各执8小时。
比赛历史
首届“本因坊”由1939年开始,至1941年7月结束,由于关山在预选赛中的成绩高于加藤,故获优胜。
第二届由1941年至1943年7月结束。关山第二局因病弃权负。
第三届于1945年11月24日前双方战成3:3,1946年8月在高野山三番决胜中岩本以2:0获胜。
第四届于1947年12月结束。
第五届于1949至1950年5月结束。
截至2013年的各届本因坊比赛列表
届次 年份 冠 军 挑 战 者 亚 军 比分
1 1939 关山利一 -------- 加藤 信 3:3
2 1943 桥本宇太郎 桥本宇太郎 关山利一 1:0
3 1945 岩本 薰 岩本 薰 桥本宇太郎 3:3,2:0
4 1947 岩本 薰 木谷 实 木谷 实 3:2
5 1949 桥本宇太郎 桥本宇太郎 岩本 薰 4:0
6 1951 桥本宇太郎 坂田荣男 坂田荣男 4:3
7 1952 高川 格 高川 格 桥本宇太郎 4:1
8 1953 高川 格 木谷 实 木谷 实 4:2
9 1954 高川 格 杉内雅男 杉内雅男 4:2
10 1955 高川 格 岛村俊广 岛村俊广 4:0
11 1956 高川 格 岛村俊宏 岛村俊宏 4:2
12 1957 高川 格 藤泽朋斋 藤泽朋斋 4:2
13 1958 高川 格 杉内雅男 杉内雅男 4:2
14 1959 高川 格 木谷 实 木谷 实 4:2
15 1960 高川 格 藤泽秀行 藤泽秀行 4:2
16 1961 坂田荣男 坂田荣男 高川 格 4:1
17 1962 坂田荣男 半田道玄 半田道玄 4:1
18 1963 坂田荣男 高川 格 高川 格 4:2
19 1964 坂田荣男 高川 格 高川 格 4:0
20 1965 坂田荣男 山部俊郎 山部俊郎 4:0
21 1966 坂田荣男 藤泽秀行 藤泽秀行 4:0
22 1967 坂田荣男 林 海峰 林 海峰 4:1
23 1968 林 海峰 林 海峰 坂田荣男 4:3
24 1969 林 海峰 加藤正夫 加藤正夫 4:2
25 1970 林 海峰 坂田荣男 坂田荣男 4:0
26 1971 石田芳夫 石田芳夫 林 海峰 4:2
27 1972 石田芳夫 林 海峰 林 海峰 4:3
28 1973 石田芳夫 林 海峰 林 海峰 4:0
29 1974 石田芳夫 武宫正树 武宫正树 4:3
30 1975 石田芳夫 坂田荣男 坂田荣男 4:3
31 1976 武宫正树 武宫正树 石田芳夫 4:1
32 1977 加藤正夫 加藤正夫 武宫正树 4:1
33 1978 加藤正夫 石田芳夫 石田芳夫 4:3
34 1979 加藤正夫 林 海峰 林 海峰 4:1
35 1980 武宫正树 武宫正树 加藤正夫 4:1
36 1981 赵 治勋 赵 治勋 武宫正树 4:2
37 1982 赵 治勋 小林光一 小林光一 4:2
38 1983 林 海峰 林 海峰 赵 治勋 4:3
39 1984 林 海峰 淡路修三 淡路修三 4:1
40 1985 武宫正树 武宫正树 林 海峰 4:1
41 1986 武宫正树 山城宏 山城 宏 4:1
42 1987 武宫正树 山城 宏 山城 宏 4:0
43 1988 武宫正树 大竹英雄 大竹英雄 4:3
44 1989 赵 治勋 赵 治勋 武宫正树 4:0
45 1990 赵 治勋 小林光一 小林光一 4:3
46 1991 赵 治勋 小林光一 小林光一 4:2
47 1992 赵 治勋 小林光一 小林光一 4:3
48 1993 赵 治勋 山城 宏 山城 宏 4:1
49 1994 赵 治勋 片冈聪 片冈 聪 4:3
50 1995 赵 治勋 加藤正夫 加藤正夫 4:1
51 1996 赵 治勋 柳时熏 柳 时熏 4:2
52 1997 赵 治勋 加藤正夫 加藤正夫 4:0
53 1998 赵 治勋 王立诚 王 立诚 4:2
54 1999 赵善津 赵善津 赵治勋 4:2
55 2000 王铭琬 王铭琬 赵善津 4:2
56 2001 王铭琬 张栩 张栩 4:3
57 2002 加藤正夫 加藤正夫 王铭琬 4:2
58 2003 张栩 张栩 加藤正夫 4:2
59 2004 张栩 依田纪基 依田纪基 4:2
60 2005 高尾绅路 高尾绅路 张栩 4:1
61 2006 高尾绅路 山田规三生 山田规三生 4:2
62 2007 高尾绅路 依田纪基 依田纪基 4:1
63 2008 羽根直树 羽根直树 高尾绅路 4:3
64 2009 羽根直树 高尾绅路 高尾绅路 4:2
65 2010 山下敬吾 山下敬吾 羽根直树 4:1
66 2011 山下敬吾 羽根直树 羽根直树 4:3
67 2012 井山裕太 井山裕太 山下敬吾 4:3
68 2013 井山裕太 高尾绅路 高尾绅路 4:3
头衔称谓
指本因坊世家世袭称号的持有人,或者本因坊棋战的最终胜出者所获得的头衔称谓。
世袭本因坊:
一世本因坊算砂
本因坊算砂
1559年(永禄二年)-1623年(元和九)
永禄二年,京都町长者与辅的第三子诞生了。他本姓加纳,幼名与三郎,出家后法名本行院日海,即后来的本因坊算砂。算砂不仅棋艺高超,居于天下高手上手的位置,而且于弈道有革命性贡献,废除了中国的座子制,改为自由落子,将棋亦有造诣。仕信长秀吉家康三代,颇有政治手腕,称棋界中兴之祖。
加纳家是舞乐一流的宗师世家,算砂之父与辅是当时的第一人,算砂八岁时拜入叔父妙满寺的日渊上人(即本因坊日雄1529年-1609年)门下,次年剃度,号曰本行院日海。于刻苦修行之于钻研棋道,以界的先也为师砥砺棋艺,自是渐渐享有善弈之名。1578年(天正六年)二十岁时应织田信长之召入见,棋艺深为信长激赏,呼之曰“名人”(请对应名物理解这一概念)。于信长上洛时出仕,可是由于信长的宗教弹压政策,日渊上人亦是打击对象,在三百信众的书面保证下才免受进一步迫害。
1582年(天正十年)六月一日,本能寺之变前与鹿盐利玄对局,局中下出三劫,循环不已,只得判为无胜负。二人告退后,明智军的先锋旋至,自此有三劫不祥之论。
在信长的服丧期算砂拒绝了秀吉的召唤,直至1584年(天正十二年)才接受秀吉邀请。次年恢复了日渊的名誉。1588年(天正十六年)在丰臣秀吉御前与鹿言利玄等人对局,因成绩优异,受赐朱印。名次前五位者算砂定先,并与仙也老师分先,受委托制定围法度,奖赏给他二十石俸禄二十人扶持待遇,此后来官赐棋所之发轫。
1598年(庆长三年)叔父兼师父妙满寺第二十六代贯主日渊辞世,算砂入寂光寺就寺内七塔头(寺内小寺)之一本因坊位。1603年(庆长八年)德川家康开幕,三世寂光寺日荣让出主持之位,算砂应家康之召往江户,从此自称本因坊算砂。在江户家康授予他三百石俸禄的破格待遇。
1615年(元和元年)算砂受伊达家及前田家招待先至仙台后往金泽,以路途遥远故命法弟本照坊日至同行至于金泽,并滞留两年。前田家先先代利家是五大老之一,先代利长在关原合战时投向德川方,成为外样大名。此间算砂修建了本行寺,后与二世本照坊日至驻京中管理僧众事务。
元和年间(1615年-1624年)韩人李祠史来,算砂授其三子,败之,归国后以匾额级棋盘相赠。这应该算是日本围棋飞跃发展居上的标志罢。算砂与利玄的对局遗留下的有二十局,这些对局多在朝廷,大名面前完成此所谓御城棋(天览棋)。
算砂仕信长秀吉家康三代,这些人好棋不是没有缘由的。家康以为茶会可以密谈围棋有助于压抑火气。战国时代围棋将棋棋士,画匠,茶人,能乐家因受到广泛喜好可以很方便出入公家,大名寺僧诸政治势力间,极具收集情报,传递密信的利用价值。算砂的特殊背景在自由都市界也享有特权,最终得以实现自己复兴法华宗(日莲宗)的理想。围棋也成为武士僧侣贵族的必备教养。由此算砂于1592年(文禄元年)升权大僧都,1612年(庆长十七年)其法印始受挑战。
1623年(元和九年)四月升弟子中村道硕为名人上手先相先(半名人),让家督与年仅十三岁的杉村算悦,托道硕以后事。同年五月十六日没于江戸金杉的仮屋敷。算砂有直系弟子算硕(生平不详),中村道硕(井上家元祖)、六蔵(安井算哲、安井家一世)、杉村算悦(二世本因坊)。墓在京都寂光寺。
二世本因坊算悦
本因坊算悦
1611年(庆长十六年)-1658年(万治元年)
京都出身,本姓杉村,据云是算砂的亲生儿子。
老师算砂遗命由中村道硕监护,七年后的1630年(宽永七年)得到幕府承认,赐予三十石俸禄五人扶持待遇。道硕临终时荐为上手,正式继承本因坊家。1623年本因坊算砂逝世时享年六十七岁。在算砂去世后,名人之位由井上家开宗掌门道硕继任,而本因坊一门则由算砂的小弟子算悦接掌,井上道硕原本是算砂之徒,虽然现已身为别家掌门,但出于感念师恩,为算悦帮了相当多的忙,其中包括指导算悦的棋艺。井上道硕做了七年的名人,到他去世时算悦已是20岁的青年,棋力达到七段,在当时日本的段位制度而言,棋力最强的九段只能有成为名人的一人,八段准名人原则上也只是一人而已,有八段资格便可作为次任名人的候选,道硕去世时棋坛并无实力达到八段的人物,因此于情于理,实力达到七段上手程度,又是本因坊算砂继承人的算悦,都有资格成为新的名人。
由于二世本因坊的出现,安井算哲的弟子兼养子算知袭安井位,家元世袭制度的基础确立。
达成师命的道硕于1630年(宽永七年)去世名人棋所空缺,1640年(寛永十七年)将军德川家光安排主持召开了“碁所诠议”,诸大老奉行及安井算哲(当时五十岁)、本因坊算悦(当时二十九岁)、井上因硕(当时三十五岁)奉召出席。
在会议上半名人(八段)安井算哲自荐被斥退,二世因硕又不愿意与算悦争棋,在众人暧昧不明的态度下,棋所归属只好搁置。
1645年(正保二年)算知突然提出争棋,这个算知算悦关于名人棋所的对战据传是围棋史上最初的争棋。争棋由当年御城棋开战,一年弈一局,九年共弈六局,三胜三负未能确定名人之位。在第五局与最终局间因将军家光死去引发的由井正雪之乱有三年中断。争棋五年后算悦去世,时年四十七岁。
附表·算悦算知对战表
第一局 正保二年(1645) ×算悦(互先) 中盘胜 ○算知(先番)
第二局 正保三年(1646) ○算悦(先番) 九目 ×算知(互先)
第三局 正保四年(1647) ×算悦(互先) 六目 ○算知(先番)
第四局 庆安元年(1648) ○算悦(先番) 十一目 ×算知(互先)
第五局 庆安二年(1649) ×算悦(互先) 十一目 ○算知(先番)
第六局 承应二年(1653) ○算悦(先番) 六目 ×算知(互先)
三世本因坊道悦
本因坊道悦
1636年(寛永十三年)-1727年(享保十二年)
