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吴清源我的一点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9-1-3 13:40
标题:
关于吴清源我的一点看法
来源:百度围棋吧 最爱月雪飞 2016-06-07 18:51
最近看见贴吧不少黑吴清源的文章,各自的文章都有自己的立场观点,我也谈谈我理解中的吴清源。
吴清源的祖上是有名的盐商,到吴清源出生时已经逐渐败落了,据他的自述说小时候在家里面的池塘划过船.(可见家宅有多大了)。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显示出围棋天赋,并在13岁就已经在国内成名。当时中国的围棋状况是随便日本来个职业中段棋手就可以让中国国手2子甚至3子的水平。而中国围棋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是在士大夫中流行,所以当时喜欢围棋的段祺瑞总理(段也是当时中国围棋国手)身边就云集了很多中国当时的顶尖棋士。吴清源11岁时父亲去世,全家没有收入来源,后来因为他的棋下的好被段祺瑞所知,入段府练棋,每月段给其家人100大洋。直到吴清源14岁时已经打遍中国无敌手,而且其中有日本棋手来华也和吴下过指导棋,深感吴棋力不凡是天才,后来经过推荐,吴去日本学棋,在濑越宪作门下。(其实更加详细的历史百度都可以查到)
1928年,吴清源14岁到日本。在中国,吴清源看到的是一幅穷困潦倒的社会景象,在街上讨饭的比比皆是,而到日本后,日本社会的相对富足,社会治安相对较好的现状给了吴清源深刻印象。虽然中日关系不好,日本人“却很温暖地欢迎我”,这使吴清源有了“到家”的感觉,马上产生了归属感。这种感觉伴随了吴清源的一生,也是吴清源所谓汉奸行为的根源。 吴清源去日本后经过多方运作加入承认其棋士身份,可以参加日本的围棋比赛。在日本濑越一门对吴清源非常关心,所以当时的吴对日本是没有特别大的反感的。而吴全家都指望吴的经费过活,也迫使吴只有这么一条了去走,据他的师兄桥本宇太郎(关西棋院的建立者)说他们怕吴一直研究棋对身体不好,所以常常拉吴出去散心,但是吴走路都在想棋,完全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后来就不约他出门了。也可以说吴是一个宅在家里面只关心棋的人。(当时他在日本,而且u资讯不发达,所了解的中日关系和当时中国人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他身边的日本人对他很好,自然会产生亲近感。吴经过2年的休养后参加日本的大手合比赛,在比赛中成绩非常突出,1931年(吴17岁),吴清源参加东京时事新闻社发起的棋赛。比赛采取单淘汰制。清源连战皆捷,十八名棋手都败在他手下。时事新闻社连续刊登他的对局约半年多。他连胜的声威引起日本棋界的注目。1932年春季比赛中,他又获全胜,取得第一名;这时候中日关系已经非常恶化了,日本人对吴的态度也慢慢转变了。当时的日本为了证明日本人优于中国人,希望在各个方面都超过中国,吴清源的崛起让当时日本的右翼非常不满。1933年吴清源获得了和日本名人本因坊秀哉(当时的日本第一人)挑战的机会,日本右翼扬言如果吴清源获胜就要暗杀吴清源。吴清源当时收到了装着子弹的威胁信。而吴依然不惧(或者说他心中只有围棋)下出了三三、星、天元的名局。这盘棋下了103天,每次秀哉为难的时候就宣布打卦(就是封盘,改天再下),然后召集所有弟子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吴清源以2目惜败。(可以说是一人战整个本因坊)。赛后,民意调查中显示,吴清源在日本的知名度仅次于天皇。
