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江芮棋谈:师父吴清源③:秉持“中的精神”广受尊敬 段祺瑞曾主动拿黑棋 [打印本页]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9-4-13 10:24     标题: 江芮棋谈:师父吴清源③:秉持“中的精神”广受尊敬 段祺瑞曾主动拿黑棋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9-4-13 10:25 编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吴清源杯世界女子围棋大赛  2019-04-09

芮乃伟九段是女子围棋界不灭的神话。1993年,芮乃伟正式拜入吴清源先生门下,从此她的围棋生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或许是芮乃伟九段的执着,让吴清源大师对这位关门弟子赞不绝口。

[attach]147751[/attach]


怅忆过往,芮乃伟九段感怀:老师当年的战绩也不用说了,当时的超一流高手全都败在他手下。对我来说,可能最重要的是老师对人生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人棋合一’的。这不光指棋或者说对棋的专注而已,因为棋、人生、修行对他来说是一体的,包括他对棋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对名利的淡泊……

本期我们将继续转载江芮夫妇所著《师父吴清源》,记录吴老的围棋人生,以飧读者。

往期回顾:
《江芮棋谈 | 师父吴清源①:吴老师为何那么强?他把输赢交给自然》
《江芮棋谈 | 师父吴清源②:输赢本是寻常事 曾送弟子“平常心”三字诀》

《师父吴清源》

吴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他的一本书起名《中的精神》。他认为围棋是和谐的,是调和的,最高境界不是一方压倒一方,而是在和谐之中进行的。

[attach]147752[/attach]


一方下得不够合理时,你来抓住对手取得胜利,而不是靠过分来获胜。而作为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的棋手,可能有过的地方,无论是木谷实的棋风还是藤泽库之助的棋风,可以看出与吴老师明显的不同。吴老师吸取的是日本棋界的术,而道的部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的,所以在一开始就能分叉出来。

因为中的精神,吴老师愿意和当时所有的高手一起研究,共同提高,甚至只要棋手愿意探讨棋,吴老师都愿意同其探讨。连秀哉也邀请吴老师到家做客,一起研究棋,这正是因为吴老师中的精神在棋界赢得了广泛的尊敬。

我在贵州卫视做了100集的吴清源讲座,在广州台做了60集,《弈坛春秋》做了30集,都是在讲吴清源的传奇故事,宣传他对传统文化的不懈学习。甚至一些专业棋手跟我说,看这些才开始明白,为什么吴清源可以在十番棋三日制的比赛中,下到最后一天,精神反而越来越好,因为在吴老师的信念里,下棋只要自己努力了,胜负交给天。

[attach]147753[/attach]


吴老师关注的是,如何能够下出更好的棋,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胜负、功利这些对他影响微之又微。很多棋手越是大胜负的时候越是不容易发挥,越是到了第二第三天的时候,越是感到疲惫。但吴老师不一样,他越是到了第二第三天,精神越来越好,这在当时的日本一流高手看来是非常传奇的事。

记得我跟吴老师聊天的时候曾经求证过,当时都叫段祺瑞为段总理,我问段总理棋艺到底是什么水平,吴老师有没有让段总理?

[attach]147754[/attach]


1934年,吴清源拜访段祺瑞



吴老师跟我说,段总理他自动拿黑棋了,这句话很有意思,说明了吴老师只记得段祺瑞总理的好,因为段祺瑞一生下棋大家都让着他,他是大人物,都让他拿着白棋,但他在见到吴清源的时候却主动拿了黑棋。这一点让吴老师非常感慨,吴老师不止一次提到过,尽管他小孩子不懂事赢了段总理,但是段总理依然照发他每个月的奖金、学习费,因为这笔奖金对当时的吴清源一家是非常重要的。

吴老师跟芮乃伟下棋,那时吴老师已经不比赛了,会自己研究一些棋,研究出来一个布局,然后跟芮乃伟摆。

[attach]147755[/attach]


摆完之后,吴老师也难免有过于自信一厢情愿的情况,而乃伟又是一个在棋上不肯服气的人,经常吴老师说你这样不行吧,乃伟说那再下下吧。只要说服不了乃伟,吴老师也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完。可是等到下部再摆棋,乃伟都忘记的情况下,吴老师又会返回去说,乃伟啊,上次的那个棋,我又研究了一下。意思是我没有办法说服你,但是后来我又研究了,是不是有新的变化?

[attach]147756[/attach]


这么一个伟大的棋手,对棋的态度是非常谦恭的,不会因为对手是他的弟子就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是不断地研究发现新的东西。

(未完 待续)

注: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江芮围棋]




欢迎光临 亦苏围棋社区 (http://ysgo.91em.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