本姓丹羽,生地不详,或云伊势国松坂或云石见国。算悦于1658年(万治元年)故去后,继承三世本因坊位。开创了预先指定迹目的传统,严格了家督继承的制度。
同年御程棋初战。与安井算哲(有后渋川春海)对弈执白以四目告负,御城棋总共十一局的成绩为五胜四败二无胜负。算哲以先相先的棋份应对诸后辈,取得二胜二负一无胜负繁荣成绩。
1662年(寛文二年)十月十三日,幕府寺社奉行所属的围棋将棋棋士开会拟于两年内依例决定棋所,未果。到1668年(寛文八年),是年的御城棋二日前的十月十八日,官方任命安井算知为名人。对于此道悦立即提出了以失败就流放远岛为代价一年下二十盘棋的六十番争棋计划。这个要求得到了同意,并以二人这年御城棋的对局为争棋第一局。这年算知五十一岁,道悦三十三岁。
1668年(寛文八年)二者的第一局争棋由于私下交易作和,从次年的第二局开始争棋才算正正经经的展开。争棋过程中,宽文九年弈十一局,下年的宽文十年弈至第四局,改棋份为先相先。事实上,道悦所以能从初期的相持变为十三局后的连胜完全是因为弟子道策从中出谋划策左右棋局。后来弈四局算道悦又三胜一负。这场争棋由于算知花甲将近只弈二十局告终止,1676年(延宝四年)算知返还棋所,同年引退。
翌年不顾公议反对决定归隐,同时于1667年(寛文七年)就出战御城棋的迹目道策继任家督提出拜领棋所的申请。翌年1678年(延宝六年)十二月二十日,道悦正式引退,四世本因坊道策也接到了名人棋所的任命,道悦算知共同作为见证人。争碁中的1674年(延宝二年)道策的弟弟,就任与安井对抗,受本因坊家扶植的井上家家督,道策的迹目地位也正式得到承认,家元世袭制完全确立。1686年(贞享三年)五十岁的道悦交还退休金(隐居料),闲居京都。至1727年(享保十二年)二月四日以九十二岁高龄逝世。
附:争棋一览
(六局净胜或四局连胜改棋份)
第 一局 寛文八年 △算知 持碁 道悦△ 定先
第 二局 寛文九年 ×算知 五目 道悦○ 〃
第 三局 〃 △算知 持碁 道悦△ 〃
第 四局 〃 △算知 持碁 道悦△ 〃
第 五局 〃 ×算知 五目 道悦○ 〃
第 六局 〃 ○算知 四目 道悦× 〃
第 七局 〃 ×算知 二目 道悦○ 〃
第 八局 〃 ×算知 五目 道悦○ 〃
第 九局 〃 △算知 持碁 道悦△ 〃
第 十局 〃 ×算知 三目 道悦○ 〃
第十一局 〃 ○算知 九目 道悦× 〃
第十二局 〃 ○算知 四目 道悦× 〃
第十三局 寛文十年 ×算知 中押 道悦○ 〃
第十四局 〃 ×算知 六目 道悦○ 〃
第十五局 〃 ×算知 十二目 道悦○ 〃
第十六局 〃 ×算知 一目 道悦○ 〃
道悦、定先改为先相先后的对局
第十七局 寛文十一年 ×算知 九目 道悦○ 道悦;先番
第十八局 寛文十二年 ×算知 六目 道悦○ 〃
第十九局 延宝元年 ○算知 三目 道悦× 道悦;白番
第二十局 延宝三年 ×算知 十三目 道悦○ 道悦;先番
四世本因坊道策
本因坊道策
本因坊道策——日本古代棋圣
1645年(正保二年)-1702年(元禄十五年)
道策,石见国马路生人(今岛根县迩摩郡仁摩町),本名山崎三次郎。七岁发蒙,入坊门拜本因坊道说为师。四世本因坊。名人棋所。日本围棋史上尊为"棋圣",誉为"古今无双"具有"十三段棋力"的大棋士。生于石见国马路。原名山崎三次郎。有弟名山崎千松,后来为三世井上道砂因硕。七岁有志于弈。稍长,赴江户师从三世本因坊道悦,始展骥足,早有出蓝之誉。
二十三岁初战御城棋通算十四胜二败其中败的两局均授二子。曾与安井春知弈二子局,道策虽以一目惜负,但此局仍目为道策毕生的名局。三十三岁就家督之位,彼时天下豪强豪在道策面前莫敢执白。其弟千松棋力亦强,为三世井上道砂因硕。
1669年(??文九年)八月其师道悦开始了与名人棋所安井算知围绕棋所归属名为“哞?u??悟”(就是道悦输了要流放荒岛)的争棋。在经历了前半段的相持和后半段奋迅,终于迫使安井算知退还名人棋所。这其中道策献计献策功不可没,其实力已在乃师之上。道策总共与道悦下过十一局,执黑的五局道策全胜,执白的六局二胜三负一无胜负。
1677年(延宝五年)十二月道悦引退,道策袭位,同月在四大家的会议上由大家公推为名人。次年(延宝六年)五月,道策应召列席寺社奉行会议,会上正式颁下用大奉??横??书写的名人棋所证书。
在那年的御城棋赛中,将军家局看到道策,说:“你就是道策啊。” 道策恐悦至极,心境很不平和,局面大劣。中途退席的时候,道悦说“你的对手是知哲”道策平静之后局势大变,胜利。将军以幕府的名义给道策的极高评价。
在道策时代围棋四家家元制度正式确立,并有了明确的段位和交手棋份。其时琉球国手浜比嘉尤??上来日,次于岛津中将光久邸,获得了“扶桑上手仅能授其二子”免状,和初段免许。道策授四子与之弈,大胜十四目。是局即以看破下手心理的模范指导棋传世。
道策门下弟子桑原道节,小川道的,星合八硕,佐山策元,熊谷本砚,吉和道玄有六天王之镁誉,惜乎有四人早夭,桑原道节做了井上家迹目,吉和道玄因“风水问题”由父母领了回去,不得已只好立13岁的神谷道知为迹目。
1702年(元禄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道策临终前召道??因丛名人上手殓(即半名人,幻庵后改为准名人)托以后事,命其照顾道知并不许当名人,同时请林家,井上家,将棋名人大桥宗桂一起写了誓书。
道策之前围棋以力战为中心,而道策则创造了手割分析法(一种通过变换行棋次序判断得失的方法),他的思想如手割得失,大场先占,平静弃子,及早定型,注意张势,注重子效早以为棋手奉为圭臬,手割法更是革命性的进步。道策因之公认为近代围棋之祖。当代一流棋士许其棋力有十三段之高。棋界“后圣”尚有丈和秀策可争议处,而道策的前圣无可动摇。
道策是围棋理论的创始人并首创"手割"论(即"子效分析"理论),在前人一味讲究斗力取胜的作战风格(如所谓的"安井古流")中创造出重视全局的平衡的感觉。行棋自由自在,不拘一格。酒井猛九段在所著《玄妙道策》一书中写道,道策的"着手与构想是近代棋所没有的",打道策的谱"方知围棋之真髓"。
日本棋院在1991年出版的平成版《道策全集》中收集了道策遗谱共153局。
迹目:本因坊道的
本因坊道的
1669年(寛文九年)-1690年(元禄三年)
伊势国松坂生人,本姓小川,父名草庵。十三岁时就授六段格,是难得一见的神童。十四岁(虚岁)时,道策跟他下两局互先试验棋,两局皆执黑以一目胜。天才在道策之上。
1684年(贞享元年)十月,年仅十六岁的道的立为本因坊家迹目,冠“本因坊”之苗字,同年十二月十六日,初战御城棋,执黑七目胜安井春知。元禄二年弈六局,五胜一败。斯时“本因坊”已与日莲宗的法号脱钩,成为棋院(家元)的户籍名正式在册。
在道的十六岁立为迹目之际,二十四岁师兄道节(日后的名人因硕)为争迹目提出争棋,但为道策所阻。原因是虽然道节的棋才高于其他无弟子,但道的的年轻就是巨大的优势与潜力。
翌年寺社奉行召集道策、道的、道哲(安井算哲抑或知哲?),春知商讨晋升上手事宜。据《坂本内记》记载,四家具有所得,唯道策垂泣,盖自己抱有很大期望的道的此时已然病危。元禄三年五月七日,年仅二十二岁的道的过逝,可称夭折。死后以法名日勇葬于巢鸭本妙寺,以后该寺为历代本因坊家督迹目的合葬墓地。
迹目:本因坊策元
本因坊策元
1675年(延宝三年)-1699年(元禄十二年)
本姓佐山,江户生人,出生时道的已经六岁,八硕也九岁了与师父道策年龄相差三十岁,道策门下弟子之一。
1692年(元禄五年)十一月,接替两年前病没的道的由道策立为再迹目(就是迹目的迹目), 十八岁棋力已达五六段水准,同年十二月七日,御城碁初战,执黑大胜安井知哲十三目,至元禄十一年共弈七局。
先是,道的立为迹目时,为争迹目道节提出争棋申请为道策所阻,继而成为井上家的养子。御城棋时策元与之弈,因而双方对局时都感觉有一种特殊的因缘。是局策元执黑五目胜。
策元二十五岁就以若龄死去。病因是肺结核(労咳), 那时人们卫生观念极其贫乏,弟子都住在部屋里同吃同住同劳动,自然很容易感染。策元死后,发扬家风的重任就只有等待之后立为迹目传说是道策儿子的道知的成长来负担了。
五世本因坊道知
本因坊道知
1690年(元禄三年)-1727年(享保十二年)
江户生人。本姓神谷,有一说为道策的亲生儿子,与道策相差四十五岁,名人棋所。
十三岁时在监护人三世井上道节因硕或四世因硕(从中村道硕名人算起)的监护下,继承家督之位初战御城棋。低段时曾因下棋棋份问题与安井先角发生争执,最终以争棋三连胜解决了问题,其中第一局下出的妙手闻名古今。还有,与 琉球人棋士屋良里之子在1710年(宝永七年)下的授三子指导棋也以对付下手的名局而著名。
名人因硕(桑原道节)故去后两年的1721年(享保六)十一月,三十二岁的道知,荣膺三家的推戴,在众人的期望中就名人棋所。孰知道的即位后毫无欢悦之情,竟大发牢骚:“就因为那个老先生在,我晚了二十年才登上此位。”而且,不感激三家推戴之德,非特无任何表示,反而对其他三家态度极其冷淡。三家不由怨言从生:“什么态度嘛,谁在御城棋上哪怕挫挫他的气焰也好。”但由于道知实力出众,这种话也只能是说说而已。其他三家的棋士和道知较量后,莫不身心俱疲,垂泪悔恨,宛然剑道中被太刀打中一般。因之道知又有孤高名人之“美称”。当然,道知的棋艺并没有他吹嘘的那么神,修行棋道时他曾与名人因硕下过定先十番棋,净负三局。
到了道知后期,人们对围棋的认识有了一定进步,执黑先行者平均会赢执白后手者二至三目。
三十七岁时道知突然死去,死因扑朔迷离,据说是中了河豚毒。由于他的死道策以来本因坊家的黄金时代结束了,棋道由此中衰,陷入了长期的低迷。道知执掌名人棋所时,发生了一件大事,1716年(享保元年)将军援引大坂东之阵的吉例,将御城棋时间定在十一月十七日,从此御城棋的时间固定下来。
附表一;道知仙角手合割争棋:
第一局 道知 ○-× 仙角 (先番一目胜)
第二局 道知 ○-× 仙角 (先番十五目胜)
第三局 道知 ○-× 仙角 (白番三目胜)
附表二:道知名人因硕修行十番棋:
第一局 道知 ○-× 因硕 (三目胜)
第二局 道知 △ 因硕 (无胜负)
第三局 道知 ×-○ 因硕 (二目胜)
第四局 道知 ×-○ 因硕 (三目胜)
第五局 道知 ○-× 因硕 (八目胜)
第六局 道知 ×-○ 因硕 (三目胜)
第七局 道知 ×-○ 因硕 (中押胜)
第八局 道知 ○-× 因硕 (四目胜)
第九局 道知 ×-○ 因硕 (二目胜)
第十局 道知 ×-○ 因硕 (七目胜)
六世本因坊知伯
本因坊知伯
1710年(宝永七)-1733年(享保十八)
武藏野生人,本姓井口,本因坊道知的外甥。
