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中的精神--吴清源著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3-12-5 12:35 编辑

《中的精神》



吴清源著



目录


  王军序

  陈平原序:从文武双全到中和之道

  林海峰序:五十年前恩师与我

  王立诚序

  芮乃伟序:说说吴清源老师

  牛力力序:否认天才的天才

  《中的精神》中文版自序


  第一章 中和

  旧满洲
  哈尔滨
  沈阳
  北京
  电影化


  第二章 出生在中国
   
  吴家
  西太后
  张元奇
  吴维贞
  父亲吴毅
  四书五经
  围棋启蒙
  段祺瑞
  天才少年
  日本人俱乐部


  第三章 来日初期
   
  濑越老师
  犬养毅
  神户港
  来日的第一盘棋
  麻布谷街
  模仿棋
  休养一年
  西园寺公毅


  第四章 新布局的研究  
   
  满洲事变
  地狱谷温泉
  新布局
  三三·星·天元
  打挂
  和名人对局之后
  秀策和秀荣
  围棋友好访问团
  伪“满洲国”皇帝


  第五章 从疗养到镰仓十番棋  

  兄长
  红卐会
  加入日本国籍
  富士见高原疗养所
  卢沟桥事变
  名人隐退棋
  川端康成
  升降十番棋
  镰仓十番棋
  恐吓信


  第六章 结婚和信仰  

  结婚
  玺宇
  母亲、妹妹的回国
  雁金准一
  太平洋战争
  东京大空袭
  原子弹爆炸下的对局
  玺光尊
  双叶山
  桥本宇太郎
  流浪的结束


  第七章 不败的十番棋  

  升为九段
  藤泽库之助
  国籍
  大国手
  少年林海峰
  小田原
  垂樱花
  两位首相
  最后的十番棋


  第八章 交通事故  

  梅兰芳
  最强战冠军
  摩托车事故
  全败
  蒋介石
  应昌期
  除籍
  四谷
  清峰会
  永野重雄


  第九章 令人怀念的人们  
   
  美国
  讣报
  木谷一门
  母亲仙逝
  再加入日本国籍
  隐退
  荣誉博士称号
  陈祖德


  第十章 21世纪的围棋  

  归乡
  授勋
  芮乃伟
  录像讲座
  21世纪的围棋
  研究会
  国际化
  一阳来复
  六合之棋
  中和

  后记

中的精神



后记



  这次的回忆录是在《中日新闻》和《东京新闻》报上的连载。报纸连载是从2001年7月上旬开始至10月中旬结束,共计连载了90回。

  出版成书的时候,书名定为《中的精神》。在中国的思想里,“中”这个字有着很深刻的含义,它对于我的人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已经在文章里提过了,“中”是中国古籍里提倡的一种思想。

  神创造了宇宙。但是神的样子谁都无法看见。只有彻悟的圣人才能告诉我们神的作用。“中”就是用作说明神的作用的。

  “中”这个字,是中央有一根棒子穿出的形状,棒子将其分为左右两个部分,表示着阴和阳。总之,中是取得阴阳平衡的一点,是最佳的意思。

  古代中国认为,神创造的宇宙就像是纯粹的光球。这光球就是“阳”,它每次运动都会产生“阴”。从数字上说,生成了“一”,然后分成“二”,不断的分裂增加最后产生了万物。

  科技发达的现在,使用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那样的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然后是四个,八个....不断地分裂倍增。由于细胞的分裂,创造出动植物新的生命。

  天、地、人、物都是遵循这样的法则在运动,所以阴阳的和是最值得推崇的。阴和阳,哪一个过强,或是哪一个过弱,都是不行的。

  但是,回顾当今的时代,又是怎样的呢?从物质和精神看上去的话,现代人将重点都放在了物质上,而对精神却看得很轻。过多考虑以物质为中心,是会失去内心的。从“中的精神”来看,这是严重失衡了。

