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4-3-28 13:14 编辑

第32章 奇妙残酷的师徒关系



曹薰铉“养虎为患”终于被弟子颠覆

  1991年的围棋赛季开始时,曹薰铉和李昌镐这一对龙虎相搏的师徒依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39岁的曹薰铉盘在楼下舔伤口,16岁的李昌镐住楼上磨利爪,曹薰铉莲熙洞的住家开始弥漫怪诞的气氛。李昌镐仅用8年时间破掉了百年棋才曹薰铉三十年的修为。他们虽然是保持家庭关系的师徒,但是在棋盘上是互相绕不开的敌手。这种奇异的师徒关系也就是在围棋界才有可能。李昌镐叫曹薰铉的夫人郑美和为“伯母”,郑美和为人开朗识大体,但是她觉得这种奇妙的同住关系越来越是负担。

  91年1月的某天,郑美和开车送曹薰铉和李昌镐去贯铁洞的韩国棋院。曹薰铉坐副手位,李昌镐坐后边。这天,曹薰铉的大王头衔移到了李昌镐的头上。当天曹薰铉深夜不归,郑美和等到凌晨出来接迎丈夫,这时他听到了楼上的敲棋声,这声音像电击一样刺激着郑美和的内心,李昌镐彻夜在孜孜不倦地摆棋。后来郑美和说:“我听着有痛的感觉,这声音听着大极了,分明是为了赢我丈夫。”

  郑美和1984年第一次见到李昌镐,当时李昌镐胖乎乎的,像个懵懂的乡下孩子。9岁的李昌镐始终耷拉着脑袋怯生生站在曹薰铉身旁,如果问点什么用低如蚊子的声音自己咕哝。郑美和觉得李昌镐可爱极了,甚至有些神伤如此纯真的少年如何在残酷的胜负世界生存?至少,郑美和做梦也没有想到李昌镐会威胁当今无敌的丈夫。91年,郑美和终于明白该是李昌镐分出去的时候到了。曹薰铉在日本做过濑越宪作的内弟子,他不想打破惯例的师徒名分。日本棋界的传统是内弟子成家或升到五段才允许分出去。但是,从没有过师徒下争棋的前例,所以曹薰铉苦恼应怎样处理眼下的师徒关系。在他的内心里,培养出当世第一高才的自负和现实的痛苦纠结在一起,不过曹薰铉始终说“弟子是弟子,胜负是胜负”。但是,曹薰铉夜来月难以坚持他的立场了。换一个角度,虽然李昌镐没有说什么,但是他肯定也是很痛苦。至少郑美和已经到了可以凭李昌镐的脸色就知道丈夫输赢的程度。如果李昌镐一脸负疚的神情,郑美和就知道丈夫输了。如果李昌镐神态自然,甚至快活,就知道丈夫赢了。1991年2月,曹薰铉一家搬到北汉山下的平仓洞,此时四段的李昌镐就以高中入学的名义入住盘浦的公寓。韩国围棋界首例的内弟子李昌镐和他的恩师曹薰铉就这样分家了。
  棋手棋力成熟的年龄普通是20岁,但是李昌镐的成长速度太快了。结果曹薰铉和李昌镐这一对师徒过早为王冠龙虎相搏,而且在胜负上谁都不能退让一步。91年2月,李昌镐3比2击退曹薰铉的挑战卫冕最高位,到了3月李昌镐向曹薰铉的王位挑战。李昌镐搬出去住后,曹薰铉和李昌镐都没有了负担,在王位战上放手一搏,挑战七番棋师徒两人打的异常激烈。曹薰铉失去国手战和棋圣战后,王位是所剩的唯一大棋衔。如果王位战陷落,曹薰铉将让出韩国棋坛第一人的位置。可是,曹薰铉固然殊死抵抗,但是围城的李昌镐大军更是杀气冲天。王位战挑战七番棋曹李打到3比3后赢来决胜局,但是曹薰铉犯了一个大错觉,李昌镐顷刻间鲸吞师傅的一条大龙。曹薰铉“养虎为患”,终于被弟子颠覆。现在李昌镐是韩国棋坛的“第一人”,《围棋》月刊形容为“李昌镐的政变”。
“李昌镐台风”终于登陆,韩国棋坛已经没有人可以抵挡了。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4-3-28 13:13 编辑

第31章 90年的势力划分



石佛是棋神附体 但还没有发挥灵验

  1990年新年伊始,曹薰铉的版图狼烟四起,他加冕“皇帝”不到一年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首先,光州的吴圭哲挑落徐奉洙夺得霸王战的挑战权。吴圭哲在入段前和“老虎”金哲中号称赌棋界的双霸,他在1985年33岁时入段成功。棋界通常的观点是超过18岁入段成就基本无望。但是,吴圭哲在入段第三年的88年夺得最大棋战王位战的挑战权,以“二段”的身份向曹薰铉叫板。吴圭哲在草莽练就的实战围棋虽然威力可怖,但是终究敌不过曹薰铉以0比4完败。

