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01日06:30 新浪体育
本文出自《聂卫平全集》之擂台狂飙系列。
比赛名称: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
比赛时间:1985年8月29日
黑方:加藤正夫九段
白方:聂卫平九段
比赛结果:白胜4目半(黑贴5目半)
第一谱(1—5)
战胜小林之后,迎来了下一位强敌“天煞星”加藤正夫。对于加藤的棋风,我自认为非常了解,他属于直线型棋手。基本功和局部计算力是他的强项。白4占小目的位置是我事先设计好的,目的是引诱对方挂角,防止黑棋下“中国流”布局。
第二谱(6—7)
这盘棋我事先制定的战术是前半盘加快布局速度,不和对手在局部纠缠,将局面引入加藤不擅长的轨道。白6大飞挂就是打撒局面的用意。黑7跳紧凑!短短几招交锋,双方的思路便跃然于盘上。
变化图1
黑1尖是局部最常见的定式。白2拆二,以下至白8飞进角,形成非常普通的布局。如此加藤九段的力量很难发挥。
变化图2
黑1夹击也是一种选择。白2托,黑3扳时,白再4位断腾挪。至黑15接,局部虽为定式,但黑A位挂角的方向并不好。左下白棋可以脱先,抢先在上边挂角,限制黑棋右边厚势。
第三谱(8)
白8飞进角是重视实地的应法。此时也有其他选择。
变化图3
白1如果贴,黑2顺势挡下捞空。白3长时,黑4拆边绝好点,本图白棋有落空之嫌,我不太喜欢。
变化图4
白1拆边是近些年流行的下法,意在快速布局,打开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规则和现在有所不同。当时黑棋贴5目半,白棋压力较大。而现在是贴7目半。所以我认为白1这种闪躲的下法是大贴目的产物,更适合现在的规则。
第四谱(9—16)
黑9紧夹,加藤九段真是一步也不放松。白10先尖顶是定式的一种。黑11冲、黑13拐选择取势,白14扳、白16爬顺势捞地,双方各取所需,形成了地势抗衡的格局。
变化图5
白1贴,黑2冲后4位双是棋形要点,白棋整体不活,将受到攻击。白5如果虎,黑6扳头,这样局部形成一个定式,双方均可接受。不过我当时很讨厌这样的定型,原因是这种格局容易形成白棋打入黑棋强杀的“拼刺刀”局面,我在大局和判断上的优势便无从发挥了。
变化图6
黑1如果立,白2再贴出即可。这样白棋先手交换到,眼位和目数都差不少。本图的结果有一定的必然性,A位的劫对双方都是负担,局面变数更多。
变化图7
黑5如果退,白6虎是好形。黑棋下方虽有所得,但白10夹攻过来也很舒服,如此双方攻守逆转,白棋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