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坤琳:首先大的互联网公司布局都特别大,过去一年之内发表的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国人占了 1/4,其他的主要都是美国人,美国人中间有 80% 的研究是跟中国的合作。你看知识的迁移,的确各大 IT 公司在后面的投入是非常大的,百度更加是恨不得把自己的身家全都压上去。其他公司可能还有很多重头,而对于百度来说这个投入是非常大的。
像搜狗、阿里都有类似,但是他们做的可能比较有一些特定的领域,百度可能比较广一些。另一个百度的优势——我不知道栏目组为什么最终跟他们合作——我觉得有一个优势是在这几个领域上面,语音识别、声音识别和图像识别上,(百度)的确是目前国内做的最好。别的公司可以喷我,但我看到了数据——百度参加其他的大赛,参加国际上的大赛从来都是拿第一的,国内公司就是第一。去年 MIT 有个权威的十大科技突破,我看那个新闻稍微惊讶一点,因为是整个科技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突破其中有一项是百度的语音识别。
我们乌镇景区其实是更难的系统,是一比 N 的比对,只要你登记完之后,你的照片已经在数据库里了,过这个闸机的时候不要再拿身份证,过的时候就得到你的人脸照片,跟数据库几千人或者几万人去比较,甚至几十万人。原来是一张比一张,这个的话是一张比几千张或者几万张,我们叫一比 N 的比对,这个要做到非常高的精度还是非常难的。
记者:现在 AI 概念非常火。我很好奇的是前几年 O2O 的概念也非常火,今年 AR、VR 也非常火,现在已经证实了当年 O2O 有很多泡沫,很多公司已经死掉了。我想问的就是,我之前去参加了很多 AI 和某些项目应用结合的发布会,因为现在 AI 时代刚刚起步,像百度这种顶级的技术互联网公司也算是刚刚开始,如果说 AI 未来可能也是泡沫的话,能不能说一下什么样的公司才是真正的 AI 公司,什么公司实际就是假的,是泡沫?
林元庆:这个行业里面,有一些泡沫,但 AI 确实是一下子能解决很多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多初创公司成立,同时有很多 Google、Facebook 这种重量级的公司也投入非常大的力量做 AI,Google 也说他们是人工智能公司了,不是搜索的公司,像百度也会觉得人工智能是我们的下一步。这里面都有非常大的投入,但是非常重要的在于,是不是扎实做事,这个是最重要的。比如技术方面,是不是研发了非常强的技术,技术是不是落地了,你刚才说怎么看哪一个公司不是真正的 AI 的公司,就要看这两个方面,不要看融了多少钱,现在融钱是容易的,更重要的是什么场景,这个 AI 对它的推进到底有多大的帮助。
记者:我听到的是这个行业有做算法的、做模型的,这种可能是真正在做技术提升自己的实力,应用这方面更像是在套用一个成熟的模型,然后做 app 落地这种事情。现在在做 AI 的初创公司,您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个分类?