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中国古代围棋文章 [打印本页]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26 标题: 中国古代围棋文章
机论
[东汉]黄宪作
韩王见徵君,徵君方耕而归,望韩王之轩,弃锄而隐之。韩王返国,他日又见,亲以币将于庭,徵君乃就载以归,谋辅王室之策,徵君是以不能辞于诸侯。韩人有善弈者,以弈说徵君曰:“子知弈之道乎?”徵君曰:“不知也。”弈者曰:“吾与子弈之可乎?”
曰:“夫弈以机胜,以不机败,吾不能机,何弈之为?”
曰:“子恶机而不弈,不知子之机过于弈乎?”
曰:“何为其然也?”
曰:“弈之机,虚实是已。实而张之以虚,故能完其势;虚则击之以实,故能制是(注一)形,是机也。员而神,诡而变,故善弈者能出其机而不散,能藏其机而不贪,先机而后战,是以势完而难制。虽然,此特弈之道耳。若机之流于众妙也,肆而渊乎,羲皇得之而画其卦,神农得之而??(注二)其强穑,轩辕得之而奠其兵,勋华得之而禅其器,夏禹得之而驱其泽,殷汤得之而陈其网,周武得之而奋其钺,仓颉得之而泄其文,女娲得之而练其石名,许由得之而洗其耳,饿狄得之而制其酒,造父得制而神其御,后羿得之而精其射,伊尹得之而负其鼎,公输惮伯牙得之(注四)鼓其琴,老子得之而守其谷,孔子得之而击其磬。昔有抱瓮者,恶枯槔之机而不用,然乌知抱瓮之为机乎?由此观之,天地万物皆机也。机其运于应物之所,动于无形之源也。今子之出也,将以仁义为机,而运诸侯于掌上,熔兆民于轨物,经之纶之,弛之张之,吹之嘘之,若噫气之雄风,而解骇乎万窍,其机也如是。弈何有哉!夫圣人以仁义为机,贤者以礼信为机,谋士以术数为机,辩士以纵横为机,此机者,皆利于诸侯而显名者也。吾子其握圣人之机,以游说诸侯,则汉室可举矣。当今之时,得机者显,得圣人之机者,贵不可限,子翕而不张,亦何取以机也。盍奋而张之,噫仁义之气,而解众庶之郁哉!”
徵君曰:“吾将机乎。”
--------------------------------------------------------------------
注一:原书如此,“是”疑为“其”之误。
注二:原字上为“艹”字头,下左为“禾”,下右为“丸”。
注三:原字下面为“冉”。
注四:原书如此,根据前后文,应缺一“而”字。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27
棋诀
刘仲甫
一曰布置
盖布置棋之先务,如兵之先阵而待敌也。意在疏密得中,形式不屈,远近足以相援,先后可以相符。若於他境,或於六三、三六下子,及九三、十三之着,思不执一,进退合宜。诀曰:“远不可太疏,疏则易断,近不可太促,促则势赢。”正谓此也。善棋者不困在此,使困在彼;壮在已势,赢在人势。此乃为格。
二曰侵凌
夫棋路无必成,子无必杀,乘机智变,不可预图。且布置已定,则强弱未分,形势鼎峙,然后侵凌之法得以行乎其间,必使应援相接,勾落相连,多方以拥逼,迤逦
而侵袭。侵袭若行,则彼路不得不促;拥逼渐急,彼势不得不赢。矣乎忿而先动,则视敌而索其情,观动而制乎变。此之谓善应者也。
三曰用战
用战之法,非棋要道也。不得已而用之,则务在廉慎以守封疆,端重而全形势。封疆善授我者逸矣。夫以实击虚,以逸待劳,则攻必破,战必克矣。
四曰取舍
取舍者,棋之大计。转战之后,孤棋隔绝,取舍不明,患将及矣。盖施行决胜谓之取,弃子取势谓之舍。若内足以预奇谋,外足以隆形势,纵之则莫御,守之则莫攻,如是之棋,虽少可取而保之;若内无所图,外无所援,出之则愈穷,而徒益彼之势;守之则愈困,而徒壮彼之威,如是之棋,虽多可舍而委之。
棋者意同於用兵,故叙此四篇,粗合孙吴之法。古人所谓“怯敌则运计乘虚,沉谋默战於方寸之间,解难排纷於顷刻之际。动静迭居,莫测奇正。不以犹豫而害成功,不以小利而妨远略。”此非浅见「讠叟」闻者能议其仿佛耳。
说明:
1. 刘仲甫:宋哲宗时著名棋手,任翰林院棋待诏,擅名二十余年,无与敌者。著有《忘忧集》、《棋势》、《棋诀》及《造微》、《精理》诸集,今仅存《棋诀》。
2. 《棋诀》传本,诸家略有不同。“棋者”以下一段,《忘忧清乐集》未见刊载。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29
原弈
皮日休
问弈之原於或人,或人曰:“尧教丹珠征,丹珠作为是,信固有其道焉。”皮子曰:“夫弈之为艺也,彼谋既失,我谋先之,我智既亏,彼智乘之,害也。欲利其内,必先攻外,欲取其远,必先攻近,诈也。胜之势,不城池而金汤焉,负之势,不兵甲而奔北焉。胜不让负,争也。存此免彼,存彼免此,如苏秦之合纵,陈轸之游说,伪也。若然者,不害则败,不诈则亡,不争则失,不伪则乱,是弈之必然也。虽弈秋□出,必用吾言焉。盖尝论之:棋之为用,初非人间之事,始出于巴工之橘、穆王山,乃仙家乐道养性之具也。造端吒始于战国之时,若孙武、鬼谷、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辈,各因战斗之法显名当时,是其模范想像而吒兴于棋,以敷其义。故兵法十三篇,棋经亦十三篇,其战斗场阵之旨,不少差殊。况棋之布置,如兵之先阵而待敌也;棋之侵凌,如兵之强弱未分,形势鼎峙也;棋之用战,如兵之封疆端重,而全形胜也;棋之取舍,如兵之转战之后,取舍不明,患将及也。夫权舆、合战、虚实、自知、审局、度情,或奇或政,皆体其常而生其变也。至若有无相生、远近相成、强弱相形、利害相倾,非精于战斗者,又岂能纤悉以备其情哉!以是而观,此诚战国之诸君子取仙家消磨岁月之物,而与夫战阵之义也,讵不然欣?”