1722年(享保七年)四月成为一年前刚当上名人棋所的道知的迹目,同年六月得到承认,时年十三岁,其格为“优于上手面前置放两子(三段)”即四段格。当年初战御城棋。
1726年(享保十一年)十二月,尚居部屋就受十人扶持待遇,翌年六月十日,道知名人突然去世,在一片慌乱之中于九月八日续任家督,称六世本因坊知伯。
1733年(享保十八年)八月二十日,猝然倒地,人事不省,踏上了死亡的不归之路。最终段位六段、享年二十四岁。
七世本因坊秀伯
本因坊秀伯
1716年(宝永七年)-1741年(寛保元年)
陆奥国信夫郡大饭田村农家出身,父亲名叫佐胜右卫们。知伯门下。
1733年(享保十八年)八月二十日,六世本因坊知伯猝死,根据家元间的秘密商议,决定以佐藤秀伯为知伯的后继者。这个时候,秀伯正在奥州归乡的路途上。同月二十三日,秀伯接到了快递,急速回奔,等他赶到江户,已经是九月八日了。同年十一月六日,这种家督的继承得到了官方的认可,秀伯遂成为七世本因坊。同年十一月十七日、十八岁、五段的秀伯初战御城棋,与安井五世仙角(春哲)弈,受二子局,以五目胜出。
1737年(元文二)五月、秀伯二十一岁的时候,将棋七世名人伊藤宗看(伊藤家三世)提出应当变更围棋将棋棋士的排列位次,所谓“碁将棋名顺诉讼事件”起焉。围棋方面受了很大震动。
诉讼事件平息下来的第二年即元文三年林五世门入(因长)提出了想要担当名人棋所的野望。井上因硕(春砚)表示同意,秀伯和仙角却大唱反调,此议只得流产。到了次年的元文四年秀伯晋升上手(七段)在望,在各家计议中安井仙角表示赞成,林门入和井上因硕理所当然的表示反对,秀伯于是请仙角为申请人向林门入提出一年二十番棋的争棋申请。
门入的棋所就任,秀伯的上手晋升,各种恩怨交织在一起,前年将棋方诉讼事件促成的围棋方的团结就此破裂。一场争棋大有好戏看。可是门入对于争棋的结果颇有畏惧,于是托病召因硕代打,探探对方火力。春砚,围棋生涯中的二度争棋的第一次开战。由于因硕是七段,秀伯是六段,依据手合之制秀伯先相先。
1739年(元文四年)十一月御城碁的对局作为第一局,至第二年即元文五年六月共弈完八局。秀伯以四胜三负稍微领先,可是由于过分用心,病倒了。争棋的继续已经不大可能不得不中断止。1741年(元文六年)二月,决定让小崎伯元继承坊门,同月十一日病没,终年二十六岁。
八世本因坊伯元
本因坊伯元
1726年(享保十一年)-1754年(宝历四年)
武州幸手生人,父亲是农产品经营者小崎元右卫门。1740年(元文五年)十五岁时入秀伯门下,翌年(元文六年)二月四日,于秀伯病危中立为迹目,七天后既同月十一日,秀伯病没,时年二十六岁。伯元旋以三段袭家督,号曰八世本因坊伯元。这个时候身为秀伯盟友的安井五世仙角(春哲)表示愿意辅佐年幼的本因坊。1741年(宽保元年)御城碁初战,执黑与仙角下成无胜负。
先代当主秀伯亡故第二年的1742年(寛保二年)春,林五世门入(因长)再度发起申请棋所运动。于是着手对其他三家进行说服工作,井上因硕毫不犹豫的赞同,伯员和仙角则有些吞吞吐吐,原因是当初门入作梗,不让秀伯升七段,争棋累死秀伯一命,坊门由是与林家结上了梁子。
1743年(宽保三年)门入和井上因硕(春砚)联名提出棋所任命的申请状,伯元与仙角针锋相对的当场交出异议申立书。寺社奉行大冈越前守忠相面对此种局面,裁定通过争棋决定名人棋所的任命。五十四岁的门入自觉对十八岁的伯元争棋没有自信,加上健康原因,断了棋所之念,当年引退。
自门入的棋所运动以来,井上家·林家与本因坊家·安井家相互倾轧,积怨甚深下起棋来也是火花四溅,直到1748年(宽延元年)随同使团朝贡的琉球棋士到来才使四家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
当时四十二岁的上手井上因硕和他的迹目春达分别迎战田头亲云上和那霸里之子,由于对局后颁发的免状必须落有头衔,于是与三家达成和解协议,以“日本国大国手”名义发放免状。
1754年(宝历四年)四月,伯元重病卧床,立二十二岁的间宫察元为迹目,九月二十六日,二十九岁的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坊门从六世知伯,七世秀伯,到八世伯元,连续三代夭亡于二十多岁,段位止于六段,无论多么卓越的的棋才都无法发挥而得到承认。过于年轻的当主,家督责任的履行和棋道的修行都不能正常进行,棋道衰微也在情理之中了。
伯元御城棋共出战十二局,其中与六世井上因硕(春砚)下的一局有“伯元的出世碁”之称。伯元先番三目赢下这局后升为六段。
九世本因坊察元
本因坊察元
1733年(享保十八年)-1788年(天明八年)
武藏国幸手生人,父名间宫又左卫门,务农。师事年长七岁的同乡八世本因坊伯元。1754年(宝历四年)伯元在病榻上立察元为迹目,同年九月伯元过逝,十二月察元继承了本因坊家是为九世本因坊察元。第二年初战御城棋,执黑对井上因硕(春硕)四目胜。1768年(明和五年)授二子与井上对弈之局,岁二目负但仍有“察元一生中の出来”之颂。
本因坊家六世知伯、七世秀伯、八世伯元全都早夭于二十多岁,棋格止于六段,察元为了使坊门成为四家名副其实的笔头,在这样的使命感的感召下,察元带着强烈的信念策划可名人棋所的争夺计划。两年后(宝历七年),察元为晋升七段上手向井上因硕(春砚)交涉,但双方分歧太大,时有争执。
七段之晋升得到了安井仙角的同意,但是井上春硕因硕和与其徒弟春达因硕有从弟关系的林门入(转入)反对。历一年之谈判没有任何成果,不得不通过争棋解决。二十四岁,争棋获胜的察元晋升上手,与之交手的春达则在争棋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察元棋力的高强。上手晋升后的七年,察元和春砚因硕同时晋升半名人(八段)。
半名人晋升的一年后,三十二岁的察元开始着手最终的计划,运动争取名人棋所,但是安井仙角和井上因硕以时期尚早为由反对,察元于是强行争棋。在争棋过程中得到了林家现任当主,本因坊道知的弟子祐元门入的支持。
1766年(明和三年)七月十四日、本因坊察元与春砚因硕关于名人棋所任命的二十番争棋在寺社奉行久世出云守广明的主持下开战。春砚因硕开始了他围棋生涯中的第二次争棋。同月十七日的御城碁察元、因硕二十番碁(互先)开始。第一局,礼仪性的因硕先番无胜负。
从第二局开始察元势如破竹的五连胜,引发手合改制标准究竟是四连胜还是六净胜的争论,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察元见此狭胜利之威递交了名人棋所的申请书,书曰:“手合之制既改,因硕半名人实已罢之,若收尾失当,则家业相续曷益哉?……”在这样的高压下,身为先辈的因硕颜面失尽。
1767年(明和四)九月十二日、名人晋升达成,可是井上春达和安井仙角又联名提出争棋。为了棋所的归属,坊门与井上家又大打请愿书大战,察元一人竟连续发出超过十封请愿书。终于,1770年(明和七年)闰六月二十三日这场甚至惊动老中的嘴皮官司有了结果,名人棋所的任命书下发。四日后山本烈元的迹目身份得到认可,一生的宏愿达成了,这时的察元已经三十七岁了。
自道策后本因坊家移家江户,以后每一任家督即位都要去寂光寺参拜算砂的墓地,当上名人的察元把参拜当成了炫耀的好时机。本因坊家传世之宝,初代本因坊算砂从家康处拜领的象征棋家位比大名的长柄朱伞,网代舆笼也在这次参拜中拿出;至于花费更是尽豪阔之能事,花掉坊门积蓄之半。
察元十七年的余碁界支配,委任本因坊家迹目烈元为各家元迹目笔头。察元和因硕的争执加剧了家元间的紧张关系,全然忘记当初消弭门派之见的理念,却也使道知去世后一直一潭死水的棋界又有了活力。将军家治也把兴趣从将棋上转移过来,当时积极支持围棋的有若年寄酒井石见守忠休,奥医师津軽良策,中坊金蔵广看等人,御城棋时都出席参观。
十世本因坊烈元
本因坊烈元
1750年(宽延三年)?-1808年(文化五年)
本姓山本,曾一度改姓泽村,出生于江户数奇屋方的一个组头家庭,年岁很小的时候就拜入察元门下。1770年(明和七)闰六月二十七日,在老师察元拜领棋所后的四天以二十一岁之龄,六段棋格成为本因坊家迹目。同年御城棋初战,与八世林门入(祐元)弈,执黑四目胜。出席御城棋三十五年,共弈四十六局。
1788年(天明八年)正月察元死去,当年四月八日继承家督,成为十世本因坊,年届三十九岁,上手(七段)格。后继者初定为小自己十一岁的河野元虎,然而不幸的是此人1796年(宽政七年)就死了。二年后以门下的宫重乐(后来的元丈)为迹目。1808年(文化五年)五十九岁病没,不称夭。
本因坊迹目是各家元迹目的笔头,这是察元时就定下来了,由此引发的察元和春砚因硕的争执发展为本因坊家与安井家的对抗,年幼十四岁的仙角登场 进入烈元的视线。烈元当家时期,如果要做个总结的话,可以说是从道知去世后,连续三代坊门及棋道的衰微到元丈·知得时代的其道兴盛的准备期,所谓新旧交替的时期就是如此。
十一世本因坊元丈
本因坊元丈
1775年(安永四年)-1832年(天保三年)
德川家三卿之一清水家的物头职宫重八郎左卫门之四男,江户生人。长兄作十郎是大御番·小笠原近江守的组与力 。成为烈元的迹目前曾用宫重乐山的名秉。与知得仙知、幻庵因硕、秀和并称围棋四哲,位列四人之首,和知得仙知可谓棋风相克,旗鼓相当的对手。二人盘上勾心斗角,犹若甲越(武田信玄上杉谦信)之分;惺惺相惜,离盘宛然鱼水之合。二人皆具备名人的技艺和气量,且彼此认可,故高风亮节都没有去争名人棋所。
知得和元丈共弈七十七局,元丈执黑二十七胜六败二无胜负;执白六胜三十二败二无胜负;另有两局打挂。后来本因坊丈和挑出其中七局详细评介,并赞誉为“没有一手不可”的名局。
先前察元曾立小烈元十一岁的河野元虎为再迹目,可惜元虎于1796年(寛政七年)以三十五岁之龄去世。1798年(寛政十年)二十四岁的宫重乐山成为迹目,改名元丈。
那时候正是七世安井仙知(大仙知)与服部因淑的活跃期,后世秀和在评价大仙知的棋风及其后继者知得时赞曰:“若论当代行棋之华丽,无能出大仙知之右者。”初战御城棋,以定先棋分对大仙知,执黑五目胜。
1808年(文化五年)十月二十七日,烈元因病(胆石病)要求隐居,隐居申请未得批准就于十二月二十六日逝世。1809年(文化六年) 三月二十七日,烈元的隠居和元丈的家督继承得到认可,十一世本因坊出焉。
察元,烈元的浪费致使坊门经济窘迫,元丈不得不把节约放在心上,并时时教导后辈。当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元丈雅量宏怀,言行优秀,当真不辱家声。元丈的棋元呀,真简陋的没法看。”可以说也是当时环境所致。