吴清源的自传中说:那时候在日本的中国人,被蔑称为“支那人”,受到歧视,也有人受到过实际的威胁,因此,吴对自身的安全也很担心。吴的母亲和大哥都劝吴回中国,或者去哪个学校上学。但是一边下棋一边读书是行不通的,再说因为吴还要养活一家人。最后吴决定一个人加入日本国籍,选择了留在日本。在日本的日子里面吴的围棋威望越来越高,虽然他加入了日本籍,日本依然把他当外国人看待,他的围棋越厉害日本人就越担心。
1930年,在“读卖棋战”擂台10连胜。
1931年,在“时事棋战”擂台18连胜。
1933年,获得“日本选手权战”冠军(冠军的副奖,是和秀哉下“名人胜负棋”)
1931—1934年,6次获得“大手合决胜者战”冠军(此赛事每年两届,升段赛成绩优秀者才有资格参赛,木谷实只获得过1次亚军。)
1936年,获得“日本棋院甲组败退战”擂台13连胜。
1936年9月,获得“六段优胜大手合”冠军
1936年10月—1938年9月,病休两年。
这是吴清源到日本加入日本国籍前的战绩。
1940年,秀哉将“本因坊”位以5万日元(约合现在1.5亿日元)转让给《每日新闻》社和日本棋院,举办“本因坊”头衔战,两年一期。
1939—1941年,第一期“本因坊战”,吴清源胜率最高,却因为不合理的计分方式排在第三。无缘番棋决赛。同年,吴清源升为七段,与木谷实同为当时棋界最高段,9月,两人开始争夺棋界第一人的“镰仓十番棋”。
1942年,第二期“本因坊战”,吴清源成绩不佳,一早出局。
1944年,第三期“本因坊战”,吴清源打进“四强循环圈”。因为战争关系没有参加后面的比赛。
后来因为日本棋院怕本因坊的头衔被外籍棋手拿走就剥夺了吴参加日本棋院组织的比赛的权利。所以吴只能作为读卖新闻社旗下的棋士存在,下新闻棋战。
这后面就出了非常多的番棋大战。
日本人可望在围棋上证明他们是最强的,所以在每次决出日本本因坊冠军和王座战冠军都被安排和吴清源下三番棋大战,以证明他们比吴清源强,是当时第一人。
《每日新闻》社从1950年开始陆续举办“最强者对吴清源”特别棋赛,下面是成绩表:
1950年,吴清源3:0胜桥本本因坊
1951年,吴清源4:0胜藤泽库之助九段
1952年,吴清源3:0胜高川本因坊
1955年,吴清源3:0胜高川本因坊
1956年,吴清源3:0胜高川本因坊
1958年,吴清源2:1胜高川本因坊
1953年,《日经新闻》社创办日本棋界第二大头衔战“王座战”,
吴清源也没有参赛。
不过,《日经新闻》社从1954年开始举办“王座对吴清源”特别棋赛,下面是成绩表:
1954年,吴清源2:1胜桥本王座
1956年,吴清源0:1负桥本王座
1957年,吴清源2:0胜桥本王座
1958年,吴清源1:0胜岛村利博王座
1959年,吴清源2:0胜藤泽朋斋王座
1960年,吴清源1:0胜桥本昌二王座
在这些年中日本为了找出可以击败吴清源的棋手安排了著名的十番棋大战,结果当时所有老中青三代高手都被吴清源打到降级(雁金准一因为是元老下到1:4就不下了).吴的十番棋被称为悬崖边上的战斗,因为他不能输,也输不起。只要他输了,日本人就不会给他第二次机会让他再下十番棋,只要他输了就证明日本有人可以超过他,日本围棋没有克星。
和吴同时代的木谷实有很多弟子,可以说桃李满天下,而吴则是孤独的。在吴全胜的时代,中国人视他为汉奸。日本人也视他为仇敌,很多日本右翼分子说吴清源是用围棋和日本在战斗。所以吴到晚年才有弟子。
我相信吴作为中国人在日本是心情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对他的第二故乡日本有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又是中国人,对故土同样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应该是当时最希望中日和好的人之一。如果没有那场战争,吴清源会像在美国打球的姚明、在五大联赛踢球的各国内球星一样,成为“文化、友谊使者”,赢得国内棋迷的欢呼。遗憾的是,他在棋盘上横扫日本棋手的岁月,他的祖国在被他现在的国家所侵略——1936年,吴清源以“吴泉”的名字加入了日本国籍。1937年,侵华战争就全面爆发了。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吴因为作为夹心烧饼的尴尬出境。吴清源后来加入了红教。红教起源于中国,教义是‘灵魂相互和谐、合作、和平共处’,‘不语政治,世界无国境’……吴清源一直声称红教的教义……他仍然遵守。……