说明:
0. 个别字我不认识,用方框或近似字代替。
1. 皮日休:唐代襄阳人,字逸少,后改袭美。著名诗人,亦善为文。著有《皮子文数》,《松陵唱和诗集》。
2. 本文根据围棋特点,推测围棋起源于战国。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30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3-12-16 16:41 编辑
弈旨
班固
北方之人,谓棋为弈。
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
棋有白黑,阴阳分也;[马并]罗列布,效天文也。
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
或虚设预置,以自卫护,盖象庖[牛羲]网[上皿下古]之制。
一孔有阙,坏颓不振,有似[夸瓜]子泛滥之败。
作伏设诈,突围横行,田单之奇。
要厄相劫,割地取偿,苏张之姿。
三分有二,[上左丰上右刀下心]而不诛,周文之德。
□巡儒行,保角依旁,却自补续,虽败不亡,缪公之智。
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权,
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
说明:
1 《弈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关于围棋理论的文章。
2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人,著名史学家,著有《汉书》。
3 庖[牛羲]:即伏羲。
4 [上皿下古]:鱼网。
5 夏后:指夏禹。
6 [夸瓜]子:汉时的一条河堤名称。
7 田单:战国时齐国大将,因用火牛阵而闻名。
8 苏张:苏秦和张仪,战国时著名纵横家。
9 周文:即周文王。
10 缪公:即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
说明: 原文为繁体字,个别字我又不认识
, 用方框代替.
本页建于: 1998.12.31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31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3-12-16 16:40 编辑
弈问
[明]王世贞
余既与李时养论弈,归而臆数其人与品,手书贻之。乃其事有奇而未可据者,因再疏一通为《弈问》,耜后博考传记毋妨再续也。
问:段柯古所载,鸠摩罗什与人弈,起子空处皆作龙凤形,信乎?
曰:其人弈品下至八、九道,或可诱而成耳。不然,什公亦姑幻障人耳目,无是理也。
问:顾师言三十三着而胜神头王,信乎?
曰:一说日本王也。弈至三十三着而决胜,所谓通神者也,其犹在坐照上乎?师言于品不登第一,而考之古史未有神头国,而日本王由来不入朝,将无好事者为此势以附会其说乎,未可必也。
问:孤山老姥之说,信乎?
曰:或有之,然非积薪之自为神也,好事者假神而抑积薪之语也。所谓指示以攻守劫杀之方甚略,曰‘是子可教以常势耳’,其抑积薪可见也。
问:一行于张燕公宅见积薪弈,遂与之为敌,且曰:念贫道四句乘除语,人人尽为国手。信乎?
曰:有之,一行神于数者也。神于数则可以触类。其曰四语乘除,人人国手,非也。
问:陆子静一悟河图数而胜国手,信乎?
曰:其徒假一行事而神其石之语也。子静弈品甚下,今不睹省其遗文若葛藤,而胡以能悟也?
问:范甯儿之胜王抗,信乎?
(余军注:“甯”字原文下边为“冉”,下同)
曰:有之。抗重而甯微也,甯儿以有心待抗,而抗以无心待甯儿,犹之乎司马仲达之于孔明也,且此一局耳,未可定也。
问:滑能之事信乎?
曰:能暴死耳,弈者之神其说也,是天人者胜能而又何假能也。
问:王质烂柯之说,信乎?
曰:不然也。尧至今三千六百年耳,度不能十局也,则为神仙者,曷寿焉。
问:刘仲甫之高王积薪两道也,祝不疑之高仲甫一道也,晋士明之高仲甫两道也,信乎?
曰:果尔,则积薪而上有四道矣。仲甫之高积薪也,其持论也自为高者也。不疑、士明之高仲甫也,乘瑕者也。二子用壮,而仲甫用衰也。
问:王粲、陆琼之覆局,信乎高品哉?
曰:惟永嘉林生有集焉,而品第五也,此工于文者也,非与于品者也。
问:吾子如何?
曰:犹之乎数子而已矣。
---------------------------------------------------------------
附:关于滑能的传说
唐僖宗时,翰林棋待诏滑能,棋品十分高,几乎无敌手。有一个姓张的年轻人,十四岁左右,来和滑能会棋,请求饶一路。滑能棋思十分迟缓,须沉吟很久才下了一子,而张生随手应付,毫不介意,甚至到庭院闲乐一会,等滑能下子后又随手落一子。后来唐僖宗驾临蜀地,滑能以棋待诏的职位随行,准备取道金川路,打点行装,携带全家同行。张生说:“不要去了,我其实不是棋客,我是天帝派来的,携取滑公去天庭围棋,请安排好一切后事。”滑能十分惊愕,妻子也哭泣不止,不久滑能溘然而逝,此事传遍了整个京都。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32
棋赋
[唐]吴大江
夺谋之妙,巧思参玄。虽一枰之可美,起三隅而邈然。似将军之
出塞,若猛士之临边。及其进也,则乌集云布,阵合兵连。或参差而
易决,成龃龉而难便。开马眼以防后,张虎口而遮前。磊磊似玉石之
相饰,粲粲若众星之丽天。尔其深思远虑,知白守黑。以仁义为反道,
用诡XX为明德。或意在东南,而伪击西北。类行藏之通变,洞阴阳之
不测。于是且信旦战,不恃不平,雁行络绎,鱼阵纵横。宁扶危而救
死,不贪败以丧生。或偏攻于略地,或专命于用兵。或辘轳以成劫,
或宛转而入征。虽劳形而竭思,固难得以言名。及乎雌雄有决,疑多
胜寡。思悠扬而不定,心沈吟而未下。名不可窃,智不可假。千虑万
计,复何为者?行必量力,动必相时。其措意也屡巧;其适变也多姿。
既而得之者荣,失之者辱。此余而未已,彼怀而讵足。驰神不竭,应
运无穷。势出心外,命悬手中。围初开而复闭,路欲塞而不通。伊仁
智之可玩,岂造化之为功。使夫娄离丧睹,隶首迷术。公子罢宴而惊
视,樵客入山而忘出。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33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3-12-16 16:39 编辑
博弈论
[三国.吴]韦曜
盖闻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没世而名不称,故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是以古之志士,悼年齿之流迈而惧名称之不立也,故勉精厉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若甯(注一)越之勤,董生之笃,渐渍德义之渊,栖迟道艺之域。且以亚伯之贤,姬公之才,犹有日[上日下仄]待旦之劳,故能隆兴周道,垂名亿载,况在臣庶,而可以己乎?历观古今立功名之士,皆有累积殊异之迹,劳身苦体,契阔勤思,平居不堕其业,穷困不易其素,是以卜式立志干(注二)耕牧,而黄霸受道于囹圄,终有荣显之福,以成不朽之名。故山甫勤于夙夜,而吴汉不离公门,岂有游惰哉?
