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志存 2023-01-13
023年1月12日23时,突然从上海传来噩耗,令我震惊:前围棋国手、上海《新民晚报》主任记者、著名围棋评论家曹志林职业八段1月12日,由于新冠肺炎引发多器官衰竭于,19时驾鹤西去,享年76岁。
家属发出讣告,丧礼事宜从简,不举行追悼会。
曹老师的音容笑貌久久在我眼前晃动,难以入眠。
曹老师生得浓眉大眼,是位美男子,性格爽朗,快人快语,与人交流时感染力特别强,尤其是讲棋,魅力十足,是我结识讲棋国手中的第一人,我由衷佩服曹老师的讲棋能力和写作才华,将曹老师视为我学习围棋报道的榜样。
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后,围棋被视为“四旧”,必须破坏掉,国家围棋队解散前,国手们聚集到北京体育馆门前,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全家福。
图中均左起,前排:上海华以刚,上海曹志林,浙江姜国震,山西黄良玉,福建罗建文,安徽王汝南,江苏陈锡明。二排:上海邱鑫,山西沈果孙,江苏孙夕冲,安徽朱宝训,河南黄进先,四川黄德勋。三排:湖北邵福棠,上海陈祖德,北京翟燕生,上海吴淞笙,甘肃杭承义,浙江竺源芷。
这张珍贵照片中,有我的前辈师长,也有同辈棋友,其中有几位已经仙逝,其余多数年逾古稀,他们为中国围棋事业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此,为他们大赞。
图为1985年,曹志林老师在长沙讲棋,图中着黄短袖者为笔者。
1985年7月14日,能容纳400多人的礼堂爆满,早得到消息的棋迷翘首以待“偶像”光临。
隆重的成立大会结束后,主席台变成裁判台,裁判台前静卧着一块淡兰色的木质棋盘(现在很少有兰色木棋盘了),一副精美的云子耐心静候主人支配。这是一场每方保留10分钟,每手30秒的快棋战。
著名围棋评论家,快人快嘴的曹志林八段担任主持。他激情说道:“将出场的两位棋手是被称之为聂马时代的代表人物,很多棋迷说,我下了许多年围棋,聂卫平、马晓春的名字如雷贯耳,可就是没一睹聂马对战风采,这是一大憾事,从这点说,在坐的各位从此再也不会有这种憾事了。”
观众对曹老师的开场白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我引导着聂、马步入赛场。聂卫平身着红色T恤衫,手持白色折扇缓缓就座,显得神采奕奕;马晓春身着白色短袖衫衣,手握黑色折扇款款入席,显得朝气蓬勃。
我与曹老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全国赛首次相见,真正熟识是在1985年7月。
自我国1982年设立围棋段位制后,专业七段以上的国手还从未来过湖南,1985年7月,长沙正值盛夏,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星城第一次迎来了两位声名显赫、如日中天的九段国手——“双龙”聂卫平和马晓春,曹志林八段陪同聂、马来长沙参加湖南省白龙围棋俱乐部成立大会暨白龙精英围棋赛。
当时我在长沙市东区人民政府体委工作,我的办公室位于韭菜园银杏大厦五楼,长沙市棋类协会与东区体委在此合署办公,正好五楼的空中走廊通往白果商场五楼礼堂,我决定作为会场和赛场,免费提供使用。莫厂长考察认可后,我又去五一路,到当时长沙最好的芙蓉宾馆,订好接待房间。
1985年7月15日,聂卫平、马晓春休战一天,我(后排右三)抓住机会,组织长沙市东区少儿围棋班第三期的13名棋童,到芙蓉宾馆,集体拜访心中的偶像,图为我(后排右二)与聂卫平、马晓春、曹老师(三排右一)合影。
图为1985年聂卫平九段在长沙指导棋迷。
聂、马在"白龙杯"两轮赛中平分秋色,另一场与棋迷的较量却胜负分明。我安排聂、马与长沙棋迷车轮大战,将此消息由媒体发出后,不到半天,所定60个名额便报满。外地棋迷也赶来报名,也只允许衡阳、株洲各一名棋手参加。战场设韭菜园紧挨银杏大厦的白果商场五楼礼堂,7月14日、16日下午各一场车轮大战。
图为1985年,马晓春九段在长沙指导棋迷。
车轮大战前,曹志林老师向听棋的观众介绍:“马晓春让子棋非常厉害,前不久在广州同时对20人,一盘不输。”
因湖南队参加几次全国围棋团体赛都排名下游,故曹老师与我打赌,如果马晓春在长沙输了一盘都由他请吃饭。
为了赌赢,更为湖南棋手争口气,我在排阵时玩了个小花样,即从62人中按实力选择了31名最强者集中对付马晓春。考虑到聂卫平年长且心脏功能不佳,便将棋力弱的31人安排"伺候"聂卫平。聂、马、曹三人对此当然全蒙在鼓里。
7月14日下午,首场开打,30位棋迷兵分两路一字儿排开,棋迷被曹老师告知,每盘至少要摆3子以上,经过两个多小时比拼,聂卫平14胜1负,马晓春13胜2负,曹老师惊呼:“大大出乎意料。”
我心中乐开了花,心想,好戏还在后头呢!