1819年(文政二年)的御城碁,有服部因淑和井上家迹目安节(后来的幻庵),才成为林家当主的元美,元丈的迹目丈和四人初出仕。为了试练次世代的实力,元丈与安节对弈,知得和丈和分在一起,分别留下了灌注棋士灵魂的棋谱。知得丈和之战成为后世的名局,元丈的局自赞为“一生的杰作”的二子局亦是名局。尝传知得元丈为名人棋所起过争执,现在从种种证据来看,实在是属于造谣,真不知道怎么能传出这种谣言。
元丈以丈和能成大器,在四十五岁即文政二年立三十三岁(申报的年龄是二十五岁)的丈和为迹目,文政十年闰六月,五十三岁时将家督相让,同时引退。未几,丈和果然晋位名人棋所。元丈退位后,常吟“悠游逍遥适尘外,顾盼俗事在”借酒度过余生,在当时可谓一种特立独行的江户人气质。元丈没后二年,其子丈策成为丈和的迹目。
十二世本因坊丈和
本因坊丈和
本因坊丈和(Jowa,1787-1847),日本古代著名围棋手。
1787年(天明七年)-1847年(弘化四年)
信州水内郡(现在的长野市)生人,初姓户谷,后姓葛野,幼名松之助。时传言丈和有“躯短肥大,脸大眉浓,从容不迫,利光相犯”之貌。
丈和的父亲是往来江户本庄间的旅行商人,以贩咸鱼为业。丈和幼时好弈,某年由父亲带至江户,投宿本庄豪商江原权六处,因入本因坊家。当时丈和并不为人们看好,如果不是入仕坊门,在那个身份制度很严格的社会也许会继承父业庸碌终生罢,因为打棋得胜而在人生的歧路上选择了正确的一条,这是一件怎样奇妙的事啊。
明治中期,道策有了前圣的评价,相对应的丈和评为了后圣。丈和的棋艺属于晚成一型,二十岁时不过初段而二段之间,在所谓修行时代,关于丈和有这样的说法“在十六岁成为初段,锋芒渐显,不久就渐渐湮没,想要成为国手恐怕无望。”那时丈和曾因事一度脱离坊门,虽然不久复归,但人们对他十分不看好。由于前期历程的迂回曲折,早期丈的的棋谱未能流传下来。
丈和在围棋史上的出现,是自二十一岁时前往山形挑战长坂猪之助的二十一番棋才开始的。猪之助的段位名为二段,却具有六段实力,丈和(当时还叫葛野松之助)把他打到了先相先。这里还有个丈和遇仙的传说,说的是丈和二十岁那年,到出羽去挑战长坂,连输三局,悄悄溜之大吉了。路上,错过了宿头,只得投宿农舍。主人授四子与之弈,丈和大溃。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丈和将那梦中老者的着法,默记于心,不时细细揣摩,果然思路大开。再回去找长坂比棋,不消几个回合,便杀得长坂高挂免战牌,不敢再下了。
丈和的前辈,奥贯智策的蒙师滨松的山本源吉曾认为从试验棋来看丈和不可能有什么大出息,幻庵也认为“文化三年以前的棋简直是垃圾。”二十一岁的丈和好像悟道一般跟围棋起了不可思议的感应,下定决心要在围棋上出人头地,无论什么环境都不能妨碍他把精力集中于围棋,二十岁,可以说是丈和棋道生涯的转折点。从此丈和确立了他的力战型棋风,在以后的对局,把对手压的喘不过气来。
自山形返归,与老师元丈弈二子局,三连胜。之后以大一岁的同门,已经成为元丈的迹目的奥贯智策为最大目标,以小自己十一岁,安井仙知(大仙知)门下的樱井知答为练习对手,棋艺提高很快。智策于文化九年早逝,知达也夭折于文化十一年,斯时,丈和自信满满,特别在是智策死后,丈和展望未来,豪气冲霄,更加努力钻研。另一方面,有心竞争棋界顶点的后辈服部立彻(后来的幻庵因硕)迫近了丈和。
1812年(文化九年)丈和二十六岁,立彻十五岁,两人初次交手,没几年就下了二十二盘棋。文化十二年后每年都有十几盘对局。根据丈和立彻的资历差别,棋分是先二先;一方为了维持优势,一方为了追平差距,整个进程表现的十分激烈。二人各显其能各出奇招,丈和古今无双的豪力,立彻机巧灵动的怪腕,棋士的气合在盘上碰出巨大火花。在这场对抗中,胜则上天,败则入地,对两位棋士来说,无疑是一场难得的洗礼,使他们更加成熟。
1815年(文化十二年)二十九岁升五段,四年后的文政二年以六段为元丈迹目,棋力在段位之上。御城棋初战,受饶名人格安井知得一先,五目胜出,世人谓之名局,万众瞩目。同是初战御城棋的井上安节(服部立彻)却被迫与元丈苦战,受二子仅胜一目,颜面失尽。当时丈和虽僧人打扮,腰间却佩着大小带刀四处招摇,入城时与老师元丈失散,及至幕府的役人寻获,诘问,以一句“先格”顶了回去。丈和的自信也实在太过剩,前文所述“躯短肥大,脸大眉浓,从容不迫,利光相犯”的评价就是这个时候出来的。
文政年间是丈和棋艺的鼎盛期,1820年(文政三年)四月,执黑对知得仙知,经过苦战以二目获胜,这就是所谓“知得一生的出来”的名局。是局丈和通盘都很苦,被知得牵着走,但最终逆转,可见其毅力。同年十一月,与阿波的米藏进行著名的赌棋,十番胜负。以五胜四负一无胜负获胜。翌年又弈一局刊载在杂志《国技观光》上。当时行家对丈和的棋艺都激赏不已。文政四年,与井上安节弈,是局十二月打挂,次年五月续弈,本局以“安节最后的对局”而闻名。以后安节再也没有和丈和对弈,两人的胜负,安节从先二先到先相先有六十九局,丈和三十四胜二十八败三无胜负二打挂。能将二十五岁正值盛年的安节打得高挂免战牌,使丈和终于将名人棋所收入眼界。文正八年刊行的《国技观光》几乎全部被丈和个七十三局占据,其中与安节的战谱有三十局。
1827年(文政十年)一月,四十岁的丈和升七段,同年十二月,元丈以病弱为由隐归,丈和就位十二世本因坊(终于熬到头啦~~笑)。接着,林元美和井上因硕(安节)同时晋升七段。翌年正月,八段准名人进位,棋力居于段位之上,其他三家无法置喙。晋升八段后的一个月,井上因硕欺知得老迈,要求八段准名人的晋升,史称“天保内讧”的丈和·元美与因淑·因硕的暗斗闹剧开场。
丈和先和因硕勾结,取得离名人棋所最近的知得的推荐,并得到另一大老,隐居多时的本因坊元丈的首肯,升因硕为准名人,然后因硕又挑逗丈和与知得,1828年(文政十一年)决定名人棋所的争棋申请递交,次年四月开战,但争棋双方以身体为由迟迟不落子。接着丈和又向因硕许诺,成为名人棋所后六年就让位,以一纸没有效力的保证书换取了因硕的承认。因硕发觉受骗,请服部因淑去申请争棋,在扯皮中,这件事不得不搁置了三年。
丈和惟恐因硕势力抬头,于是央求水户人林元美去活动,许以八段准名人。元美最终请动了水户隐者翡翠公(水戸家九代目徳川齐昭)出来说话。翡翠公能量果然不小,1831年(天保二年)三月十六日没有任何征兆的,丈和就任名人棋所。从成为八段准名人起到当上名人棋所,经历了四年,这个时候,丈和四十四岁、仙知五十五岁、因硕三十三岁。老师元丈见到丈和的名人棋所大望达成,终于遂了一桩心愿,于明年十月飘然而逝。
可是,元美八段准名人的晋升要求却没得到履行,元美对丈和已暗伏敌意,这个残留的火种为各方积怨的总爆发埋下了伏笔。1830年(天保十年)元美因借金反还问题被上告,颇受了不少牢狱之苦。此一借金,系当初为丈和活动名人棋所的经费。元美,与元丈,知得,因硕并列为后世称许为围棋四哲,背负名人之艺,深为同侪所忌惮,竟然遭此横祸,而丈和竟不履行承诺,可见其人品何等卑下。
另一方面,为了打倒丈和,1835年(天保六年)七月、松平家碁会上因硕的秘蔵弟子、赤星因彻出场。这次棋会是老中松平周防守康任的附家老,井上家的门人冈田頼母一手促成的。如果在这样的正式场合下,因彻战胜丈和,那么就给了因硕质疑丈和名人资格的口实,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丈和一番豪力的发挥下,因彻被打败了,狂喷鲜血倒在盘上。这局也以“吐血之局”成为名局。本局双方都很重视,丈和和妻子去浅草求问观音;因硕托人谮害丈和不提,丈和本人也因思考过度忘记如厕,尿溺和服。
平靖了井上家的挑战后,以收录元丈·知得对局为主的《收枰精思》刊行,作为老师元丈迹目的丈和出了很大力。对于对手安节因硕,丈和评论道:“盘上盘外旁若无人的发挥,存在这样虽有血泪而本性不改乐天家,真实人间的魅力之所在。
不久,知得仙知之子,迹目俊哲的七段晋升得到丈和承认,林元美趁机又提出升八段准名人的旧话,又遭拒绝。于是把当年丈和运动棋所的隐私,一股脑地抖将出来,一时棋界大哗。不仅如此,林元美还在幻庵的支持下声讨丈和,公然向丈和挑战,宣布舍命也要与丈和下二十番争棋。面对这种局面,丈不得不在1839年(天保十年)十一月交还棋所。翌年,移家相生町,将家督之位让与老师元丈之子丈策,同时立土屋秀和为迹目,从此隐居,在自己开的上野车坂下的道场以指导后进为乐。通过与秀和的对局,他确信秀和有阻止因硕就任名人棋所的实力,断绝后顾之忧的丈和从此安心。自道策以来的第一棋豪之称赞和秀策的出现真丈和余生的幸事。
丈和的长子同年与秀和相争失败,后年因幻庵因硕的愿望成为了十二世井上因硕(节山)。第三子中川龟三郎于明治年间进入以秀甫为社长的方圆社,为建社竭尽心力。秀甫社长死后,继任社长为方圆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847年(弘化四年)十月十日、六十一岁的丈和去世。同一年的八月十八日丈策已经在食物中毒的意外中先行离去。
十三世本因坊丈策
本因坊丈策
1803年(享保三年)-1847年(弘化四年)
十三世本因坊丈策为元丈之子,1834年(天保五年)三十二岁成为丈和的迹目并出战御城棋。当时为六段,执黑的同棋份的服部雄节,二目胜。生来多病,四十五岁没。这是由于下棋没有节律对健康的侵蚀所致。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和水谷琢廉的对局,下了二日三夜方完。
1838年(天保九年)十一月,本因坊丈和隠居,因继承家督称十三世本因坊,迹目秀和据。眼见丈和引退,幻庵又对觊觎棋所起了觊觎之念,丈策派秀和代打,阻止了幻庵。丈策之所以能继承家督,本身并无过人出,纯是丈和为报师恩,丈策欲升七段,被丈和一句“不许,就凭你的棋力?”顶了回去。站在丈策自己的立场,觉得自己受了很大伤害。后年,在周围门人的推荐下终于升上了七段,其间曾与丈和有不愉快的口角。
作为理论家研究家的丈策强过作为胜负师实践家的丈策,他的博学据云是坊门首屈一指。天保六年的御城碁与知得的対局可谓丈策一生的杰作。得理不饶人的丈策攻势凌厉,知得根本无法招架。黑最终以十一目胜,开局的一、三、五、七是纯正的秀策流,这也是秀策流的首次亮相。
十四世本因坊秀和
本因坊秀和
本因坊秀和 1820年(文政三年)-1873年(明治六年)
伊豆国若泽郡(田方郡)西豆村(土肥町)小下田生人,本姓土屋,名俊平,后名恒太郎。十三岁剃发时改名秀和。身负名人之艺,与同是有名人之艺而无名人之位的元丈,茫免植⒊莆逅恼堋?