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当其临局交争,雌雄未决,专精锐意,心劳体倦,人事旷而不修,宾旅阙而不接,虽有太牢之馔,《韶》《夏》之乐,不暇存也。至或赌及衣服,徙棋易行,廉耻之意驰,而忿戾之色发,然其所志不出一枰之上,能务不过方[上皿下卦]之间,胜敌无封爵之赏,获地无兼土之实。技非六艺,用非经国;立身者不阶其术,徵选者不由其道。求之于战阵,则非孙、吴之伦也;考之于道艺,则非孔氏之门也;以变诈为务,则非忠信之事也;以劫杀为名,则非仁者之意也;而空妨日废业,终无补益。是何异设木而击之,置石而投之哉?且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养,其在朝也,竭命以纳忠,临事且犹旰食,而何博弈之足耽?夫然,故孝友之行立,贞纯之名彰也。 方今大吴受命,海内未平,圣朝乾乾,务在得人,勇略之士则受熊虎 之任,儒雅之徒则处龙凤之署,百行兼苞,文武并骛,博选良材,旌简髦 俊,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当世之士,宜勉思至道,爱功惜力,以佐明时,使名书史籍,勋在盟府,乃君子之上务,当今之先急争也。
夫一木一枰孰与方国之封?枯棋三百孰与万人之将?衮龙之眼,金石之药,足以兼棋局而贸博弈也。假令世士移博弈之力而用之于诗书,是有颜、闵之志也;用之于智计,是有良、平之思也;用之于资货,是有猗顿之富也;用之于射御,是有将帅之备也。如此则功名立而鄙贱远矣。
-------------------------------------------------------------
注一:“甯”原字下面为“冉”。
注二:原书如此,似应为“于”字。
-------------------------------------------------------------
韦曜完全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从功名利禄,升官发财的角度考虑,
因此他认为博弈之事一无是处,无补于立功立名。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34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3-12-16 16:38 编辑
围棋赋
[晋]蔡洪
命班输之妙手,制朝阳之柔木,取坤象于四方,位将军乎五岳,然后画路表界,立质朱文,曲直有正,方而不圆,算涂授卒,三百为群,任巧于无主,譬采菽乎中原。
于是摅妙思,奋元筹,玩服色,尚骍驹,旋进旋退,二骑迭驱,翻翻马合,落落合敷。各啸歌以发愤,运变化以相符,乍似戏鹤之干霓,又类狡兔之绕丘。
散象乘虚之飞电,聚类绝贯之积珠。然后枕以大罗,缮以城郭。缀以悬险,经以绝落。眇望翼舒,翱翔容弈。弯掌南指,情实西射。扬尘奄迹,虽动详悉。
或临局寂然,惟棋是陈,静昧无声,潜来若神,抑舒之役,成子之贤也。
或声手俱发,喧哗噪扰,色类不定,次措无己,再衰三竭,锐气已朽,登轼望逸,其乱可取也。
尔乃心斗奔竞,势使挥谦,携手诋欺,朱颜妒嫌,然局不弘席,子不盈卷,秉二仪之极要,倔众巧之至权,若八卦之初兆,逐消息乎天文。
屈则尺蠖,伸则龙蟠,崔嵬云起,劄[上山下徒]浪传,崟岑山结,杳如雾分,静若清夜之列宿,动若流慧之互奔,殿未结而算子,隶首不得窥其门,局覆乱而不惑,研桑不足识其源。或设而死称枉,皋陶不能治其怨;或巧逸以乐胥,后夔不足以之赞乱。
云:势貌多矣,孰能究传,远求近取,予一以贯。
====================================================================
蔡洪高度评价围棋是门科研成果的艺术。他指出对弈时两种情形,一种唯有手谈,寂然无声,另一种声和俱发,喜形于色。他认为围棋变化多端,不能详尽其情,只能下子时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34
围棋赋
[三国]曹摅
昔班固造弈旨之论,马融有围棋之赋,拟军政以为本,引兵家以为喻,
盖宣尼之所以称美,而君子之所以游虑也,既好其事而壮其辞,聊因翰墨,
述而赋焉。赋曰:局则邓林之木,鲁班所造,规方砥平,素质元道,犀角
象牙,是错是砺,内含光润,形亦应制。于是二敌交行,星罗宿列,云会
中区,网布四裔,合围促阵,交相侵伐,六军之际也。张甄设伏,挑敌诱
寇,纵败先锋,要胜后复,寻道为扬,频战累斗,夫保角依边,处山营也,
隔道相望,夹水兵也。二斗共生,皆目并也,持棋合围,连理形也。览斯
戏以广思,仪群方之妙理,讶奇变之可嘉,思孙吴与白起,世既平而功绝,
局告成而巧止。当无为之余日,羞见玩于君子。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35
悟棋歌
因观黑白愕然悟,顿晓三百六十路。
馀有一路居恍惚,正是金液还丹数。
一子行,一子当,无为隐在战征乡。
龙潜双关虎口争,黑白相击迸红光。
金土时热神归烈,婴儿又使入中央。
水火劫,南北战,对面施工人不见。
秘密洞玄空造化,谁知局前生死变。
人弃处,我须攻,始见阴阳返复中。
综喜得到无争地,我与凡夫幸不同。
真铅真汞藏龙窟,返命丹砂隐帝宫。
分明认取长生路,莫将南北配西东。
说明:
1. 吕公:生卒年不详。《悟棋歌》是一篇从道家的观点咏围棋的诗歌,可代表道家对围棋的一种看法。
2. 金液还丹:道家认为用丹砂炼成水银,水银又炼成丹砂,转数越多,炼成的丹药效能越高,九转丹再炼化为还丹,服之可白日升天。
3. 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4. 龙潜:阳气潜藏,龙蛇蛳螫伏.
