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西子林:金庸小说与围棋之天龙八部篇

来源:新浪博客 西子林的风景 2008-06-25 16:10:01

  据一位金学大师评,天龙八部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武侠小说,在金庸小说中,是仅次于“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鹿鼎记的第二好小说。西子林很赞成这种评法。

  既是最好的武侠小说,精彩的武戏当然很多。少林寺大战,雁门关外的大战都是。

  相映成趣的是,里面的文戏也自精彩。在下半部,一场文戏甚至直到剧终,也还被剧中的角色不断提起,津津乐道,那便是擂鼓山上的那场棋战。

  然而不深究不知道,一深究吓一跳。原来早在第二章“玉壁月华明”,段誉公子踏访无量山、琅嬛洞时,与那棋战相关的铺陈已经开始——

  室中并无衾枕衣服,只壁上悬了一张七弦琴,弦线俱已断绝。又见床左有张石几,几上刻了十九道棋盘,棋局上布着两百余枚棋子,然黑白对峙,这一局并未下毕。琴犹在,局未终,而佳人已邈。段誉悄立室中,忍不住悲从中来,颊上流下两行清泪。
  蓦地里心中一凛:“啊哟,既有棋局,自必曾有两人在此下棋,只怕神仙姊姊就是那个‘秋水妹’,和她丈夫逍遥子在此下棋,唉,这个……这个……啊,是了,这局棋不是两个人下的,是神仙姊姊孤居幽谷,寂寥之际,自己跟自己下的。神仙姊姊,当日你为甚么不高呼数声?段誉听到你娇嫩的呼叫,自然跃入深谷,来陪你下棋了。”走近去细看棋局,不由得越看越心惊。
  但见这局棋变化繁复无比,倒似是弈人所称的“珍珑”,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长生。段誉于弈理曾钻研数年,……棋力已可算是大理国的高手。但眼前这局棋后果如何,却实在推想不出,似乎黑棋已然胜定,但白棋未始没有反败为胜之机……(引自金庸天龙八部,下同)


  然后在这儿“脱先”。直到第二十九章“虫豸凝寒掌作冰”,新一届“珍珑杯”围棋精英挑战赛正式开始筹备——

  段誉接过一看,见帖上写着四行字道:“苏星河奉请天下精通棋艺才俊,于二月初八日驾临河南擂鼓山天聋地哑谷一叙。”
  段誉素喜弈棋,见到这四行字,精神一振,喜道:“那好得很啊,晚生若无俗务羁身,届时必到。但不知两位何以得知晚生能棋?”那两名汉子脸露喜色,口中咿咿哑哑,大打手势,原来两人都是哑巴。段誉看不懂他二人的手势,微激一笑,问朱丹臣道:“擂鼓山此去不远罢?”将那帖子交给他。


  看过这些之后,大家或者都以为那棋战的冠军该是段誉了。哪知后来并不是。

  棋战在第三十一章“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出现高潮。有人统计,金庸用了洋洋两万言描述这场围棋大战,这场大战也使各色人等的性格一一表现出来——

  段延庆下一子,想一会,一子一子,越想越久,下到二十余子时,日已偏西,玄难忽道:“段施主,你起初十着走的是正着,第十一着起,走入了旁门,越走越偏,再也难以挽救了。”段延庆脸上肌肉僵硬,木无表情,喉头的声音说道:“你少林派是名门正宗,依你正道,却又如何解法?”玄难叹了口气,道:“这棋局似正非正,似邪非邪,用正道是解不开的,但若纯走偏锋,却也不行!”
  段延庆左手铁杖停在半空,微微发颤,始终点不下去,过了良久,说道:“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正也不是,邪也不是,那可难也!”他家传武功本来是大理段氏正宗,但后来入了邪道,玄难这几句话,触动了他心境,竟如慕容公子一般,渐渐入了魔道。


  ——这个在说段延庆。

  鸠摩智运思极快,跟着便下。两人一快一慢,下了二十余子,鸠摩智突然哈哈大笑,说道:“慕容公子,咱们一拍两散!”慕容复怒道:“你这么瞎捣乱!那么你来解解看。”鸠摩智笑道:“这个棋局,原本世人无人能解,乃是用来作弄人的。小僧有自知之明,不想多耗心血于无益之事。慕容公子,你连我在边角上的纠缠也摆脱不了,还想逐鹿中原么?”
  慕容复心头一震,一时之间百感交集,反来覆去只是想着他那两句话:“你连我在边角上的纠缠也摆脱不了,还想逐鹿中原么?”
  眼前渐渐模糊,棋局上的白子黑子似乎都化作了将官士卒,东一团人马,西一块阵营,你围住我,我围住你,互相纠缠不清的厮杀。慕容复眼睁睁见到,己方白旗白甲的兵马被黑旗黑甲的敌人围住了,左冲右突,始终杀不出重围,心中越来越是焦急:“我慕容氏天命已尽,一切枉费心机。我一生尽心竭力,终究化作一场春梦!时也命也,夫复何言?”突然间大叫一声,拔剑便往颈中刎去。


