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4-12-29 15:07 编辑
来源:转载
在80年代前韩国围棋根本不在中日棋坛的视线里,但1989年曹熏铉夺得首届应氏杯的冠军彻底激发了韩国人对围棋的热情,在90年代初出现了一个改变整个世界围棋界格局的天才少年,他就是李昌镐。
对于李昌镐,人们似乎都已经把他当成佛陀转世般的人,很多棋手在评论近100年的围棋史时都说:“概括起来讲,前50年吴清源,后50年李昌镐。”这是第一次出现有人可以拿来和“神之使者”吴清源相比较,姑且不论李昌镐到底有没有达到吴清源的高度,仅凭此评论也足以说明李昌镐给所有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了。当我们对一名棋手夺冠已经到了没有感觉麻木不仁的时候,也正说明了这个人对棋坛彻底的统治。生活在李昌镐的年代对于所有棋手都是幸福,因为他们可以亲眼看到天才而不只是从史册里去想像,但同时这也是所有棋手的悲哀,因为李昌镐夺走了太多人的光芒,在整个90年代矗立着一个无敌的背影。
李昌镐1975年7月29日出生于韩国全州,小时候就体质很差而且并不怎么聪明,木讷的眼神直到现在都是李昌镐的招牌形象。12岁的时候李昌镐拜“围棋皇帝”曹熏铉为师学艺,这个年龄在传统眼光看来已经是相当大了,怎么看也没有任何跟“天才”搭得上边的地方。可是李昌镐很快就让人们大跌眼镜,李昌镐刚出道时正是曹熏铉和徐奉诛争霸的年代,当时大部分的头衔被曹熏铉把持,而挑战权基本都属于徐奉诛,但李昌镐一出道就将徐奉诛一举打垮,取得了和师傅较量的资格。拜师后两年,也就是李昌镐14岁的时候他就拿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冠军,而他击败的对手正是师傅曹熏铉。随后李昌镐像狂风暴雨一般吞噬着曹熏铉的疆土,1990年3个头衔,1991年6个头衔,1992年8个头衔,1993年12个头衔,到了1994年曹熏铉被逼的只剩1个头衔了,韩国棋坛彻底迎来了“李昌镐时代”,而这一年他才19岁,放眼世界棋坛能在19岁就有如此辉煌战绩的绝对找不到第二人,尽管说当时韩国国内的整体水平不高,只有曹熏铉一个一流高手,而且当时曹的水平还不能算是世界上最最顶尖的,但能有如此表现也足以震惊世界了。
李昌镐真正让世界为之倾倒是在1991年的东洋证券杯决赛上,当时只有16岁的他一路爆冷击败多名知名棋手闯入决赛,面对著名棋手林海峰。因为是5局3胜制,因此想爆冷几乎是不可能的。所有人都觉得李昌镐根本没有机会,只是交点学费而已。没想到李昌镐在两度落后的情况下两次扳平比分,并且在最终局凭借过人的毅力险胜一目半,出人意料地夺取冠军,16岁夺取世界冠军的纪录至今无人可以打破。翌年的东洋证券杯决赛他又3:0完胜另一名超一流高手“魔鬼”赵治勋,其中后两盘都以半目巧胜。从此李昌镐的“官子神功”名扬天下。看早期的李昌镐的棋谱,布局一般,中盘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可是官子出奇地强。职业棋手对局如果中盘战结束时有盘面10目优势一般已经是跑不掉的赢棋了,但李昌镐却能屡屡在官子阶段蚕食掉对手的优势,其收官的次序和手法都让人叹为观止。和师傅曹熏铉的攻击式翻盘术不同,李昌镐是一种积压式翻盘,先阻止差距扩大,再等待对手犯错误。很多高手和李昌镐对局时前半盘都能获得优势,但是一到后半盘就莫名其妙地被逆转,李昌镐的官子之厉害可见一斑。
从1996年起李昌镐和马晓春之争成为世界棋坛的主旋律,这两人分别是中国和韩国的领军人物。尤其是1995年马晓春横行天下光芒四射,在东洋证券杯半决赛决胜局中狂胜曹熏铉20目半,因此李昌镐担负着为师复仇和为国争光的双重责任。结果李昌镐在富士通杯和东洋证券杯两项决赛中击败马晓春,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李昌镐出色的战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围棋的专一热情,直到现在他还坚持每天5小时以上的研究练习。比赛拿了那么多奖金他还是那么几件衣服,还是每天早上买着包子坐地铁去棋院,到现在也没有女朋友......完全是一门心思扑在围棋上。李昌镐自己也说:“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天才,真正能称得上天才的是曹老师和马晓春先生,他们的棋都有独特的睿智蕴涵其中,我很羡慕。”可事实上李昌镐对曹熏铉的战绩是195胜108负,两人对局超过300局也是奇迹了,对马晓春22胜7负更是全面压倒,这两个藤泽秀行眼里的大天才都屈服在李昌镐的强势之下。