5. 婴儿: 道家称铅为婴儿,汞为姹女.炼丹铅汞相配.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43
敦煌棋经
说明:《敦煌棋经》,原称《棋经》,为敦煌斯五五七四号写卷。原件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此《棋经》共一卷,原件卷首已残损,所存159行。该卷抄写最迟不过唐五代,是围棋理论研究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敦煌棋经》现残存七篇半,原卷应为八篇,分为诱征一、二、势用、释图势、棋制、部襄、棋病法和梁武帝棋评要略共八部分。内容丰富,文字秀丽、语言精练。作者用辨证的观点,把部分孙子兵法战略战术思想巧妙地用在下棋上。全文精辟地论证了下棋之要诀在于斗智、敏捷、灵活,反应要快,审查要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下是原文,文中的注为余军所加。
敦煌棋经
□□□□□(缺题)
□□□□□□(缺行)平之计□□□□,使□劣形,纵使无功,于理
不损。前锋得□,宜可侵凌。势若已输,自牢边境。贪则多败,怯则多功。
喻两将相谋,有便而取。古人云:“不以实心为善,还须巧诈为能。”或
意在东南,或诈行西北。似晋君之伐虢,更有所窥;若诸葛之行丘,多能
好诈。先行不易,后悔实难。棋有万徒,事须谨审。勿使败军反怒,入围
重兴,如斯之徒,非乎一也。或诱征而浪出,或因征而反亡,或倚死而营
生,或带危而求劫,交军两竞,停战审观。弱者枚之,赢者先击。强者自
备,尚修家业。弱者须侵,侵而有益。已活之辈,不假重营。若死之徒,
无劳措手。两生勿断,俱死莫连,连而无益,断即输先。棋有弃一之义,
而有寻两之行。入境侵疆,常存先手。凡为之劫,胜者先营形势,输筹弱
者,不须为次。如其谋大,方可救之自外;小行之间,理须停手。虽复文
词直拙,物理可依。据此行者,保全无失。
诱征第二
凡棋有征棋,未须急煞(注一),使令引出,必获利多。既被入征,
前锋必引应子,凡有六处:二处当空,四处当实。乌子征白子者,左右二
相,各有一角,白子既被入征在中,使为二角。乌子左右二相角外,各有
一空角,白子当此角引者,皆得其力。白外引者,全不相应。当此六处引
者,道别各有其法。白子当左相空角者,乌子必须在右相当空角,去所引
白子□角对头上下两道任着之。白子还,入征死。白子当乌子左相角引者,
乌子又须在左相对白处角,去所引白子一角对上头道着之,对头而死。白
子若引自当左相角,乌子在右相自当其对白自一角着之,还入征死。左右
各二相,任引皆准此法。白引子二子各当二白角者。乌子在外,皆上押二
子入回征之而死。此乃引征之法,必须详审,思而行之。依法为者,获利
不少。
注一:此处的“煞”应为“杀”的通假字,下同。
势用篇第三
凡论图者,乃有数篇,欲说势名,寻之难尽。犹生犹死之势,余力之
能;或劫或持之,自由之行。胜者便须为劫,而有劫子之心;弱者先持,
而有输局之意。直四曲四,便是活棋。花六聚五,恒为死□。内怀花六,
外煞十一行之棋;果之聚五,取七行之子。非生非死非劫持,此名两劫之
棋,行不离手。角旁曲四,局竟乃亡。两□相连,虽□不死。直征反拨,
尽可录之。花盘字征,略言取要。坛公覆斫,必须布置使然。禇胤悬炮,
唯须安稳。直生直死,密行实深。将军生煞之徒,斯当易解。戏中之雅玩,
上下之弥佳。妙理无穷,此之谓也。
像名第四
棋子圆以法天,棋局方以类地。棋有三百一十六道(注二),故周天
之度数。汉图一十三局,像大吕之□。将军生煞之法,以类征丘。吾图(
注三)廿四盘,便依廿四气。雁须蒐屈,神化狼牙。此则四角之能,覆隐
之难也。卧龙赌马,豸(注四)虫[石霍]枇杞。玉壶神杯,边畔之巧也。
子冲征法,禇胤悬炮,车相井兰,中央之善。此皆古贤制作,往代流传。
像体之为名,托形之作号。纵使投壶之戏,未足为欢;抵掌之谈,岂知其
妙?所以王朗号为“坐隐”,祖讷称为“手谈”。尔后以来,莫不宜用。
注二:原书如此,应为三百六十一道。
注三:原书如此,应为“吴图”之误。
注四:原字为“琢”字右边且无点。
释图势篇第五
依寻略者,指示廓落教人。欲得为能,多修势图。图者,养生之巧,
大格之能。喻若人住牢城,贼徒难越。势者,弓刀之用,皆有所宜。破阵
攻城,无不伤煞。此则先人之巧,智士之威。遂使似死更生,如生更死。
多习有益,教学渐能。不业势图,解而难巧也。譬如温书广涉,自达人才。
诸子博通,三隅自返。生而知之者,故不自论;非周孔之才,终须习此。
棋制篇第六
凡论筹者,初捻一子为三筹,后取三子为一筹。积而数之,故名为“
筹”。下子之法,不许再移。占之不举,君子所上。凡获筹有持者,必须
先破;求取局者,勿论。收子了讫,更欲破取筹不合。棋有停道及两溢者;
子多为胜。取局子停,受饶先下者输。纵有多子,理不合计。凡炮棋者,
不计外行。有险之处,理须随应所无。不问多少,任下皆得。古人云:“
炮棋忿君子是以不满其三。”此则缘取人情谓之言也。凡棋斗劫者,应所
不问。先有契约者,勿论。
部襄篇第七
余志修棋法,姓(注五)好手谈。薄学之能,微寻之巧。凡名势者,
分为四部,部别四篇,而为成帙。乃集汉图一十三势,吴图廿四盘,将军
生煞之能,用为一部。乃集杂征持趁,赌马悬炮,像名余死之徒,又一部。
非生非死,持劫自活,犹犹生生之徒,又一部。花六聚五直持,又为一部。
依情据理,搜觅所知,使学者可观,寻思易解。虽录左人之巧,不复更寻,
依约前贤粗论云尔。未敢用斯为好,唯以自诫于身,岂或流传以备亡也。
注五:此处的“姓”应为“性”的通假字。
棋病法第一
棋有“三恶”、“二不祥”。何谓“三恶”?第一傍畔萦角,第二应
手鹿鹿,第三断绝不续。若傍畔萦角,他子在内,形势遂大。出境宽□,
欲于内下子。敌势已壮,营活山四,急何能破敌也。数行入内,使相连接
形势,常令不绝。投计下子,常须两坚:一、自取出境;二、觅敌人便。
若应他手,他常得便,自取其宜也。子没即输他局。若其断绝,即为两段,
不可并救。何谓“二不祥”?一谓下子无理,任急速。二谓救死形势不足。
夫下子皆须思量,有利然后下之。不得虚费棋子,致失方便得作两眼形势。
有五三子者,必不可救,慎勿救之。设令方便,待作两眼形势,大境并属
敌家。兵书云:“全军第一。”棋之大体,本拟全局,审知得局,然后可
奇兵异讨,虏掠敌人。局势未分,已救五三死子,覆局倾败,有何疑也。
