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国藩杯激战3轮 上届4强胡王白马等22人保持不败

2014年12月18日22:30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12月18日,岳望高速国藩杯第2届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在湖南岳阳南湖宾馆战罢3轮,上届4强胡煜清、王琛、白宝祥、马天放等业余天王齐聚一堂,共22人3连胜。第4、5轮19日9:00、14:30进行,敬请关注新浪围棋现场直播。

  开幕式上,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华以刚,岳阳副市长李为,湖南省体育局副巡视员、省棋协主席曾伟,岳阳政协副主席秦吉兵,市棋协主席司马德坤,岳阳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峰,岳阳市体育局局长徐元杰,副主席兼秘书长罗立新,副主席杜吉士,裁判长金同实等出席。岳阳市委书记卿渐伟出席了欢迎晚宴。

  本届比赛命名为岳望高速·国藩杯,其中“岳望高速”(岳阳至望城高速公路)是岳阳至临武(湘粤界)高速公路的一段,是湖南省“七纵九横”高速公路网的第三纵,一条南北向的重要交通运输通道。其中岳阳市境内长97.78公里,投资约80亿元。晚清名臣曾国藩生于湖南娄底,对清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他一生嗜棋如命,也与岳州有着棋缘,国藩杯因此得名。通过棋赛也使大家更加关注了解曾国藩为人处世、博学修身、治军治学之道。

  首届国藩杯2013年12月在娄底举行,胡煜清、王琛、白宝祥、马天放四大业余天王恰好分获前四名。本届“胡王白马”等天王再度齐聚,各大道场均派出数队参战,比赛规模达到了四十队近二百人,高手如云远超上届,盘盘激战场面异常火爆,首轮聂葛道场内部PK就出现超时负的情况,第二轮也是火药味十足。

  首轮胡煜清对阵小将尹松涛,侵消敌阵遭到围追堵截,上方大龙被迫造劫脱困。尹松涛利用劫争转攻下方大块,局部再度出现劫争。不过关键时刻小将应对不当,错失更佳手段。胡煜清抬头看了对手一眼,冷静锁定胜局。另一盘王琛迎战满晖,出现空前惨烈的大对杀,王琛冷静应对立于不败之地。

  次轮白宝祥对阵女将周泓余,后者开局就走出一路小尖的冷手,令白宝祥十分意外,赛后围绕此处复盘良久,笑称对手招很硬。

  另一位小棋手面对很顽强的长者,领先优势巨大,局中小棋手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询问落子位置时,长者一开始不愿告之,随后故意指错位置,待不明就里的小棋手落子后趁机到另一边连回棋筋。小棋手颇不服气,叫裁判说对手骗人耍赖,长者的回答令人捧腹:“我就是故意不想告诉你下到哪里的!”裁判表示比赛中有义务告之对方自己的落子位置,不过因为此处已无关胜负,也就没有进行严厉处罚。小棋手气鼓鼓的说“我算是学到了!”接着双方又行棋良久,直至老者超时负。

  无独有偶,旁边一盘也是老少对决,双方较着劲,形势占优的小棋手在空里自补,老棋手见状也跟着填空,接着两人又相继表示要放弃一手。小棋手不高兴的说既然棋局已结束为何要填子,老者怒而反问之,小棋手解释说是觉得自己空里味道不好才补棋的,两人火气十足眼看要吵起来,裁判赶来制止,表示双方既然已同意终局可以开始数棋,老者随即认负。

  最后结束的一局,两位小将鏖战至棋子告罄,终局时双方各仅剩10秒钟,并且以很小的差距分出胜负,场面惊险。本届比赛用时采用90分钟包干制,虽然临近超时判负多少会产生纠纷,不过开赛前两轮就出现超时和些许杂音,棋手们对比赛的重视程度和求胜欲望可见一斑。

  身在赛场的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华以刚对于比赛犯规的处罚深有感触,2002版中国围棋规则中,最大亮点之一就是他所主张修订的犯规以贴子判罚,对棋手犯规不再像日本那样过于严厉的直接判负,而是效仿足球中的黄牌,警告1次并罚1子,避免了赵治勋当年的悲剧,很有人情味。当年新规出台后,马上就得到了实战验证。邵炜刚与常昊02年8月争夺NEC杯4强一役,邵炜刚读秒中不慎提错劫争,相当于未找劫便提劫。华以刚恰好就在现场大盘讲解,经查阅新规则后宣布判邵炜刚返劫之着无效并罚一子,成为新规的第一例判罚。而邵炜刚因前面优势较大最终仍中盘获胜。不过规则也要与时俱进,华以刚表示02年的规则里面也有要修改的地方。

  晚7时第3轮开战,马天放后发先至,兵不血刃击败蔡文鑫。孙平安开局走出少见新手,随后与李天罡比拼内力,最终力克劲敌。3轮战罢,胡王白马等22人保持不败,第4、5轮19日9:00、14:30进行,敬请关注新浪围棋现场直播。

  岳望高速国藩杯第2届全国业余公开赛由中国围棋协会、湖南省棋类协会、岳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岳阳市体育局、岳阳市棋类协会承办,湖南长岳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冠名。比赛共11轮,09:00、14:30、19:00进行,每方90分钟包干。区分名次顺序:积分、所对对手分、直胜等。冠军奖金4万、亚军2万、季军1万、第4名5千、第5名3千、第6名1千5百、第7-10名各1千、第11-12名各5百元。设最佳老棋手奖(50岁以上)、最佳儿童棋手奖(13岁以下)、最佳女棋手奖各2000元人民币。

  点击查看对阵(即时更新)

  (李新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