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围棋与音乐巨匠:吴清源&巴赫 [打印本页]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9-2-16 12:25     标题: 围棋与音乐巨匠:吴清源&巴赫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9-2-16 12:28 编辑

作者:螺蛳粉  2019-02-07

[attach]141922[/attach]


《围棋与艺术》系列文章之一:《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与杉内雅男、寿子夫妇

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是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 1729年,巴赫本人在莱比锡首演了自己最神圣的教堂音乐《马太受难曲》,一部描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受难的宗教音乐。由于作品表达形式远远超出了当时的理解能力,马太受难曲并不受欢迎,甚至因为其中“歌剧般”的特质受到新教虔信主义的代表和莱比锡的市民敌视。该作品被世界迅速遗忘。 2个世纪后的1933年,锻治桥馆中的世纪对决中,十九岁的吴清源执黑面对日本“不败的名人”,第一手便惊天骇世的拍在了右上角禁手“三三”,第五手更是打在“天元”位置,引起朝野轰动。天外来石般的新布局,挑战者的特殊身份,让坊门弟子个个怒气冲天。棋迷的抗议信也雪片般地飞到《读卖新闻》社。加上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中日关系异常险恶。社会上的阴风冷雨阵阵向吴清源袭来。

艺术巨人巴赫在西方音乐中的地位和经历,在围棋世界里只有吴清源堪可类比。 巴赫出生在音乐世家,从小酷爱音乐,他孜孜不倦的向音乐大师们学习,通过刻苦自学,在青年时期便能娴熟地演奏小提琴、古钢琴、管风琴等乐器。巴赫卓越的才华为他赢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巴赫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 吴清源则是从小受曾留学日本的父亲影响,开始学习围棋。并体现出了极高的天赋,通过自学中国古谱和父亲带回的日本棋谱,和众多高手实战交流,13岁时已成为当时旧中国实上际第一高手。被日本棋坛惊为有少年秀策的棋才。14岁时,被送到日本留学围棋。

[attach]141923[/attach]


尽管巴赫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然后,他在工作期间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成长,为教堂写了许多很好的音乐作品。他积极发展了主调音乐与和声功能,并创造了综合声乐器乐的新音乐风格。他的《平均律》被称为音乐界的<旧约全书>,和《赋格的艺术》一道,构架了整个人类音乐的方向。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被后人尊为“西方音乐之父”。吴清源以年方十九弱冠年华,敢于彻底突破日本围棋积四百年之传统,创立新布局法。并以“十番擂争”中的显赫战绩,被誉为“昭和之棋圣”, “近代布局的奠基人”。在晚年,还致力研究推行“二十一世纪围棋”,“六合围棋”,强调围棋就是“调和”,开创了围棋的新天地。

两人都是宗教虔诚者, 巴赫是路德教派最伟大的作曲家,他把对宗教的信仰和对音乐的热爱融为一体。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教会音乐的创作。被人誉为“上帝的忠诚仆人”。他的音乐大多表达的不带个人小情感,而是将崇高信仰灌输其中。吴清源是熟读儒教、佛教、道教的经典著作,为了彻悟大道,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求索。并将崇高精神与境界反映在棋盘之上。

巴赫一生都在与贫穷困苦搏斗,同社会歧视抗争,却一生默默无闻,终身未踏出德国一步,死后还入土难安,不知魂归何处。吴清源幼小东渡日本,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加上教会原因被日本棋界所不理解,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居无定所,辗转漂泊,并在国籍问题上深受争议。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甚至在死后人们还批评他的作品只有技术上的价值,在艺术上则空泛而没有表现力。他的音乐逐渐被世人遗忘。吴清源一生十番擂争打遍天下,却由于战时“客籍棋士”的敏感身份,在直升九段位问题和参加新闻头衔赛上,受到不公平对待而无建树。在无贴目围棋中为追求胜负极力发挥棋子效率的速力行棋,也被当时日本围棋主流评论为:行棋略薄有过分感觉。被诟病非棋之正道。

然而,大浪淘沙,洗尽铅华。 1829年,在《马太受难曲》首演后整整100年,距巴赫逝世79年后,门德尔松在柏林歌唱学院指挥重新公演巴赫最神圣的教堂音乐《马太受难曲》,当时演出的大厅里一片肃穆的气氛,人们怀著虔诚的的心情去聆听这一宏伟壮丽的乐曲。曲终,暴风雨般的掌声响起。这次成功的公演,使尘封多年的巴赫的艺术作品再次在尘世中焕发神圣的光芒,就好像耶稣一样复活过来。 世纪对决106天后,执黑的吴清源以二目负。这局棋吴清源以一人之力力战坊门群雄,内容上丝毫不露下风,展示了吴清源的盖世才华,也预告了一个围棋变革新时代的到来。

巴赫的音乐,正如《受难曲》中所描绘的,耶稣被钉死埋葬并最终复活。巴赫音乐随着被音乐家的重新开发和研究,名气在不断增长,时至今天被认为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甚至可以把这个“之一”去掉。 坊门名人由于“打挂门”、“支招门”事件,反而被钉在不光彩的十字架上受难。世纪之战4年后,名人的引退棋上,被取消打挂特权。同年,名人决定引退之际,深感已无法保持“本因坊”的无尚荣誉,将世袭三百余年之久的“本因坊”名位转让给日本棋院。

吴清源从受难中浴火重生。时至今日围棋新纪元,与吴同时代的一个个比赛中第一位直升九段、第一个新闻赛头衔冠军、本因坊N连霸等诸多高手早已被封存入历史档案。只有“吴清源”三个字,依旧无数次被后人提及,无数次被和后人对比,成为近代围棋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


本文作者:螺蛳粉(微信&QQ号33075208)




欢迎光临 亦苏围棋社区 (http://ysgo.91em.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