棋有“两存”、“二好”。何谓“两存”?一者,入内不绝,远望相
连;二者,八通四达,以惑敌人。凡所下子,使内外相应,子相得力。若
触处断绝,难以相救。若下子于敌家之内,无得出理。此谓无力掬虎口,
自贻伊戚。若发手觅筹者,轻敌多败。此谓王孙龟镜,秦师亡类。夫谓下
子,慎勿过深入,使子没于敌人之手。深入无救必败。若败,深入傍敌,
其死交手。此谓秦蹇叔送三子,知亡于崤之类。必须斟酌远近,内外相及,
万胜之功全矣。“二好”者:无力不贪为一好;有力怯战必少功,此须斟
酌前敌,使子不虚发也。
夫棋法本由人心,思虑须精,计算须审。所下之子,必须有意,不得
随他下讫遂即下。初下半已前,争取形势。腹内须强,不得傍畔萦角,规
觅小利,致失大势。既分,须先看上局周遍,于审最急下处,先手下之,
不得输他先手。一两子已下及十子已上,必为救之。致失局势,反被驱逐。
至于讫竟虽活,只得三眼,必须斟酌。更有形势道数利胜者,便即弈之。
俗语云:“棋弃有一义。”又不宜过贪,专规煞他,使棋势多节,反被斫
戴(注六),分为二处,俱难可救之,又不得过怯,专自保守,径即输局,
所谓“怯者少功,贪者多亡”。又棋之体,专任权变,赢兵设伏,以诳敌
人。或输其少子,取其多利;或觅便为劫,以惑敌人。不得旬旬,徒为费
子之行。为劫之体,须计多少,然后为之。作劫之时,先从大者作之,不
得从小,他不应人,若作劫应,自非觅筹不须也。若作劫手似乎为“截”之误。
梁武帝《棋评要略》第八
棋之大要,当立根根源源之意,以带生为先。根元既同,行以陵敌,则我意镜而敌人惧也云尔。凡争地校利而年均四等者,应化方彼我所获多少。若我获有益,虽少必取。彼得相匹,虽大可遗。凡略道,依傍将军,又先争彼此所共形处。将军为柱石,又如山岳。是以须先据四道,守角依傍。彼棋虽小,而有活形,得不足以益我,死不足以损我,若营攻击,容或失利云尔。凡行,便既出手而无彼累,弥宜详慎谨录。先行之无可择,又置其尤。宁我薄人,无人薄我,此先行之谓也。凡行,多欲笼罩局上,以为阵势,成败攻也。大行粗遍,当观形势,无使失局也。观察既竟,挥彼孤弱者,当系之;此有孤弱,当先救之;彼见孤弱,我势自强也。
棋经一卷。
(末有藏文题记一行,此处不录出。)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43
古今第一长诗
观棋大吟
[宋]邵壅 《伊川击壤集》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算余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已无,争先意不低。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财利激于衷,喜怒见于顽。生杀在于手,与夺指于颐。(注一)
戾不殊冰炭,和不侔损篪。义不及朋友,情不通夫妻。(注二)
珠玉出怀袖,龙蛇走肝脾。金汤起樽俎,剑戟交屏帏。(注三)
白昼役鬼神,平地蟠蛟螭。空江响雷电,陆海诛鲸鲵。
寒暑同舒惨,昏明共蔽亏。山河灿于地,星斗会璇玑。
因睹输赢势,翻惊宏辱蹊。高卑易裁制,返覆难拘羁。
心迹既一判,厉害不两提。卷舒当会要,取舍在斯须。
智者伤于诈,信者失于推。真伪之相杂,名实之都隳。
得者失之本,福为祸之梯。乾坤支作讼,离坎变成睽。
弧矢相凌犯,言辞共诋欺。何尝无胜负,未始绝兴衰。
前日之所是,今日之或非;今日之所强,明日之或羸。
以古观后世,终天露端倪;以今观往昔,何止夫庖牺?
尧舜行揖让,四凶犹相趑。汤武援干戈,三老诚有讥。(注四)
虽皋陶陈谟,而伊周献规。曾未免矣夫,疗骨而伤肌。
仁为名所败,义为利所挤。治乱不自己,因革徒从宜。
与贤不与子,贤愚生瑕疵;与子不与贤,子孙生疮痍。
或苗民逆命,或有扈阻威,或羿浞起衅,或管蔡造疑,
或商人征葛,或周人乘黎,或鸣条振旅,或牧野搴旗。
灼见夏台日,曾照升自阿。安知姜里月,不照逾孟师?(注五)
厉王奔于彘,幽王死于骊。平王迁于洛,郝王败于伊。
或盟于召陵,或会于黄池,或战于长岸,或弑于乾谿,
或入于鄢郢,或棲于会稽,或居于大梁,或入于临淄,
王霸共吞噬,七雄相鞭笞。暴秦灭六国,楚汉决雌雄。
天尽于有日,地极于无涯。遐迩都包括,纵横悉指挥。
井田方弈弈,兵甲正累累。易之以阡陌,画之以郭畿,
销之以锋镝,焚之以诗书。罢侯以置守,强干而弱枝。
重兵置上郡,长城堑边陲。自谓磐石固,万世无已回。
回天于指掌,割地于阶墀。视人若蝼蚁,用财如泥沙。
阿房宫未毕,祖龙车至戏。骊山卒未放,陈涉兵自蕲。
灞上心非浅,鸿门气正滋。咸阳起烟焰,南郑奋熊罴。
人鬼同交错,风云共渗凄。项强刘未胜,得鹿莫知谁。
约法三章在,收兵五国随。庙堂成算重,帷幄坐筹奇。
广武貔貅怒,鸿沟虎豹饥。荥阳留纪信,垓下别虞姬。
三杰才方展,千年运正熙。山川旧形胜,日月新光辉。
正朔承三统,车书混四维。方隅无割据,穷僻有羁縻。
后族争行日,军分南北司。当时无命佐,何以救颠阶?(注六)
百战方全日,长兵震天垂。岂知巫蛊事,祸起刘曲獒。(注七)
冢宰司衡日,重明正渺泱。见危能知命,无忝寄孤遗。(注八)
剧贼欺孤日,行同狐和狸。宫中凌寡妇,殿上逐婴儿。
龙戏知和所,冰坚正在前。溃堤虽患水,御水敢忘堤?
东汉重睎日,昆阳屋外飞。幽忧新室鬼,狼藉渐台尸。(注九)
鄗邑追隆准,新安扫赤眉。再逢火德王,复睹汉宫仪。
窦邓缘中馈,阎梁挟牝鸡。经何功殆尽,至董邺都糜。
河洛少烟火,京都多蒿藜。长天有鸟度,白骨无人悲。
城有隍须复,养无肉可刲。大厦之将颠,非一木可支。
孟德提先手,仲谋藉世资。玄德志不遂,意终于涕夷。(注十)
西晋尚清谈,大计悬品题。妇人执国命,骨肉生厉疵。
二主蒙霜露,五胡乱鼎彝。世无管夷吾,令人重歔欷。
广陌羌尘合,中世胡马嘶。龙光射牛斗,日影化虹蜺。
辟草来洛汭,垦田趋江湄。二百有四年,方驾而并弛。
东晋分男尾,时或产灵芝。凡经五改命,至陈卒昌隋。
国破西风暮,城荒春草萋。长江空满泪,行客浪沾衣。
后魏开北首,孝文几缉绥。河阴旋有变,国分为东西。
尔朱奋高氏,宇文灭北齐。及隋始并陈,四海为藩篱。
泛汴公私匮,征辽士卒疲。有身皆厌苦,无口不嗟恣。
处处称年号,人人思乱离。中原未有主,谁识非鹿麋。
千一难知日,天人相与期。龙腾则云蔼,虎步则风凄。
母后专朝日,相仍紊宫闱。可叹桓彦范,不杀武三思。
绣岭喧歌舞,渔阳动鼓鼙。太平其可傲,徒罪一杨妃。
剑阁离天日,潼关漏虎貔。两京皆复没,九庙成倾欹。
乐极则悲至,恩交则害携。事无可奈何,举目谁无比?
