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中国围棋今年以来的比赛和训练客观分析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22-12-6 10:42 编辑

萧萧风 弈道秋声 2022-12-01 20:09 发表于江苏

  近两个月,世界大赛逐渐频繁,中国围棋经历了跌宕起伏。


  三星杯上,中国军团遭遇重创,在与韩国棋手的对决中表现不佳,无人打进四强。这是世界大赛多年以来未曾出现过的场景,以至于诸多棋迷表示忧虑,发出“中国围棋怎么了”的疑问,甚至担心会回到被韩流压制的年代。

  但随后进行的LG杯八强战和半决赛上,中国棋手强势反弹,包揽了决赛权。尤其是杨鼎新淘汰了在国际赛场上对中国棋手达成24连胜的韩国第一人申真谞,又令我们欢呼雀跃。

  农心杯第一阶段,中国队先锋范廷钰达成三连胜,一举超越韩国传奇棋手李昌镐,成为农心杯历史上总胜局数最多纪录保持者。韩国棋手姜东润随即还以颜色,从第一阶段杀到第二阶段,获得四连胜。中国队的连笑奋力阻击姜东润后,又输给了日本队主将井山裕太。

  这些战果充分证明了当今世界棋坛竞技层面的开放性,尤其中韩对抗处于拉锯战,此起彼伏,谁也不能彻底压制对方。我们不能因为胜利而掩盖存在的不足,同样不能因为一些失败便妄自菲薄。胜与负是竞技围棋的表象,揭开这层面纱,我们应该就中国围棋现状进行剖析,解开棋迷因为信息不对等造成的疑惑,正视问题,同样也要正视我们的付出。

   客观来看,自疫情以来,围棋世界大赛转到线上进行,中国棋手的成绩比起前几年有所回落。以大家最关心的男子世界大赛为例,2020年迄今已经产生了8个个人赛事冠军,中国棋手获得两个(2020年11月柯洁的第25届三星杯、2021年芈昱廷的第4届梦百合杯),韩国棋手获得五个(2020年2月申真谞的第24届LG杯、2021年2月申旻埈的第25届LG杯、2021年9月申真谞的第13届春兰杯、2021年11月朴廷桓的第26届三星杯、2022年2月申真谞的第26届LG杯、2022年11月申真谞的第27届三星杯),另外,新一届LG杯已经落入中国棋手囊中。而此前七年(2013-2019年),除了2014年持平,其他各年份中国棋手的年度世界冠军数都多于韩国,总数以24比5遥遥领先。

  近两年中国围棋在世界大赛中成绩的波动与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疫情造成的集体训练中断,原有管理体制的屏障、制约,AI广泛运用于围棋竞技带来的深刻影响,若干主力棋手运动周期的变化,以及主观努力、创新精神的不足等,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在与韩国个别顶尖棋手的比赛中屡遭败绩,在若干影响力较大的比赛中失利,中国职业围棋竞技成绩遭到强有力的挑战,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竞技成绩的不尽人意难免令人焦虑,但我们不能只看到表象。事实上,这两年多中国围棋与各行各业一样面临着巨大压力,从上层到基层都有很多无奈,但中国围棋协会从未放松过对竞技围棋的管理与督促,为此做了大量工作,清醒面对新的形势,不曾懈怠。

  日前,韩国媒体发文称韩国棋院主办的正式职业赛事达到37个,进入“文艺复兴时代”,事实上这其中非限制级的综合赛事只有12项,其他多为小型棋战,包括元老赛、女子赛、训练赛等。中国在这方面的数据并不为广大棋迷所熟知,一些棋迷有我们“比赛数量不足”的印象,这其实是错觉。

  根据统计,目前,中国围棋协会主办或参与主办的各项赛事多达181个,涵盖了职业大赛、全国性群众围棋比赛、国际业余比赛各个方面。其中大家最关心的是职业赛事,正常进行的全国职业比赛达56个。

  这些职业比赛中,世界锦标赛、公开赛有烂柯杯、梦百合杯、应氏杯、春兰杯、吴清源杯等;国际对抗赛有阿含·桐山杯中日冠军对抗赛等;世界比赛中国预选赛有三星杯中国选拔赛、LG杯中国选拔赛、农心杯中国选拔赛、国手山脉杯中国选拔赛等;国际邀请赛有聂卫平杯中日韩围棋大师赛、贺岁杯中日韩新春围棋争霸赛等。