  如果是过分地要得到石油、粮食等各种东西,结果就导致了战争。人的内心的平衡是不可缺的,但经常因为各种的欲望,变得贪得无厌,人的内心就会失去平衡。

  我1914年出生在中国,五岁(虚岁)开始就学习四书五经。那些教育的真髓其实就是“中的精神”。到了日本后,我每天都读中国的古籍,为的就是追求“中”的
境界。

  无论是谁,神都给予了才能。这就叫做天赋。所以根据各自的天赋尽其所能是最重要的。

  我从2002年开始,准备致力于“21世纪的围棋”的集大成工作。我是想将我创新的下法,把它们分类成星、三三等,编辑成辞典。但是,下法本身是无限的,所以要编成大型辞典是不太可能的。我希望至少是小辞典,我准备今后的10年就专注于这项工作。

  最后,对提供了本书的照片等的日本棋院、《朝日新闻》社、《读卖新闻》社,还有林海峰九段、NHK的源川洋夫先生,以及发起人寺本忍先生表示感谢。感谢大家给予的帮助。

吴清源


2002年1月吉日

TOP

中的精神



中和



  200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为了中日友好,我从中国来到日本,已经有73年了。对于我来说,中日友好一直是我的心愿。我是1928年,中日关系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恶化的时期来到日本的。遗憾的是,战争还是爆发了,很多人因此受了很大的痛苦。可以说20世纪是战争的世纪。人们相互高举正义的旗帜,不断地发动战争。如果21世纪还是持续那样的想法,那么又将是一个战争的世纪。我想说的是不要有竞争的想法,应该抱有共存的思想。

  中国古籍《易经》里,就写着“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说:“天地最伟大的德是创造了万物”。也就是说神为了万物而创造了一切。无论是粮食,还是石油,神为了人类的生存给了我们充分的这一切。但问题是人类的想法是要独占所有一切。所以战争爆发了。

  我的理想是“中和”。在古代的中国,中和也是最被提倡的一个理念。中国字是“中和”。所谓“中”,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无形的“中”,成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和”。所谓“道”,这也是法则,是无形的。成形时候的表现形式就是“德”。

  另一方面,所有有形的东西都是要变化的。但是圣人说过的话是不变的。孔子还有释迦的教诲是不变的。所以世界上总是有变化和不变的两个方面。在物质方面,也就是科学在不断地进步。不得不进步。另一方面,在精神方面是永久不变的。所以,科学和哲学的中和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在围棋上中和棋盘上棋子的效率的一手即为最佳着手。围棋的理想也是中和。另一方面,即使人生,也要考虑技术和哲学的中和。追求“21世纪围棋”就是为了推进围棋的进步。但是,创造围棋进步的是安定的精神动力。我自己,是由中国的古籍支持着我。

  87岁的我所走过的道路,应该可以说是追求中和的人生吧。

TOP

中的精神



六合之棋



  我把“21世纪的围棋”称作“六合之棋”。所谓“六合”,在古文里是宇宙的意思,表示东西南北的四方和上下的天地。

  也就是说,围棋的目标不是局限于边角,而是应该很好地保持全体的平衡,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去看待。从1996年到1997年的半年里,我在NHK教育电视台主持了一个“围棋讲座”的节目,在那个节目上我也将我的想法进行了讲解。

  据说围棋是产生于古代中国尧舜时期,有着5000年的历史。我认为在古代,围棋是研究天文或是年历的道具。棋盘是由横纵19条线组成,以天元为中心共有361个交叉点。我认为古代是用这个表示方向、角度或是四季。

  另外,中国古代认为,在空无一物的宇宙里,“一阳”是产生生命的根源。从“一阳”分成阴和阳,然后形成万物。围棋有黑白棋子,所以这一定也是来自阴阳思想。说不定也是占卜凶吉的工具吧。总而言之,棋盘即是宇宙。

  棋盘的中心“天元”,在中国被称为“太极”。用《易经》里的话说,就是从无生有的最原始的一点。第一手下天元的棋手里,有江户时代的安井算哲。他和本因坊道策下过争棋,决一雌雄,争夺名人棋所。算哲的秘密武器就是第一手下天元。

  但是,那盘棋算哲输了。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摸围棋,而是改行埋头于历书的研究。他创作的日历,就是有名的“贞享历”。他被委任为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天文方”,把自己的名字安井算哲改成了涉川春海。