  90年1月,三段的吴圭哲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恶斗曹薰铉,但结果依然是0比3。吴圭哲彻悟他一生无法突破的界限,就放弃争棋回到了故乡光州。湖南围棋培育出赵南哲(全北抚安)、金寅(全北康津)、曹薰铉(全南灵岩)、李昌镐(全北全州)等韩国棋坛四代第一人,但是地方围棋却比其他处荒芜了许多,这是因为湖南培育出的职业棋手都在首尔争棋。吴圭哲是继大邱的河灿锡之后第二个回地方的职业棋手,而且都是挑战曹薰铉头破血流后知其限,选择了退隐。但是,他们的归途也是峰回路转之举,河灿锡和吴圭哲回到家乡后致力于普及围棋,同时大幅提高了地方的实力。

  吴圭哲败退后,90年6月徐奉洙在王位战卷土重来。自李昌镐登入棋坛后,徐奉洙转而向他拜服,之前他是拜服赵治勋。徐奉洙灵敏的嗅觉几乎先验地嗅出李昌镐才是真正的王者。徐奉洙虽然始终被曹薰铉压一头,但是从来没有服气过。曹薰铉从日本接受“皇家”教育回国,但是头几年赢不了街头下出来的徐奉洙。当年二段的徐奉洙从赵南哲手中夺得名人衔,从此凭一人之力和大大小小的留日派抗衡了近20年。徐奉洙佩服赵治勋,那是因为赵治勋留在那里征服了日本棋坛,但是不服带着“洋气”的留日派骨子里的傲气,直至李昌镐出现。李昌镐在向师傅挑战之前,首先蹂躏徐奉洙。徐奉洙虽然满身挂彩却心悦诚服,不过他在90年5月的第2届东洋证券杯比赛3比1战胜李昌镐夺冠。也就是这时候徐奉洙“野豹”的绰号改换为“野草”。因为徐奉洙身上犹如乡愁般的草根性始终能让他复活。90年5月徐奉洙获得国际棋赛(还不是世界大赛)东洋证券杯冠军后,6月向曹薰铉的王位头衔挑战,但结果是0比4。此时曹薰铉像午后2点的太阳仍毒辣无比。

  到了8月,“不败的少年”李昌镐成为了名人战的挑战者。李昌镐这一年势如破竹32连胜,击败徐奉洙夺取了名人战挑战权。棋界屏息凝神看事态的发展,此时15岁的李昌镐已经有“石佛”、“姜太公”、“来自宇宙的少年”、“前生高手”等种种绰号,但是都不足以解释李昌镐懵懂的表情后面的内在是什么。在职业棋手眼里,李昌镐就是不可思议的存在,而且李昌镐的神秘感已经在职业棋手的心中投下了恐怖的阴影。但是名人战,李昌镐依然1比3不敌曹薰铉。

  李昌镐名人战失利后棋界的人这样说:“李昌镐分明棋神附体,但还没有发挥灵验。”名人战之后,徐能旭杀入KBS、MBC两大电视快棋赛决赛和曹薰铉比快,但是都输掉了。到9月,也就是曹薰铉应氏杯冠军一周年之际,李昌镐和刘昌赫刀剑合璧挑战曹薰铉的霸王枪。李昌镐是夺得传统的国手战的挑战权,刘昌赫是夺得奖金排名第一的棋圣战的挑战权。这回,战神般浴血奋战大半年的曹薰铉终于支撑不住了,在国手战被15岁的李昌镐0比3零封。“国手”头衔曹薰铉已经捍卫了15年,他终于要让出这顶极具象征意义的头衔了。在棋圣战他同样不敌刘昌赫,曹薰铉的天下终于投下了一抹夕阳。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4-3-28 13:13 编辑

第30章 蔚山的秀才梁宰豪



梁宰豪终于克服秀才和天才的差距

  “万年老二”,有一个永远实现不了的愿望,那就是“第一”。在胜负世界,“第二”和“第一”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天堑。徐奉洙始终不能超过曹薰铉,“挑战五强”虽然舍命追逐十多年,但是对曹徐时代望尘莫及。1989年,韩国棋界徐徐拉开“四大天王”时代,既李昌镐和刘昌赫切割了曹徐的领土,从此韩国棋坛进入四雄并立的时代。此外,韩国棋坛还出现一个“万年老二”早于刘昌赫和李昌镐在追逐曹徐时代。他就是蔚山的秀才梁宰豪。

  弱不禁风的体质,苍白的脸色,眼镜后面闪耀的是善良的神情。但是,梁宰豪一旦做到棋盘前,就会变成可怕的胜负师,用尽最后一分钟读秒,把最后1克的能量倾泻到棋盘。家乡“梁宰豪后援会”的人们劝他结婚,梁宰豪就咬牙回答“不夺冠不结婚”。日本幕府的争棋时代,曾有这样的看法:“上手可以通过努力达到,但是名人天所赋予。”在日本幕府时代上手是七段,名人是九段。可惜梁宰豪只能属于努力派。