  全国性赛事有锦标赛制的中国男子、女子围甲联赛,全国个人赛,全国团体赛,全国升段赛等;头衔战形式的棋圣战、天元赛、名人战、国手赛、大棋士赛、女子名人战等;杯赛形式的倡棋杯、嵊州王中王、衢州烂柯杯、浙江平湖·当湖十局杯CCTV电视围棋快棋赛、阿含·桐山杯中国围棋快棋公开赛等。另外,国家围棋队选拔赛也愈显重要,是棋手们锻炼棋艺、展现实力的重要练兵场。

  据统计,今年以来中国围棋协会已经主办了22项职业赛事,具体为:

  1. 1月,威孚房开杯决赛阶段

  2. 1月,2021围甲联赛季后赛及总决赛

  3. 2-3月,同里杯天元赛本赛

  4. 3月,马桥杯新人王本赛

  5. 3月,倡棋杯预选赛

  6. 3月,春兰杯前两轮

  7. 4月,烂柯杯

  8. 5月,王中王赛

  9. 6月,西南王赛

  10. 7月,2021男子乙级团体赛

  11. 7月,博思软件杯新秀赛

  12. 7-8月,吴清源杯世界女子赛前两轮

  13. 8-9月,2022围甲联赛常规赛

  14. 8月,2021女子乙级团体赛

  15. 8月,烂柯杯世界公开赛中国预选赛

  16. 8月,聂卫平杯世界青年大师赛

  17. 9月,浙江平湖·当湖十局杯CCTV电视快棋赛

  18. 9月,同里杯天元赛决赛

  19. 9月,吴清源杯半决赛及决赛

  20. 9-10月,第23届阿含·桐山杯预选赛、本赛

  21. 10-11月,湾区杯大棋士赛本赛、决赛

  22. 11月,全国团体锦标赛


  另外,中国棋手参赛的国际赛事包括世界大赛有14项:农心杯特邀赛、第26届LG杯决赛、第24届农心杯第三阶段、议政府杯国际新锐对抗赛、中日混双纪念赛、2022senko杯世界女子最强战、湖盘杯世界女子团体锦标赛第一阶段、第27届LG杯、第9届GLOBIS杯、第3届国际元老赛、第8届国手山脉杯、第25届农心杯第一阶段、湖盘杯世界女子团体锦标赛第二阶段、2022三星杯世界大师赛。

  同时,各项大赛选拔赛也一直在进行,今年已经有春兰杯、吴清源杯、LG杯、亚运会、国手山脉杯、农心杯、三星杯选拔赛以及国家队选拔赛等。在每项国际大赛之前,中国围棋协会还会安排规范的训练赛,设立奖励机制,让棋手们更好进入大赛的状态。

  此外,受疫情影响而延期的计划内赛事有8项,包括女子国手赛、倡棋杯、名人战、国手赛、女子围甲、全国个人赛、全国升段赛、新秀赛决赛。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坚持原有比赛的基础上,疫情以来,中国围棋协会仍尽心尽力推出新的赛事,目前就有烂柯杯世界公开赛、世界围棋青年大师赛、湾区杯大棋士赛、国手战、女子国手战、天台女子公开赛六项。这些赛事没有任何拨款,全部是林建超主席、俞斌总教练等依靠个人资源和社会力量促成,其中林主席一人就促成五项新创赛事。

  广大爱好者是中国围棋的根基,中国围棋协会同样非常重视群众性围棋赛事的举办。今年以来,中国围棋协会已经主办全国群众围棋赛事24项,分别为:

  1. 第一届淄博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

  2. 第四届汉酱杯全国业余围棋大赛(东部赛区)

  3. “体总杯”2022中国城市全民围棋团体联赛

  4. “中国·天台山杯”全国女子围棋公开赛

  5. 2022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围棋赛

  6. 第五届汉酱杯全国业余围棋大赛(南部赛区)

  7. 2022年全国围棋定段赛

  8. 第一届“黄鹤楼杯”全国业余围棋棋王赛

  9. 2022年第一届中国婺源“婺女洲杯”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

  10. 2022中国松阳“昊越文化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

  11. 2022全国围棋锦标赛(少年儿童)

  12. 2022“海南·棋子湾杯”全国业余围棋双人公开赛

  13. 第一届“腾少杯”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南部赛区)

  14. 2022明月山杯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

  15. 第24届“乌金杯”全国煤矿系统围棋赛

  16. 2022首届“黄山杯”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

  17. 2022“中亿腾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

  18. 第一届“涞源湖杯”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

  19. 第一届“有道纵横杯”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

  20. 第四届全国红色城市围棋邀请赛竞赛

  21. 第五届汉酱杯全国业余围棋大赛(北部赛区)

