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老聂“南征北战”历程 爱棋人此生再难与围棋分手 [打印本页]

作者: 以棋会友    时间: 2013-12-28 15:43     标题: 老聂“南征北战”历程 爱棋人此生再难与围棋分手

2008年03月26日00:07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聂卫平,1952年出生,9岁学棋,10岁时跟陈毅元帅下过一盘,赢了陈老总。大致在63-65年时,聂卫平主要的老师应该是过惕生,尤其是老聂得意的弃子战术肯定得益于过老的言传身教。
  介绍一些当时国内的围棋背景。1957年,围棋和象棋搞了“全国棋类锦标赛”,后来就称为全国个人赛。当时是“南刘北过”时代,刘棣怀和过惕生。至于棋力,我们跟当时日本顶尖高手可能要差二子,61年被一个日本女职业剃了光头。
  57年全国个人赛冠军是过惕生,58年是刘棣怀(59年首届全运会围棋冠军),60年黄永吉,62年还是过惕生(六十年代两年一届)。1964年全国比赛中,前六名是陈祖德、吴淞笙、沈果荪、黄永吉、王汝南、罗建文。除黄是中年,都成年青人了,其中陈祖德这一年20岁,也说明整体棋力涨了不少。65年开始,与日本交流棋战的棋份实行分先,陈祖德分先战胜日本九段岩田达明。
  66年冠军仍是陈祖德,据聂卫平自陈,这个时候他跟陈祖德、吴淞笙等一流高手尚有二子差距。然后就是文革,赛事停了。到74年恢复比赛,这届冠军还是陈祖德。75年的冠军则成了聂卫平,77、78、79、81、83年的全国围棋个人赛冠军都是聂卫平,随后就进入了轰轰烈烈的中日擂台赛阶段。
  我们来看看66-75年这段时间的聂卫平。
  66年,从“干部子弟”变成“黑帮子弟”的聂卫平驰骋北京业余围棋界。69年9月,17岁的聂卫平“上山下乡”,前往东北山河农场,围棋成了他主要的精神支柱。71年底,“走后门”回北京。“一到北大荒,感受天地间的广阔,境界也提高了;加上艰苦的环境、身处逆境对意志的磨练,使棋在意境上有了飞跃。”“这种生活磨练也是一笔财富,使自己在以后的棋战中受益匪浅”,这些是聂卫平对那段日子的回顾。
  72-73年,在一流棋手圈子里练棋,特别是73年春重新组建国家集训队后,聂卫平入选进队,“全部业余时间都用来下棋”,棋力提高到已经接近陈祖德。73年夏,坂田荣男、加藤正夫等日本围棋代表团来访,聂卫平感受到与日本一流水准的差距。
  74年4月,被列入访日围棋代表团名单内,但山河农场拒绝政审,聂卫平只能回农场干活。6月,农场总局批准其参加7月份全国赛,并获得第三名。10月,国家队再度集训,聂卫平离开农场,回到北京。12月,宫本直毅率日本围棋代表团来访,聂卫平执黑战胜之前六连胜的宫本九段,这是他首次分先战胜日本九段,聂卫平也将这盘棋称为“一生中最难忘的一盘棋”,极大的增强了自信心。
  75-79年,是聂卫平的首个巅峰期,随后就成为当时中国围棋的第一人。
  1975年9月,第三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聂卫平战胜陈祖德等强手,获得他的首个冠军头衔。
  75年10月,日本高川秀格围棋代表团来访,关系还在农场的“农民”聂卫平四胜一负,其中首次执白胜日本九段(洼内秀知),跟高川一胜一负。76年4月,随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聂卫平战胜当时的顶尖高手石田芳夫,被日本媒体称为“聂旋风”。
79的聂卫平蝉联全国冠军,并获得首届新体育杯赛冠军和首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冠军。在跟日本九段的全部25局交锋中,取得16胜2和7局的好成绩。荣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荣誉勋章,被评选为首届全国十佳运动员。
  中日围棋交流发展到1982年时,日本混编军团(职业高段、新锐、业余强手)已经不能占据上风。83年开始日本派出纯职业高段的访华围棋代表团,也只取得小胜。从这个时候起,原本具有辅导性质的中日围棋交流开始转向真正的对抗。84年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安排了聂卫平与超一流棋手赵治勋及加藤正夫的三番棋对抗,聂卫平均以0比2告负。
  然后就到了中日围棋擂台赛,这是一项被称为“功勋卓著,永载史册”的传奇赛事,对中国围棋乃至世界围棋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作用,聂卫平正是这个传奇赛事的传奇人物。
  1984年10月开始首届,中日双方各出八人,擂争决胜。当时的中日围棋还是存在差距的,特别是中国棋手与日本几位超一流的对阵,二十多盘无一胜绩,其中聂卫平就有九盘。中方当时的指标是“请出小林光一就算及格,战胜小林就是胜利”,小林光一是日方第六位选手,即日方阵中最先登场的超一流棋手;而日本舆论则乐观地认为他们只需前三人就能结束赛事。