  梁宰豪人品温和,注重礼节,所以棋界的人普遍对他抱有好感。梁宰豪1963年生,在冲岩高中1年级16岁时入段。而且梁宰豪学习好,还顺利考上了K大学。有一天,梁宰豪的母亲来找为《东亚日报》写观战记的郑东植五段。郑东植五段曾是名校培文高中的数学教师,梁宰豪的母亲是要和他商量儿子的出路问题:“宰豪身体弱,能受得了比赛吗?而且,靠围棋他能不能养活自己?”郑东植知道梁宰豪在围棋倾注的努力,自然劝选择围棋,梁宰豪也就放弃了上大学。梁宰豪似乎大成就在眼前,但是从身后李昌镐和刘昌赫杀出,一晃就把他超越过去。

  曹薰铉9岁入段,李昌镐11岁入段,崔圭丙12岁入段,徐能旭14岁入段,金寅15岁入段...梁宰豪学棋时,始终被同年的崔圭丙压一头,处于“老二”的位置。而且崔圭丙早梁宰豪四年入段。不过,1989年秋季梁宰豪在首届东洋证券杯获得冠军。东洋证券杯从第3届比赛开始改制为世界大赛,前两届只是邀请多名国际棋手参加。首届东洋证券杯曹薰铉没有参加,但是“四大天王”的另三位都参加了,梁宰豪以他诚实不懈的努力终于克服了秀才和天才之间的差距,登顶成功。梁宰豪1989年获得东洋证券杯冠军后结婚,而且经济上也成为一家之柱。梁宰豪1994年升入九段,他是韩国棋坛的第9位九段。

  随后,梁宰豪在棋界获得了“排名第5”的绰号。但是,随着崔圭丙发力梁宰豪又开始摇晃了。梁宰豪不怕“四大天王”,但是碰到崔圭丙就使不上劲。梁宰豪和崔圭丙之间存在着难以解释的食物链。1989年,韩国棋坛基本完成了布局,“贯铁洞时代”结束还有五年。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4-3-28 13:12 编辑

第29章 职业棋手的现实意识



浪漫一去不返 韩国棋手冷静到无情

  曹薰铉获得世界冠军和李昌镐的崛起一度让韩国棋界沉溺于玫瑰色的幸福里,但是随着泡沫的回落职业棋手们忽然有了莫名的挫折感,同时现实意识开始抬头。过去,以“陪衬”自嘲的职业棋手们看待曹薰铉和徐奉洙这一对主角的眼光很复杂。1986年曹薰铉和徐奉洙在有名的云堂旅馆打挑战棋,但是没有一个职业棋手前来观战,这天唯一的观客是旅馆的职员。或许,持续十多年的曹徐争霸确实乏味如肥皂剧,但是云堂旅馆挑战棋的一幕毕竟很过分。甚至年轻的棋手也用过气棋手的口气说:“老是两个人在下,这有什么意思?”胜负世界赢是根本,如果想赢必须虚心研究棋局。赵治勋在日本以命下棋,“有趣”只能是业余棋手的用语。但是86年当时,职业棋手们普遍有嫌恶曹徐的情绪。

  得了奖金也不会请客,凭什么去捧场?不少职业棋手心怀这种上不得台面得情绪,也有棋手暗自磨牙“等着瞧...”。但是,李昌镐和刘昌赫得出现再次泼了冷水,尤其年仅十多岁的李昌镐是很讨厌的存在。职业棋手们终于睁开眼环顾冷酷的现实。职业的身份只是靠实力生存的许可,不是生计无忧的保障,棋手们必须认清这一事实。职业围棋先于业余组织存在,这是韩国竞技界唯一个例。如,棒球是先有业余组织,几十年后才有了职业俱乐部。韩国的职业围棋虽然有了半个多世纪历史,但是业余围棋组织迟迟没有建立起来。在职业棒球过气球员可以下放到业余界,但是职业棋手却无处可去。

  和年轻棋手实力差三子的七十多岁老棋手如果愿意还可以出来打比赛,而且视为美谈,这就是韩国职业棋界的实情。韩国棋院一直是棋手们聚在一起同苦同乐的场所,这时曹薰铉一人闯荡世界大赛赚取数亿韩元。地方棋手为了10万韩元一盘的预赛上京,首轮既被砍翻后当晚乘夜车刹羽而归,这对他们是莫大的刺激。职业棋手们不是没有“等着瞧”的野心和梦想,但是看着15岁就羽翼丰满的李昌镐终于要“知其雄,守其雌”了。

  职业棋手们终于开始谋生计,奔波副业了。讲座、出版、解说、个人指导、围棋教室...韩国棋界也就是八十年代末出现“比赛棋手”和“普及棋手”的说法。领到对局费后扎堆喝到一文不剩,从不问明天如何的金寅、洪钟贤、金熙中的浪漫时代也就这样结束了。而且,飘着酒香和油煎还杂鱼味道的贯铁洞逐渐迁变为闪烁霓虹灯的年轻大街。