  围棋和易经以及天文有着很深的关联。我从没有把围棋当成胜负去看待。当然,围棋是争胜负的竞技项目,但我觉得不能忘记围棋最开始是来自于阴阳思想的。

  阴阳思想的最高境界是阴和阳的中和,所以围棋的目标也应该是中和。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那就是中和的意思。每一手必须是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这就是“六合之棋”。

TOP

中的精神



一阳来复



  2001年8月,在中国贵阳举行了一个2001盘棋同时下的大型活动,因为是2001年,所以准备了2001张棋盘,构成了2001的字样。贵阳是中国西南地区贵州省的省会城市。从世界各地邀请了许多有成就的华侨,我也在被邀之列。我在开幕式上下了第一手棋,宣布活动开始。

  2001盘对局,说明参加的人怎么也得有4000人以上。这显示了中国政府要在21世纪花大力气发展围棋的气势。

  世界上的围棋人口中国是2000万,韩国800万,日本700万。美国的爱好者也有20万,在欧洲围棋也越来越流行。其中,韩国对于儿童的围棋启蒙教育搞得很好。将来世界上会有几亿人喜欢下围棋,这不是一个梦想。

  原本围棋是诞生于中国的,但它随着国力的盛衰而盛衰。清朝著名的乾隆时期就出现过许多名手,清朝灭亡时,围棋也随之衰落了。毕竟一个国家内乱的时候,它的文化也是停滞、衰退的。

  20世纪领导围棋发展的是日本,它也一直是世界最强国。但从10年前开始,中国、韩国日益强大,日本已经失去了“第一”的位置。

  中国的古籍《易经》里有这么一段话:“一阳来复,复旦天心。”所谓“一阳来复”用的是阴阳的思考方法,意思是到达了阴之极后马上又会生变出阳。所以在中国,有一天叫“冬至”,冬天结束开始向春天过渡的一天,那一天是节日,大家都祈祷庆祝,希望一阳来复。

  就是说,像季节轮回那样,世界也是盛衰轮回,一旦衰之极也会复苏回来,这是自然的形态。如此想的话,到底哪个国家是围棋最强国并不是一个大问题,重要的是要有互爱互让的精神,相互帮助,也就是国际友好。

  再说得远一点,《易经》中还有这样的一段话:“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日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有一句话叫“穷则通”,但它把其中最重要的“变”字给漏了。为了“通”,“变”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中国的古籍告诉我们的。

  人生,或是世上的任何东西,都是适合于这句话的。

TOP

中的精神



国际化



  更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围棋界的国际交流越来越多。我每年也会受到各种比赛或者活动的邀请,去中国或韩国访问,一年大约两次。

  我一直应邀担任四年一届的“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的裁判长。1997年上海的复旦大学主办了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吴清源北大学生锦标赛”。

  1999年在西班牙也举行了一个名为“巴塞罗那吴清源杯公开赛”。当时不巧我的身体不好,所以没能去成,但我让我的弟子芮乃伟代替我飞去了巴塞罗那。

  尽管围棋的国际化发展很让我欣慰,但想到芮乃伟是向往在日本参加比赛而来到日本的,结果却无法实现在日本下比赛的愿望,实在是很令人遗憾。如果芮乃伟能够在日本参加比赛,我想不仅是对芮乃伟她自己,而且对日本棋界也一定是十分有益的。

  确实,如果实力强大的外国人来到日本,又可能会囊括所有的女子冠军。但是,假如是因为过分担心那样而排挤她的话,不能不让人觉得那是气量小的做法。从长远的目光来看,正是因为有外国人的强大,日本棋手才会受到激励而拼命地研究棋艺以提高实力,这样日本的整体水平才会上升。

  实际上,韩国现在是围棋的强国。综观这几年,不仅是芮乃伟,曹薰铉九段、李昌镐九段等韩国棋手在世界比赛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且在韩国国内也出现了一批能够打败他们的年轻棋手,他们正在迅速成长。

  韩国现在的围棋热潮非比寻常,围棋人口达到800万,相当于10个韩国人中就有一人以上是围棋爱好者,这个数字已经超出了日本。孩子学围棋的围棋班在全国超过1500家,而且还出现了设有围棋学科的大学。正是在这种围棋热潮的基础之上,韩国爽快地接纳了芮乃伟。