  22. 2022第十届全国新闻界围棋锦标赛

  23. 第十一届陈毅杯中国业余围棋赛

  24. 2022全国社区运动会围棋赛


  疫情对各项赛事的举办造成了巨大冲击,比较大的职业赛事经常受到举办地疫情的影响和干扰,不得不忍痛割爱,延期甚至取消。例如在无锡进行的全国团体锦标赛,经历了七次延期才终于得以完成。即使在如此环境中,中国围棋协会仍以最大的努力争取支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衢州、无锡、成都、长兴等地的领导敢于担当,坚持举办了烂柯杯、西南王赛、全国围甲联赛、全国团体锦标赛等重要赛事。株洲顶住压力,承办了全国定段赛,参赛棋手500多人,加上家长达1000多人,难能可贵。疫情三年,参加全国定段赛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这也是中国围棋基础不断延伸的一种体现。

  在赛事安排中,中国围棋协会特别重视青少年棋手的培养,除了坚持新人王战、新锐赛以及全国定段赛的举办,在林建超主席的大力倡议和支持下,还将今年进行到第四届的聂卫平杯中日韩围棋大师赛,特意更改为青年大师赛,参赛棋手年龄限制在20岁以下,正是为了给年轻棋手更多的锻炼机会。中国棋手王星昊、屠晓宇、李昊潼、张柏清连挫日韩强敌,包揽四强,达到了锻炼和出成绩的双重目的。

  棋手实力和状态的维持与提升不仅靠比赛,更需要有质量的日常训练,这方面中国围棋协会同样抓得很紧。疫情当下,针对北京难以进行大规模集训的情况,中国围棋协会积极想办法,建立京外训练基地,为棋手们提供优良的训练环境。

  中国围棋协会就走出去办国家队的具体方案,与各有关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国家队和国家队训练基地形成开放性、竞争性、交替性梯次配置,发挥举国体制与市场体制相结合的优势,在浙江衢州和天台建立国家队训练基地。这两个训练基地完全由中国围棋协会自筹、自主建立。

  在衢州建立的国家围棋队训练基地由中国围棋协会和衢州市政府合作主办,衢州大花园投资公司(国企)投资建成。位于衢州市水亭门古街区,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训练用地2500平方米,配套酒店7500平方米。有1个训练厅(150平方米),1个特别对局室(60平方米),1个电脑训练室(90平方米),1个会议室(60平方米),1个阅读室(80平方米),2个休息室(共70平方米),室外庭院有2张乒乓球台。电脑训练室配有15台高配置电脑,安装有国家队专用的最高级别的腾讯“绝艺”AI围棋软件,以及独有的“绝艺”与“绝艺”的对局棋谱;安装有俞斌总教练开发的棋谱软件“GOWORD”,含8万多职业比赛对局谱,既可搜索完整棋谱,也可搜索局部棋形。配套酒店为衢府酒店,以五星标准建造,到训练基地直线距离约200米,步行5分钟可达。周边环境古色古香,安静安全,生活方便。

  中国围棋协会与天台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中国国家围棋队训练基地(天台)”于9月揭牌,随即进行了国家围棋队选拔赛。林建超主席表示,国家围棋队训练备战是关系中国围棋发展的大事,此次在天台设立中国国家围棋队训练基地,是贯彻体育总局“用改革思维重塑国家围棋队”战略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天台从古至今都是一方围棋热土,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为推动围棋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近年来天台不断加大对围棋的投入,对中国围棋事业支持力度很大,为我们的棋手创造了训练的良好条件。

  另外,杭州、成都也都为棋手们的训练提供了大力支持,中国围棋国家队的训练赛制度得以很好地贯彻执行,大家以练为赛,以赛代练,不断提升自己。为了让训练达到更好效果,国家围棋队进行运动员选拔机制的改革。坚持按照等级分制选人用人;畅通26支男女甲级联赛队优秀棋手进入国家队的通道;保证一年一度的国家围棋集训队选拔赛制度。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杨鼎新(1998年)及丁浩、谢科、屠晓宇、王星昊、周泓余、唐嘉雯等00后男女尖子队员。

  国家队的训练赛制度,对于中国围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已经凸显出一定的效果。以国家女子围棋队近期表现为例,9月底的第五届吴清源杯世界女子围棋赛,中国女将王晨星怀着身孕参赛,获得亚军。闭幕式上,林建超主席赞扬了王晨星的责任担当和顽强拼搏精神,同时也对其他棋手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女将们投入刻苦训练之中,很快得到回报,在10月进行的第一届“湖盘杯”世界女子围棋团体锦标赛第二阶段赛事中,李赫连克日本队副将藤泽里菜、韩国队副将吴侑珍,周泓余挑落三连胜的日本队主将上野爱咲美,中国队在主将於之莹未出场的情况下便锁定冠军,展现出了中国女子围棋的朝气、志气和勇气。