  那些邋遢的棋手们深夜徘徊街头无处可去,抱怨世道炎凉之余不得不回到现实。也是在这个时期,还不到二十岁的新锐棋手李相勋放言“我肯定赢不了李昌镐,看来得趁早隐退”,引起棋界不满,但是人人心里清楚这是冷静到无情的大实话。韩国棋院再也不是含情脉脉的过去了,胜负世界无比严酷,棋手们必须各自为战了。韩国职业棋界四十多年后终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4-3-28 13:11 编辑

第28章 曹薰铉终于挨弟子李昌镐一刀



曹薰铉在人生巅峰陷入有妙味的悲哀中

  深夜11点,曹薰铉黑乎乎的独自坐在没有开灯的客房,巨大的应氏杯奖杯小兽一样蹲在一旁。床头柜上放着白色的信封,里面装有40万美元的支票。曹薰铉6岁时,差一点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他一整天不学棋只顾看漫画,结果让妈妈发现了。曹薰铉顺着普光洞的山腰逃跑,妈妈在后边追,曹薰铉就一件一件脱下衣服向后撇。当时家里很穷,妈妈就身后拣衣服,曹薰铉趁机溜掉了。他回过神时,已经置身陌生的村子。这时天也黑了,曹薰铉肚子也饿,就随便找一家进去了。这家人好像没有孩子,非常热情的款待他,热情到可能把曹薰铉当做上天赐予他家的儿子。曹薰铉饱食一顿后就住了下来。可是夜里,6岁的曹薰铉睡不着,有些害怕。曹薰铉凌晨悄悄溜出来,他不敢直接回家,而是去找派出所。

  恍惚三十年后,曹薰铉达到了他的巅峰。他在黑乎乎的客房里打破沉默,和笔者(朴治文)简短对话。

  “我该做的算是做到了吧?”
  “该是昌镐使劲了。”
  “昌镐可以吗?”
  “当然。”

  曹薰铉在他的人生巅峰陷入了有妙味的悲哀感,他倒也不是预见到将和弟子展开喋血的争霸,只是觉得从9岁跨入职业门槛以来马不停蹄奔杀到至今,终于可以歇一歇了。当然,曹薰铉是误算了。人山人海的欢迎人群、政府授予勋章、《围棋》月刊煽情的标题《啊,大韩民国,啊,曹薰铉》、诗人朴在森《凯旋的鼓声》等等不过是顷刻的迷梦,冷冰冰的现实就是胜负的世界不仅依然转动,而且是在飞速滚动。曹薰铉一回国,比以往更多的挑战者在等着他。先是徐奉洙在棋王战,后是刘昌赫在棋圣战,而且曹薰铉也作为挑战者在大王战向刘昌赫反扑,这几个挑战棋、决赛曹薰铉风卷残云全部拿下。接着岁末,14岁的李昌镐四段在最高位战叩响城门。这是李昌镐第4次向恩师叫板,前三次李昌镐都被击退。

  1989年12月11日,第29期最高位战师徒挑战棋首局终于打响,李昌镐执白胜6目半。第二局曹薰铉以中盘胜还以颜色,人们认为李昌镐虽然整整一年保持了最高胜率,但还是难以逾越世界冠军曹薰铉。但是第三局李昌镐下出名局完胜曹薰铉,第四局曹薰铉以中盘胜夺回高地。这样,曹薰铉终于在决胜局和弟子面对面拔枪,时间是90年2月2日,地点是贯铁洞的韩国棋院。这一局李昌镐后盘扭转执黑胜半目。

  围棋的戏剧始终从半目开始。曹薰铉千辛万苦夺得应氏杯冠军不到半年,就后院失火被弟子掳走头衔。14岁的李昌镐终于获得他的第一个新闻棋战头衔,碰巧的是最高位战也是曹薰铉二十年前获得的第一个冠军。第二天,几乎所有的报纸都采用这样一个标题;《李昌镐获得报恩的头衔》。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4-3-28 13:09 编辑

第27章 应氏杯决胜局,胜负从前夜开始



聂卫平再次退让 曹薰铉铁骑长驱直入

  大概不会再有如此引起世界瞩目的围棋胜负了。世界各地懂得下围棋的人都在关注着应氏杯决胜局。其中,首尔和北京都屏息瞪大眼睛,揪心等待命运女神究竟会眷顾哪一方?首届应氏杯决赛前四局双方打成2比2,决胜局就是持续整整5个月的五番棋决赛进程终于要走到终点。1989年9月5日,应氏杯创办人应昌期和围棋界活着的传奇吴清源并肩站在威信-斯坦福酒店的特设对局室前。吴清源的白眉和宣告决胜局的朱红色字迹威压着四周。首先聂卫平向他们走去。

