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煜辉 围棋天元 2018-09-06
很多家长都会问:“我的孩子最近升段困难,长棋速度慢,是不是遇到了瓶颈呢?”这样的问题,升段学生的家长提得最多。
王煜辉七段认为,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么问题绝不仅仅出现在孩子身上。作为家长,也要看看,自己哪里做得还不够好。
王煜辉在新书《用围棋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中对此问题做了一篇细致的回复。90%的棋童和家长都会遇到下面几个问题。家长要做的,是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与反思,以帮助孩子更好的进步。
01
90%的家长都没有重视预习
针对此问题,有些家长都会觉得无能为力,认为孩子所在的围棋学校从来没和自己沟通明天要讲的知识点,又怎么预习呢?
其实,家长必须了解怎么学才是最科学的方式,这才是从源头上解决孩子遇到问题的办法。
如何保证孩子的学习进程系统而科学,实现真正的进步呢?
围棋学习最科学的路程是一个的闭环:预习——上课——理解——实践——测试,缺一不可。预习是提高上课学习效率的保证,投入3-5分钟的预习,可以让孩子后面45分钟的学习变得极为高效。
所以家长一定要积极和老师沟通,了解每节课内容,协助孩子进行预习。
02
80%的棋童家长没有合理复习
如果说预习还是有一些教育机构的责任,那么没有复习就全怪家长了。
家长常见的理由有以下两个:第一,我不懂围棋,怎么复习?第二,我们太忙了,没有时间啊。
我想说,如果这样下去,孩子想要进步是很难的。按照一个人的记忆周期科学依据,知识类记忆的极限时间是21小时,而课后的21小时内的回忆强刺激是对孩子形成永久记忆的最关键流程。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段,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基本就要还给老师了。
作为家长,配合老师来帮助孩子课后复习其实非常简单。每天下课后,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可以扮演成学生让孩子给自己再讲一下老师的上课内容。
这些方式不但会增强孩子的兴趣,同时可以极大程度地帮助孩子回忆起今天的课程内容,也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如果孩子总说,今天做了个题,下了两盘棋,复了个盘这样的话,还不足以说明孩子把教学内容真正记在心底,学习效果也无法保证。
如果孩子清晰明了地说出了今天教了小目一间低夹的定式,中国流变化,断的手筋和时机等,有明确知识点的内容,就表明孩子学习效果极佳。家长要及时询问孩子的复习状况,这样至少保证他一星期内不会忘记,下节课老师再进行讲授前稍微回忆一下,就能帮助孩子形成长久记忆,掌握新知识。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重视孩子学习的家长,协助孩子做好复习,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种责任,不能完全依赖教育机构,不能因为信任,就完全依赖。
03
希望孩子与水平明显高的对手对弈
这是非常大的误区。
和比自己水平明显高出不少的对手下棋,很容易由于孩子无法理解的意识层面,或者计算力差距过大而瞬间崩盘,对局毫无质量,也体现不出问题。无论老师讲解还是复盘都很难找到符合孩子能够理解的问题,所以是非常无效的对局。
一定要找和自己水平接近的对手,互有胜负的对局进步最大。
同时偶尔可以找一些棋力稍强但也不能百分百获胜的对手跟孩子对弈。因为这样的对局所暴露的问题往往是最集中的。所以不要总花时间找高手,其实很多有助于孩子涨棋对手就在你的身边。
04
80%的家长认为复盘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这个误区在家长中也很常见。
复盘对高段位同学(4段以上)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对于低段同学,最好的方式却并非如此。
要想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复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对于低段的孩子,复盘本质就是请大学教授给小学生上课,这个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效率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这是因为,如果复盘的老师,只是把技术上的问题讲出来,而不能探寻到学生的根本问题,那么,他看学生的棋就全是问题。问题太多,会让孩子很难把握到重点。这样看似“面面俱到”的讲解也很难针对到孩子的水平特性,导致孩子总是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
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用心研究后的教研精华,对于孩子的水平和特性进行针对性辅导的讲座内容才是最科学的。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进行系统性地“输入”。毕竟,先有输入,后有输出才是教育行业的必然规律。
总结下来,复盘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孩子是否理解了老师讲的内容,而不是新的学习方式。同时再次声明对于低段棋童,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做题!
05
90%的家长不陪伴和协助孩子做题
低段的孩子,做死活题是涨棋最好的方式,他们的胜负关键80%在接触战的拼杀中,而加强这种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做题。
做题的方法非常重要,这里篇幅有限,详细介绍方法以后再专题推荐,或者阅读《用围棋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
那么作为家长在孩子做题当中应该承担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首先是监督:
每天给孩子抽出20~30分钟,停止其他的训练活动(对局,打谱等),监督孩子完成10~20题的死活训练。每周完成100道以上的题目,肯定会取得明显的进步。
其次是引导:
许多家长都说孩子不爱做题,但实际是引导问题,家长可以对做题好设立奖励,比如晚餐加一个鸡腿,比如玩10分钟手机等等孩子非常喜欢的事情,而做其他的训练,比如对局,则要限制时间,同时不给奖励。
孩子慢慢会在引导下趋向于做题。根据我的经验,只要孩子在做题中得到了“成就感”,在对决得到了战胜对手的快乐,即便没有奖励,他也会愿意做题。
最后是陪伴:
家长最好能够陪伴孩子做题,帮孩子摆题,有些家长说我不懂啊,怎么陪伴呢。
这真的不是问题,只要家长对着书来摆题目和对照答案就可以。在棋盘上做题比在书上答题更直观,小朋友也会更加专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的家长说孩子总顶我,其实您完全可以把题目拍照发给老师,老师解决孩子的问题,不会超过1分钟,所以不用担心老师的压力。一个好的引导和陪伴是孩子进步的关键。
关于“瓶颈”
这里说一下关于“瓶颈”的问题。
在我看来,在孩子达到弈城7D(上海5段中的较高水平)以前,是不存在技术瓶颈的。
如果学习路径正确,投入时间合理(每天不少于1小时),经过4~5年的学习,从启蒙到5段,一般是能够实现的。
许多时候,孩子所遇到的问题基本上反映出的基本上都是家长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家长不够用心。由于爱的放纵和过度依赖老师,这些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成了孩子进步的最大桎梏。
希望全天下学棋孩子的家长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后,立刻改变自己,开始行动,其实一切都不算晚。没有过不去的坎儿,长棋就是那么简单!
注:本文摘自王煜辉七段著作《让围棋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