自此藩方盛,都无臣子祗。恃功而不朝,讨贼以为词。
各拥部兵盛,谁怜王室卑?邀朝廷姑息,观社稷安危。
攻取非君命,诛求本自肥。乘與时播越,扈从或参差。
尾大知难运,鞭长岂易麾。长奸忧必至,养虎害终贻。
国步何颠沛,君心空忸怩。时来花烂漫,势去叶离披。
十姓分中夏,五家递通逵。徒明星有烂,但东方未睎。(注11)
才返长芦镇,旋驱胡柳陂。绛霄共目取,玄武火何痴!
中渡降堪罪,栾城死可嗤。太原朝见入,刘子夕闻啼。
事体重重别,人情旋旋移。弃灰犹隐火,朽骨尚称龟。
橘诈多阴中,艰忧常自罹。挠防肤革易,患救腹心迟。(注12)
语祸不旋踵,言伤浪噬脐。欲升还陨落,将附却扶持。
瞑眩人皆恶,康宁世共睎。须能蠲重疾,始可谓良医。(注13)
久废田跷确,难行路险巇。不逢真主出,何以见施为?
家国遭回极,君臣际会稀。上天生假手,我宋遂开基。
睿算随方设,群豪引领归。迄今百馀载,兵革民不知。
成败须归命,兴亡自系时。天机不常设,国手无常施。
往事都陈迹,前书略可依。比观之博弈,不差乎毫厘。
消长天旋运,阴阳道范围。吉凶人变化,动静事枢机。
疾走者先颠,迟茂者后萎。与其交受害,不若两忘之。
求鱼必以筌,获兔必以弟。得之不能忘,羊质而虎皮。(注14)
道大闻老之,才难语仲尼。造形能自悟,当局岂忧迷!
黑白焉能免,死生奚足猗!应机如破的,迎刃不容丝。(注15)
勿讶旁人笑,休防冷眼窥。既能通妙用,何必患多歧?
同道道亦得,先天天弗违。穷理以尽性,放言而遣辞。
视外方知简,听余始识希。大羹无以和,玄旧私。
-----------------------------------------------------
注一:此句中的“顽”字原为左“九”右“页”。
注二:篪:古代一种用竹制成的乐器。
注三:此句中的“屏”字原为左“巾”右“屏”。
注四:趑趄(zi1 ju1):行走困难。
注五:此句中的“阿”字原为左“耳”旁,右“而”。
注六:此句中的“阶”字原为左“耳”旁,右“齐”。
注七:此句中的“獒”字原左上为“末”,右上为反“文”,
中间为“厂”,下面为“女”。
注八:此句中的“泱”字原为左“三点水”旁,右“尔”。
注九:此句中的“睎”字左边原为“日”旁。
注十:此句中的“夷”字左边原有“三点水”旁。
注11:此句中的“睎”字左边原为“日”旁。
注12:此句中的“橘”字左边原为“言”旁。
注13:此句中的“睎”字左边原为“日”旁。
注14:此句中的“弟”字原为上“皿”下“弟”。
注15:此句中的“免”字左边原有“三点水”旁。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44
《三十字母》----[清]钱长泽
多九公 提供于 围棋文化论坛
布局先存根地,可关可拆最利,六三胜是九三投,铁网七三非计。
行子要得实地,垂莲大角用意,神头倚盖扭双飞,尖轧飞关审细。
探子观其动静,正应留作伏兵,敌棋应错大侵分,亦有全军覆尽。
侵分须观外势,搜根实己完全,敌棋正应莫投完,留作伏兵休恋。
点方破眼要着,其余留作伏兵,稍能借此可攻侵,点实却无空隙。
罩法墙高可用,尖出应以斜飞,让他一子不为奇,虽活得其外势。
孤棋先轧眼位,被围细算出头,他孤吾走暗侵搜,攻逼无根轧瘦。
断头原分长短,应断不可迟疑,相思明暗看清些,轧法连环要细。
攻逼先带含补,也须照应邻棋,攻伊必应莫迟疑,最忌杀机存意。
补病必须补净,内外照应无虞,虚中实不补,要补实中虚。------------注(1)
立子两边有应,实己兼逼他棋,倘然呆立却非宜,病处何曾回避。
硬字独言应子,以退为进称良,硬中带软甚庸常,应硬亦当细想。
弃子无论大小,细看应与不应,脱先转换势能成,因此反能取胜。
脱先先作本处,可丢便去脱先,弃小就大莫迟延,可脱不宜贪恋。
搜法寻求空隙,先得实地为君,去其眼位使无根,总走便宜失尽。
半局须看空隙,吊轧转换腾挪,借意得实为主,大小看明攻补。--------注(2)
夹乃乘虚而用,借他先手最宜,断头长短莫狐疑,有夹须当看细。
杀要夺路破眼,细观宽紧出头,钓竿独立顶头收,残局莫教遗漏。
做宽成眼对半,不能护断为先,做紧断扑顶头连,下子先存成算。
劫棋通盘不打,长生彼此难收,便宜他处暂时丢,大小宽三莫就。
活法不宜执一,细观过渡兼攻,外投内活更玲珑,一劫做成妙用。
奇乃兵家变法,手谈何异行兵,他奇吾正变难生,受困必须奇应。
渡过两边连络,立拖虚实不离,盘头顶轧最便宜,通局还当审细。
征棋共有四名,盘征反正回纹,临征仔细看分明,独有盘征尤甚。
门棋原非一种,盘门软硬大门,敌棋另有一无根,放走两边受困。
盘头最为得势,先手活渡勿迟,收法他呆我实,留心笼逼他棋。--------注(3)
封头乘其未活,三面有应必封,断头先与顶头封,收得中腹受用。
成势或成大块,勿贪些小便宜,使他走破最难医,折本何堪加利。
顶子阻连破腹,又能避轧避分,细看呆子最多情,要处用之妙甚。
官子要得实地,一路二路转头,破空收空细搜求,彼此相持勿走。
选自[清]钱长泽《残局类选》
注(1)、(2)、(3):影印本原文如此。但都读得通。
-----------------------------------------------------------
钱长泽,号东汇,清云间(华亭)人,其活动时间约在康熙、乾隆年间。与徐星友、程兰如、范西屏相友善。著有《残局类选》二卷,曾与徐、程探讨,范西屏更为之参订,成书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书前有序,述成书经过甚详。
钱长泽写《三十字母》用的讨母”。对于每种战略、战术的原理、要点,讲得非常精辟、全面,如“征”字条写道:“征棋共有四名,盘征反正回纹,临征仔细看分明,独有盘征尤甚。”其他大都如此全面、简洁、扼要。是在施襄夏《凡遇要处总诀》基础上,更为详尽、全面的一种棋诀。所用的文字也更为通俗易懂。其中有三处词句字数不整,可能原稿文字有脱落。今本虽不补足,意思也讲得通。在《残局类选》书中的每一段棋诀之后,又有大量的图、谱对棋诀的内容加以解释,全书共679图。
钱长泽与范西屏、施襄夏对局均受四子,因此邓元[金惠]在《国朝弈家姓名录》将其列为四手,有注云:“钱、卞究心弈理,晚年均有盛名。此就谱甲乙,屈置四手。”这里,卞指卞文恒(立言),清初名家卞邠原(有与黄龙士、徐星友的对局遗谱传世)之孙,二手卞子兰之子,著有《弈萃》二卷,成书於嘉庆二十一年(1816)。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45
棋经十三篇
--- [宋] 张靖
序
《传》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有博弈者乎?”桓谭《新论》
曰:“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家之类。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
