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杨志存:我与新中国一起成长⑤追忆在长沙时光(上) [打印本页]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22-5-3 18:15     标题: 杨志存:我与新中国一起成长⑤追忆在长沙时光(上)

2020-04-24 19:46:22 红网时刻

1964年开春,父亲由株洲冶炼厂荣调至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任副院长。

该院是属于冶金部直管单位,位于长沙市东区与郊区的结合部的文艺路。文艺路为东西向(现在的解放中路),往东是初步成型的南北向土路面韶山路。韶山路以东是一大片田土和菜土,有些低矮房屋散布其间。文艺路东口对面是育英小学,学校北有条小土路,沿路往东一百多米就是我曾经上过的湖南省军区幼儿园(现在华天大酒店的位置)。

文艺路不长,估计不到一公里,西口是四条道路交汇处,东北方是韭菜园,往北走一段约60米的陡坡就是浏城桥,桥洞下是火车京广线,铁路两侧多是简陋的木屋。往南是狭窄到难错车的复兴街,往西北方向是一线上坡的南大十字路,该路直通侯家塘。

[attach]222879[/attach]


图为学生时代的杨志存与长沙市五中初76班的男同学在篮球场南边的土质篮球场合影。后排左起:段国庆、杨志存、魏建国、胡显华、张行力。前排左起:汪胜利、李文林、化更奇、杨建凯、瞿建国



一进有色冶金设计院大门,便见一栋五层楼的建筑,很是气派,它不仅是文艺路上最高的建筑,也是我当时见过的最高楼房。这是坐南朝北的院办公楼,从正门穿过办公楼,上一段30米的坡路再东拐,就是我们最先入住临时的家——四栋职工家属楼的第一栋,这是三层红砖筒子楼。没住多久,家就搬入院最南端围墙边的第五栋,这是50年代建的四层平顶楼房,我家在中门二楼右边。出了门洞便是灯光球场,球场北端紧挨院食堂。

五栋房子的东门向南有条一百米的水泥路通向院办公楼,路的东侧往北依次是澡堂、木工房、理发室。西侧依次是食堂和单身宿舍第1、2栋。办公楼西侧是一栋水泥外墙的三层楼房,是院单身宿舍第3栋,一楼是卫生所,二、三楼是院图书馆和部分单身宿舍。单3宿舍(院单身宿舍第3栋)北面是小车库,整个院本部范围就这么大。除院本部外,在韶山路袁家岭还有一片院宿舍区,是大部分职工家属居住地。

我和姐姐都在读初中一年级二学期,我们的学生档案到了长沙市教育局后,姐弟俩一个分到普通中学十五中,一个分到重点中学五中。本来由株洲市重点中学二中转学来的姐姐理应去五中,可是十五中是女子中学,我便阴错阳差地进了五中。

长沙市第五中学是湖南省首批挂牌的八所重点中学之一,1901年初,美国耶鲁大学少数毕业校友,倡议到中国创办教育科技事业。1902年成立雅礼协会,1906年租了西牌楼民房数间作为校舍,创办了雅礼大学堂,1951年改名为解放中学,1952年再改为长沙市第五中学,1985年复名为雅礼中学。

五中位于长沙市南区(现雨花区)枫树山,校门前是土质路面劳动路,学校在路南,一段约50米的坡路通向校正门,校门不大,高不到4米,宽约5米,右边是传达室。

初进五中校园很兴奋,第一感觉比株洲三中条件好多了。一条水泥路从校门口直通四层的教学大楼,进大门左侧是运动场,右侧由北向南依次是校礼堂兼室内篮球场(旁边还有三合土小篮球场),两栋男生宿舍(宿舍由洗澡堂连接),很洋气的音乐教室,公共厕所。穿过连接教学楼与厕所的走廊上行,是教研楼,教学实验室和行政办公室都在此楼。

教学楼东边是校卫生室,沿着卫生室向北,依次是三合土篮球场、学生食堂、女生宿舍,教工宿舍。

教学大楼前有块小坪,正中有根国旗杆,逢重大活动便升国旗。从小坪东西两侧走下石阶梯,便是土质运动场,场中央是长宽不够正规标准的足球场,绕场一周的跑道长度约300多米,就这也比株洲三中的操场面积大多了。

我上学的路线是从文艺路家出发,经南大十字路再到劳动路,不急不慢约需要一小时左右,后来骑自行车从韶山路到东塘再右转进入劳动路,上学骑行25分钟左右到校,放学下坡多,骑20分钟左右可到家。

五中1963年入学的学生编为初75至80班共六个班,75、76班是学俄语,其他四个班学英语。我被分到初76班,一年二学期教室在一楼北侧东头,二年一学期后搬到二楼南侧东头。

班主任陈育民是俄语老师,我进班被安排与一名叫任哲发的女同学坐后排,任同学好像是复读生,那时男女同学是分界线的,基本不在一起玩,她在课桌面画了条“三八线”,我也默认了,互不越线。

最开始熟悉的是陶力文、李豪、王晋修同学,那是因为我们常同路上、放学。陶力文住南大十字路与人民路交叉路口西北路边的一栋二层筒子楼,李豪则住在识字岭北靠铁路边的平房,王晋修住小林子冲湖南电影机械厂附近。

之后,我与爱打篮球的高小杰、郑兴宗、毛黎光同学等打得火热,我们下课后常分工,一人去体育教研组用学生证借篮球,其余跑去占领篮球场。因打篮球,我和高小杰一个摔断了手腕,一个摔断了胳膊,依然乐此不疲。

[attach]222880[/attach]


1964年,长沙五中校门。长沙五中即是如今的雅礼中学



我从小喜欢美术,自认为画得不错,但看到张行力同学画的马后我自叹不如,非常佩服他,由此给他送了个“黄飙马”的外号。

我班男同学喜欢互相起绰号,不知谁给我起了个外号叫“肉坨”,真弄不明白,我实在也不胖啊。

王晋修因是对子眼被送了个“王瞎子”,肖磊章因近视得了个“肖眯子”,李梦奇因皮肤黑被叫“黑皮狗”,何明大因瘦小被称为“豆壳子”,李豪因为名字有个豪字被称为“豪猪”,林博中因有博字被称为“博士”,也有叫他“钵子”,化更奇因谐音被叫“花公鸡”,魏建国因发育较早,比多数同学长得高大,得了个“魏大壮”的绰号,郑兴宗大概剃过光头吧,被叫“光脑壳”,诸如此类都还有依据,有特点,有出处;但像“西瓜”赵思定,“大姑娘”傅荣林,“皮蛋”赵滨秦等外号听起来就莫名其妙了。

男同学背地里也给女同学起外号,如邓尧西因少白头被称“白头翁”,皮文汇腿长得了个“长脚鹭鸶”,张雪英会唱歌被称之“百灵鸟”,陈以文白白柔顺,被叫“小姐”,而周美玲被叫“绿眼睛”就不知何故了。

因分男女界线的缘故,女生的绰号被男生叫的时候并不多,也许还有女同学不知道呢。

本文经作者授权红网体育编发连载




欢迎光临 亦苏围棋社区 (http://ysgo.91em.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