  ——这个在说慕容复。

  段誉初时还关注棋局,到得后来,一双眼睛又只放在王语嫣身上,他越看越是神伤,但见王语嫣的眼光,始终没须臾离开过慕容复。

  ——这个是在说段誉。以这样的状态,别说得精英赛的冠军,便是一个友情赛的冠军,也难了。除非是王语嫣让他下且要他赢。

  天龙八部的第一主角乔峰没在这里出现,喜欢大块喝酒,大块吃肉的乔峰,连大美女马夫人也没有时间多看一眼,在这细腻婉约的围棋上可能同样没有时间了。

  于是这场好戏的主角,成为虚竹。误打误撞的虚竹。对围棋一窍不通的虚竹。天龙八部顶级英雄三兄弟之一的虚竹。

  将一众的围棋高手晾在一边,却让对围棋一无所知的一个小和尚来当这举世高手尽皆关注的棋战的主角,也算是作者既十分巧妙也十分调侃的一个设计。

  丁春秋发了这一掌,心力稍弛,段延庆的铁杖停在半空,不再移动。丁春秋道:“来不及了,来不及了,段延庆,我劝你还是自尽了罢,还是自尽了罢!”段延庆叹道:“是啊,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还是自尽了罢!”说话之间,杖头离着胸口衣衫又近了两寸。
  虚竹慈悲之心大动,心知要解段延庆的魔障,须从棋局入手,只是棋艺低浅,要说解开这局复杂无比的棋中难题,当真是想也不敢想,眼见段延庆双目呆呆的凝视棋局,危机生于顷刻,突然间灵机一动:“我解不开棋局,但捣乱一番,却是容易,只须他心神一分,便有救了。既无棋局,何来胜败?”
  便道:“我来解这棋局。”快步走上前去,从棋盒中取过一枚白子,闭了眼睛,随手放在棋局之上。
  他双眼还没睁开,只听得苏星河怒声斥道:“胡闹,胡闹,你自填一气,自己杀死一块白棋,哪有这等下棋的法子?”虚竹睁眼一看,不禁满脸通红。
  原来自己闭着眼睛瞎放一子,竟放在一块已被黑棋围得密不通风的白棋之中。这大块白棋本来尚有一气,虽然黑棋随时可将之吃净,但只要对方一时无暇去吃,总还有一线生机,苦苦挣扎,全凭于此。现下他自己将自己的白棋吃了,棋道之中,从无这等自杀的行径。这白棋一死,白方眼看是全军覆没了。
  鸠摩智、慕容复、段誉等人见了,都不禁哈哈大笑。玄难摇头莞尔。范百龄虽在衰疲之余,也忍不住道:“那不是开玩笑吗?”
  苏星河道:“先师遗命,此局不论何人,均可入局。小师父这一着虽然异想天开,总也是入局的一着。”将虚竹自己挤死了的一块白棋从棋盘上取了下来,跟着下了一枚黑子。
  …………
  玄难棋艺不高,武功又已全失,更有什么法子好想?当此情势,只有硬起头皮,正要向苏星河求情,忽见虚竹伸手入盒,取过一枚白子,下在棋盘之上。所下之处,却是提去白子后现出的空位。
  这一步棋,竟然大有道理。这三十年来,苏星河于这局棋的千百种变化,均已拆解得烂熟于胸,对方不论如何下子,都不能逾越他已拆解过的范围。但虚竹一上来便闭了眼乱下一子,以致自己杀了一大块白子,大违根本棋理,任何稍懂弈理之人,都决不会去下这一着。那等如是提剑自刎、横刀自杀。岂知他闭目落子而杀了自己一大块白棋后,局面顿呈开朗,黑棋虽然大占优势,白棋却已有回旋的余地,不再像以前这般缚手缚脚,顾此失彼。这个新局面,苏星河是做梦也没想到过的,他一怔之下,思索良久,方应了一着黑棋。


  之后的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了。而帮助虚竹下完这棋的,自然是之前被虚竹救过的段延庆。段延庆显然是书中的一等高手。其他的高手在前面的引文中基本上都已亮相,包括虚竹逍遥派门下函谷八友中排名第二的棋魔范百龄。范百龄的名字应该是故意这样取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后来的明朝有一位著名的国手名叫过百龄。

  评家说:虚竹的人生,就是一部奇遇的人生。这奇遇,再没有比撞破珍珑棋局这一际遇更奇的了。因此这珍珑棋局,是虚竹成为天龙八部副主角之一的重要桥梁。

  金庸这样的写的意图是什么,很费琢磨。也许其潜在的内涵便是,你没有功夫是不是?没关系的,当时势需要你的时候,机会仍然会来到你的面前。所谓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稀里糊涂就来啦。

  但是你不能忽视虚竹的本意,“虚竹慈悲之心大动,心知要解段延庆的魔障,须从棋局入手”,因此你没有特长不要紧,至少要有慈悲心。作者用心可谓良苦,并非随便就那样写的。

  但不管怎么样,很显然,虚竹人生的“眼”,就在这场棋战。而同样很显然,这场棋战的“眼”,在珍珑棋局。

  珍珑棋局真的有吗?

  答案是很让人高兴的。

  像书中原模原样的未必有。但大致差不多的,据说是有的,而且是得到作者金大侠认可的。

  下面这个就有金大侠的签名。


  但是上面那个黑白子与书中的正好相反。与书中完全一致的是下面的这一图,而且说明也相当的细致——


  天龙八部中于围棋方面惟一比较搞笑的是,之前在大理国也曾有黄眉僧与延庆太子的一场棋战。而棋局的结局竟也是在外力的干扰下延庆太子自填一只眼,黄眉僧侥幸得胜——

  高手下棋,自是讲究落子无悔,何况刻石为枰,陷石为子,内力所到处石为之碎,如何能下了不算?但这“上”位的七八路,乃是自己填塞了一只眼。只要稍明弈理之人,均知两眼是活,一眼即死。延庆太子这一大块棋早就已做成两眼,以此为攻逼黄眉僧的基地,决无自己去塞死一只活眼之理。然而此子既落,虽为弈理所无,总是功力内劲上有所不足。延庆太子暗叹:“棋差一着,满盘皆输,这当真是天意吗?”

  应该不是天意。只是金大师比较钟情这个,要求你给虚竹提前做个示范罢了。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