吴说:我相信天意是要中日亲善的,但中日亲善也不是马上就可以解决的。我信仰的红会就说‘不语政治,世界无国境’,所以我也在超越民族或是国家的心理。”
吴的悲剧我认为是时代的悲剧,他是围棋的天才,但是对于其他并不了解,甚至低能。(尤其是政治低能,毫无政治敏感性)。看待历史我个人赞同历史代入去思考,舍身处地的把自己代入进去想想如果我们在那时候,我们会作何选择。我们可以说吴清源无立场,在中日战争时候加入日本国籍,而且去参加慰军活动;我们也可以说吴清源一个人在日本用围棋和日本人战斗,用围棋去支撑中国的精神脊梁。其实很多都是我们赋予他的,他其实只是在哪儿生活下棋,他不能输是因为输了就再也没有棋下了,可能就活不下去了。事实上吴在61年家门口的车祸现在都是悬案,很多人认为是日本右翼狂热分子所为。
吴在围棋上面的伟大不是因为胜率,不是因为20年几乎不败。是因为他改变了围棋。
坂田荣男和李昌镐也在他们的时代获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他们是团队作战,吴是几乎一个人对抗整个日本棋界。
后面附一下吴清源主要的十番棋战绩。
升降十番棋
从1939年起,日本棋界的最大比赛是由日本第一大报社《读卖新闻》举办的“升降十番棋”,这是真正的棋界第一人之战。取得4局领先者将对手降级。
吴清源升降十番棋成绩:(执黑棋不贴目)1、吴清源、木谷实擂争十番棋
(著名的镰仓十番棋)
开始时间:1939年10月,吴25岁,木谷30岁。
结束时间:1941年
比赛中,吴七段5胜1负把木谷七段降级为先相先
之后完成10局,吴七段6胜4负。
(交手方式:分先。七段为当时最高段位(名人除外))2、吴清源、雁金准一擂争十番棋
开始时间:1941年6月,吴27岁,雁金62岁)
吴七段4胜1负雁金准一八段
雁金准一是前辈,考虑到名誉问题(再输一局降为先相先),退出比赛
(交手方式:分先。雁金是老一辈棋手,他的段位和秀哉的一样,不是通过比赛获得的)3、吴清源、藤泽库之助擂争十番棋(第一次)
开始时间:1942年底,吴28岁,藤泽23岁
结束时间:1944年
吴八段4胜6负败于藤泽库之助六段。手合不变。
(交手方式:藤泽定先,十局全部执黑棋)4、吴清源、桥本宇太郎擂争十番棋(第一次)
开始时间:1946年,吴32岁,桥本39岁
结束时间:1948年
比赛中,吴八段6胜2负将桥本八段降级为先相先
之后完成比赛,吴6胜3负1和
(交手方式:分先)5、吴清源、岩本熏擂争十番棋
开始时间:1948年7月,吴34岁,岩本46岁
结束时间:1949年
比赛中,吴八段5胜1负将岩本八段降级为先相先
之后完成比赛:吴7胜2负1和
(交手方式:分先)6、吴清源对六七段十番棋
开始时间:1949年
吴八段8胜1负1和打败十位日本六、七段棋士,升为九段(一段时间称为“名誉九段”)
(交手方式:吴清源八局棋执白棋,两局执黑棋)
(其中:四名六段棋手为“常先”,六名七段棋手为“先相先”。“先相先”中的执白棋者,由六名七段抽签决定,结果高川格、前田陈尔两人抽中白棋)
(代表日本棋院出战的坂田,高川,岩本,前田等八位棋手全败,而代表关西棋院的两位不知名的棋手却一胜一和。日本棋院的前田陈尔曾很“愤怒”地询问吴:难道他们关西的两位真得那么厉害吗?)
----------------------------------------------------
背景:1949年,日本棋院宣布藤泽库之助为九段。历史上只有名人是九段,自秀哉去世,棋界再无九段。
当时的大背景是桥本宇太郎(吴清源的师兄)退出日本棋院,成立了关西棋院。双方颇多意见和矛盾。桥本首先发难,表示不服,要和藤泽进行对决。日本棋院则置之不理。
另一方面,棋界,甚至其他各界,普遍认为吴清源才是最强,而吴是八段,藤泽有什么资格成为九段?