1985年7月16日下午,还是在长沙韭菜园白果商场五楼会议厅,聂卫平、马晓春与长沙棋迷第二场车轮战打响。对马晓春的16人全是湖南的强将,有周定良,杨云杰,韩祖新,唐小平等,而长沙易向凡、周刚,湘潭黄淮清等强手都只有围观的份。
前八台都是湖南历届省赛前3名获得者。后八台每人摆3子,因为第一轮有棋迷赢了马晓春2局,前八台便不顾曹老师让摆3子的要求,有7人摆2子,其中湖南省冠军周定良执意要让先向马晓春"学"一盘,曹老师称周不自量力,但绰号"周霸蛮"的周定良固执己见,马晓春也就破天荒默认了。
随着战局演进,马晓春步履越来越慢,他感到了压力,有好几盘形势老是不见好转。激战两小时后,马晓春先后推乱了3局认输,集中精力对付依然优势的周定良。
酣战中,围观者头顶上一运转中的电扇突然跌落,砸在人群中竟然没有引起骚动,被击中的棋迷见没什么大碍,又聚精会神观战,惊险一幕着实吓了我这组织者一大跳。
与马晓春下完的强将们纷纷为周定良出谋划策,马晓春终寡不敌众,败下阵来。周定良因此名声大噪,周至今以此为骄傲,常夸耀被让先赢了马晓春一局,云云。
面对如此战绩,曹老师自知“睹”输了,也就不提请我吃饭的约定了,我自然不好意思要求曹老师“兑现”承诺。
图为在沈阳第十届晚报杯期间,我与老朋友、时任《新民围棋》杂志编辑曹志林(右)八段同框。
1997年1月7日,深达一尺厚的瑞雪将北国沈阳妆扮成银色世界,刚落成的北辰大酒店迎来了第一批宾客,第10届“晚报杯”赛在这里隆重开幕。
夺魁呼声最高的上海队出师不利,曹志林老师担任上海队教练,他一脸愁云,我戏称“你们队有‘内奸’,成绩怎么会好。”曹老师一愣,警觉起来:“怎么?”当他醒悟过来,明白我是指上届团体杯主沈阳史鸿奕7段此番加盟了沪军时,曹老师才哈哈大笑,多云转晴。
在这届晚报杯期间,我与曹老师几乎形影不离,因为新民晚报队是夺冠“大热门”,我又是《围棋报》特约记者,出于新闻工作者本能,黏住新民晚报队教练曹老师,深挖“猛料”是必须的。
更因为我当时正在计划写作《中日围棋擂台赛风云录》,而曹老师是擂台赛直接参与者,我如饥似渴地请教,正是曹老师为我提供了大量的擂台赛素材,我的著作才得以顺利完成,衷心感谢曹老师的鼎力相助。
1998年10月,在我的围棋之路耸立新的里程碑:所著40万字《中日围棋擂台赛风云录》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作品也凝聚着曹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图为第十届“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与赛者大合影(仅截取照片中间一段),后排右起第六人为笔者,我前面是曹志林老师。
曹老师还是学写我围棋报道的恩师,他在《围棋》和《新民围棋》主持工作期间,编发了我所撰写的许多文稿,给予我可贵的指导,要说我在围棋新闻报道方面有点滴成绩的话,曹老师功不可没。
曹老师1947年出生,上海人,1964年入上海围棋队,1965年入国家围棋队,1974、1977年两届全国围棋锦标赛个人亚军,1981被中国围棋协会暂定为职业八段棋手。
曹老师1978年任《围棋》月刊主编,2000年任《新民晚报》主任记者,2008年任上海建桥围棋进修学院副院长、围棋课程总教练。
曹老师尽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已经退出职业围棋比赛,但“讲棋铁嘴”美誉使其在棋迷中声望持久不衰,曹老师在电视围棋转播和抖音中出镜率极高,一直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讲棋名家。
曹老师被万恶的新冠病毒夺走了生命,我痛失老朋友,彻夜难眠。拥戴曹老师的迷都非常悲痛,全国各围棋微信群纷纷刷屏哀悼,我们永远怀念曹老师,敬爱的曹老师一路走好。
末了,朋友们若对我的围棋回忆文章及其它文章感兴趣,欢迎来美篇我的专栏做客,登录美篇,搜索智慧丛生(美篇号806427)即可详细阅读。恭候您的光临。谢谢。
作者:杨志存
2023年1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