  聂卫平是世界唯一得到国家授予“棋圣”称号的棋手。聂卫平在中日擂台赛横扫日本超一流棋手后,西方围棋爱好者用计算机分析出聂卫平为世界排名第一。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聂卫平几乎失去一切,但是在蹇难中聂卫平反而在大自然的教导下领悟了围棋。此刻他正和吴清源和应昌期握手,但是他的脸色苍白之余还泛着青色(后来了解到是重感冒)。不久曹薰铉和尹奇铉结伴出现在对局室前。曹薰铉幼时在异国冰冷的榻榻米房孤单单入睡,梦见千万朵花同时绽放。曹薰铉失去了日本肥沃的围棋土壤,但是注定要刀耕火种韩国贫瘠的围棋土地,开垦出崭新的一片天。此刻,曹薰铉两眼浮肿,他苍起来的面色再次让人们陷入沉默。原来,胜负从前夜已经开始了,谁能睡的更好,这是决胜局的接触战。拖了整整5个月的决赛让曹薰铉和聂卫平精疲力竭,枕戈待旦的前夜饱受万端思绪和梦魇的折磨。但是,这场前夜的接触战曹薰铉显然得了分,他的状态虽然很糟糕,但显然比聂卫平要好。于是笔者(朴治文)对前来加油的侨民说:“放心吧,今天会赢。”

  上午10点,世纪大胜负的决胜局终于打响。应氏杯执黑贴8点,双方各执180枚棋子作战。因为应氏规则只会出现单数的数棋结果,所以并不需要半目的虚数。因为应氏杯贴8点之多,猜先猜对后都喜欢执白棋,这就成为新的变数和战略取向。最终局重新猜先,聂卫平选择白棋。曹薰铉落子前先点一根“蔷薇”香烟想了一会,他需要考虑究竟走什么布局?星,小目。曹薰铉用这一布局第2局惨败,第4局差一点迈过鬼门关,但是决胜局再次祭出屡遭失败的布局。瞬间,聂卫平迟疑了。

  这是意想不到的结果,曹薰铉再三拿出失败布局的固执和底气轻轻摇动了聂卫平,他第4手就改变了方向,既抛弃了他已经成功两局的布局。这也是最终局第一个戏剧性的时刻。聂卫平开始退让,曹薰铉却一步一步迈进。聂卫平因为在精神力的对抗中退让,所以招致很多后遗症。“避其锋芒”,这只是无奈的权宜字眼,一旦“避开”很难有好的结果。尤其双方对峙到极限时,锋芒是不可避让。决胜局聂卫平没有表现出强大的制衡力量,他意识到黑棋贴8点的实惠不断地倒退。但是曹薰铉步步跟进,挑战越来越,甚至午饭后的第一手掷出了悲壮的胜负手(译注:第59手)。这一手貌似普通,但属于乾坤一掷的大赌注。白棋如果在黑47左一路顺势一拐,下一手飞护左边大空可一举确立优势。但是聂卫平白60手再一次退让,曹薰铉立刻铁骑长驱直入,踏破白棋左边大营,胜负事实上已经结束了。

  但是,该轮到曹薰铉承受胜利带来的压力了,他跌跌撞撞进入最后一段的魔障森林,下出华而不实的第93手,结结实实踩了一脚空。此刻聂卫平如梦方醒,越战越勇暴风骤雨般击打着瞬间失衡的曹薰铉,胜负的悬念再次逼近1点的临界。应氏杯用时每方三小时,上午曹薰铉就用掉了1小时半。曹薰铉进入1分钟读秒,但是聂卫平还有1小时的充裕时间。下午4点许,曹薰铉和聂卫平都站到胜负的临界线上走钢丝一样左右摇摆。局面极其细微,一整天忍耐退让的聂卫平终于决定出手了。曹薰铉已经读秒,聂卫平趁机追杀曹薰铉大龙,同时展开时间攻击,但结果来看却是决定性的败因。时间攻击,其实是双刃剑,也是豪赌,如果想把对手逼入绝境,必须自身也要下的快。当聂卫平汹汹气势围剿正紧时,曹薰铉忽出一剑反而把聂卫平大龙拦腰截断。黑第145,世纪经典的妙手,棋局瞬间刹车,长达5个月的决赛进程像时间停顿一样结束,丝毫没有惯性。聂卫平长于后半盘的准确和坚韧,曹薰铉长于瞬间的爆发力,但是聂卫平选择曹薰铉的长项一决胜负,结果瞬间被倾覆。

  在电视监视器,聂卫平默默投子。目不转睛一直盯看监视器的聂卫平夫人孔祥明掩面奔出了研究室。和曹薰铉复盘的聂卫平半途停住,仰望虚空忽然长叹息一声。不以胜负论英雄,是聂卫平斧劈出新的围棋世界,或者世界围棋的新格局是从聂卫平开始的。创办应氏杯的初衷可能是为中国人或者聂卫平加冕,但应氏杯却自有时代的使命和意义。围棋不仅仅是两个人在下,其实围棋本身就是“第三弈者”。有时围棋会干预胜负选择胜者,应氏杯就是选择了曹薰铉。应氏杯不是为了结束,而是为了开始,世界开始旋转了。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4-3-28 13:09 编辑