  芮乃伟2001年获得韩国“国手”冠军的时候,还收到了金大中总统的贺电。尽管中国人夺取了韩国的国手冠军,但金大中总统还是因此发来了贺电,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金总统的宽广胸襟。应该说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TOP

中的精神



研究会



  召开年轻棋手参加的研究会从开始至今已经有九年了。2001年春天我因为两个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休息了一段时间,大约每个月举行一次或两次。

  来参加的棋手多的时候有十几人。研究会是在我东京四谷的公寓里进行的。台湾的王立诚九段(棋圣、十段、王座)、小川诚子六段经常来,还有杨嘉源、知念夫妇。关西棋院的中野泰宏七段、濑户大树三段是从大阪赶来东京参加的。

  他们摆的都是刚下过的棋,边摆边就有疑问的地方征询我的意见。有时候对局者本人会有疑惑,判断不是很准确。我就会说,比起这手棋还是下在这里好,然后一一说明我的思考方法。实际上我的判断也有被他们活用在以后的对局中的。因为参加的棋手在实战中也取得了好成绩,所以我也异常开心。

  召集年轻棋手开研究会最开始是因为1992年世界女子第一人芮乃伟九段做我的助手拍摄录像讲座。几年之后,小川等几位棋手很自然地就聚集到我的家里来了。

  参加的棋手是国际化的,其中有德国的汉斯四段,美国的麦克.雷蒙九段。中国的常昊九段、俞斌九段等棋手如果来日本参加国际比赛也会来我这里。

  现在是在芮乃伟九段和牛力力五段,以及张璇八段,她们三人都是中国的女子棋手,她们曾经一起参加过我的研究会。她们三人原先在中国棋院时同住过一个宿舍,多年后又在我的家里相聚,应该说是奇缘。顺便提一下,张璇现在是中国一流棋手常昊的夫人。

  牛力力现在是我录像讲座的助手。牛力力在中国哈尔滨出生,在黑龙江大学学的是日语和中文。听牛力力说,尽管她的父亲是在北京读的大学,但因为她的祖父是经营公司的,所以父亲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又被强制下放到农村去了。

  我战前是为了中日友好来的日本,现在也是为了促进国际友好而参加各种活动,所以对我来说,有来自各国的棋手参加我的研究会,我感到非常地高兴。

TOP

中的精神



21世纪的围棋



  我研究的“21世纪的围棋”,简而言之就是“从棋盘的整体去考虑”。围棋一般是分序盘、中盘、官子几个阶段来进行思考的,但我想,应该是从整体上去考虑。

  日本的初学者,一般都会被要求背定式,但是日本的定式大都只是计算某个角部的得失。我认为,不如开始让对手占点便宜,然后取得全局上的优势,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定式大多产生于原本没有贴目的时代里。就像定式“大斜千变”的名字那样,它有着千变万化,死记硬背究竟是否有意义,我对此表示怀疑。我的指导是“忘记定式”。

  不过,定式中也有好的东西。但是,我认为要摆脱原先的旧习惯,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下出过不少新手。有时,会引发“吴清源下错定式”的轰动。在和高川格先生的十番棋里,我就在复杂的定式“大雪崩”中下出了“内拐”和“外拐”等新手。高川先生曾喟叹说:“吴先生总是在和我的比赛中下出新手。”我现在极力推荐“二间高挂”这手棋。“一间高挂”、“小飞挂角”的定式加起来有5万多种变化吧,我推荐的“二间高挂”是一手即能了结的最佳的形状。现在这作为白棋针对小目(秀策流)的一种有力下法而广受关注。

  所谓最佳一手,指的是把棋子下在某个位置上,之后棋力相等的棋手无论怎样去继续,那手棋始终处于有利于全局的位置。发现新手要考虑所有的情况,所以需要摆两千余个变化吧。

  围棋的变化是无穷的。在日本象棋盘上放上一颗子,剩下的也就只有41个空格了,但围棋盘上的空格有300多个。没有被研究、还有待开拓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棋圣秀策是幕府末期的人,他之后的秀甫就不是模仿秀策,而是创新地下出规模宏大的棋。明治时期的秀荣也打破了秀策流。模仿以前的下法肯定是不行的。所以,21世纪的围棋也要继续变化下去。