读卖新闻趁机提出吴、藤泽十番棋大战,棋院以吴是八段,双方段位不对等为由拒绝。相关人士要求直接授予吴清源九段称号,棋院不答应。
最终交涉的结果便是本次十番棋。在历史上一直上手考较下手,这一次弄了10名下手来考上手。
吴清源开始不答应,后经读买新闻做工作,才勉强答应。7、吴清源、桥本宇太郎擂争十番棋(第二次)
开始时间:1950年,结束时间1951年
吴九段5胜3负2和桥本八段
(交手方式:桥本先相先,十局棋有七局执黑棋)8、吴清源对七八段棋战十三番棋
时间:1951年
吴九段10胜3负十三位日本七、八段棋士
(交手方式:吴清源十二局棋执白棋,一局执黑棋)9、吴清源、藤泽库之助擂争十番棋(第二次)
开始时间:1951年,吴37岁,藤泽32岁
吴九段7胜2负1和将藤泽九段降级为先相先
(交手方式:分先,日本围棋史上首次两位九段对决)10、吴清源、藤泽库之助擂争十番棋(第三次)
时间:1953年
吴九段5胜1负再次将藤泽九段降级为定先
(交手方式:藤泽先相先,六局棋有四局执黑棋)
(后果:藤泽宣布退出棋坛。1959年,在新的形势下改名为藤泽朋斋,复出。此后,逐渐开始了现代围棋的各种头衔战,交手棋份逐渐变为全部分先,旧时代的争棋制划上句号)11、吴清源、坂田荣男擂争十番棋
时间:1954年,吴40岁,坂田34岁
吴九段6胜2负将坂田荣男八段降级为定先
(交手方式:坂田先相先,八局棋有五局执黑棋)12、吴清源、高川格擂争十番棋
开始时间:1955年,吴41岁,高川40岁
结束时间:1956年
比赛中,吴九段6胜2负将高川八段降级为先相先
之后完成比赛,吴6胜4负
(交手方式:分先,当时高川格为“本因坊”五连霸)13、吴清源对新晋八段三番棋
时间:1955-1956年
吴九段在三番棋中分别击败五位新晋八段:
吴九段2:1胜杉内雅男八段
吴九段3:0胜宫下秀洋八段
吴九段2:1胜岛村俊广八段
吴九段3:0胜洼内秀知八段
吴九段2:1胜前田陈尔八段
(交手方式:先相先,所有八段两局执黑棋,一局执白棋)在“升降十番棋”中,因为无人能够执白棋赢吴清源一局,无法产生下一位够资格的挑战者“升降十番棋”只好以“吴清源天下无敌”从此结束。
(对所有棋手,吴清源从1946至1951,将近5年时间内,执黑不败)1957—1960年,《读卖新闻》举办了三期日本最大棋战“日本最强战”,取代了自家的“升降十番棋”。
第一期,吴清源获第一名,
第二期,吴清源获第三名,(坂田荣男第一,坂田时代快要到来了)
第三期,吴清源获第一名。(与坂田荣男并列)1961年,已经是十三次十番棋结束之后,《读卖新闻》举办“名人战”,由包括吴清源在内的所有棋手参赛,棋份全部分先对局。冠军将获得“名人”称号。
无冕之王,终于等到了加冕的机会。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开了一个大玩笑。
1961年8月的一个下午,吴清源在过马路时被摩托车撞倒。也不知什么原因,医院一直没有确诊。直到2个星期后才确诊。脑部严重受伤,还有其他伤。这次住院半年多。
出院几个月后,病复发,才发现第一次手术治疗有问题,再次入院近一年。后来,还因此入院治疗多次。
出院后的吴清源,首次坐到棋盘前,竟然感觉很恍忽,觉得棋子有些陌生。
围棋之神,看到围棋竟然会觉得陌生。
围棋在哭泣。
欢迎光临 亦苏围棋社区 (http://ysgo.91em.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