  中国女将们的优异表现获得广泛热烈的社会反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及各大网络媒体都对本次比赛进行了宣传报道,其中新华社的单日新闻浏览量达到一百多万次。女棋手们没有骄傲自满,继续埋头刻苦训练,为下一次的攀登默默蓄力。


  任何事情都要从多角度去分析。我们不能因为成绩的下滑否定中国围棋人的各项付出,但我们也不能因为付出了就可以心安理得,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大家需要了解的是,中国围棋协会和中国棋院并非一个部门,国家围棋队的人事权、党建和保障都归属中国棋院,中国围棋协会对于国家围棋队只是代管,对于国家队的比赛、训练只能进行指导和建议,提供条件,却做不到“要求你怎么样就必须怎么样”。这也导致很多管理方面的事情脱节,不易掌控,只能尽力而为。例如今年以来,因为疫情原因,中国棋院一直无法安排国家围棋队在棋院的正常训练,中国围棋协会积极应对,大力建立京外训练基地,为的就是让棋手们能够安心训练。

  客观条件的限制之外,必须承认,目前中国棋手,主要是男棋手中,存在着骄娇二气,一些棋手对待训练的态度不够端正,不想吃苦,注重享受。而因为疫情的影响,加上各项赛事的组织方更希望参赛棋手的名气有足够号召力,导致很多赛事真正能够参与的棋手数量有限,经常是等级分前32人才有出战资格。这让很多年轻棋手缺乏正式大赛的锻炼,等级分的增长也就愈显缓慢,恶性循环下,新人的出头就困难重重。

  很多努力者没有展现自己的机会,一些不怎么努力者靠吃老本总是可以登台,这就是中国围棋在目前大环境下的无奈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世界大赛成绩滑坡,就是必然的结果。

  对比韩国棋手,他们每个人都更有紧迫感,而且只要有足够的付出就能有合理的上升通道。本届三星杯大放异彩的崔精每天早上5点起床,6点就到达韩国国家队研究室进行训练。而我们有些棋手,以路远等理由,要求在家自行训练,缺乏监督和促进的环境,是否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呢?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更要客观对待这些问题。目前中韩锋锐棋手的对比,韩国的申真谞表现突出,这其实是棋手运动周期的一种体现。仅仅两年前,申真谞还在世界大赛决赛中不敌柯洁,赛后痛苦不堪。他破茧成蝶显示出自己的努力,但此前几年柯洁取得的辉煌战绩也不该抹杀。江山代有才人出,AI时代,谁也很难像当年的李昌镐一样屹立棋界巅峰十年。我们的年轻棋手拿出干劲,一样可以冲上最高点。

  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加强意志品质的锻炼。训练比赛需要更多人积极参与,各项比赛也要争取让更多人参加。像烂柯杯世界赛的预选赛,参赛人数多,就会爆出各种冷门,给更多棋手出头的机会。当然,这个问题在疫情期间存在悖论,想让更多棋手参赛,就容易使得比赛难产,主办方的压力我们也需要理解。随着大环境的逐步转变,我们相信全面放开的比赛会越来越多。

  国家队教练组也应该不断吸收新生力量,推陈出新,加强架构。老牌世界冠军级棋手古力、陈耀烨、胡耀宇等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比赛心理分析能力,让他们为国家队的发展发挥力量是很好的选择。

  我们的棋手一定要保持向前的姿态。前进的道路上充满荆棘,我们的对手也一直在努力,容不得我们半点懈怠。申真谞、朴廷桓为代表的韩国顶尖棋手是我们的大敌,同时也是我们要学习的良师。对棋艺的追求不分国界,面对失败,我们不需要找任何理由。比起筚路蓝缕,朝乾夕惕的前辈们,现在的中国棋手有着优良的训练条件,有着社会各界的关心,更需要继承埋头苦干、一往无前的精神力。围棋是自由的,但棋手是需要自律的,我们的思想教育不是多了,而是还不够,AI时代,谁的信念更坚定,谁就能挺立潮头。

  我们的棋迷也要能够冷静客观,多为中国围棋的发展献计献策,耐心陪伴,高峰或者低谷都不会改变我们的热爱。

  一时的成绩起伏影响不了中国围棋浩浩向前的走向,但每一次坎坷我们都需要去反思,去改变。坚实的基础来自每个人的努力,中国围棋,加油!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