  18岁的日方先锋依田纪基首盘战胜汪见虹;中方次将江铸久连续战胜依田纪基、小林觉、淡路修三、片冈聪、石田章,达成五连胜并请出小林光一;小林连胜江铸久、邵震中、钱宇平、曹大元、刘小光、马晓春,其中钱宇平终局阶段未能看到胜机、赢棋认负,刘小光几乎赢下却终究半目告负,小林光一的六连胜一直杀到中方主将聂卫平跟前,日方尚有小林和加藤正夫、藤泽秀行三人,这个时候是1985年8月2日,离聂卫平登场还有25天。
  在聂卫平的自传《围棋人生》里他这样写道:“我找来所有能收集到的有关小林光一的棋谱,从开局到中盘到收官,我一点一点、仔仔细细地解剖它,全力以赴地研究。那一阵,我脑子里全是小林光一,小林的棋路,小林的棋风。睁眼看见他,闭眼也看见他,走路想着他,吃饭也想着他。有人跟我开玩笑,说我走火入魔了。真的,那时好多熟人,在马路上遇上了,我也看不见,因为脑子里正想着棋呢!有时我正吃着饭,忽然想到一步棋,便赶紧把饭菜扒拉到肚子里,奔回宿舍去研究。有的棋我已经摆了上千个变化,还觉得意犹未尽。华以刚对我说:‘我认识你二十多年了,还从来没见过你如此认真地做赛前准备。’是啊,因为我还从来没有挑过这么重的担子呢!”
  “这段期间,小孔对我的帮助也非常大,除了帮我摆棋谱出主意外,在精神上也给我极大的鼓励……”“另外我还收到许多许多群众来信,特别是许多解放军指战员,其中有从老山前线寄来的,还有从野战医院寄来的,他们有的即将奔赴战场,有的已经因伤致残,他们讲我们在这里为了祖国守着大门,就是为了你们在国内取得好成绩。信写得非常激动人心,我看着信真的掉了眼泪:我如果不赢怎么对得起他们……”“在擂台赛期间,邓小平、胡耀邦、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向我问起比赛的情况,邓小平还亲自观看过实况转播……”“赛前为了让我放松,胡耀邦还亲自为我安排打桥牌。万里也送我一个网球拍,‘强制性’地带我去打网球……”“8月24日,出发前一天,队里陈祖德告诉我,方毅副总理打来电话,要他转告我,希望我沉着、冷静,他相信我能发挥水平。”
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展开,打开国门的中国人看到的是差距和希望,非常需要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凝聚力以及战胜困难的豪情。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零的突破、女排的三连冠,包括这个时候的围棋,已经承载了超越体育、政治、文化等范畴的因素,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很难体会那种渴望、那份期待。聂卫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前往日本迎战强大的小林光一。
  1985年8月27日,穿着绣有“中国”字样红色运动衣的聂卫平战胜了小林光一,随后又战胜了加藤正夫,战胜了藤泽秀行,为中国队赢得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
  之后的第二届擂台赛,主将聂卫平再度在最后关头连胜片冈聪、山城宏、酒井猛、武宫正树以及赛前号称“只是拿鞭子(意思不用自己出场)”的主将大竹英雄等五位日本棋手,为中国蝉联冠军;第三届主将决战中,聂卫平战胜了赛前曾说“将以棋士的荣誉和生命来搏得这届比赛胜利”的加藤正夫,中国队连夺前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优胜。
  第三届擂台赛后,也就是1988年3月,聂卫平被国家体委授予“棋圣”称号,并由方毅副总理亲自颁发。
  第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日方先锋依田纪基连胜中方六人,杀至中方主将聂卫平帐前。聂卫平顶住压力战胜依田,随后又战胜了淡路修三,最后负于羽根泰正。至此,聂卫平在前四届中日擂台赛取得了十一连胜的佳绩。随后几届擂台赛双方互有胜负,至九十年代中期常昊等中国年轻棋手成长起来后,中国已经在这项赛事中占得较大优势,中日围棋擂台赛也宣告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聂卫平的遗憾大概是未能拿到一个个人世界冠军。他在1989年的首届应氏杯决赛中2比3负于韩国曹薰铉,在90年第三届富士通杯和95年第五届东洋证券杯均只获得亚军。
  现在的中国棋坛,聂卫平的学生们常昊、周鹤洋、古力等人已经成为主角,但56岁的聂卫平仍然活跃在各个赛事中,并且他创办的聂卫平围棋道场也一片欣欣向荣……正如他说的:
  凡是喜欢上围棋的人,此生就再难与围棋分手。
  (一闲)




欢迎光临 亦苏围棋社区 (http://ysgo.91em.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