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人生棋局 总能妙招频出

日期:[ 2014-12-23 ]  版次:[ A40版 ]  版名:[ 弈林]   来源:[信息时报]



  很多人,将徐莹视为“围棋女神”。美女棋手、世界冠军、最受欢迎的围棋讲解员、北大学子、大学老师……人生的这盘棋中,徐莹总是能下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妙招”。

  但是,仅用“美丽”一词来描述徐莹的美,却又远远不够。

  在她身上,美貌与智慧,恰如其分地相得益彰。
  
  若你只懂得欣赏她娟好的容貌,那无异于唐突了世界冠军的聪颖与智慧;但当你醉心于她讲棋时舌灿莲花引经据典,又怎能忽略掉她的玉立亭亭、巧笑嫣然?
  
  专题统筹 胡明亮 专题策划 魏必凡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杨琳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陈引
  

徐莹:
  徐莹简介

  
●世界围棋女子冠军,围棋职业五段
●1990年中国女子名人赛冠军
●1997年,2000年,2004年中国女子个人锦标赛冠军
●2000年“东方航空杯”世界女子职业赛亚军
●2001年“山水黔城杯”世界女子职业围棋赛冠军,升为五段
●2005、2006年“正官庄”杯世界团体赛冠军
●2011年在深圳大学担任副教授,教授围棋。
  

出道 12岁成为职业棋手
  
  “我父母都不会下棋,因此学棋之前,我甚至连围棋是什么都不清楚。”回忆当年,徐莹灿然。
  
  徐莹是位地道的老北京,家就住在什刹海体校附近,父亲的朋友正好认识体校的翟燕生老师。因此从那位叔叔口中,只知晓“围棋就是黑白两种颜色,像扣子一样的东西”的她,幸运地跟着翟老师走进了奇妙的黑白世界。
  
  尽管性格好动活泼、尽管也曾闹过“再不学棋了”,但聪慧的徐莹还是在这方寸天地间如鱼得水。10岁那年,她甚至成为围棋少年的代表,有幸与聂卫平老师参加表演赛。
  
  12岁时,北京队来选拔队员,翟燕生和北京队的教练杨晋华都力荐徐莹这棵“好苗子”。但对当时还只是小学生的徐莹来说,当年进不进北京队,却让她很是苦恼了一阵。
  
  原来,学校的班主任听说这个消息后,急忙找徐莹的妈妈谈话,说徐莹在学校成绩很好,万一下棋出不了成绩,学习也耽误了,会影响一辈子。为此,徐莹和父母都犹豫了。最终,父母决定——尊重徐莹自己的选择。
  
  最终,徐莹坚持了自己选择,并以北京市少年比赛的第二名成绩被破格招进了北京队。不但每个月可以拿到58.5元的工资,更因此成为了职业棋手,而当时她只有12岁。

  

巅峰 马晓春关门弟子 17岁夺全国冠军
  
  学校在北京城东,北京队的驻地却在城西。为此,每天6点钟,住在队里的徐莹就摸黑起床,揣着两个煮鸡蛋赶到学校去上课。途中转三趟公交车,还要走20分钟,那一年,她风雨无阻,坚持不懈,甚至过家门而不入。
  
  幸运总是垂青于努力的人。1985年徐莹入段,1986年13岁的她获得全国女子邀请赛第二名。1987年全运会,以第十名晋级决赛圈的北京队,凭借着徐莹的一场胜利,逆袭般地获得团体亚军。这让徐莹不但获得了1440元在当年称得上“巨额”的奖金,更让她被聂卫平点名招进了国家少年队。
  
  踏入中国棋院这道神秘的大门,徐莹得以在此结识了许多前辈棋手: 陈祖德、 聂卫平、马晓春……并有了一群小伙伴: 常昊、邵伟刚、刘菁……
  
  作为当年国少队中唯一的女队员,徐莹的锋芒已不可阻挡。即便是马晓春这样的高手,让她两子,最后胜利者依然是属于徐莹。而输了棋的“马妖刀”不但没有怫然大怒,反而提出要给徐莹下指导棋。
  