第26章 应氏杯第4局,改变世界围棋版图的1点胜



  力不如气,气不如静。既看的见的力不如看不见的气,而大千世界的一切奥妙派生于静。在于围棋,自然是力战不如气战,而决定胜负的要素却是关键时刻心态的不动摇。89年溽暑8月,曹薰铉铺开宣纸反复在写“无心”二字。曹薰铉觉得聂卫平就是看不见的气的精华,“柔风快枪”是无法穿透聂卫平的气盾。在宁波曹薰铉无法写下“无心”,但是四个月的休战期足以让曹薰铉抚平自己。曹薰铉悟出“无心”或者静是可战胜聂卫平之气的唯一途径。其实89年曹薰铉在两大世界棋战奋杀,只是应氏杯掩盖了富士通杯。在这休战的四个月里,曹薰铉6月克车敏洙进入富士通四强,7月富士通半决赛不敌武宫正树,8月在季军战战胜徐奉洙。徐奉洙是一路克陈长清、加藤正夫、王铭琬进入第2届富士通杯四强。聂卫平是在4月的第二轮不敌王铭琬,这样在漫长四个月休战期里基本闲置刀兵,相比曹薰铉是一直带着状态磨锐着自己。胜负到决定性时刻关键不是技术,而在于谁能在那一时刻保持不动摇。尤其应氏杯作为世纪的大胜负,其意义远远超出围棋本身,在双方如此对峙的情况下,技术已经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1989年8月31日,韩国选手团领队尹奇铉,队员曹薰铉就这么两个人孤单单抵达新加坡。相比中国派遣了多达十多人的大规模选手团,日本亦派包括棋手、观战记者和摄影记者在内的5名。应氏杯主办方原答应邀请韩国5名,但是比赛前夕忽然通报邀请名额缩减到两名。当时还有金鹤洙四段掏自费前去观战。韩国棋院已经来不及抵制了,因为决赛已经比了三局,而且曹薰铉1比2落后,冠军显然很渺茫。当曹薰铉离开首尔时,没有一家韩国媒体予以报道。9月1日举办开幕式,聂卫平豪言说:“我的目标是冠军。在中国人举办的大比赛,由中国人夺冠是当然。我已经做好了打到第5局的准备。”当天夜,曹薰铉一人在新加坡街头漫无目的溜达很长时间。9月2日当地时间上午10点,命运的第4局终于在新加坡威信-斯坦福酒店开枰。

  聂卫平如果赢下这一局,首届应氏杯决赛就会以3比1的比分结束。如果曹薰铉胜出就是2比2扳平,他的路途更漫长。第4局曹薰铉执黑,他选择第2局完败的布局,到第15手方求变化。但是聂卫平对这一布局研究的很透彻,曹薰铉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到下午,有贴8点负担的曹薰铉落子开始显疲劳了。进入收官,局面虽然微细,但是白棋分明领先于黑棋。到此时,围棋的胜负纯粹体现在体能和精神力。有利的一方会疑惑胜利,劣势的一方抵受不住冒险求变的诱惑。聂卫平依然不动如山,曹薰铉感觉内心就要爆炸。如此终局,曹薰铉必然1点败,但是棋盘已经没有变化的余地。曹薰铉想过无理搅棋,但是克制住了,因为这只会导致速败。

  曹薰铉像苦行僧顶着烈焰横穿沙漠那样一步一步走向犹如死亡的败局。可是,曹薰铉在带有倾向性的读秒的催促下(第5局尹奇铉提出抗议,换了日本人裁判)出奇地保持了心态的宁静,曹薰铉终于显示出他之所以是大胜负师的真面目。后来曹薰铉披露他当时的心境说:“我觉得魂魄都消失了。我这样对自己说:如果败局是命运,就坦然接受吧。”忽然,聂卫平产生了一丝紊乱。虽然败局的压力很可怕,但是胜利的重压同样足以压垮一切。

  冠军就在眼前,聂卫平开始卷入暴风雨般的兴奋。他可能“疑惑”的心魔悄悄抬了头。而且这一心障一旦抬头,就会黑云般卷盖一切。胜负也就是这一刹那逆转了。局后按应氏规则数棋,电视监视屏里361路棋盘一一填满,在黑棋的棋块处天元留出了一空,既黑棋赢了1点。回想起来这1点并不仅仅是单纯的“1点”,随后世界围棋的版图就从这“1点”跌宕。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4-3-28 13:08 编辑