俊平九岁时,跟父亲去参加三岛明神祭礼,与沼津的万屋某十二岁的少年对弈,受四子负,后来父亲带他去江户游历,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察知了他的潜力,遂决定让他走上围棋之路。归途中再遇万屋少年,已能与之分先。俊平作为“奇才”的名声为丈和所知,于是将他收入门下,初时用恒太郎之名,十三岁剃发时改名秀和。十九岁即晋升六段,在坊家门人之中可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1838年(天保九年)交还名人棋所的丈和于次年正月与秀和对局,当时秀和的棋份是先相先,经过苦战终于以三目战胜丈和,秀和的长足进步得到了确认。三四月间又与幻庵交手,执黑一胜一负。同年十一月丈和引退,丈策继承家督,次年五月,秀和晋升七段并立为迹目。待丈和一引退,幻庵因硕马上提出名人棋所申请,丈策即刻表示异议,并指名由秀和争棋。幻庵认定争棋的对手理所当然是身为当主的丈策,对于还在部屋里打混的秀和示以难色,此事只得交付寺社奉行裁决。
1840年(天保十一年)十一月一日,再度与丈和对局,完败。在这一局中秀和气势很弱,丈和却叱咤激励精思百出,可以说是丈和的好局。同月十七日初战御城棋对阪口仙得白番一目取胜,秀和大展鸿图的舞台已经搭好。局后急入寺社奉行稻叶丹后守邸,受命二周后与幻庵因硕争棋四番棋。本次争棋由御黒书院的仙得作为公正,幻庵上座,整个对局事充满重大紧张的空气 。当时因硕四十三岁,秀和二十岁。
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十三日,总共八日七夜进行了第一局,秀和执黑四目胜。是局幻庵两度吐血,故有“献身的争棋”之称。幻庵因健康原因失掉这局,不得不等待下次。二年后的天保十三年再度对局,秀和执黑六目胜,半年后秀和执黑再胜四目,使得幻庵完全绝望。
1848年(嘉永元年)三月,继十四世本因坊,十一月立秀策为迹目。秀策策在从家乡因岛至江户的中途,在大阪与幻庵弈,三胜,有此迹目自是坊门之幸。1846年(弘化三年)十月至翌年九月,与秀策进行集中十七番棋,虽说是同门之间的练习棋,但结果却是秀和定先十三胜四负,几乎把老师逼入绝境。1849年(嘉永二年)与秀策又进行四局公式对局,这四局为秀和与秀策最后的对局,可以说是对江户围棋史总清算的压卷之作。
1850年(嘉永三年)晋升八段准名人。那时,伊藤松和,阪口仙得,太田雄三,安井算知四人合称“天保四杰”名满天下,但秀和就持有能把他们四位打到先相先以下,拥有了足够的发言力和绝大的统治力,坚持用正攻法到达了棋界的顶点。1859年(安政六年)幻庵因硕在隐居中亡故,秀和提出了名人棋所的申请,那年他四十岁。
秀和排除万难,满怀自信提出申请,岂知松本因硕漫天要价,更兼幕末情势不安。哪个时候,黒船来航,幕府内一桥派的南纪派的对立,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内忧外患的幕府那里有空理名人棋所这茬,而且因硕的旧主老中久世大和守从中作梗,客观的讲,秀和的棋所就任是不可能的。
1861年(文久元年)在所谓“最后的御城棋”与松本因硕对弈,称秀和·松本因硕因缘的对局,执白一目负。此局弈至中盘,秀和才发觉情势不妙,忙使出全身解数待扳回,却也回天无术了。据说松本所以能下出好棋乃幻庵附体所致。世人皆云此乃天保内讧的因果在应秀和身上的报应。
1862年(文久二年)八月,因当时流行的麻疹迹目秀策三十四岁突然去逝,致使秀和深陷悲痛。翌年,有坊门圭玉之称,绰号龙虎的秀甫(时二十五岁,六段)因着秀和与他的默契被立为再迹目,当时十四岁、三段棋格自己的长子秀悦被立为迹目。由于丈和后妻势子的原因,秀和的次子平次郎成了十二世林门入的养子,改名秀荣。
秀和对于丈和未亡人的远虑多有赞同,当初,丈和威光犹在,立老师元丈之子为迹目,说是为了报答师恩,但焉知其中没有血缘相续的私货?倘若不是幻庵因硕的威胁近在眼前,又怎知按照既定路线不是由道和(后来的节山因硕)当丈策的迹目?念及此秀和也动了私心,再说坊家的财产早就由丈和·丈策的遗族私有化了,因此对于秀甫也就加倍提防起来,生怕他抢走家督之位。
将家督让与幼子是秀和一生中抹不去的污点,秀元,荣秀,秀甫被迫做了很大牺牲。另一方面独立于坊家主流之外,在野或遭放逐的棋士秀甫及中川龟郎(当时二十六岁五段)等打破封建的家元制度,为新时代建筑了基础,这一结果恐怕是在当主问题上优柔寡断的秀和的幸事罢,真使人感到是对历史的讽刺。
本因坊家古来入僧籍,据说官面上是不许娶妻的。长子秀悦的迹目申请上关于家庭部分是这样写的:父葛野忠左卫门,本国伊豆,生国武藏……此古例也。其实那个葛野忠左卫门跟丈和的长子、后来的十二世因硕(节山)是两人,本为二代目葛野忠左卫门,就这样秀和之子秀悦就跟丈和攀上了拐弯亲。
明治维新打击了受领幕府俸禄的围棋四家,坊门不得不出租房屋度日。借宿之人半夜打牌喝酒,一不小心碰翻油灯酿成火灾,把个本因坊道场烧成一片废墟,只得搭临时棚屋以避风雨。伊藤松和事后邀坊家门人合力修建新宅,秀和自持身份,予以断然拒绝。
那以后,本因坊家五十石的家禄削减至十三石,明治四年的家禄奉还消灭了一切经济的基盘。在这样的困境中秀和组织“三日会”以求不荒怠棋艺,并指导后进,可惜由于经济的窘迫,“三日会”数年即归于消灭。以后秀悦、秀荣、中川龟三郎、安井算英、小林鉄次郎、吉田半十郎组织“六人会”算是继承“三日会”的遗志。
1871年(明治四年)死前的二年秀和与最爱的弟子、秀甫进行最后的先相先八番棋。秀甫执黑五胜一败,可以说秀甫是秀和一生最大的遗产。
秀和,当世翩翩之佳男也,其俊美比雄三,算知;学养及先代丈策;书道抗门徒秀策,时人有“天性素直,外修内饰,颇有大人雅士风度”之誉,真一代奇人。死后流下遗谱六百余局,其中对雄藏一百三十九局,对算知一百三十六局,对松和四十局,对仙得二十局。他和“天保四杰”的对局可称得上是对江户围棋史的总清算,秀和·秀策·秀甫三秀的遗谱也包含了近代围棋萌芽的头绪。秀和与道策·吴清源都属于围棋史中的重要节点
迹目:本因坊秀策
本因坊秀策
本因坊秀策(1829-1862)
本因坊秀策的父亲名为桑原轮三,母亲名为龟,家中次男。日本文政12年(相当于西元1829年)出生于日本的因岛市外浦町。
本因坊秀策的幼名为虎次郎,三、四岁的时候,传说只要给他围棋棋子就会停止不哭泣,然后就会将黑白棋排着玩。他的母亲在他五岁的时候开始教导他围棋,到他六岁的时候,整个村落无人可以当其敌手,七岁的时候,与三原城主浅野公对弈后,其棋力被认定,后拜竹原宝泉寺住持葆真和尚为师。其技巧之神妙,众人称之为神童。
九岁的冬天,经由浅野公的推荐,虎次郎前往江户(注:现在东京一带),进入本因坊家中成为本因坊丈和之弟子。十一岁的时候,取得初段认定后回到故乡,浅野公赐予虎次郎当时一般家臣五人份的薪俸。十五岁时,取得了四段的认定后,改名为秀策(注:日本人跟中国人一样,小时候会有一个幼名,成人礼(或称为元服)后,会再有另外一个名字。跟中国人的『字』很类似。)十七岁的时候,他的薪俸增加到一般家臣的十二倍,十八岁的时候,在大阪与幻庵因砚对弈后,因而博得『赤耳妙手』的名号。
自幼投在本因坊秀和门下,很早便显示出超凡的资质。在井上幻庵与本因坊秀和的第三次对决时,棋至中盘,幻庵精心设下了能置对手于死地的圈套,而包括当局者秀和在内的现场所有高手都未能看破,却唯有当时年方十四岁以弟子身份在一旁递茶伺候的秀策看出了盘面的杀机,遂详做失手令茶盏翻倒,在秀和抬头时以眼色示警,令秀和重新审视局面,这才躲过一劫。不过,在那时秀策的实力除秀和外还不为人所知,直到他数年后一次在外旅行时,偶遇已引退的井上幻庵交手之时连连获胜,这才名动四方,震惊了棋坛。而这才只不过是秀策光芒万丈的棋圣生涯的开始。
秀策二十岁时,被定为第十四世的本因坊的继承人(不过并未成为十四世本因坊),并与其师丈和之女结婚。被秀和正式指定为本因坊一门的继承人,并开始在御城战中出场。谁也没有想到,在此后直到秀策去世的十数年中,秀策竟在强者林立的御城棋战中保持全胜!而且,败在他手下的各家棋士,无不输得心悦诚服。如此神乎其技,令人不禁联想到两百年前的本因坊道策,而更难得的是,秀策虽有如此冠绝古今的实力,为人却极温文谦和,因此,同代棋士大多与他交好,在他三十多岁染病英年早逝时,整个日本围棋界都为哀痛。可能是史上最强棋士的秀策,却因为辞世太早,连本因坊家掌门都没有当上。
不过,虽然在御城棋战中所向无敌,但在御城棋之外,秀策却有一位好对手,此人便是安井一门的太田雄藏。
这太田雄藏和秀策一样是七段等级,但实际棋力殊不亚于当时身为八段准名人的秀和。虽然秀策棋力更在秀和之上,雄藏在秀策面前弱势也并不十分明显,然而,雄藏却没有在御城棋出场的机会。皆因日本古时棋士一旦升至七段,都要剃发变成光头,而雄藏是有名的美男子,对此甚为在意,宁可不升七段也不愿剃发,迫得棋坛为他开特例允许他不落发而成为七段,但却因此不可以在御城棋出场比赛,所以雄藏与秀策的对局,全是在御城棋以外的场合进行。两人弈棋时针锋相对,私交却一直甚好,情形颇似当年的安井知得与本因坊元丈,如此棋逢对手的君子之交,委实令后人心折。
在二十一岁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御城碁』,从这个时候开始担任『御城碁』职务的十三年间,战绩为十九连胜,而且,并没有输棋的纪录。
但是,却在三十四岁如此年轻的年龄,他过世了。
另外一方面,秀策不只在棋艺表现优秀,在他晚年的时候,他拜书道家竹雪道人为师学习书法。传说他书法优美,其书法与其师的笔迹常人难以分辨。他流传的书法真迹并没有留下多少。留下来的作品,除了他写予石谷广策的『围棋十诀』,在某棋盘上所写的『慎始克终,视明无惑』外,就只剩下他写给其双亲的信件了。
秀策的布局被称为『秀策流』,在现今的对局中,也常看到被使用着。另外,常有人说如果常常去排秀策的棋谱的话,棋力会有所提升。也有听说一些高段者会去排秀策的棋谱。
秀策以其棋力及人格的高尚被称为『棋圣』,到目前为止被以『棋圣』这样的尊崇的除了第四世的本因坊道策外,就是秀策了。由此可见其地位之伟大。
秀策的遗物大部分都被放置在秀策生前的家中,现在被改建为『秀策纪念馆』,很多喜爱围棋的人们都会抱着探访好友的心情去拜访秀策的纪念馆。
十五世本因坊秀悦
本因坊秀悦
1850年(嘉永三年)-1890年(明治二十三年)
秀和的长子。因秀策早夭十三岁时以三段立为迹目。当时最有力的迹目候补是村濑秀甫,但因触怒丈和夫人而见疏。时五段,二十六岁的中川龟三郎向秀甫反映了土屋家的意向,遂自觉退出竞争。当年丈和立老师的儿子丈策为迹目,首开家督亲子相售的恶例。