成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以定。
下者则守边隅,趋作卦,以自生于小地。”春秋而下,代有其人,则奕棋
之道,从来尚矣。今取胜败之要,分十三篇,有与兵法合者,亦附于中云
尔。张靖序。
棋局篇第一
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数之主,
据其极而运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分而为四隅,以象四时。
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十二路,以象其候。枯棋三百六十,白黑
相半,以法阴阳。局之线道谓之枰,线道之间谓之卦。局方而静,棋圆而
动。自古及今,奕者无同局。《传》曰:“日日新”。故宜用意深而存虑
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
得算篇第二
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故计定于内,而势成于外。战未合
而算胜者,得算多也。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战已合而不知胜负者,无算
也。兵法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由此观之,胜负见矣。”
权舆篇第三
权舆者,弈棋布置,务守纲格。先于四隅分定势子,然后拆二斜飞,
下势子一等。立二可以拆三,立三可以拆四。与势子相望,可以拆五。近
不必比,远不必乖。此皆古人之论,舍此改作,未之或知。《诗》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合战篇第四
博弈之道,贵乎严谨。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
然。法曰:宁输数子,勿失一先。有先而后,有后而先。击左则视右,攻
后则瞻前。两生勿断,皆活勿连。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
求生,不若弃之而取势。与其无事而强行,不若因之而自补。彼众我寡,
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
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必也。四顾其地,牢不可破,方
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备。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绝之意也。弃小而不就
者,有图大之心也。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
《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虚实篇第五
夫弈棋,绪多则势分,势分则难救。投棋勿逼,逼则使彼实而我虚。
虚则易攻,实则难破。临时变通,宜勿执一。《传》曰:“见可而进,知
难而退。”又曰:“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自知篇第六
夫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故知己之害而图彼之利者,胜。知
可以战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以逸待
劳者,胜。不战而屈人者,胜。《老子》曰:“自知者明。”
审局篇第七
夫弈棋布势,务相接连。自始至终,着着求先。临局交争,雌雄未决,
毫厘不可以差焉。局势已赢,专精求生。局势已弱,锐意侵绰。沿边而走,
虽得其生者,败。弱而不伏者,愈屈。躁而求胜者,多败。两势相围,先
蹙其外。势孤援寡,则勿走。机危阵溃,则勿下。是故棋有不走之走,不
下之下。误入者多方,成功者一路而已。能审局者则多胜矣。《易》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度情篇第八
人生而静,气情难见。感物而动,然后可辩。推之于棋,胜败可得而
先验。法曰:夫持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不争而自保者,
多胜。务杀而不顾者,多败。因败而思者,其势进。战胜而骄者,其势退。
求己弊不求人之弊者,益。攻其敌不知敌之攻己者,损。目凝一局者,其
思周。心役他事者,其虑散。行远而正者,吉。机浅而诈者,凶。能自畏
敌者,强。谓人莫己若者,亡。意旁通者高,心执一者卑。语默有常,使
敌难量。动静无度,招人所恶。《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斜正篇第九
或曰:“棋以变诈为务,劫杀为名,岂非诡道耶?”予曰:“不然。
《易》云:‘师出以律,否臧凶。’”兵本不尚诈谋,言诡道者,乃战国
纵横之说。棋虽小道,实与兵合。故棋之品甚繁,而弈之者不一。得品之
下者,举无思虑,动则变诈。或用手以影其势,或发言以泄其机。得品之
上者,则异于是,皆沉思而远虑,因形而用权。神游局内,意在子先。图
胜于无朕,灭行于未然。岂假言辞喋喋,手势翩翩者哉?《传》曰:“正
而不□。”其是之谓欤?
洞微篇第十
凡棋有益之而损者,有损之而益者。有侵而利者,有侵而害者。有益
左投者,有益右投者。有先着者,有后着者。有紧辟者,有慢行者。粘子
勿前,弃子思后。有始近而终远者,少而终多者。欲强外先攻于内,欲实
东先击西。路虚而无眼,则先觑。无害于他棋,则做劫。饶路则宜疏。受
路则勿战。择地而侵,无碍则进。此皆棋家之幽微,不可不知也。《易》
曰:“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名数篇第十一
夫弈棋者,凡下一子,皆有定名。其之形势,死生、存亡,因名而可
见。有冲,有干,有绰,有约,有飞,有关,有搭,有粘,有顶,有尖,
有觑,有门,有打,有断,有行,有立,有捺,有点,有聚,有跷,有夹,
有拮,有辟,有刺,有勒,有扑,有征,有劫,有持,有杀,有松,有盘。
用棋之名,三十有二,围棋之人,意在万周。临局变化,远近纵横,我不
得而前知也。用行取胜,难逃此名。《传》曰:“必也正名乎!”棋之谓
欤?