第25章 应氏杯间曲,14岁的李昌镐获得首冠



徐奉洙像叼肉的饿狼一样绕来绕去

  1989年8月8日,李昌镐在KBS围棋王战获得了他的首冠。当时李昌镐年仅14岁,成为世界最年轻的职业围棋冠军。李昌镐是在决赛2比0零封金秀壮七段创造了一项很难打破的围棋世界最年轻冠军纪录。李昌镐可谓是纪录制造机,他在跨入职业门槛第三年的1988年,一人包揽胜率、最多胜、连胜、最多对局的首位,而且在89年上半年的6个月内下了67局,取得53胜14负的战绩,依然席卷上半年统计的4项首位。现在,整个围棋界开始松动,而且冒烟了。

  首年,李昌镐把围棋界的一切观念、共识、成见烧成灰烬。人们一直相信“懂人生围棋才会更强”,既围棋的计算力从无数的经验教训中获得,而胜负的精神力须从刻骨的挫折中磨练。但是年仅14岁,少不更事的李昌镐一条红线犁翻了内在于围棋361路的种种迷惘、诱惑、欲望和叹息。围棋作为“东方神秘的艺道”,四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刷上金光闪闪的漆。因为人们始终相信围棋就是人生的投影。如;阴阳互动的易理,变化无双的风云之气,春生秋死的自然权道,人生世道浮沉盛衰等道理都蕴涵于围棋。

  但是胖乎乎的李昌镐嘴上啃着巧克力,迈着八字步慢条斯理来到贯铁洞,然后一盘一胖给自己攒下胜绩。职业棋手们伸长脖子一盘一盘在等“这回该输了吧?”,但是李昌镐不紧不慢遍植恐怖。不久棋界开始流传“李昌镐是前代高手还生”,“来自宇宙的少年”等奇谈怪论。

  特别是李昌镐的算力成为最大的不可思议。围棋的计算力应是人生老练的极致,李昌镐恰恰是在计算力上颠覆了一切成见。笔者(朴治文)当时无法理解也答不出这一现象,从新闻立言的角度就给李昌镐起个“神算”绰号交差了之。在89年当时,李昌镐尚没有战胜曹薰铉。但是李昌镐连战连胜气势,谁都看出这只是时间问题。或者曹薰铉虎威正盛,李昌镐想战而胜之可能还需要时间。89年李昌镐两次挑战曹薰铉,分别以1比3和0比3被挫败。这一年也就是徐奉洙千辛万苦从曹薰铉那里撬得国棋战。徐奉洙在国棋挑战赛首局赢了曹薰铉半目,当时《围棋》月刊这样描写:“这半目是抵抗横暴的独裁者曹薰铉的一滴眼泪。曹薰铉虽然无比强大,但是还有深不可测神奇少年李昌镐在崛起。可以预见师徒间必将展开宿命的对决。”

  但是此刻,曹薰铉的神经全部集中到9月的应氏杯最后两局。曹薰铉眼前是把守独木桥的聂卫平,身后有李昌镐拔剑不紧不慢跟进。而且身边还有徐奉洙饿狼一样绕来绕去,随时准备从曹薰铉身上叼一块肉。这就是89年8月曹薰铉所面临的情势。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4-3-28 13:08 编辑

第24章 应氏杯间曲,扑克手车敏洙打入世界八强



聂卫平的面庞在窥视曹薰铉的梦境

  还有4个月的时间,但是围棋世界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在这期间第2届富士通杯见缝插针比完剩下的赛程。第2届富士通杯4月打响,曹薰铉首轮击败本田邦久,第二轮击败小林光一进入八强。聂卫平是第二轮首战即不敌王铭琬。这一届富士通杯韩国围棋开始显示力量,曹薰铉和徐奉洙都走到四强,年仅14岁的李昌镐初尝世界大赛。此外,加入美国国籍的车敏洙四段成为富士通杯的热门话题。但是89年当时,世界棋坛的霸主依然是武宫正树和聂卫平,聂卫平在宁波击败曹薰铉时,达到了生涯的顶点,决赛五番棋的比分是2比1,他只需一胜就可把应氏杯奖杯和40万美元的冠军奖金拿到手。89年5月曹薰铉回到首尔,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处于被追逐的状态。

  白天徐奉洙和李昌镐狠揍曹薰铉,到了夜晚聂卫平的面庞在窥视曹薰铉的梦境。6月曹薰铉到东京打富士通杯,他击败车敏洙进入四强。在曹薰铉身后徐奉洙紧紧跟随,八强战他击败了王铭琬。王铭琬是首轮击败14岁的李昌镐,第二轮淘汰了聂卫平。在第二届富士通杯,车敏洙成为最大的黑马。他代表美国出战,他连克山城宏和大平修三进入八强(第二年他战胜赵治勋再次进入富士通八强)。名不见经传的车敏洙堪称奇迹,日本媒体一窝蜂打听车敏洙是何许人?结果车敏洙的传奇人生让日本人目瞪口呆。