1873年(明治六年)父秀和没,同年秀悦二十二岁、六段继承为十五世本因坊。明治十二年、维新后的混乱与碁界的疲弊,在过于严酷的环境中,天生体弱加上劳心,秀悦终应精神失常而引退。
为挽救坊家危机,秀和次子,林家当主秀荣拟迎村濑秀甫为家督,但因中川龟三郎作梗,改立三弟百三郎,是为十六世本因坊秀元。秀悦四十一岁无疾?而终。
秀甫曰:“谁生而王侯?或人言秀悦得秀和之遗传,真坊门之耻也。”以秀甫之高棋,如能继承十五世本因坊,以后的不幸也许不会发生罢。不过在那样的时代也很难说。秀悦与秀和的对局谱有两局传世。
十六世本因坊秀元
本因坊秀元 (十六世二十世)
1854年(安政元年)-1917年(大正六年)
十四世本因坊秀和之三男,名土屋百三郎。曾在代长兄出席村濑秀甫主办的研究会“方圆社”时对(方圆社)无视家元权威以段位顺排位表示强烈不满,后被次兄林秀荣(后来的本因坊秀荣名人)于1879年(明治十二年)立为坊家家督。根据1737年(元文二年)的“碁将棋名顺诉讼事件” 大冈越前守忠相的最终裁决,如果名人位空缺则本因坊家的家督排于所有骑士的上风,而今竟然出现“三段本因坊”名列各棋士之上成为坊间的一大笑话,故“欲问鼎轻重”者大有人在。
彼时棋界的上下关系就如同今天的角力界一般严格,高段棋士可以任意指使低段棋士。在方圆社成立会后的围棋会上,井上因硕(松本锦四郎)像使唤女仆一样,教秀元为自己端茶续烟。无法忍受的秀元在晚宴愤而退席。在柏荣未亡人死后,秀荣便让三十一岁的秀元引退了,时在明治十七年(1884年)。也算是秀荣政治心计的牺牲品罢。
1907年(明治四十年)为秀荣没后的继承问题,以五十三岁之龄,宿老之身,四段段位出来收拾事态,再袭本因坊,一年后让位于实力笔头田村保寿。后人评之曰:秀元一生劳苦,为人刚直恬淡,疏于名利,无欲无求。二度袭坊位时,周围人以为四段段格太低,有失体面,也只自称六段一日。其人好酒,有酒仙之谓;行事奇特,多有逸事流传。
秀荣对秀元有如下评价:
“彼行为飘逸而勤勉努力,为义理而行事,可谓白壁无一瑕矣。棋力进至六段,与中川千治互先二局皆胜,对保寿亦成绩佳良;然对下手多有败局,非棋力之不能,实乃性格使然也。”
十七世本因坊秀荣
本因坊秀荣
(林家十三世;十七世、十九世本因坊)
1852年(嘉永五年)-1907年(明治四十年)
九月二十日、秀和的二男在江户本乡汤岛俗称樱马场的本因坊外邸诞生,这个人十一岁时作为林十二世门入柏荣的养子过继,柏荣没后,继承家督同时改名,时年十四岁,是为林十三世秀荣。由于幕末变局,没有赶上御城棋末班车。
1868年(明治元年)十七岁,因对局成绩优异得本因坊和安井之赞同晋升四段之际,十三世井上因硕(松本锦四郎)却大唱反调,并遣门下小林铁次郎出来争棋。秀荣身为本因坊秀和之子,以弱年入继承林家,各方面处于弱势,却执意应对,可说是十分固执或是顽强罢。1876年(明治九年)对小林的二十番争棋开始,把小林打至先相先。
对秀荣影响最大的当是年长十四岁的秀甫。秀甫因本因坊迹目问题而疏远于坊家,1871年(明治四年)十月至十二月跟随秀和赶赴名古屋。前年由于维新政府的改革将本因坊家的俸禄由五十石减至十三石,坊家为维持生计只得出租房屋,却不幸引发火灾,以至生活日益困顿,在旅途中秀和将三个儿子托付给秀甫令其监护,这是后来秀甫对秀和时有照顾的原因。翌年秀甫携秀荣游于美浓,尾张,伊势三国,后至大阪,生活一度十分窘迫。1873年(明治六)七月老师秀和去世,秀甫跟坊家更加冷淡,连表面上的近密亦不维持。
秀和没后,长子秀悦即位是为十五世本因坊,由于现实过于残酷而患精神病,怀疑有人会杀害自己,最终于1878年(明治十一年)发狂,莫之能救。那时秀荣与其弟土屋百三郎商议拟通过坊门前辈中川龟三郎中介立秀甫为十六世本因坊。当时秀荣,秀甫,中川三人都在为坊门的延续而奔忙,彼此互信,给了中川施展政略的余地,此致使秀荣秀甫原本融洽的关系陷入不和之境地。
据《坐隐谈从》记载,受命约谈秀甫的中川以需要暂待秀悦恢复为由回绝了约请秀甫做十五本因坊继承人的使命。不得已秀悦病中内定只有三段的百三郎为继承人,这时中川却突然出现在秀甫了眼前。时秀甫已返京,滞留中川宅中,中川向秀和旧话重提请立秀甫为十六世本因坊。中川此时的盘算是秀甫没后,本因坊位非己莫属,抱着这样的野心,才演出了上述的剧目。而事情的真相,三人相互倾轧的内幕,恐怕需要循着秀荣与中川对待身为实力第一人的秀甫的思绪的脉络,才能够找出。据推测,先是,中川拒迎秀甫,是想以十二世本因坊丈和之子,本家段位最高者的身份当十六世本因坊,惜乎事态发展并不如意,故后来支持秀甫,不得不然耳。
1879年(明治十二年)以村濑秀甫(当时四十二岁)、中川龟三郎(同四十三岁)、小林鉄次郎(同三十二岁)为中心组织了方圆社。传统家元阵营中安井算英、林秀荣、本因坊秀悦的代理土屋百三郎(秀元)、井上家的小林鉄次郎作为因硕的代理与会。四家所以参加是把“方圆社”理解为秀和在维新混乱中组织的研究会“三日会”在精神上的延续。可是,感于敏感进取的新风的秀甫,中川和小林的本意却是废除旧的封建封建制度对围棋的束缚,打破古来的陋习,图谋在维新的混乱中支离分散的棋士的大同团结。方圆社的机关报《围棋新报》发表报道时重新确定了棋士间的顺位,在成立会的纪念对局上,秀荣和秀甫是最上位组,秀荣执黑五目胜。
秀荣生于坊家,对父亲秀和极其敬重,一生都在为使坊家回到碁界的顶点,成为名副其实的最上位(关于坊家的最上位请参看拙作《碁将棋名顺诉讼事件》)而殚精竭虑。八月十四日养病中的秀悦引退,立其弟土屋百三郎为家督,是为十六世本因坊秀元。秀荣在方圆社强援古例(碁将棋名顺诉讼事件)使秀元至于上位,成功的维持住了家元制度的旧例。但是,在随后的对局费研究练习收费问题上,新旧两派终于无可避免的决裂。九月最后的手合(对局)后,秀荣带领旧家元一方退会。不久本因坊家?;井上家?;林家剥夺了与方圆社有关系的棋士的段位,依照旧规将他们破门除籍。
秀荣为维护家元的权威,坊门的荣誉,与革新的方圆社敌对,这一行为激起了革新派棋士的敌忾,使自己日益孤立。分裂后,秀甫占据了方圆社长的宝座,开始独自发放免状,整备结社制度。资本主义的新式“家元”取得了空前的压倒性优势;与此相对照的旧式家元似乎只有凋零一途可走。
这段时间,方圆社日渐兴盛,而秀荣却要操心幽闭中的秀悦,辅佐低段的秀元,自己跟养父的未亡人喜美子处不好,真可谓内外交困,喝口凉水都塞牙。喜美子独占了林家的财产,四处浪费,还把先祖的牌位和林元美的《烂柯堂棊话》私下授给一直觊觎这些的分家的林佐野。面对这种局面,秀荣只得闭关,卧薪尝胆以期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这个苦心的雌伏期间酝酿了日后更大的飞跃。
1882年(明治十五年)先代柏荣的未亡人喜美子终于死了,翌年,秀荣复本因坊籍,宾家由是不祀。1884年(明治十七)十一月,令秀元隐居,自立为十七世本因坊,受到方圆社高桥杵三郎,中川龟三郎挑战,借破之。小林铁次郎只好向秀甫社长据实以告,秀甫决定亲自出马与秀荣十番争棋。这场争棋在后藤象二郎、井上毅、金玉均等故交好友的热心关照下,本因坊和方圆社走向和解。故“秀甫?;秀荣的争碁”又有“和解的十番碁”之谓。当时秀荣三十三岁、五段、秀甫四十七岁、八段,秀甫念在秀荣是恩师之子的份上许其以七段段格,定先棋分迎战。彼时丈和名人之三男中川龟三郎对秀甫尚未完全摆脱二子。
首局弈于方圆社的例会,秀荣弈的堂堂正正,令秀甫无隙可趁,只149就完胜秀甫,方圆社方棋士皆为之失色,坊家则大肆夸示。不过客观的讲,这局只是双方试探火力而已。果然,从次局开始,仿佛秀甫的豪力重见于棋盘一般,秀甫三连胜,把秀熔逼到了悬崖边。以后双方一进一退,直到下完第八局,秀甫始终比秀荣多赢二局。此间,秀荣亦为这种结局而苦恼,苦思良策,终于在剩余的两局二连胜,将棋格维持在定先,避免了降至先二先的厄运。整个十番棋的结果是五胜五负平分秋色,但是秀荣的棋格是定先,说明秀甫确实棋高一招,做为当时的棋界领袖当之无愧。
经过五个月的中断,第九局续弈,秀荣的胜利避免了降格这种不名誉的事发生。又经过了八个月的中断,双方弈最后一局。此间,秀甫的身体已经变的相当差了,十番棋结束后两个月,就因胃溃疡引发的胃癌去世了。此前,秀甫接受了三次手术,秀甫也知道自己没几日了,周围对秀甫的同情形成了压倒性舆论,尤其是来自后藤象二郎的压力(斡旋)使秀荣在四面楚歌的苦恼中不得不让出本因坊位(国内某演义小说认为这是秀荣在后藤象二郎的教唆下进行的“阴谋”,实则秀荣大为获益,可备一说)。
坊社合并,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四点公识:一、方圆社采用段位制代替级位制。二、方圆社发行的免状需由本因坊副署。三、本因坊秀甫的迹目必须由实力第一人担当。四、今后本因坊兼方圆社社长,务要使坊家立于棋界顶点,并约束棋士。不过这条由于秀荣的私利私欲,没能得到很好的贯彻。
秀荣承认秀甫为八段,让出本因坊位。秀甫就位十八世本因坊后,秀荣复归土屋姓,在方圆社和本因坊的联合提携下由五段升七段,以七段段位下完了第十局。本来棋界兴许就此风平浪静了。可是秀甫的突然去世又引起了继承人问题。
秀荣为成为秀甫后继,决定跟中川龟三郎争棋,方圆社社员和作为立会人兼后援者的后藤象二郎都逼迫秀荣禅让。中川的手腕,创立方圆社,辅佐秀甫,向来有很高的评价,而秀荣自继任本因坊以来对组织的运营并无实绩,大家对于这样一个守旧派担任方圆社长,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安。中川为了表明自己继承本因坊位的决心,就二代目方圆社社长,根据协议,方圆社社长和本因坊应为同一人,不过秀甫对此丝毫不加理会。
1887年(明治十二年)八月、或是明年秀荣再袭本因坊位,是为十九世本因坊,可实际上还是叫十七世本因坊,至少到1894年(明治二十七年)六月还是以十七世本因坊行于世。这明显是不承认秀甫的十八世本因坊地位,明目张胆的破坏当初的约定。但平心而论,单方面的被逼作出让步,秋霜烈日的辛酸,后来变的狷介固陋,为人固执己见也是没有办法的。
秀荣在与秀甫打碁中,在他的吻颈之友朝鲜亡命志士金玉均渡于小笠原岛期间,做“一万局布局”以为修行。这个传闻的真意是作为大棋士秀和之子,抛弃了日益虚化的家元和抽象化的权威主义,转到实力第一主义的立场上来,着手日益出神入化,鬼神莫测,对这感到惊异的人们中间就会产生这样的传说。秀甫的死令两人激烈的爱憎局终结,之间的恩怨也的影响却无论如何无法消去。