在马晓春和曹熏铉之后,面对中国的又一天才常昊,李昌镐仍然占据着明显优势,在1998年富士通决赛、2000年应氏杯和2001年丰田杯的三次对决中均为李昌镐的完胜,常昊和李昌镐的棋风相似,因此也应了曹熏铉的话,没办法和李昌镐比特长。倒是以乱战出名的李世石、崔哲翰、古力等人反而胜率高不少。
对于李昌镐形势判断精确的传闻简直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据称有一次李昌镐去日本比赛,在比赛间隙观看日本国内的一局比赛,有人就请他对局面作个判断,李昌镐略加思索后判断为细棋白棋好半目,结果最终白棋果然赢半目,在李昌镐作判断的时候盘上才下了100手左右,真不知道李昌镐是如何得出这个判断的。诸如此类的传说比比皆是,这其中当然有媒体的杜撰,但李昌镐对于棋局的洞察力之强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90年代中期随着韩国围棋水平的日益进步,中日韩三国举办了三国围棋擂台赛,这一模仿当年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比赛形式很受棋迷的欢迎,李昌镐作为韩国的绝对主力自然是年年登场,而他也不负众望,从97年的真露杯到2005年的农心杯只要他出战的比赛一局没输!把中日的一干高手全部打下擂台,其势头比当年中日围棋擂台赛中的聂卫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所有国际比赛中就算韩国棋手全都“死”光了,只要李昌镐大旗不倒,那么中日棋界就不敢说可以夺冠。再加上曹熏铉宝刀不老,刘昌赫也时常有惊人表现,还有李世石、崔哲翰、朴永训青年三剑客,韩国围棋的阵容堪称恐怖,直到现在中国日本还无法和韩国抗衡。李昌镐有一个特点是怕生,往往输给首次相遇的对手,诸如车泽武、宫泽吾朗这样的二、三流棋手都赢过李昌镐,但只要李昌镐一熟悉你,那再想赢他就比登天还难。
李昌镐的时代还在持续,他今年才30岁而已,却已经拿了17个世界冠军,近百个国内头衔,获胜盘数超过1000,一般棋手就算奋斗终生恐怕成就也到不了他的一半。最要命的是他的强大还磨砺了他的师傅曹熏铉,本来已经过了全盛期的曹在和李昌镐的连年拼斗中状态惊人地回升,结果拿了9个世界冠军,他和李昌镐的“双保险”简直是中日棋手的噩梦。
关于李昌镐和吴清源到底谁更强也是众说纷纭,年轻棋手大多投李昌镐的票,而中老年棋手则拥护吴清源。从胜率上看两人不相上下,都超过了70%。但是考虑到当年吴清源所身处的险恶环境和同时代的对手,我觉得还是吴清源略胜一筹,曹熏铉既是吴清源的同门师弟,又是李昌镐的师傅,对两人都很了解,他的话还是比较权威的,曹熏铉就认为李昌镐是50年一遇的天才,而吴清源则是100年一遇。吴清源在围棋上的境界是公认的天下第一,而且当时吴清源能在10局之内将九段高手降级,真是神人下凡。李昌镐尽管也相当厉害,但是他却未必能在如此短的局数里把其他高手降级。不管怎么说,李昌镐和吴清源都是旷世奇才,就像分立在世纪首尾的两座高峰。
李昌镐的主要对手:
曹熏铉:曹李师徒大战已经成为韩国乃至世界棋坛的一个焦点,一般弟子终归超越师傅也是平常事,但像李昌镐这样还没有出师就已经和师傅分庭抗礼的还真是少见。尽管李昌镐是曹熏铉的徒弟,但两人的棋风却南辕北辙,曹熏铉强调的是“速力行棋”,字面上看就是依靠速度和力量。而李昌镐则恰恰相反,速度和力量都平平,但沉稳扎实,不露锋芒,平淡中见神奇。师徒两人共交手超过300局,这在围棋史上恐怕是空前绝后的纪录了。李昌镐还是占据上风,但是通过和弟子的较量曹熏铉也无形中保持了自己的状态,这使得他50多岁了还能拿世界冠军。真是了不起。
马晓春:中国棋坛的一代天骄,以才思敏捷、冷着不断而赢得“妖刀”美誉,马晓春以自己的实战为题材编写的《围棋三十六计》是对他妖魔化棋风的最好总结。但这一切在李昌镐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李昌镐与马晓春的争斗很像当年的吴清源大战坂田荣男,棋风也很类似。但坂田有年龄优势,使得他最终还是能战胜吴清源,但同样棋风怪异的马晓春就没有这个条件了。不过马晓春的失利不能单纯归结为年龄问题,马晓春自己对围棋的态度才是关键,别忘了曹熏铉50多岁还能拿世界冠军,人家可比马晓春大11岁啊。
依田纪基:日本棋坛近20年来出现的最有天分的本土棋手,依田是少有的对李昌镐胜多负少的人。两人首次交锋是在韩日天才争霸赛中,当时两人分别代表各自的国家出战,结果依田3:1获胜。据称依田对局时虎目圆睁,落子的力道十足,其气势对当年幼小的李昌镐造成很大困扰。而且李昌镐怕生也是出了名的。到98年依田以8:3的总比分领先,可以和李昌镐下成这样真是非常罕见。但随后李昌镐开始发力,连胜5局将比分变成8:8。在两人的最后一次交锋中依田获胜,目前是9:8依田仍然微弱领先,也算不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