  车敏洙是富家子弟,但是他游手好闲被母亲赶了出来。他的“游手好闲”包括下围棋,他曾是韩日大学生交流赛的韩国代表,他成为韩国棋院初段后到美国闯荡,成为职业赌牌手,是美国排名前10以内的现实中的赌王。车敏洙还有一身好武功,给美国黑社会头目当过保镖,还开了武馆。后来徐奉洙学画画,在首尔举办了画展。江铸久到美国后很快和车敏洙打成一片,一开始他们一本正经拍着比赛钟下棋,后来两人每天一臭下就是十几盘。在车敏洙的安排下,应氏杯创办前曹薰铉和聂卫平在美国较量过两局,当时两人打成1比1。车敏洙还和中国棋手要好,在中国自己出资举办了“友情杯”。车敏洙和曹薰铉是战友,在“空军蓝”时期曹薰铉和车敏洙军中对局,几十名官兵围的水泄不通蔚成壮观。

  因为车敏洙普及围棋的功劳,韩国棋院破格升他为四段。其实,在富士通杯前车敏洙足有15年没有参加正式比赛了。那么他是怎么有可能连破一生只和围棋搏斗的高手呢?车敏洙这样回答:“大胜负能提高判断力,而且让视野开阔。所以只研究棋不会提高实力。打牌也是胜负,胜负的关键就是精神态势和胜负节奏的把握,从这一点上所有的胜负是相通的。但是,我在富士通杯赢棋是运气。”

  车敏洙在富士通八强战优势棋被好友曹薰铉逆转,但是整个富士通杯期间车敏洙一直成为话题,此后他的绰号就变成“世界八强”。富士通杯四强战89年7月进行,曹薰铉在武宫正树宇宙流的茫洋沉船了。很奇怪的是,曹薰铉就是怵武宫正树的宇宙流。后来曹薰铉说,围棋世界确实存在食物链关系。即曹薰铉敌不过李昌镐,李昌镐却怕聂卫平,聂卫平又克不过曹薰铉。

  89年8月,武宫正树战胜林海峰蝉联富士通杯冠军,武宫正树成为日本棋迷的英雄。当时人们都说武宫正树“很帅”,以超越胜负的浪漫风格斩将夺冠的武宫正树确实是“很帅”的男人。

TOP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4-3-28 13:06 编辑

第23章 曹薰铉又被逼到悬崖边



想战胜聂卫平必须改变和领悟什么

  1989年5月2日,首届应氏杯决赛第三局在浙江宁波举行。因为前两局两人打成1比1 ,第三局就成为天王山,曹薰铉和聂卫平杀红眼贴身肉搏。序盘曹薰铉展开他的快步调舞出绚烂的枪花,但是聂卫平不为所动不急不徐威压过来。或者,聂卫平像一场梅雨漫淹曹薰铉,聂卫平黑铁的韧劲所向曹薰铉满开的花朵一一枯萎了。

  局毕聂卫平执黑胜3点,40多名记者扎堆的研究室立刻发生小小的骚乱,同时户外爆发出响彻天空的欢呼声。宾馆的全体职员和当地棋迷站两列排出人墙通道,走出对局室的聂卫平悠然穿行过去,而且欢呼和鼓掌一路簇拥聂卫平。人墙通道穿过大厅一直延伸到宾馆外,那里人山人海的群众冒雨等候着他们的英雄。曹薰铉是5月3日悄悄离开了宁波。

  曹薰铉如胸口遭重重一击,输棋后始终一言不发。一位来自四川的记者邀他“入蜀地,观三峡,同饮五粮液”,但是曹薰铉恍惚迷离的脸只是默默答以微笑。几天前曹薰铉访问蒋介石故居,挥毫留言“玄玄”二字。曹薰铉本想写“无心”,但是很奇怪就是落不下笔。在杭州的第二局后,曹薰铉始终挥抹不去聂卫平铁钳一样勒他喉咙的印象,曹薰铉很怕自己“无心”来自欺欺人。在宁波,黄海那一边就是韩国,但是韩国选手团一行还是坐火车先回杭州。

  聂卫平2比1领先后笑的更加豪放,年纪七旬的应昌期也是满面喜色。此时只有如画的江南景色能给曹薰铉一点安慰。水田犁耕的水牛,湖泊上静静的舢板,而且此刻年轻的中国在古老的大地上腾飞。曹薰铉一行又到广州夜里坐上开往香港的船。船在广阔的珠江随波流着。深夜,曹薰铉一人走到甲板凝望黑色的流水,他似乎刚刚从半梦中醒过来。

  胜负的那一刻虽然无比残酷和真实,但是挨过犹如一场春梦。同时,现实又是如此严酷,聂卫平已经抢占棋先。这是一场世纪的大胜负,不仅是韩国和中国的围棋,而且曹薰铉和聂卫平都有必须赢,必须崛起的理由。此刻聂卫平认为稳操胜券,而曹薰铉实在没有剩下的两局全赢的自信。曹薰铉意识到如果想战胜强大的聂卫平,必须自身改变和领悟什么。其实,胜负已经开始悄悄向曹薰铉倾斜了。决赛第四、第五局9月在新加坡举行,还有4个月的时间。这4个月的时间恰恰酝酿了人生浮沉和大地沉降。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