TOP

中的精神



录像讲座



  我在某个围棋杂志上的《黑布局》、《白布局》的讲座连载了近五十年,那个讲座结束后,马上就有人提议说:“是不是开始新的录像讲座?”那时是1992年。

  发起人是寺本忍先生。他有过在电视台工作的经历,想把“21世纪的围棋”的研究拍成录像带。我认为这样我的新想法就可以让大家都知道,很有意义,所以我就答应了。但是我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让中国的女棋手芮乃伟做我的研究助手。寺本先生马上就给芮乃伟打了电话,芮乃伟爽快地回答说:“请一定让我参加。”

  在开始录像之前,每周有一次特别训练,为了能做出好的讲座,从下午两点一直到晚上7点,很认真地下快棋。

  原先,芮乃伟的棋是以力量大而著称的,特别是序盘开始就吃对方的棋。因为用力过度,容易进入没有弹性的局面。为了她的将来考虑,我的指导异常严厉,好像芮乃伟也抱怨说“对我太严厉了”。芮乃伟是一个对棋很拼命的人。

  1993年的年末,我正式收芮乃伟为我的弟子。一方面芮乃伟有那样的希望,另一方面我也确信如果学习了“21世纪的围棋”,她一定会成功的,所以就收她为弟子了。

  入门仪式在东京新宿的一家餐厅里举行。参加仪式的就只有林海峰夫妇,还有芮乃伟的丈夫江铸久九段和牛力力五段,是一个内部小范围的仪式。

  在中国,如果是庆祝的仪式,一般是使用红色。所以芮乃伟穿着红色的套装,地上铺的也是红色的地毯。我和妻子坐在正面的椅子上,点上了蜡烛,芮乃伟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

  之后,大家吃了意大利面。在中国为了师徒关系长久,一般在入门仪式上用“连绵”这个词,所以也就有了吃面的习惯。因为是在西餐厅,所以就用意大利面代替了。

  芮乃伟从1992年开始到1996年一直做我的助手。之后助手由牛力力接替,录像带现在已经超过一百盘了。

TOP

中的精神



芮乃伟



  女棋手芮乃伟九段现今活跃在韩国棋坛。在女子棋手中她是当然的第一人,即使是在男子棋手的世界棋坛上她也具有一流棋手的实力。2000年她不仅战胜了被称为世界第一人的李昌镐九段,而且还战胜了曹薰铉九段,尽管是中国人,却获得了韩国的“国手”头衔。这是围棋界划时代的大事。

  她是我的弟子。另外,她也曾担任我的“21世纪的围棋”研究工作的助手,所以我想写写她。

  芮乃伟1984年作为“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出场选手来过日本。那时,《读卖新闻》社的记者带着她来到我在四谷的家里。她对我说,还是小时候在上海的时候,她就觉得我是“至高无上的人”。也许是紧张的缘故,她的话不多,听说她在围棋的学习方面一直在看我为围棋杂志写的连载《黑布局》、《白布局》。我感觉,芮乃伟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

  我想大概是1988年我和作家江崎诚致一起来中国的时候吧,在上海,芮乃伟的父亲来和我打招呼。那时芮乃伟的棋还不是很厉害,我记得我对她的父亲说:“她很有志向,将来肯定会成功的。”

  芮乃伟是1990年来的日本。好像是对中国围棋协会的选拔制度不满,才下决心来的日本。横滨的一位女医生做了她的担保人,她作为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的非正式职员,开始了下指导棋的生活。她还在横滨的YMCA学习日语,两年就取得了一级证书,在语言上也很有天赋。芮乃伟现在汉语、日语、韩语、英语四国语言说得都很好。

  不过,比赛是一个问题。一部分棋手很操心,为了让芮乃伟能下日本棋院的比赛而各处活动。但是,结果还是没能实现。

  为此,她只能参加林海峰的研究会或是藤泽秀行的合宿训练,最后她来找到了我。之后,我就开始指导她了。和芮乃伟下了几十盘棋吧。但是,作为世界第一的女子棋手不能在日本参加比赛,这还是很令人遗憾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