秀荣棋力大进,达到方圆社都不能无视的程度,1891年(明治二十四年)《围棋新报》开始刊载秀荣的棋谱,并省略级位。1892年(明治二十五年)秀荣组织了坊门的研究会围碁奖励会,同年八月十三日举行第一次手合。当量度到坊家的实力业已充实,就开始了与方圆社的对抗。收以前被方圆社除籍的田村保寿(后来的名人秀哉)参加奖励会手合。1893年(明治二十六年)方圆社锦町新馆落成,披露会上岩崎与秀荣下“纪念对局”(二十一手打挂)《新报》刊载的时候,秀荣的头衔赫然是“本因坊秀荣三级”,这是对秀荣与秀甫之间的约定没有得到贯彻表示愤慨,到下一期又改回段位。翌年九月,发言力大增的秀荣与方圆社创社社员小林铁次郎进行了时隔十六年因缘的对局,小林以一目胜出,翌月旋逝。
现在,秀荣的全盛终于来临了。大多棋士慕其大名咸集于羽下,就连方圆社的塾生也多有投靠者,从方圆社退出的田村保寿也由金玉均介绍在奖励会初会之月投入秀荣门下。而方圆社在小林去世后陷入衰退,中川社长只好把方圆社的招牌挂在自家门口。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作为秀荣全盛时代的象征“四象会”发轫,凡参加者皆受秀荣悉心指导,就连方圆社的年轻好手也慕名出席。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三月,秀荣升八段准名人,周围棋士皆先二往下,读田村受先能抗。
作为围棋的第一人,犬养毅评曰:“为人极高尚朴实,是以贫乏。”经济上,秀荣并不十分宽裕。所谓“内薄外厚”有些余款也接济困难了弟子。有弟子以为是所谓“艺人根性”导致有名人气质的秀荣对当时流行的黄白万能主义持厌恶态度而疏远了金钱。而四象会也因经济理由处于休会状态。对这个局面感到惋惜的财政界有力人氏于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八月组织了“日本围棋会”。这时,雁金准一脱离方圆社,给方圆社以巨大打击。不久,秀甫公然喊出“不灭方圆社,至死不休”的大言,把目标指向棋界制霸。而且棋分与之分先的田村保寿晋升七段,为其名人地位打下了基础。是年七月与十月,作为日本围棋会的创设纪念与田村弈最后的十番棋,抱持着非凡气势的秀荣二连胜。
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九日徳川幕府的名人碁所终于在新时代重见。名人,围棋最崇高的称号,父亲秀和望而不能得,秀甫坚辞不受的名位,在众人的力劝之下,秀荣终于就位。当时的背景是日俄战争战胜后,国民的国家注意情绪高扬,军事扩张主义也衍生了天皇绝对主义,日本围棋会对时代的影响开始显现。但是“以粥果腹”的贫困生活严重损害了健康,当上名人不久就经常性大出血,翌年二月十日没,系老人性结核。
秀荣未及指定迹目,雁金和田村之间为继承人问题发生了争斗。田村的实力在雁金之上,但是秀荣却十分厌恶田村,如果在古代家元权威盛行的时代,田村也许就不会胜利吧,但是现时是实力决定一切的时代,对此身体力行者正是秀荣。
附:秀甫?;秀荣十番碁(秀荣定先)
第一局 秀甫 ×-○ 秀栄 (中盘胜)
第二局 秀甫 ○-× 秀栄 (八目胜)
第三局 秀甫 ○-× 秀栄 (二目胜)
第四局 秀甫 ○-× 秀栄 (四目胜)
第五局 秀甫 ×-○ 秀栄 (三目胜)
第六局 秀甫 ○-× 秀栄 (中押胜)
第七局 秀甫 ×-○ 秀栄 (七目胜)
第八局 秀甫 ○-× 秀栄 (二目胜)
第九局 秀甫 ×-○ 秀栄 (十二目胜)
第十局 秀甫 ×-○ 秀栄 (四目胜)
十八世本因坊秀甫
本因坊秀甫
本因坊秀甫(Honinbo Shuho,1838-1886),是十九世纪后期(明治年代)日本最强的棋士,也是日本棋史上少数几位具有名人棋力、因种种历史原因而最终未能成为名人的超级棋士之一。
村濑秀甫(Murase Shuho)本名弥吉,天保九年(1838)出生于江户上野车坂下。父亲是木匠,家境十分贫寒。
以弥吉的家庭背景,似乎不可能早早就与高雅的棋道结缘。仿佛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使弥吉的家和十二世本因坊丈和所设的本因坊道场成了隔壁邻居。也许孩提时弥吉经常到本因坊道场游玩,就在不知不觉之间学会了下棋。弘化二年(1845)七岁的弥吉被十三世本因坊丈策授十三子下过一局,但是输了。一年后丈策授九子又下了一局,弥吉获胜。嘉永元年(1848)弥吉在十岁时入段。
弘化四年(1847)丈策与丈和先后去世。秀和袭位十四世本因坊,不久就把本因坊道场搬到原属四世本因坊道策土地的江户本所相生町。
嘉永四年(1851)弥吉十三岁时正式成为本因坊的内弟子。弥吉在本因坊道场夙兴夜寐,刻苦学艺,进步很快。嘉永六年(1853)升三段,翌年十月升四段,同年本因坊道场“塾头”(负责教棋的总教头)岸本左一郎六段(1822-1856)因病辞职还乡,由弥吉继任。安政二年(1855)年底晋升五段。
因家境困苦,弥吉在本因坊勤勉做事,秀和很喜欢他。每逢陪伴秀和出游,弥吉肩负行囊跟在师父坐的轿子后边,脚上穿的草鞋往往还是自己辛辛苦苦打出来的;到了旅店,从接待来访的客人到准备会客穿的衣服,师父的一切都由他来照料。秀和与弥吉相差十八岁,似乎有一种父与子的亲近感,师徒的对局谱传下来的有五十局以上。师徒之间有这么多的对局在日本棋史上是很少有的。
万延元年(1860)年底,弥吉晋升六段,改名为秀甫,并剃去头发,摩拳擦掌,准备在御城棋上一显身手。此时秀甫已是本因坊门下弟子中棋力仅次于秀策的高手。文久元年(1861),“坊门龙虎”秀策与秀甫下了著名的升降十番棋。秀甫受定先,六胜三负一和,未能升级。
文久二年(1862)八月,秀策染上霍乱去世。延续了二百五十年的御城棋也在那一年永远地终止了。当年的御城棋实际上已经下了,但没有能正式在御城当着将军的面在棋盘上摆出来。秀甫没有等到下御城棋的机会。
秀策死后,秀甫成了坊门棋力最强的弟子,自以为本因坊嗣子非己莫属。秀和亦有意立秀甫为迹目。但是丈和的遗孀看不惯秀甫的操行,竭力反对。丈和的遗孀在坊门颇有势力,秀和对此无可奈何,于是在文久三年(1863)将自己年仅十三、只有三段棋力的长子秀悦立为本因坊迹目。
为了安慰秀甫,秀和有心让他晋升七段,但遭到十三世井上因硕松本锦四郎的反对。锦四郎是本因坊家的“仇人”,曾使秀和当名人棋所的愿望成为泡影。元治元年(1864),秀甫在与锦四郎(六段)的争棋中连胜三局,靠实力升到七段。秀甫的棋力无疑比锦四郎要高出一筹。“天保四杰”之一的伊藤松和在评论争棋时说:“要是锦四郎在争棋中获胜的话,那一天将是围棋的不幸。”
但是,未能当上迹目使秀甫对本因坊家耿耿于怀,借口度假,离开坊门一去不返。秀甫在日本西部越后一带漫游,每天以酒浇愁,弄坏了身体,终于在信州的旅馆里倒下了。有位善良的护士真心诚意地照顾他,二人最终结为眷属。
幕府时期终于在1868年结束了,明治维新使棋手们归还了俸禄。秀和的晚年十分不幸。动荡不安的社会不需要秀和这样冠绝一世的棋技,他在本所相生町自己的土地上建房出租,勉强地维持着一家的生计。明治三年(1870),在一次租房中发生了火灾,把他为数不多的房产和附近的几十所房屋烧个精光。秀和不愿接受他人的接济,便在废墟上筑起简陋的小屋,一个人忍耐着生活下来。
大概是听说恩师家门的不幸遭遇,秀甫于翌年(1871)初回到了江户(东京),探望恩师。师徒在这一年下了最后的八局棋。秀和五十一岁,秀甫三十三岁。是时秀甫执黑与秀和对抗已有绝对优势。秀甫在八番棋中有六局执黑,五胜一负。输掉的一局秀甫已成必胜棋势,但在收官时下出超级“昏着”大损而小负三目。另外的二局秀甫执白,都输了。这时秀甫的棋力还不能说真正赶上了秀和。
秀和于明治六年(1873)7月2日去世,终年53岁。秀和死后,秀甫成了日本最强的棋士。
秀甫于明治十二年(1879)返回东京,任方圆社的第一任社长。明治十九年(1886)又与本因坊家和解,并于7月30日继秀荣成为十八世本因坊。整整等了二十一年,秀甫终于完成了当本因坊的夙愿。然而秀甫在本因坊位不到三个月,只下了一局棋,在举行庆祝会之前因急病于10月14日去世,终年49岁。
以秀甫为首创立的方圆社是十九世纪后期日本最有影响的围棋组织。“秀甫创立了方圆社,拯救了(日本)
围棋。”后世围棋史家对秀甫有这样高的评价。
十九世本因坊秀荣(亦是十七世)
二十世本因坊秀元(亦是十六世)
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
本因坊秀哉
1874年(明治七年)-1940年(昭和十五年)
东京芝樱田町生人,本名田村保寿。父名保永,为旧旗本,维新时加入彰义队,会津落城后为内务省下级官吏。十岁学弈,十一岁即显露棋才,经秀甫考察后成为方圆社塾生。翌年,母亲亡故,正式入住方圆社成为内弟子。这期间曾受五子接受过秀甫的指导。
在社内与石井千治、山冈荣次郎并称“方圆社三小僧”前途似乎无限光明,然则甫晋初段父亲即过逝,又慕维新后达官显宦的威势,忽然对围棋产生的嫌恶感,于1891年(明治二十四年)脱离方圆社。这个举动极大的伤害了小林铁次郎,林(石井)千治的感情,不久就在报纸上刊出关于田村的除名启事。
离开方圆社后寄宿秀甫养子村濑彪处,并合伙做生意,失败后投宿千叶某寺教棋,后经金玉均介绍入秀荣门下。与秀荣弈三子两局、二子一局皆胜,十九岁正式成为四段。而后出席秀荣的围棋奖励会,正式清算了与方圆社的关系。
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正处于所谓的方圆社时代,保寿与石井千治十番争棋开始。最初,保寿的棋格为受先,明治四十年的第五次十番碁把千治打成定先。明治三十年与千治的棋格互先时,以二十三岁晋升五段,对秀荣的棋格为受先。明治三十三年二十七岁升六段,秀栄被推举为名人九段的前一年即明治三十八年晋升上手七段。
天下棋士与秀荣弈皆自先二先往下,独田村一人能维持受先相抗。而田村与其他棋士对弈也执白棋,自身意识里隐然以秀荣的继承人自居,可是与秀荣的默契却不进反退,两人渐渐疏远。自从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秀荣从方圆社引进年少田村五岁的雁金准一后,田村过强的自尊心更是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野泽竹朝认为田村“生来自尊心强,凡事细心而有非常忍耐力”同时指出其还存在“殖货癖”的缺陷,本来秀荣规定对局费一段一元,田村本该是七元,但他却时常多得二元。故虽然强势,但为秀荣所恶是难免的。但决定性的因素却是,在秀哉的升段祝贺会上,秀哉为了面子央求雁金下假棋,秀荣查知后对秀哉越发厌恶了,于是决定羞辱秀哉。某演义小说对此有活灵活现的描述:
“明治三十八年八月,也就是保寿升七段的一个月后,秀荣积极策划的“日本围棋会”宣告成立,秀荣自任会长,另请犬养毅之类的名流任名誉会员,准备轰轰烈烈干他一场。成立大会之前,善于钻营的《时事新报》便想让秀荣会长与田村保寿于大会上弈一局纪念棋。不料此论一出,秀荣半晌不言。主办人矢野晃男十分乖觉,连忙打圆场,说道:“如此盛会,弈棋只为助兴,大家来个不输不赢如何?”秀荣同意,保寿自不敢反对。”
“大会的前一天,二人在秀荣处努力作和棋,作来作去黑棋赢一目,不由大伤脑筋。原来制作棋要造中盘胜非常容易,但要造和棋却极费周章,简直比弈一局还吃力。何况此时作和棋已不比当初。从前只要棋谱不外传,在场之人不说,外人万难知道;现在棋谱是要登报公之于众,任何一手不明所以的棋,难免会遭到专家的猜疑。不仅如此,以秀荣的身份,此局不但要造得天衣无缝,而且要弈得精彩,不能有一步缓手,更不要说错棋恶手了。是故二人穷半日之力,还是造不出来。于是矢野建议改为下二局,一胜一败,双方都不失面子,当然第一局让秀荣先赢。保寿无奈,也只好答应。”
“秀荣轻取第一局,继赛第二局,保寿初时以为有约在先,不免放松。不料秀荣毫不留情,招招狠辣,步步紧逼。保寿又惊又怒,虽竭力拼杀,但为时已晚。白160手后,保寿认输。保寿尽管气得发昏,无奈自己也有“把柄”捏在秀荣手里,只得自认倒霉。后来矢野自觉愧对保寿,终于在“棋界秘话”一文中,将此事泄露出来。”
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秋,秀荣和田村之间的嫌恶日益露骨,双方根本不见面。对 继承坊家抱持极大危机感的田村,于翌年作为坊社对抗中秀荣的急先锋递出了战书。可是十日后未定后继的秀荣就去世了。
秀荣没后解救在坊门中孤立无援的田村的是秀荣之弟十六世本因坊业已隐居的秀元。1907年(明治四十年)三月二十七日秀元再袭二十世本因坊,翌年,秀荣忌日后一周的二月十日让家督于田村,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诞生。根据野泽的提案,让曾经以苦于经验之不足三段棋力就任本应是棋力第一人担当的本因坊位的秀元再袭仿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即秀元由于自身经历肯定会支持坊门中实力笔头的田村。这样的结果自然刺伤了雁金,直至1920年(大正九年)才在《时事新报》记者矢野由次郎的斡旋下,与秀哉弈二局,一胜一负。
身为二十一世本因坊的秀哉全力维持对诸强棋士先二先的棋份,在《万朝报》擂台赛上十连胜,授二子以一目力压野泽竹朝,并退铃木为次郎、濑越宪作等人的锋锐,终于1914年(大正三年)二月以四十一岁之盛年就名人之位,在对再统一棋界的摸索中登上了名人的最高峰。
成为名人的秀哉越发跋扈,1917年(大正六年)因野泽竹朝在《围棋参考》的“评之评”栏目上对自己过去的棋评大肆褒贬,就利用权势逼迫《围棋参考》停载“评之评”。野泽不得不转到《围棋评论》去发表自己的见解,秀哉闻之,去信警告:“野泽竹朝先生,近日发表“评之评”及“棋界月旦”的杂志《围棋评论》,乃是你作为吾门弟子对主家之大不慎言行,望从速改变。吾谨以此情谊告诫于你。”野泽继续我行我素,秀哉干脆把野泽从中央棋院除名,同时还开除了随意刊载棋局的井上孝平。这就是震惊一时的“破门案”。
1922年(大正十一年)方圆社与本因坊家合并成立中央棋院,但未几又因为金钱纠纷以加藤信为首的愿方圆社一系认定自己吃了亏,于是从恢复旧观。由于中央棋院使用的是方圆社的物业,秀哉办公地点迁至日本桥川濑石町。当时在棋士们的聚散离合下,是所谓的坊家属下的中央棋院、方圆社、裨圣会三足鼎立的时代,三派相争不休损害了棋界的团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23年(大正十二年)九月一日关东大地震。翌年七月一日在太仓男爵的推动下,日本棋院成立。并发行了《碁道》杂志,努力扩大围棋的影响。
可是棋院成立后,所属棋士与秀哉的棋分凭空降了一格,于是对秀哉有旧怨的雁金准一、铃木为次郎、高部道平、加藤信、小野田千代太郎五人脱离日本棋院,另立棋正社。《报知新闻》(现在的《读卖新闻》)就鼓动脱离日本棋院的棋士与棋院进行院社对抗战。在主将战中,秀哉力胜社方主将雁金准一,捍卫了棋院和自己的权威。不久(1928年)即发生了“万年劫事件”,秀哉的弟子高桥重行三段在对濑越宪作七段的二子局中,局面本已大差,但是利用一个万年劫,既不认输又不点目。濑越当然表示抗议,可是为了防止濑越势力抬头的秀哉竟然利用自己最高权威的地位逼迫大仓副总裁做出如下判决:白棋胜,黑棋不输。濑越从此大受打击,再无与秀哉一争高下的时机。
同年天才少年吴清源来日,和秀哉下了一盘二子试验棋,在日本围棋界站稳了脚跟。不久和木谷实发动“新布局革命”。从“日本围棋选手权战”中优胜的吴和秀哉名人打出“三三·星·天元”之局。当时日本发动了所谓的“满洲事变”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而吴清源尚未加入日籍,因此本来是一盘寻常的纪念对局,无形中被渲染成了中日大决战,无形中增大了双方的压力。尤其是秀哉名人,据吴清源说:“由于我处于向名人挑战的地位,因而毫无顾虑、轻装上阵。说真的,此局给我的感觉还不如参加升段大赛时紧张。因大赛的每一局都关系到升段的大事。在众人眼里,与名人对局,非同小可。而我只觉得是‘升段大赛中的抽空下一盘罢了’。但是,对以秀哉名人为统帅的本因坊一门来讲,毫无疑问,此局若败,将有损于本因坊家门的权威。因此,对卫道士们来说,这是一场包袱沉重的重大对局。”
而棋局一开始,吴清源就打出天元·星·三三之手,而后虽有缓手仍然持一先不失,震惊四座。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因坊秀哉无耻的利用的打挂的特权,在双方限时24小时的情况下打挂十四次,每次都是在黑方下子后打挂,然后回去广集中门人弟子进行研究,其中1934年1月15日竟然黑棋只下一手(第159手)就打挂了。据说决定胜利的第160手就是秀哉的徒弟前田陈尔六段想出。据吴清源自传《天外有天》记载:“关于160手,还有这样一段闲话,即日本棋院大仓副总裁,事前便知道了这一妙手的存在。大仓先生对这盘棋的局势发展非常关心。当时,不知是哪阵风,就在第160手打出来的前一天,先生在家中设宴招待了我和木谷实……那天格外热情的大仓先生,在为我们送行至大问的途中突然说了句:‘白棋的下一手要是打在这儿怎么办?’随即将翌日打出来的第160手的地方指点出来。由于是在漫步之中被人奉告,因而大仓先生所指点的那个地方,我当时并没有马上明白。当时我只是淡淡地一想,觉得作为围棋业余爱好者的大仓先生不可能一语道破天机。于是,随便敷衍着应了两句就告辞了。总之,‘山雨欲来风满楼’,我却对此毫不留意。况且,我在升段大赛和其他的新闻棋战中忙得焦头烂额,就连和名人的对局,回到家后也几乎从未复盘仔细揣摩过。大仓先生怎么能知道第160手呢?我想,也许他听说黑棋略占优势后,便向本因坊门下打听白棋的命运。大概那时,他被告知‘有这一手杀手锏,没关系。’因而得知了第160手的秘密”。可见早在棋局重开前与坊家关系密切的人士就知道了这手棋的存在。而这种集体研究已经到了相当露骨的程度,自传说:“这次对局到了最后的那天,是在数寄屋桥的旅馆对弈。那时我的败北几乎已是决定性的了。但盘面上还残留着若干复杂的官子。我拼命地收官。抽空去厕所时,无意中看见对局场的休息室里,秀哉名人的弟子黑压压地聚集了一群,他们手中拿着许多张棋谱,都是早已将收官直至终局的多种打法彻底研究透了的棋谱。见到如此异常紧张的气氛,吓得我提心吊胆,于是赶紧向濑越先生求救。濑越先生立即拜请了京都围棋界的巨头、吉田私塾的主办者——吉田操子先生来担当公证人,后来,就连担当应急公证人的吉田先生,见到那戒备森严的阵势,也大吃一惊,觉得事态非同小可。”最终秀哉白二目胜。而这一盘棋也由于世间耳目大集,使《读卖新闻》从三流小报一跃成为全国大报,日本放送协会也值此契机开辟围棋专栏,诸多计划由此出焉。
与秀哉们的设想相反,虽然吴输了这一局,新布局却并未受到影响,而且在对局过程中对吴的不公正待遇,深深刺激了大多数棋士。于是革新人事趁机掀起了公平竞争的狂岚,封闭对局的理念确立,封手制度实施。使得这局棋誉为“二十世纪第一名局”,也成为近代围棋和现代围棋划分的标志。这一点,当初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的秀哉恐怕是没有料到的吧。
现在有人为秀哉辩解说这么做是为了维护“不败名人”的权威情有可原,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知道秀哉的卑劣。在江户时代上手享有随时打挂的特权,但是由于当时没有时间限制,这种特权更多的是对上手的尊敬。而集体研究,虽然有悖围棋的本质,但那时争棋的双方都有一大堆参谋人员,这样就保证的一定程度的公平。而秀哉和吴的这盘棋秀哉明显是以大欺小,以众暴寡实在有失第一高手的风范,玷污了围棋。
1936年(昭和十一年)本因坊迹目的选拔方式定为实力选手权制,并于1939年把本因坊头衔转让给每日新闻社,促成了本因坊战的诞生。自从名人属意的继承人小岸壮二去世后,名人根据自身的经验认为坊门的继承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拔棋力最高这担任。这是现代棋战诞生的发轫,秀哉也从中获得了几百万的转让费,从而在1923年(大正十二年)一月让免状发行权于中央棋院之后,又将迹目的决定委于本因坊战,结束了坊家的历史使命。
1938年(昭和十三年)与木谷实弈引退棋。木谷吸取了吴清源的教训,要求封闭对局,引入封手制度,教秀哉无从作弊。在这样的情况下,秀哉无从使用特权,。加上不适应新的制度,以五目之差输掉了本局。
1940年(昭和十五年)一月十八日、见证第一期本因坊诞生的秀哉以六十七岁高龄逝世于热海鳞屋旅馆,正是红叶节的次日。秀哉死后,川端康成因增补名人引退棋的观战记成书《名人》,全书调子极其悲凉,通过对名人的对手大竹七段(原型是木谷实)的贬斥,突出了名人的高大形象。书中的秀哉俨然川端自己,川端的自杀也可从中看出端倪。
本因五连霸(以上)而授予的名誉本因坊称号:
二十二世本因坊秀格(高川格)
二十三世本因坊荣寿(坂田荣男)
二十四世本因坊秀芳(石田芳夫)
二十五世本因坊治勋(赵治勋)(十连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