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杨志存与围棋(20)-回忆1995—1996年间我与围棋的那些往事

2017年3月25日   棋友文采


(图为1995版至2004版的《中国围棋年鉴》)

1995年,是我围棋生涯中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一年。当年6月,由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围棋协会主编的1995版《中国围棋年鉴》卷首登载了笔者所撰写的《1994年中国职业围棋综述》一文。记得我当时挺激动,因为《中国围棋年鉴》就是中国围棋史册,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觉得中国围棋协会领导在众多写手中选择了我,非常荣幸,更感到自己受到领导们的信任,写作能力也得到了中国围棋协会认可,故很兴奋,非常高兴。

特别是之后连续10年为《中国围棋年鉴》写《中国围棋综述》,是一生自己最引为自豪的事。
1994年9月,在第四届霜花杯全国青少年围棋赛期间,笔者采访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时,陈老就指示我放开视野,为中国围棋事业鼓与呼,并希望笔者多为《中国围棋年鉴》写文章,还将中国围棋发展大势的见解详细为笔者作了介绍。当年年底,我接到《中国围棋年鉴》编辑委员会执行编委杜维新的电话,说是编委会约请我执笔撰写一篇年终总结性的文章,点题为《1994年中国职业围棋综述》。

(图为《1994年中国职业围棋综述》)


杜维新是我的老朋友了,事后他特别强调了这是编委会的意见,编委会主任陈祖德非常重视,点名约请我执笔。

接受了这光荣任务却不轻松,因为当时中国棋院没有专人收集有关比赛的资料,全凭我自己点点搜集。还好,我有收集感兴趣东西的习惯,乐此不疲。我建立了资料袋,分类管理,查找资料可信手拈来。

(图中右是1995版《中国围棋年鉴》)


1996年,在重庆中国围棋协会代表大会期间,看了我在1995版《中国围棋年鉴》上所写文章后的陈老给了我表扬,鼓励我坚持写下去。就此,我连续10年为《中国围棋年鉴》写了10篇当年《中国围棋综述》,直到2004年蜀蓉棋艺出版社并入时代出版社。

(图为登载于2004版《中国围棋年鉴》的《2003年中国围棋综述》)










第八届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历时8天,1995年1月17日在青岛闭幕。   有27省、市的29支劲旅,87名高手参赛。经过10轮争夺,上海队蝉联团体冠军,获2-6名的依次是:沈阳、重庆、北京、遵义、成都。我担任教练,由傅冰、张红武、卢红宇组成的长沙晚报九芝堂队发挥出色,首次打入团体10强,为前八届团体最好成绩。

(图为笔者与张红武、卢红宇在青岛合影)


沈阳史泓奕10战9胜捧杯并荣升为业余7段,获2-6名的依次是:上海刘轶一、上海刘钧、北京孙宜国、蜀蓉出版社唐晓宏、成都梁伟。长沙张红武排在第24位,傅冰35位,卢红宇37位。

(图为晚报杯个人前六名颁奖后合影)


1995年9月10日,第5届霜花杯全国青少年围棋锦标赛在长沙沿海大厦收兵,16个省、市及国青家少年队的46员小将参赛。湖南17岁罗洗河五段最后一战力克国少队吴祺三段,终于以8胜1负战绩捧杯。周鹤洋六段同为8胜1负,因对手分低而屈居亚军,获3-6名的依次是:王磊、邵炜刚、刘菁、胡耀宇。洗河夺冠后兴奋对笔者说:“我参加了1、2、3、5共四届霜花杯赛,这是头一回夺得冠军,下个目标是在广州个人赛争取好成绩。”

(图为罗洗河在这届比赛中)


长沙市第十届九星杯围棋赛1995年9月30日在长沙市工人文化宫和长沙冷冻加工厂同时打响,湖南省内5个市的219名棋手参赛,比赛分为预、复、决赛三阶段,业余3段以上的棋手直接进入在文化宫的决赛。  经过1161局激烈争夺,湘潭王新宛6段蝉联冠军,长沙寿岷山5段亚军,长沙易和平5段季军。比赛期间,省围棋队吴新宇五段义务为棋迷挂大盘讲棋,还进行了车轮大战。

(图为蝉联冠军的王新宛6段)


(弈客编辑YK009)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