品格篇第十二
夫围棋有九品。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
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不可胜计,
未能入格,今不复云。《传》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
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杂说篇第十三
夫棋,边不如角,角不如腹。约轻于捺,捺轻于辟。夹有虚实,打有
情伪。逢绰多约,遇□多粘。大眼可赢小眼,斜行不如正行。两关对直则
先觑,前途有碍则勿征。施行未成,不可先动,盘角曲四,局终乃亡。直
四板六,皆是活棋;花聚透点,多无生路。四隅十字,不可先纽。势子在
心,勿打角图。弈不欲数,数则怠,怠则不精。弈不欲疏,疏则忘,忘则
多失。胜不言,败不语。振廉让之风者,君子也;起愤怒之色者,小人也。
高者无亢,卑者无怯。气和而韵舒者,喜其将胜也。心动而色变者,忧其
,名曰输筹。
皆筹为溢,停路为[上艹下巾]。打筹不得过三,淘子不限其数。劫有金井、
辘轳,有无休之势,有交递之图,弈棋者不可不知也。凡棋有敌手,有半
先,有先两,有桃花五,有北斗七。夫棋有无之相生,远近之相成,强弱
之相形,利害之相倾,不可不察也。是以安而不泰,存而不骄。安而泰则
危,存而骄则亡。《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跋
我朝善弈显名天下者,昔年待诏老刘宗,今日刘仲甫、杨中隐,以至
王琬、孙先、郭范、李百祥辈,人人皆能诵此十三篇,体其常而生其变也。
古人谓:“犹盘中走丸,横斜曲直,系于临时,不尽可知。而必可知者,
是丸不能出于盘也。”《棋经》,盘也。弈者,丸也。士君子无所用心,
则可观焉。
说明: 个别字由于不认识
, 或无法输入, 改用相近的字或□代替.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48
围棋赋
[汉]马融
略觀圍棋兮法於用兵,三尺之局兮為戰鬥場。陳象士卒兮兩敵相當,
拙者無功兮弱者先亡。自有中和兮請說其方,先據四道兮保角依旁。
緣邊遮列兮往往相望,離離馬首兮連連雁行。踔度間置兮裴囬中央,
違閣奮翼兮左右翱翔。道狹敵眾兮情無遠行,棋多無冊兮如聚群羊。
駱驛自保兮先後來迎,攻寬擊虛兮蹌絳內房。利則為時兮便則為強,
厭於食兮壞決垣牆□。堤潰不塞兮氾濫遠長,橫行陣亂兮敵心駭惶。
迫兼棋雞兮頗棄其裝,已下險口兮鑿置清坑。窮其中卦兮如鼠入囊。
收取死卒兮無使相迎,當食不食兮反受其殃。勝負之策兮於言如發。
乍緩乍急兮上且未別,白黑紛亂兮于約如葛。雜亂交錯兮更相度越。
守規不固兮為所唐突,深入貪地兮殺亡士卒,狂攘相救兮先後並沒。
上下離遮兮四面隔閉,圍合罕散兮所對哽咽。韓信將兵兮難通易絕,
身陷死地兮設見權譎。誘敵先行兮往往一窒,損蹇委食兮三將七卒。
馳逐爽問兮轉相周密,賞度地道兮期相盤結。蔓延連閣兮如火不滅,
扶疏布散兮左右流溢。浸淫不振兮敵人懼栗。迫役踧踖兮惆悵自失。
計功相除兮以時早訖,事留變生兮舍棋欲疾。熒感窘乏兮無令詐出,
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作者簡介:
馬融,公元七十九年-公元一六六年,字季長,右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東漢名將馬援的從孫,東漢儒家學者,著名經學家,尤長於古文經學。
馬融俊才善文,曾從京兆(今屬西安市)處士摯恂問學。漢安帝時,任校書郎,詣東觀(朝廷藏書處)典校秘書。因得罪當權的外戚鄧氏,滯於東觀,十年不得升官。直到鄧太后死後,才召拜郎中。漢桓帝時,外任南郡太守,後又拜為議郎,重返東觀,從事著述。以病免官。居家教授,他達生任性,不太注重儒者節操,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開魏、晉清談家破棄禮教的風氣。其學生多達四百餘人,升掌入室者廉潔有五十餘人,其中鄭玄、盧植是佼佼者。
馬融博通今古文經籍,世稱“通儒“。長期在東觀校書著述,為他能綜合各家之學,遍注古文經典,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他善於頭緒前人的學術研究成果,他曾想訓解《左氏春秋》,及見賈逵、鄭眾的著作,就說:”賈君精而不博,鄭君博而不精。既精即博,吾何加焉!“(《後漢書·馬融列傳》)他綜合了賈、鄭二家的優點,撰成《春秋三傳異同說》,是《春秋》學集大成的一部專著。馬融還與北地太守劉環討論過《春秋》學的一些分歧問題。據考證,馬融注《易》,源于《費氏易》,又雜采子夏之說以及孟氏、梁丘氏、京房氏諸家《易》學。注《尚書》,取鄭氏父子和賈逵之說。注《詩》,除《毛氏詩》外,兼采《韓詩》。此外,馬融注《三禮》、《孝經》、《論語》;甚至注《老子》、《淮南子》、《離騷》、《列女傳》(劉向撰)等。他還著賦、頌、碑、誄、書、記、表、奏、七言、琴歌、對策、遺令,凡二十一篇。
馬融之學,屬於古文經學中的一種典型。在儒家經學的發展史上,馬融開始了綜合各家、遍注群經這種帶有開創性的工作,他的經注成就,使古文經學開始達到成熟的境地,預示著漢代經學發展將步入新的時期。馬融的經學著作多已佚。清人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漢學堂叢書》有部分輯錄。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12-16 16:48
施定庵(襄夏)之《凡遇要处总诀》
杭州张进提供
张进的话:看了你的棋史钩沉,觉得有篇棋文可以推介,其文曰何?施襄夏《凡遇要处总诀》是也!其间颇多名言警句,殊与围棋亦十诀不遑多让。原刊于其著作《弈理指归》,我则是在读大学时从图书馆抄来的
施定庵有清一代棋圣,良有以也。但其《总诀》所言,恐怕不参照原书也难以完全领会。
凡遇要处总诀
起手据边隅,逸己攻人原在是。
入腹争正面,制孤克敌验于斯。
镇头大而含笼制虚,宽攻为妙。
尖路小以阻渡避坚,紧处方宜。
关胜长而路宽,须防挖断。
飞愈挺而头畅,且避连扳。
形方必觑,跳托递胜虎接。
头软须扳,退虎任易长关。
逼孤占地,拆三利敌角犹虚。
阻渡生根,托二宜其边已固。
奇路压扳长胜退,顶断须防。
争根点立渡输尖,立扳预占。
互关兼镇必关,任择飞尖与托。
两打同情不打,推敲扳虎兼长。
隔二隔三,局定飞边行乃紧。
拆三拆四,分势关腹补为良。
象眼尖穿忌两行,飞柔制劲。
马步镇逼常单跨,软扳硬冲。
并二腹中堪拆二,须防关扭。
双单形见定敲单,乃令粘重。
阴虎扁输阳虎畅,小飞窄逊大飞宽。
拆三利敌虚高一,隔二攻孤慎落单。
立二拆三三拆四,攻虚宜紧紧宜宽。
两番收腹成犹小,七子沿边活也输。
两处有情方可断,三方无应莫存孤。
精华已竭多堪弃,劳逸攸关少亦图。
滚打包收俱谨避,反敲盘渡并宜防。
觑敲有变宜从紧,刺引无根可待几。
凡义当争一看净,诸般莫待两番清。
逸劳互易忙须夺,彼此均先路必争。
二网张边侵共逼,两花争角逸兼攻。
后先有变机从紧,左右无孤势即空。
局定飞边根欲足,势分入腹路皆公。
休贪假利除他病,莫恋呆棋受敌制。
取重舍轻方得胜,东敲西击定成功。
当枰默会诸般诀,万法先几一顾中。
欢迎光临 亦苏围棋社区 (http://ysgo.91em.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