  整整一年时间,徐莹跟着马晓春学棋。每次教棋,性格乖张的马晓春都不许其他人旁听,而是认真地针对徐莹制定细致的训练方案,“马老师教棋,不是教你这一步该如何走,而是教你如何去打开思路。因此这一年的学习,我的收获特别大,学会了下棋应该怎么去想,以及为什么要这么想。”
  
  1990年,恰逢中国女子名人赛,每一盘对弈前,马晓春都会打来电话,指导徐莹如何面对不同的对手。
  
  “那种提高是境界的提高,我的思考方法得到了提升。所以比赛时,我觉得自己的思路很开阔,下得很流畅。”17岁的徐莹最终加冕名人赛冠军,这是她第一个全国比赛冠军。



转型 专业而有趣的围棋解说
  
  名人赛的桂冠,更使得徐莹有了第一次“触电”的机会。1991年北京电视台开设了一个围棋栏目《棋道经纬》,邀请棋手来讲解棋局。第一次面对镜头时,徐莹紧张地连眼睛往哪里看,要说什么都不知道。但好在搭档华以刚在一旁耐心指引,徐莹才顺利过关。但从那时起,徐莹与讲棋,结下了不解之缘。
  
  很多老棋迷,至今都记得,上世纪90年代经常能够在电视中看到围棋直播,而徐莹和华以刚则堪称是围棋解说的“黄金搭档”。两人珠联璧合,旁征博引,如数家珍,听他俩讲棋绝对是一次美妙的享受。甚至当年,有很多棋友是因为听了他们两人的讲解,而最终走进了围棋的万千世界。
  
  1995年5月16日,在北京保利大厦大舞台,面对台下千名观众,徐莹与华以刚合作,以现场直播的形式解说NEC围棋赛。“那一年的NEC杯是首次以直播的形式做围棋赛事的讲解,因此上台前,我紧张得腿都只打颤。但华老师对我说,‘别怕,有我呢!’”
  
  这句话至今让徐莹暖在心头,“在我学棋这一路上,有很多前辈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这真的是太重要了,也真的太感谢他们了。”
  
  好学的徐莹,在围棋讲解这一领域,找到了自己事业新的方向。她的解说既专业,又诙谐有趣,因此深受棋迷追捧。而随着电视媒介的传播,徐莹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位美女棋手。

  

授业   卸下光环的围棋启蒙者
  
  为了丰富自己,2000年徐莹进入北大法律系学习。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学府深造,幸运的徐莹以轻松的心态出战世界女子职业围棋赛,2001年在“山水黔城杯”世界女子职业围棋赛中她如愿拿下世界冠军的头衔。
  
  贵为世界冠军的徐莹,在燕园这一人才济济的地方,却不能有半点松懈,“我比同班同学们大了10岁,而且班里还有不少各省市的状元。因此在北大的4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去学习。”
  
  大三那年,徐莹和同在念书的许昱华(国际象棋)、金海英(中国象棋)萌生了在北大和清华开设棋类课的想法,并很快得到批准。为了讲好课,徐莹不但要丰富自己的围棋知识,更得到了清华著名教授林泰、葛兆光这些泰斗级大师的悉心指点。
  
  最终站在讲台上,徐莹发现,学生们选课和听课的热情超出了她的预计,“围棋课特受同学们欢迎,每次名额都报满,去晚了就报不上了。”
  
  这些鼓励和支持,让徐莹的人生目标有了巨大的转变,“我不但可以是一位棋手,还可以为围棋做很多事情。”此后,她开办了徐莹围棋俱乐部、徐莹围棋教室等,借助自己的知名度传播围棋,惠及更多棋友。
  
  2011年初,因为家庭原因,徐莹不得不离开北京,举家迁到深圳定居。同年6月,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主动致电徐莹,请她来校任职,不但有正式的编制,而且还给予她副教授的礼遇。而到大学当老师,恰是徐莹在北大读书时就萦绕于心的梦想,因此她欣然应邀,重返校园,“我一直憧憬大学校园,喜欢这里的宁静,而且当老师是种特别幸福的事。”
  
  卸下世界冠军、美女主持的光环,徐莹说自己自甘做一个围棋的传播者和启蒙者。因为,在黑白世界里,她经历过风雨,更见到过彩虹,因此她希望让更多的人和她一样,爱上围棋。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